非遗 | 蒙古族唐卡——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品
发布时间:2022-12-31 09:19:44作者:念佛网唐卡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宗教色彩,留传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种以藏族画工为主体的绘画艺术,随着近些年唐卡收藏队伍的壮大,几乎成为了西藏特有的文化象征符号,但唐卡真的只是西藏、尼泊尔地区的专属吗?
蒙古族唐卡,其蒙语译音为“布斯吉如格”,是藏传佛教特有的一种绘画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宗教色彩,流传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唐卡是在明代之后伴随着藏传佛教的传播传入内蒙古地区形成蒙古族唐卡。在内蒙古当地文化的浸润下,唐卡还衍生出用马鬃、皮革等极具本地特色的高难度绘画、制作工艺,使得这一项巧夺天工的技艺有了地区独有的风格和韵味。
蒙古族自古信仰萨满教,但16-17世纪以后全面改信藏传佛教,先后为王室贵族所推崇,并逐渐推而广之,而欧美及国内一些古董爱好人士最早接触的唐卡正是蒙古卡。
其实,早在元朝统治时期,藏传佛教就开始在蒙古地区传播,那时的藏传佛教一直是以宫廷贵族信仰为主的宗教,未能在广大蒙古民众中扎下根基。但到了明末清初,藏传佛教再度传入蒙古社会。1640年,以俺答汗为首的蒙古族领袖们宣布藏传佛教为“国教”,并大规模修建寺、召、庙宇等建筑。
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广泛传播,历经几个世纪,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蒙古民众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绘画方面也不例外,蒙古人民极其崇尚佛画艺术,所以在蒙古画的创作中,很大程度上吸收唐卡以及藏传佛像画、佛教壁画的技法,于是就诞生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族唐卡,蒙古语称为“布斯吉如格”。只不过由于蒙古地区的传世艺术品稀少,并且在地缘上长期隔离,蒙古佛教艺术的真面目及其艺术价值,直至最近才得到了世人的关注。
此外,很多蒙古唐卡中都出现了蒙古族的象征符号和文字。位于内蒙古包头的五当召,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中国藏传佛教四大名寺庙之一,内蒙古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收藏蒙古唐卡最多的寺院之一,各殿堂共存唐卡 466 幅,时代多为清代。
值得说明的是,当时蒙古族画工或僧人绘制的唐卡,由于没有题记,且不署作者之名,而任何地区的唐卡,所绘制的内容都围绕佛、菩萨、罗汉、护法诸神、高僧大德等,所以有时很难区分是哪个民族所绘。还有,在蒙古地区发现的唐卡,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西藏高僧的馈赠。因此,除收藏价值,蒙古唐卡还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在呼和浩特市莫尼山非遗小镇非遗艺术馆就展示了蒙古族皮雕画及其工艺,还有部分皮雕唐卡作品。
走进非遗艺术馆,一幅幅生动且具有凹凸立体感的皮雕作品震撼人心,代表了蒙古族乃至中国皮艺的最高水准;在一楼体验区,可观看皮雕手艺人现场刻画作品的全部流程,一张牛皮,精雕细画,一件艺术品就此诞生!而你,就是这艺术的见证者!此外,还可以在文创产品区购买自己喜欢的皮雕产品,钱包、手提包、鼠标垫、皮雕画……个个都是匠人心血,件件都具艺术价值!
责任编辑:李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