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101集

发布时间:2023-09-11 09:09:35作者:念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金刚经》第101集

请掀开经本第二百四十七面,倒数第四行,请看小注第三段。

【真如者,无可遣,名真。亦无可立,名如。实相者,虽无相,而亦无不相也。所以结之曰,故名如来。名者,假名也。】

这是解释经文「如来者」这一句的含义,真如,尤其是《般若经》中,自始至终教我们离相,离到无可离了,这个地方「遣」就是离,无可离那就是真的,能够离的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能离之心是假的,所离之相也是假的,能离所离都是假的,到离无可离那就是真的,真性是这样显现出来的。佛门里面讲明心见性,性是怎么见到的?一直到离无可离的时候,真心就现前了,那就是真的。真性里面也没有一法可离,为什么?如果建立一法,这一法是虚妄的,你能够建,当然你就能够离,能够离的那就不是真的。

所以从无可离,我们叫它做「真」,也无可建立,我们叫它做「如」,这是真如两个字的含义。什么叫实相?实相就是事实真相。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凡是讲到相,我们一定要联想到它有体,它有作用。体、相、用,说一个,里面就包含这三个,体、相、用。体是空寂的,无相。体是空寂的,所以说是无相。可是它的作用,作用有相,作用不是没有相。我们现在六根接触外面境界,森罗万象,你不能说它没有相,所以叫做无不相。无相无不相,这一句里面诸位一定要懂得,说无相是从体上讲,说无不相,无不相就是有相,是从相上说的,从作用上说的。相虽然是假的,但是它有,有这么一回事情。虽有,它不是真实的,为什么?刹那生灭,了不可得;但是它有。

世尊在经文将要结束的时候,说出「故名如来」,这是如来的意思,在这里又有一番说明。佛是用种种不同的讲法,让我们体会这个义理既深又广,又极其微细。故名,名是假名,也不能执著这个名,如果执著名,我们又错了。在《金刚经》里面,即非是名这个句子我们读得很多,用意就在此地。再看底下这一段,

【念佛人往生,须知弥陀来接,而初未尝来也。往生西方,而亦未尝去也。虽未尝来去,亦何妨现来现去。】

我们先来研究这一句,这在我们修净土的人,尤其是要发心将来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问题要清楚。没有问题当然最好,心很清净;如果有了这个问题,这个问题要不是彻底解决,这个疑问会产生障碍。严重的,障碍我们这一生不能往生,那个问题真的就大了;浅一点的,怕因为这个疑问,将来生到西方边地去了。实在讲,能生边地也算不错,不过就是耽误五百年不能见佛闻法而已。实际上西方世界讲的五百年,是我们人间的五百年,因为西方世界没有年月日,是我们人间五百年来算的。既然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往生,阿弥陀佛来迎接,这是真的。无论是三辈九品,下下品往生佛也来接引,还是来接。佛来了没有?在我们看,佛真来了,真的现在我们面前。有一些人临终见佛,佛从天上下降,从云端里面下降,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佛真的来了,来接引他,来带他,他跟他去;大家也看到佛真的往西方那边去,这个在相上有来有去。

可是你要懂得,在理上讲,佛没有来,也没有去。没有来、没有去,为什么见到来、见到去?实在讲就跟我们看电视那个画面一样,你来接画面上看到他来了,也看到他去了,始终没有离开那个方框框。这桩事情,就是众生与佛感应道交,它的真相就是《楞严经》上所说的「当处出生,当处灭尽」。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现代科学家所讲的,佛是从另一个维次的空间,转变成我们现在的三维次空间、四维次空间,我们见到了,这个相见到了。他把往生这个人带去之后,又转变另一个维次的空间,我们见不到了,消失了。这个说法是现代科学家的讲法,不同的空间,这是事实,确有其事。我们晓得,宇宙之间不同空间的维次,应当是无限度的,不只是三维空间、四维空间,现在科学家已经证实,有十一维次的空间。可是我们从理论上来推想,不止,应当是无量无边。这个空间怎么变现的?是众生妄想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如果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著,那个空间,我们佛法里面叫一真法界。那是真实的,就是一丝毫没有改变,从真如本性里面显现出来的,没有改变过。改变,谁去改变?唯识所变,所以是识变的。识,每一个众生不一样,因此,每一个众生生活的时空也不应该是一样的,这个在理上才能讲得通,事上一定是这个样子的。

所以这里文上说「而初未尝来也」,佛来接,佛有没有来?佛没有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是众生在这个时候,心里面起了感应,他要往生。我们念佛,为什么佛不来?临命终人念佛,佛为什么来了?这个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在念佛,嘴巴里求往生,心里实在不想去;如果是阿弥陀佛现前,吓死了,那还得了!所以佛不来,这个心跟佛没有感应,只是通通消息而已,不可能有感应的。临命终的那个人,他求生的意念非常恳切,他真要去,他这个世间活了这么多年,看得不耐烦,真的放下了,不想再多住,这个心跟佛的心就能感应到佛现前。由此可知,真的是感应道交,丝毫不爽。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在哪里应?就在他面前应。像我们看电视一样,电视机摆在面前频道一拨,画面就现前。所以缘具足了,佛就现身,是这么回事情。佛接引他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实在讲也未尝去,刚才讲了,只是一个空间的转变,空间的转变实在说是念头的转变。我们这个念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头转变了;这个念头是非常的强烈,让这个境界立刻就转换。所以虽然不来不去,事实上就是不来不去,但是我们看到这个现象,表面上这个现象,说他来去也没有说错。只要你真正明白事实真相,佛现相了,来了,佛相消失了,走了,我们也能够这样说。所以,亦何妨现来现去。

佛能现,我们每一个众生都能现,能现不是佛的专利,所有一切众生个个都能现,不过众生所现的不自在。怎么晓得一切众生都会现?我们从一个例子上能够体会到,凡夫之人你睡觉会作梦,不但晚上睡觉会作梦,你要是疲倦了,在那里打个瞌睡都会作梦。你要晓得,梦就是另一个不同的时空,可见得那个境界真的是自己所变现的。我们作梦自己做不了主,不想做它也得要做,不想做恶梦是偏偏要做恶梦,做不了主宰,这就是业障,我们有业障。诸佛菩萨没有业障,所以他现身自在,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他很自在。我们是被业障障碍了自性,也现,现得不自在,不是不现。这些理事如果我们多去想想,细心去思惟经里面的要义,多少也能够体会到一些。底下说,

【何以故,不来不去者,理体也。】

从真如本性,从理上、从体上说,确实没有来去,我们的真心本性、法身遍一切处,尽虚空遍法界,哪有来去?

【有来有去者,事相也。】

说有来有去,是从事上、从相上讲的。但是要知道,理事不二,理跟事是一不是二,性相圆融。凡夫之人,所谓迷惑颠倒,他是把理跟事分开了,性跟相也分开了,不知道理事、性相是一不是二,於是他在一切法里头,他圆不过来,生起妄想分别执著,它还是会变,但是愈变那个境界愈差,愈变那个境界他愈感觉到苦。三界六道的苦境界从哪里来的?就是自己变现出来的,这是我们不可以不知道的。如果觉悟了,明白这个道理了,他变的境界就很自在,他能够得到乐的受用。所以明了的人得乐,迷惑的人受苦,境界给人苦乐的感受不相同。要晓得,

【理事不二,性相圆融,本无碍也。此等事实真相,今人谓之不同因次之空间转变然也,何去来之有哉。】

这是我刚才讲的,现代的科学家,他们晓得这些现象,确确实实是不同维次的时空的转变。明白这个道理,才晓得确实不来不去,就像我们看电视收这个频道一样。我们频道拨对了,这个画面现前,不能说它来;我们把频道关掉,没有了,也不能说它去,真的是不来不去。

【即是来去要在不来不去上体认】

这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相上见性,如何在事上见性,你要会了,就是宗门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那就真的得自在了,真的开智慧了。这是举一个例子,要我们从来去,来去是相,现象,不来不去是理体,我们从相上去体会性体,这样修法会开悟,这是开悟的一个方法、一个门径。

【不来不去,这是理、是性,即在来去中做出。】

性虽然是空寂,但是它不是死的,它是活活泼泼。活活泼泼的性体,从哪里表现?从事相上表现。由此可知,有体有用,这个就对了。

【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诀。得此要诀,决定往生,决定见佛。】

特别说给我们念佛人听的,教导我们念佛人,平常要用这个功夫,要在现相当中体会性体,要把性体活活泼泼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这个生活有乐趣。我们一般人常讲,这个生活有价值、有意义,有价值、有意义就是讲的幸福、快乐、美满。如果生活没有价值、没有意义,那个如果讲幸福、快乐、美满,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应当要细心去体会。修性宗的,这是重要的观行,用功的原则,念佛人也一样用得上。具体而言,我们前面说过多次,如果实在不会用,就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行。虽然你还搞不清楚,古人常讲,你老实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叫暗合道妙;虽然没清楚,确确实实合乎这个原理原则,没有违背这个原理原则,这是念佛法门不可思议之处,念佛法门第一殊胜之处。

【性相一如,法界平等。一切对待之相,不能离绝待之性而别有。】

佛菩萨、觉悟的人、开智慧的人,为什么他们的心那样的平静?我们凡夫的心有很大的起伏,这个起伏就是妄想分别执著,像波浪一样有起伏;可是觉悟的人,真有功夫、真有学问的人,他这个心的起伏就小了。诸佛菩萨,像本经里面讲的法身大士,他们的心是平的,几几乎乎看不到有起伏,水平!他那个心平。虽然没有达到究竟,如何达到究竟?就如同我们看水一样,我们看海水,在没有风浪的时候,水很平、很静,但是底下它还流动。往深处走,深海里面它还是在流动,上面不动了,下面还在动。这就像法身大士们,表面上平了,里面还有差别,一直到如来的果位,完全平了;再往深处、广处都不动,都达到清净,那叫究竟圆满觉。

我们现在先谈粗显的,「性相一如,法界平等」,他明白一个道理,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自性里面变现出来的,他懂得这个道理,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既然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一切法的性体无二无别,觉悟的人从相上见到性,从事上见到理,自自然然妄想分别执著放下了,不再打妄想,不再干这个傻事了。所以他心清净,他心平等。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不平等?我们听经也听了很多,也读得很多,佛讲宇宙人生体、相、作用的大道理,我们也好像懂得,也似乎明白了,可是境界风一动,我们的心马上就起波浪。你要是不相信,你走到门口,遇到一个无缘无故的人骂你几句,你马上就生气了,你的心就动了,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诱惑,禁不起考验。为什么?实在讲,佛讲的这些理,我们听了似乎懂得,没有真正懂得;如果真正懂得的话,你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的心一定是平静的,绝对不会被外境转动。你要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都在《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还有什么好动心的、动念头的?没有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一切法缘起性空,了不可得。无论是什么境界,再大的变化,他见到如如不动,天翻地覆他看到若无其事,没事!这是真正从相上见到性,从事上见到理。所以这种功夫,大乘佛法里面叫做「性定」,他不是修来的,不是修的定,修的定靠不住,这叫自性本定。就像《楞严经》里面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它是属於自性本定,决定不受虚妄境界的动摇。请看底下这一句,

【绝待之性,亦未尝离对待之相而独存。】

前面一句明白了,这一句好懂了,性跟相一体,事跟理一体,决定不是两桩事情。性不可以离开相而独存,正如同相不能离开性而别有,两个关系是一不是二,是一体之两面。

【是故当於日常一切对待之事相上,虽无妨随缘而行,却不可随缘而转。】

底下这几句话,是我们在生活当中修行的秘诀。如果你要会了,那你的本事可不小了,你的生活就改变了。这个改变不是小的改变,是从凡夫的生活改变成佛菩萨的生活,那得大自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没有一法不是相对的,眼所见的,耳所听的,乃至於你心里面所想的;你所想的有能想、有所想,你见的有能见、有所见,你听的有能听、有所听,全是相对的,全是对待法。这里教给我们用功,如何能在一切对待法里面随缘?底下就是不变,「却不可随缘而转」,就是不变的意思;可以随缘,但是不能变,变就坏了。那个不变是什么不变?要懂!清净、平等心不变,这个东西不能变。我们依这个经义来讲,相可以随缘,事可以随缘,随缘里面不变自性,我们就成功了。实在讲,诸佛菩萨跟我们生活在一起,有什么不一样?他就是这个本事,随缘不变。

这句话,我在讲席里面把它说成四句,随缘不变是教菩萨的,我们要学,我们一定要随缘。随缘里面修什么?修不变;不变,简单的讲,不分别、不执著,学这个。随缘里面学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能够到不起心、不动念,那是高段的。开头下手,从不分别、不执著下手;如果能到不起心、不动念,那你是已经得到三昧了,你已经有相当的功夫了。这个要真干,这叫真修!这不是装模作样的,是真实功夫,这是菩萨行。第二类,再来人,佛与大菩萨倒驾慈航再来的,他们是「不变随缘」,他已经不变了,所以不变随缘是倒驾慈航。佛菩萨示现在我们世间,像释迦牟尼佛当年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他是不变随缘,不变功夫到家了。我们现在随缘里头学不变,人家是已经不变随缘了。像印光大师,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的,他是西方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的,人家也是不变来随缘的。在中国袓师大德里面,有不少人身分暴露的,是古佛再来的,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唐朝的傅大士是在家居士,弥勒菩萨再来的,示现在家人的身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贤菩萨再来的;丰干和尚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这些再来的人不变随缘,再来人!还有两种:小乘阿罗汉跟辟支佛,我们叫他做小乘,这种人「不变不随缘」,他不到人间来,不跟你们接触,不变不随缘。另外一类是我们凡夫,「随缘随著变」。所以我把这一句说成四句,我这个讲法你们很好懂!佛菩萨、罗汉、凡夫,到底什么地方不一样,你就明了。一样穿衣,一样吃饭,一样工作,没有两样,就是随缘不变不一样,那个不相同。这个地方教给我们的,好!教给我们随缘不变,这是教菩萨法,我们应当要学习的。「虽无妨随缘而行,却不可随缘而转」,这就是随缘不变。

【缘应了者,得机便了,不与纠缠。】

人与人之间,这举例子给你讲,真的是愈讲愈细。人与人之间凡是有关系的,什么关系?见个面点头笑一笑,这也是关系,这个关系是浅的;关系深的就变成一家人,变成父子家亲眷属。缘很复杂,非常复杂,数不尽,也述不尽。佛为大家讲经说法,只好把复杂的因缘归纳,归纳为四大类,再复杂也不外乎这四大类。这四大类是什么?报恩的。那你们的关系非常好,非常友好。为什么?有恩义在,来报恩的。报怨的,那你们的关系会处得非常不好,冤家聚头,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来了,这是报恩、报怨的。还有两种是讨债、还债的,总不外乎这四类。一家人在一起四种缘,亲戚朋友也是这四种缘,只是这四种缘里头有亲有疏、有近有远。所以你在马路上走路,在外国是常有,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外国人遇到,不认识也跟你打个招呼,点个头,那也是缘。中国人好像没有这个习惯,不认识就是不认识,理也不理会一下,这都是缘。缘该了的,譬如你遇到个讨债的,讨债要还他。我们现前借人家钱,当然到时候要还他,可是有些债是前世的、过去生的,我们不知道。这个钱或者是无缘无故被人拿走了,或者是被人骗去了,或者是某一种环境之下,人家强取了,我们也拿不回来了,统统有缘。就连那个小偷,把你的财物偷去了,也是缘。他为什么不偷隔壁的,偷你的?你要晓得,隔壁那个人不欠他,前世不欠他,他不会去偷他的。他来偷我的,我不学佛我不知道,学了佛才晓得,这个帐了了。他偷去算了,不必去报案,帐到这里就结了,这个好!你要真正懂得,你不懂得不行!总而言之,不是我欠他的,就是他欠我的;我没有欠他,他偷去了,他来生欠我的。来生欠我的怎么样?也一笔勾掉,我也不要了。那到来生我还再去偷他的吗?来生我们到极乐世界作佛,不要了!这就是说,缘应了者,得机便了。这举一个例子,不必再罗嗦了,从这个例子诸位就要能体会到,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所以学佛的人很开心、很自在,这就了了。不与纠缠,一纠缠就没完没了,那个麻烦才大,生生世世在纠缠,这是愚痴,这不是智慧。智慧的人一刀两断,再不搞这个麻烦事情。

【缘应结者,亦无妨结,但不攀缘。】

结缘,特别是佛教菩萨,菩萨要与一切众生结法缘,你不结法缘,你怎么能度众生?缘要结,不妨碍结,但是不要攀缘。什么叫攀缘?我们用最简单、很清楚的话,来给诸位说,结缘里面有感情,就攀缘了,那个不好。结缘里面是智慧、是理智,这个对的。为什么?后头没有麻烦,没有纠缠。有个情在里头就有纠缠,智在里面没有纠缠。所以我们要鼓励学佛的同修,要与一切众生结法缘,把佛法介绍给他,把断恶修善的这些方法介绍给一切众生。介绍就好了,不要去扯关系,介绍就完了,这样就好。前面讲一切随缘,不要去攀缘。这一段好!这一段真的是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佛怎么样过日子,怎么样生活,非常的具体,非常有用。

【二六时中,果能如是勤勤观照,密密勘验,心把得定,脚立得牢,不为相所缚,而泯相入体矣。】

我们看这几句。前面把方法教给我们,要认真去做。二六时中就是讲不间断,古时候的中国,用的时间单位是昼夜十二时,现在一般算命还用中国的老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算命排八字还是照这个,还是用这个。我们中国一时,是现在的两时,现在的两时是我们的一时,我们现在的时间单位叫小时,外国人不称小时,没有小时这个意思,我们中国人称小时,比我们中国原先的时辰小一倍,现在用二十四个时辰。二六就是白天六时、晚上六时,昼夜不间断,功夫要这样做法,现在人用功就很困难。

你看在古时候,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的,佛当年在世,跟释迦牟尼佛学佛的这些人,佛给他们规定,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夜晚十点钟睡觉,两点钟就要起床,就要用功办道。所以他真的可以做到不间断,睡眠的时间少,不是很长,因为睡眠是昏沉,你的功夫中断、间断了。出家人在那个时候睡眠,佛并没有限制,但是绝大多数所谓不倒单,他们不躺下来睡,打坐,睡觉也打坐,坐在那边睡,容易警觉;躺下来睡,会睡得很熟,不容易警觉。古时候用这个方法,勉励自己,希望做到功夫不间断,这是我们所谓的苦行。吃不会吃得很饱,当然也不会吃得很好,睡也睡不好,穿也不会穿得很暖。这种生活方式很有道理,叫你时时刻刻知道作人很苦,赶紧脱离六道轮回,他用意在此地。你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一切都很舒服,不想离开六道,这六道还不错!跟你讲西方极乐世界,摇头,我没有见到,我现在这里很不错,不想去!所以佛教弟子们过这种苦行的生活,常常提醒警觉,这真的是大智慧。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里打滚,苦不堪言!诸位要细细想想就知道,太苦了!能有警觉心,想出离六道轮回,这叫真正觉悟。所以佛一切的教导设施,都是帮助人觉悟的。

这是说二六时中,果能如是勤勤观照,密密勘验。这个密密是细心,很细心的去体验,就能晓得自己的功夫了。功夫在哪里做?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刚才讲的「随缘不变」,在一切随缘里面去学不变。在境缘当中,应当了的,要赶快了;应当结的,可以结。结不能攀缘,结缘里面不能有感情,有感情就是攀缘。结缘最好是结法缘,善、恶缘都不好,恶缘更不能结,结了恶缘将来冤冤相报,结了善缘将来要报恩。总而言之,报恩、报怨都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你还是在搞六道轮回。结什么缘好?结法缘好。法缘就是劝人念佛,劝人求生净土,这个缘好!我们自己希望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如其我一个人去,为什么我不多劝一些人,多带一些人去?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看到你带一大批人来,这个很高兴,这不是一个人,这么多人跟你一道来,这个很有意义,所以是多结法缘。勤勤观照,密密勘验,都是讲前面的功夫。

底下两句话很要紧,我们功夫能不能成就,我们念佛能不能得一心,能不能功夫成片?这两句话关系很大。心要把得定,脚立得牢。心把得定,我们在境界里面绝对不会被外境动摇,我们的心始终就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念佛求生净土,不会为世缘动了心。脚立得牢,是讲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随缘,不会随缘所转,不会为境界所转,也就是我们持戒要清净,戒律清净就是脚跟站得牢,一切如法,如理如法。心把得定,心地清净,不为相转,身心都不会为外面境界所动。正是本经末后,世尊教给须菩提尊者,「不取於相,如如不动」。不取於相,脚立得牢,如如不动,心把得定,这样就能成功。泯相入体,要用在净土宗来说,你就容易得一心不乱,你能够这个修法,你就能得一心不乱。

【此是学人第一著功夫,便是随顺真如,便是直指向上。】

这里头三句,第一句是泛说,无论你是学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你能够运用这个原则原理,这是第一等的功夫。随顺真如是性宗常讲的,这就是随顺真如;直指向上是禅宗里头所讲的,这种修法就是宗门里面「向上一著」,讲的就是这个。由此可知,我们念佛用得上,我们在方法上、形式上,跟宗门教下不一样,但是在精神上,在原理原则上完全相同,这是我们应当要明了的。

【果能如是】

你果然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而且这个理论与方法,你都可以把它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把它用在你工作上,对人对事对物,你统统都会用了。

【则任他万相纷乘,自不为其所动。】

这个社会怎么样的复杂,人事甚至於怎么样的混乱,你也不乱,你也不杂,你不为其所动。

【以上皆是从诸法空相起修之方便】

《金刚般若》到最后,结归在诸法空相,这是说出诸法空相的修法。

【有缘人随修行之,大有受用。】

哪些是有缘?我们都是有缘的。你今天读到这个经,听到这个经,这就是有缘,没有缘的听不到。我们在此地讲经,我们的录相带、录音带流通出去了,将来能够听到磁带也都是有缘的。有缘!你要真听懂了,听明白了,肯照这个样子去做,那就恭喜你,你一定得大受用,你可以改变你的生活,你能够改变你的工作。这个改变不是在形式上的改变,不是叫你在工作上改行,不是的!你还照样生活,还照样工作,改变是你在生活工作里面得乐,你不会得苦,这就是大受用。再看底下这一段,约尘界明离一多: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於意云何,是微尘众,宁为多不?】

尘是最小的,是物质里头最小的。界是世界,是物相里面最大的。《金刚经》上讲的这个,现代科学研究的重心也是这个。他研究大的,在那里探讨、观察,在探讨研究太空,无量无边的太空,现在科学家在探讨。虚空、太空有没有边际?边际在什么地方?这是讲大的。小的研究微尘,佛法叫微尘,他们在研究原子、电子、基本粒子,现在最新的量子,这是最小的。佛在这一段,就是把一个最大、最小的,来告诉我们如何在观念里面,把一多、大小,这都是相对的,这个东西从哪里来的?还是从妄想分别执著里面来的,不是真的,也要把它舍掉。我们看注解:

【此明众缘聚散无常之义】

经文的真正意思在这个地方。这个意思现在科学家懂得,宇宙一切万法从哪里来的?都是从最小的基本粒子聚集而变现出来的,科学里面所谓是方程式,它的组合,组合排列不相同,所以变成原子;原子的组织排列又不相同,这样变成分子;由分子变现出动物、植物、矿物一切万物,这是把物质的根源找到了。其实说到最小的,今天讲到量子,讲到基本粒子,有许多科学家也观察到了,实在讲这个东西就是波动的现象,科学家承认,他们讲基本粒子,或者讲波动,意思都相同。基本粒子就是波动,波动就是他们观察当中所谓的基本粒子。认识这个事实,那就是《金刚经》后面讲的「一合相」,合是组合,同样一个东西,组合不相同,变成种种复杂的现象。相有没有?相没有。相,实在讲就是这个基本粒子的聚散,聚集起来,有了,相现前了;散开来,没有了。聚散无常,所以相是假相不是真相,相是幻有不是真有。这是事实,一定要晓得。这是说众缘聚散无常之义。

【文中重在碎合】

先说把这个世界碾碎,这正是科学家用分裂的方法,最小的物质,一粒微尘,把它分开来,分成小的,然后再分,才发现原子、电子、基本粒子,愈分愈细才发现到,这是碎,用这个方法。「合」是组合,这个基本粒子组合,那就变成世界。所以这两个字意思很深很深,我们现在讲分解,「碎」就是分解,「合」是组合。

【因其可碎可合,足证微尘世界之相,皆是缘生,当体即空。】

世界怎么来的?微尘组合的。它可以组合,它可以分解。所以从基本的物质上来观察,现在在一般上说,过去认为物质最小的是原子,原子不能再分了;以后科学再进步,技术再进步,把原子也给它分裂,这是大家都晓得,把它分作中子、质子。以后认为中子、质子不能再分了。现在中子、质子又可以分,它里面还是三个最小的东西,现在科学名词叫夸克,组合的。夸克将来还能不能再分?科学家现在在一般观念上讲,应该还可以,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这个技术,看看将来技术再进步,大概还可以分。所以才晓得,一切法缘生,因缘生法。缘生之法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是没有自体,所以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是说宇宙的现象,所有动物、植物、矿物,小到微尘,大到太虚空,都是因缘生法,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哪一样东西是自己的?你要能了解事实真相,你还会执著吗?你还会打妄想「这是我的,那个东西我要占有它」?那个念头就没有了。这统统叫妄想、妄念,绝非事实。说老实话,身体都不是自己的,身体也是这些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缘聚身体就在,缘散身体就没有了,哪里是真的?连这个身都不可得,《金刚经》前面讲,不但身不可得,心也不可得,心也没有。这是我们讲得更抽象,因为心不是色法,不是物质,心是精神这一部分,也是缘生的,八识五十一心所都是缘生的。这才了解原来身心万物都不可得,都是缘聚缘散的假相而已。

【而法性中,本无此物。】

法性是真的,真如本性那是我们自己。佛法归根究柢就是找到自己。这个跟科学不一样,科学在那里探索,到后来没有结论,科学走到最后一场空;我们佛法走到最后,有个真正的自己:真如本性,这个东西不生不灭,禅宗所谓「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本来面目里面没有这些东西,本无此物。

【故虽不断灭,而不可执著也。】

这些幻相,前面说过,我们觉悟的人、修行的人,应当是任他万相纷纭,自不为其所动,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诸佛菩萨如是,我们今天学佛、学菩萨亦如是。所以,一切万相需不需要断?不需要。为什么?假的,当体即空,你要断它干什么?你有个断的念头,错了!不理会它,不执著它,它就没有了,就不相干。要紧的,决定不能执著。能不执著,四相就破了,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破了。只要有丝毫的执著,谁执著?我,就有我相,有丝毫的执著都不行。诸位一定要记住,有四相就是六道凡夫,有四相就出不了六道轮回,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著了相决定不能成就。相不容易断,说老实话,讲是讲得容易,你断断看,我要断,「我」还在,我想断,还在。起心动念它在,不起心不动念它还在,这才知道难!

因为难,诸佛如来大慈大悲,给我们开了一个方便法门,教我们带业往生,不断也能出去。可是诸位要记住,不断也能出离六道轮回,只有这一条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这就跟中奖一样,你中了特奖,只有这一条路才走得通,你怎么刚刚好碰上,这不容易!真的比中特奖还要困难。我们今天中了特奖,自己不晓得,那是糊涂,那才叫真可惜!这就是中了特奖,不去对奖,多可惜,太可惜了!我们今天中了特奖,念佛往生就对奖了,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对奖了,这个要晓得。所以最要紧的是不执著,知道事实真相,於一切法都不执著;不但不执著,连分别都不要。一心一意抓住,念阿弥陀佛,一句弥陀念到底。

【当知世界微尘,大小虽殊,无实则一。】

大是世界、太空;小,我们今天讲量子,量子力学是现在讲的最小的。大小不一样,但是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大世界缘生性空;小,小到微尘,小到中子、质子、原子,也是缘生性空。无实则一,无实就是空、性空,体性空这是一。

【世尊说此,是欲人彻底了解世间所有。】

了解这个干什么?叫你放下,叫你不要苦苦的去执著,佛讲经说法目的在此地。

【大至世界,小至微尘,莫非虚妄,当体即空。】

讲到世界,讲到微尘,这里面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包括在其中,这个要知道,要晓得当体即空,要晓得统统都是虚妄。《金刚经》经文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后面偈颂里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后面梦幻泡影四句偈,是整个《金刚般若》的总结。你要常常念著,常常想著,你自然就会放下,就会看破;放下,烦恼就轻,智慧就长。放下的好处太多,开真实智慧,那真是得大受用。温哥华陈老居士刻了一个印章,就是这四句偈,我们现在把印章放大,印在背心上,我看到很多人穿著,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是好事情。

【不可执著,不必贪恋。】

诸佛菩萨真的是苦口婆心的劝我们,不要执著,不要贪恋。

【一切放下】

佛教给我们,诸位要晓得,他做到了。他要是没有做到,教给我们,我们会不相信。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帝王之家,世间人要求富贵,他是现成的,富贵现成得来的,统统舍弃掉,统统放下。他要不出家,可以继承王位,王位不要了,荣耀不要了,地位不要了,权力不要了。出了家,富贵也不要了,他真放得下,真没有贪恋。出家之后,三衣一钵,每天到外面去乞食,做给我们看,他的生活乐不乐?非常快乐,非常自在;我们世间人看到苦,那个生活是大自在,身心没有丝毫压力。我们看现在这个世间富贵人,他得富贵,享受富贵;你仔细去观察,他付出多大的代价!我看到有一些同修经商,不错!赚钱是不少,太辛苦了!如果这样辛苦,我宁愿不要,这是真的。为什么?得不偿失。一定要把事实真相看清楚,然后听到佛这个话,我们自然会点头,会肯定,不再执著,不再贪恋。

【一切放下,方於实相相应。】

实相是事实真相相应,事实真相相应,你过的生活是真实的生活,正是《无量寿经》上讲的三种真实。「真实之际」就是说的实相相应;「真实慧」,真实的智慧;「真实之利」,我们凡夫讲利益,佛告诉你那才是真实的利益。

【迷人长劫之中,唯造惑业苦耳。】

反过来看,没有觉悟的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他们过的生活,无论是富贵,无论是贫贱,总而言之,他们过的生活是迷惑、造业、受报,他们的日子是六道轮回的日子。佛菩萨过的日子,是一真法界的日子,那怎么会相同?完全不相同。佛菩萨那种生活之乐,凡夫不知道。凡夫能看得出来的,那不是普通人,那真正是有学问、有修养,身心清净,观察到佛菩萨这个生活自在、快乐。

过去我出家受戒的时候,我的得戒和尚道源老法师,在戒坛里面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我记得我过去好像也曾经说过,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就出现在他们的家乡,他是江苏苏北人,那个时候他还很年轻,在当小和尚。家乡有这么一个新闻,奇怪的事情。有一个要饭的乞丐,这个乞丐的儿子以后发了财,在这个地方经商很成功。他的老爸爸在外面要饭当乞丐,人家看都看不过,亲戚朋友都责备他、骂他,你不孝,你不是没有,你家里这么富有,怎么可以叫你的父亲到外面去要饭?他也是有口难言,他父亲甘心情愿的,但是为了自己面子,派了很多人到处去找,好不容易把老先生请回来了。请回来之后,给他换了新衣服,不让他出门了,在家里养尊处优,过一个好的生活。大概住不到一个月,老先生看到防范的人比较松了,他又偷偷的跑掉,又去要饭了。后来有人问他:你为什不在家里享福?他说:家里面有什么福享?我这个生活才真享福!每天没有事,游山玩水,走到哪里吃到哪里,走到哪里住到哪里,身上一文也没有。那个社会动乱,到处都是土匪,土匪不会抢乞丐,所以他的天下太平,他的天下没事。这个人了不起,不是普通人,他会找他自己的乐趣,过他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是真正看得破、放得下,有智慧的人,他不做这个事情。老法师告诉我们,讲这一桩事情,也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个人并没有学佛,他有这个智慧,他要过他自由自在的生活,他不愿意受约束,摆脱繁杂的社会,他连家庭都统统放下了。在我们想像,他这个人这一生没有学佛,过去生中一定是学佛的,一定有很深厚的善根;否则的话,他怎么会想到过这种生活方式。这是真实自在、快乐、幸福、美满,我们世间人怎么看得到?他快乐在哪里?身心没有罣碍,没有一丝毫忧虑,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牵挂,这个才叫真正了不起,世间人不能跟他相比的。世间人迷在长劫之中,干的是惑业苦,迷惑、造业、受果报。我们看这个经文,确确实实如果不细说,这个经文很难看得出来它里面有这么深的意思,真的是深广精微。再看底下一段,世尊叫著须菩提,问他这一句,当然尊者要答覆,下面是尊者答覆的话。

【甚多,世尊。】

世尊问,把这个世界碾碎为微尘,不要说是大千世界,一个世界就不得了,那个数字他没有办法计算,何况是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甚多,世尊。

【何以故?若是微尘众实有者,佛则不说是微尘众。】

众是众多的意思。须菩提尊者很聪明,佛这一问,他就晓得佛的问意所在,这个非常重要。如果问意在哪里都不晓得,你怎么答覆?这就懂得佛的意思。我们看注解,

【问意著重在众字】

「是微尘众,宁为多不」,著重在这个众字,众多的意思。

【微尘是集合之幻相,并非实有。】

这个意思刚才说过,小虽然很小,小到很不容易发现,现在科学这个发现也相当不容易,是因为现代技术进步,特别是光学,比过去二、三十年进步太多太多了,利用这些先进的科学仪器才发现。依照这个发现理论来推测,如果我们科技再进步,可能还会有新的发现。佛经里面讲的微尘,极微之微,讲的邻虚尘,邻虚尘佛就说不能再分了,跟虚空做邻居,佛还是用这个尘。今天已经观察到波动,跟邻虚这个意思就有一点靠近。佛告诉我们,物质是怎么发生的?是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波动的现象,无明是个动相。所以法相经论里头说,「无明不觉生三细」,这是三细相,三细相第一个是「业相」,业相要用现代话来说,极其微弱的波动。从业相再变成「转相」,转还是一个波动,不过波动的幅度比业相要大。从转相就变成「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质,就可能变成现在所谓的基本粒子,这个东西是这么发生的。如果在佛经理论上讲,为什么波动会变成物质?佛教给我们一个原理,教给我们一个理论的基础:唯识所变。识是什么?分别执著。这个物体,执著变现出来的,它本来没有,是分别执著变现出来的。分别就是波动;执著,把这个波变成了物质。我们用现代科学的观察,再看到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你合起来看,容易明白多了。这是现代的物理学,佛经上全都有,佛在三千前说的,没有这些科学仪器,居然所说的是最进步的科技才发现。我们相信佛的五眼圆明,佛的眼睛比你现在什么样高级的光学还要锐利,他看得很清楚。现在科学家还没有看到转相,还没有看到业相,顶多只看到现相而已,看到这个东西。佛给我们讲的,的确非常之微细。所以要晓得,这个东西是缘生的,缘生的没有自性。

【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不可得,当然就不要再分别,更不需去执著,离开一切分别执著,给诸位说,这个真相你就见到了。你为什么会见到?自性般若。这个高度的智慧,圆满的能力,佛是五眼圆明,他见到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五眼,我们每一个人都具足圆满的般若智慧。我们今天的智慧没有了,能力没有了,怎么没有的?佛告诉我们,《华严经》上讲的,「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佛这是一句话把我们的病根说穿了。我们的病根就是妄想执著。诸位要晓得,妄想就是分别。离开妄想执著,我们本能的智慧能力都恢复,佛能见到,我们也能见到。佛告诉我们,妄想执著离一分,你的智慧能力就透一分;妄想执著离两分,你的智慧能力就得两分,就恢复两分。是不是真的?真的。《金刚经》上就是这么说的,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也就是妄想执著放下一分,他的智慧德能恢复一分;二住菩萨放下两分,他就得两分;到等觉菩萨四十一品无明统统都放下了,他得到的智慧德能是圆满的。这个得也是很勉强说的,他本能恢复,哪来的得?得是从前没有,你才可以说得,他本来有的。所以得也是不得已勉强说的。不能执著真的有得,不能执著真的有智;《心经》上最后告诉我们真话,「无智亦无得」,那个智圆满的,那个德能圆满的,圆满的智慧德能不是得来的,是自性本来有的,现在恢复而已。我们今天讲到这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