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定光佛:牵起两岸客家情
发布时间:2024-10-24 08:33:43作者:念佛网供奉定光佛的武平古寺均庆院
定光佛金身在台湾巡游。
第25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定光佛圣火采集仪式。
在武平县岩前镇,有一座叫“均庆院”的古寺,客家人的保护神——定光佛,被供奉其中,香火鼎盛。
武平定光佛信俗已传承千年,流传于闽粤赣、台湾以及东南亚地区,深深烙印在客家人的心中。五月暮春,来自台湾高雄的信众李女士,向狮岩内的定光古佛虔诚参拜后,用红包袋装起炉中的香灰,紧紧握在手中。她说:“要把香灰带回台湾,就像定光佛到了台湾一样……”
均庆院内,立有一块“台湾府善信乐助建造佛楼重装菩萨碑”,碑上记载,在清代雍正年间,有近千名台湾民众捐建均庆院定光佛祖庙。乐捐的台湾信众有官兵,有女性,有乡绅,有读书人,可谓遍及社会各阶层。一块古碑,见证了两岸几百年来的定光佛缘。
定光佛俗名郑自严,北宋初年从泉州府同安县抵狮岩募捐化缘,设立道场,弘法利生;圆寂后,人们塑像供香,顶礼膜拜,朝廷敕封定光佛。1000多年来,定光佛信仰随客家人迁徙而广为传播,定光佛亦被称为“客家守护神”。
信俗同源照两岸
“作为客家人的后代,我会持续关注定光佛文化的发展。”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秘书长、台湾世新大学教授黄肇松首次来闽祭拜定光古佛,他说,希望年轻一代积极参与进来,以定光佛信仰的力量为起点,深化两岸交流与合作。
1991年,台湾淡水鄞山寺住持胡俊彦组织由35位信士组成的寻根团,几经周折终于在杭州法相寺查阅资料得知定光佛祖庙——均庆院在福建武平,他们随即辗转前往武平岩前镇,在均庆院朝圣定光佛,并举行分香仪式;临走,胡俊彦要求信徒每隔三年来祖庙一次,祈求两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多年来,台湾信众与定光佛祖庙均庆院形成了久远的渊源。
北宋初年发祥于武平南安岩(今狮岩)的定光佛信仰,随着客家人的迁徙,逐步流传于闽粤赣浙川桂等客家地区和部分非客家地区。明清之际200多年间,先后有54个姓氏的客家人陆续迁徙台湾,他们大多取道淡水,而后形成聚落,站稳脚跟后再向周边发展,形成一定的规模。
站在陌生的土地,沐浴海岛的蕉风椰雨,为着寻求心灵的慰藉、祈福、保平安、抗灾难,他们把定光佛信仰带往台湾。
祭祀定光佛的寺庙,历史上最盛时曾有100多座,现坐落于台湾彰化市的定光庙和位于新北市淡水镇的鄞山寺,是保存最好且最有名的两座。至今,淡水鄞山寺门前的对联:“宋代宠恩纶,锡福与天地同悠久;岩前昭佛法,波光并日月齐飞”,仍在无声地昭示,定光佛已经成为闽台客家的共同信祖。
定光佛传播到台湾300多年来,苍茫海水阻挡不了游子们的虔诚之心,他们除了在新居地创设庙坛安奉定光佛,一有条件就会回到原乡祖庙进香祭拜,并参与均庆院的建设。
台湾信众与大陆形成的久远渊源,让定光佛成为闽台两岸同胞联系的精神纽带,祖庙均庆院更是成了客家游子心头的“圣地麦加”。
打造“海峡客家”品牌
近年来,武平县借助定光佛缘,积极探索闽台交流合作新路径,围绕定光古佛信仰开展了多项交流活动,在经贸、农业、文化、科教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2010年3月,武平县农业考察团赴台交流,与彰化定光佛庙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随后,当年有彰化定光佛宗教文化、台湾狮子会、台湾大叶大学、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等14家单位、团体回访武平,或到均庆院举行进香朝拜仪式。同年5月,武平县再组经贸文化考察团赴台,先后引进闽台农牧合作创业园、台湾新村、农产品及仙草加工区、珙荣吸附剂科技开发等一批台资项目。
2010年12月18日,应台湾定光佛信众邀请,定光佛金身在46人组成的巡游团护送下首度赴台。首站抵达彰化定光佛庙,随后在彰化、台北、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参与为期8天的绕境巡安活动,定光佛金身接受台湾上万名信众的朝拜。
定光佛金身巡游台湾,不仅把两岸信众的心连在了一起,也在海峡两岸民众之间架起了一座互信沟通的桥梁,巡游期间还签约由两岸轮流举办定光古佛文化节。
2011年6月13日,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定光佛文化节,在武平县岩前均庆院举行,来自两岸的1000多名各界人士共祭定光佛。
随着首届定光佛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定光佛文化的影响力迅速提升。2011年7月,定光佛金身赴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参与举行“福建神明佑香江祈福和平大法会”活动,接受6万多香港善信的膜拜,为武平县拓展港台文化交流,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今,两岸客家乡亲以定光佛文化节为新起点,进一步凝聚两岸客家的文化共识,增进两岸客家的兄弟情感,推动两岸客家繁荣发展,为近年来龙岩不断深化海峡两岸客家交流交往,全力打造“海峡客家”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
一衣带水两岸情
近年来武平县对定光佛信俗文化高度重视,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狮岩景区定光园(一期)项目,建设均庆院文化广场。
同时,武平县成立定光佛世遗申报小组,组织人员对定光佛信俗进行收集、整理,并将已发掘、普查、研究的成果,包括文字、音像、实物给予分类整理,专柜陈列;加强对定光佛信俗的学术研究,发掘其文化内涵;引导本地定光佛信俗人员开展原生态的信俗活动,使定光佛信俗得以传承和发扬。
据了解,在第二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旅游节期间,武平县围绕我省建设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区和龙岩市打造“海峡客家”品牌要求,举行了9项重大活动。其中,定光佛祭典朝拜、定光佛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展、海峡两岸佛事用品展等活动,都是武平县近年来定光佛研究和保护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武平县以定光佛神迹为素材创作编排了《佛光普照》大型民俗歌舞表演,艺术再现了浓郁的客家地域特色,展示海峡两岸及四海客家悠久的人缘、地缘、血缘、情缘、文缘和佛缘的紧密联系。
自2011年起,武平已成功举办四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旅游节,吸引了众多台湾乡亲、信众前来同祈福、叙乡情。彰化市定光佛庙常务监察委员苏天恩已连续四年前来参加朝拜活动。他说:“我们因为信仰来到这里,武平每年也有信众到台湾开展交流,多沟通多交流就是进步。”
卢鼎雄先生是从永定县迁出的客家人,看着均庆院内香火鼎盛,他说:“活动一年比一年热闹,不仅可以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也让中华民族更加融洽,更加团结。”(黄如飞 钟茂富 文/图)
记者手记
系紧两岸的精神纽带
近年来,武平县积极推动定光佛信俗文化发扬光大。
如今,均庆院及周边得到进一步修缮,寺山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武平还注重发掘其文化内涵,组织创作编排汉剧《定光佛缘》,成立定光佛文化交流促进会,出版《定光古佛文化研究》等专著。
武平县委书记王建生说,武平抓住定光佛祖庙所在地的优势,全力打造定光文化,促进两岸定光文化交流,让更多台湾民众走进武平、了解武平。如今,已有众多台湾企业在武平投资,并获得很好的发展。“我们还专门建设了台湾新村,让台湾民众在这里更好地发展、生活。”王建生说。
武平致力守护好定光佛信俗文化,就是在守护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据调查统计,台湾现有1万多座庙宇供奉着200多种主神,前20名主祀神中就有16种神祇来自福建。
在记者看来,两岸民间宫庙同根同源、同信同神,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淀,是对共同历史和祖辈所创造之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叙缘交流拉近了两岸同胞的情感,推动两岸守护好、维护好共同的精神纽带,建设好、发展好共同的精神家园。
一样的民间信仰,一样的文化习俗,是海峡两岸剪不断的血脉脐带。由是,在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上,面对共同的定光佛信俗,两岸同胞面对面交流,心与心相通;两岸民间交流与合作,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一湾海峡,有形化无形,天堑变通途。(黄如飞)
文化名片
定光佛又称定光古佛、定光大师。据成书于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的《临汀志》载:定光佛俗姓郑,名自严,泉州府同安人。宋乾德二年(964年),郑自严来到武平,在岩前狮岩建寺庙设道场,弘法传道50多年,在当地及闽粤赣周边留下除蛟伏虎、疏通航道、活泉涌水、祈雨求阳、赐嗣送子、筑陂止水等传奇故事。因“大师生前乐为善举,有求必应,且法力无边”,故其逝后,百姓“收舍利遗骸骼塑为真相”,崇奉为佛,视为客家人的保护神。随着客家人的迁徙,定光佛又成为两岸客家人的共同信祖。近年来,两岸客家人牵手佛缘,续写了两岸交流合作新篇章。
故事一
饶颖奇:助推两岸交流
“回家的感觉真好!我们是自家人,海峡两岸要自由来往,和平发展。”2007年9月,中国国民党中评会主席团主席、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台湾世界客属总会荣誉会长饶颖奇,来到武平县中堡镇祭祀祖宗,“圆满完成了父辈临终前的嘱托,实现了一生的夙愿”。 自此,饶颖奇先生一直为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作出努力。
2008年11月,饶颖奇先生再次回乡省亲,其间到岩前狮岩均庆院参拜定光古佛,表示要多做有利两岸交流、和平的事,营造环境,给两岸人民带来福祉。
2009年武平县开始组团赴台交流,随后台湾彰化定光佛宗教文化、台湾狮子会、台湾大叶大学、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花莲劳工教育发展协会、台北市武平同乡会等14家单位、团体回访武平。
2010年12月,在饶颖奇先生的促成下,定光佛金身首度赴台,接受台湾上万名信众的朝拜。在台北,饶颖奇用浓厚的乡音深情地说,定光佛是客家人共同尊奉的神明,希望两岸乡亲常来常往,多走动、多交流、多交往,大家你来我往,有来有往,亲情才会更亲。随后,签约海峡两岸定光古佛文化节由两岸轮流举办。
2011年6月,首届海峡客家风情节——定光佛文化节如期举行,来自台湾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台东县议会、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台湾经贸等13个参访团,前往定光佛信仰发祥地均庆院,两岸民众谱写了牵手佛缘促进交流合作的久远渊源。
如今,海峡两岸定光文化旅游节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成为“海峡客家”品牌。每年都有来自海峡两岸的客家乡亲、定光佛善信和定光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经贸界、宗教界代表等团体或代表及周边民众上万人,相聚在定光佛祖庙均庆院,用虔诚的心意,沐浴同源佛光,续写两岸佛缘。
饶颖奇先生只要有空都会亲自参加,有时还带着家人出席。正如他在文化节上所说,他相信“两岸民间信仰交流发自民众内心,一定能成为两岸交流的强大动力,促进两岸和平发展”。(黄如飞 钟茂富)
故事二
林善珂:让客家人凝聚在定光文化中
“忙了大半年,《千年定光古佛》终于出版了。”一见面,武平定光佛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武平县政协原副主席林善珂就拿出一本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香的书籍。
此前,“首届海峡客家文化传播论坛·武平定光文化论坛”在武平县举办时,他曾负责召集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客属人士齐聚武平,共同研讨定光古佛信仰在客家地区的重要影响及客家文化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林善珂表示,他期待两岸定光文化节成为常态,他说:“目前已与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达成共识,通过轮流举办的方式,便于两岸通过佛缘沟通更加频繁,也让台湾400多万客家人凝聚在定光文化之中。”
作为研究定光佛文化的专家,林善珂谦虚地表示,自己虽然是学历史的,但因事务繁杂,在学术研究方面做得还不够。而作为定光佛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他主要致力于定光佛文化的弘扬和对外交流。近年来,经他之手共编辑出版了《定光佛传奇》《定光佛文化》等近10本有关定光佛研究的论文集、刊物,并专门主持了四五场定光佛文化学术交流会。
林善珂说,定光佛文化与儒家的道德文化不谋而合,这对于弘扬定光佛文化,将健康、正能量的佛文化得到发挥,凝聚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很有帮助。不过,客家文化的弘扬和语言的传承有很大关系。要明确了解海外客家人需要什么文化作为精神支柱,文化品位,还应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更好地弘扬传承客家文化。(黄如飞 钟茂富)
[责任编辑:段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