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州崇义中医谢文淦:一颗佛心做人生
发布时间:2024-10-28 09:58:09作者:念佛网珠穆朗玛网讯 算起来,谢文淦行医已经有二十年了,在这二十年中,谢文淦一边行医,一边弘扬传统公益文化,他将公益事业看的如同中医事业一样重要,二十多年的辛勤付出,为地方公益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一份活力,给了更多弱势人群生存的希望。
谢文淦在青年时期认识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大贵人吴吉祥,后来吴吉祥老人在六十多岁出了家。因为认识吴吉祥,谢文淦的人生命运的轨迹得以彻底改变。如果没有遇到吴吉祥,谢文淦很有可能不会踏上学医的道路,甚至也有可能此生不遇佛法。吴吉祥老人是谢文淦走进中医,学习佛法的领路人。人生就是这么奇迹,在某个时间段遇到某个人,或许一生命运就会发生转折,这个转折有好有坏和因缘也有莫大关系。
谢文淦1974年出生于江西赣州崇义麒麟乡,自幼家境比较优越,从小到大,没有吃过什么苦。他的父亲和母亲都比较崇尚曾国藩思想,从小对于谢文淦的教育非常严格,虽然母亲没有文化,大字不识一个,但记性很好,在谢文淦成长的道路上,母亲为谢文淦讲了许多正确为人处世的故事。母亲的仁慈,深深影响着谢文淦。他的母亲做出了好榜样,培养了谢文淦的一颗公德心。谢文淦最见不得别人吃苦,看着别人受苦,自己也跟着难受,从小都会同情贫困人家。因为家境的优越,以及他的伯父伯母待他很好,常会给谢文凎许多零花钱,谢文淦的少年时期可以说是阔绰的,而他却常常拿着自己的零花钱捐赠给穷人。
吴吉祥为谢文淦引荐了一位老中医名为朱财芳,谢文淦和中医结缘,便拜了朱财芳老先生为师父,成为朱财芳的关门弟子。朱财芳的精心教导,让谢文淦在医学的道路上登堂入室。此后,谢文淦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深造,在大学的深造,丰富了谢文淦的见识与阅历,掌握了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
大学毕业后,谢文淦进入了大医院进行实习,从医之路就这样正式开始了。谢文淦在大医院实习结束后开始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起初经营中草药批发生意,凭着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在九十年代很快成了万元户。
谢文淦正式做公益事业是从1992年开始的,那时,正好他刚刚创业起步。
1993年,谢文淦在广东南华寺皈依上继下如法师,成为一名佛弟子,从此更他把公益事业当成人生的一种信仰。每年都会捐献一些钱财助印传统文化书籍和佛经,而且逢人便会和人家结缘,免费赠送传统书籍。
谢文淦对身边的人很珍惜,在他早期创业的时候,每当员工家里有困难的时候,他都会无私的支援钱财,帮员工度过难关。在他人生事业还算比较可以的时候,他甚至慷慨的帮助员工家里盖了一座楼房。因此多年来,身边的员工对他总是不离不弃。很多人说,只有来到他这里才有家的感觉。谢文淦培养出来的徒弟,从他店里走出去之后开店创业的人有不少,谢文淦不仅不会生气,还会送给徒弟一些钱,鼓励徒弟创业。有的员工离开他这里去了别的地方打工,回头再来他这里时,都会生出无限的依恋,感觉谢文淦店里特有人情味。
谢文淦在创业中一直脚踏实地,当时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同时和谢文淦一起创业的人,搞了不少药店连锁。一味的资本扩张,吃了几年的甜头,到最后赶上了经济下行,连锁店不得不卖掉股份,日子过得无比艰难。对于昔日落难的朋友,谢文淦每个月还会资助朋友一家六百块钱生活费。为什么谢文淦坚持长时间的资助落难朋友呢,他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因为破产而离婚,自己帮助朋友一把,朋友的日子才会有希望。自己一个月少几百块钱收入,并不影响家庭的生活。
在朋友药店扩张的时候,他的朋友经常出入各大消费场所,花钱如流水一般,而面对公益事业,却是一分钱不愿施舍。谢文淦在创业期间,稳扎稳打,抱着一颗公益心来创业。面对贫困的弱势人群,谢文淦总会将自己的药品以低于进价售卖给患者,面对特别困难的家庭,他常常免费赠药。
谢文淦和小儿推拿传承人张招英老人
在人生的道路上,好心总会有好报,谢文淦遇到了不少贵人。他的小儿推拿是跟老中医陈玉英和张招英两位老师学习的,张招英老人一生只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了三个人,一个是自己的女儿朱年娣和丈夫之妹陈玉英,一个是谢文淦。最初谢文淦和陈玉英老人学习小儿推拿,陈玉英老人早年故去。后来谢文淦又跟随张招英老人学习小儿推拿。因为谢文淦的善良,打动了老人,老人才愿意无怨无悔的将医术传授给谢文淦。
谢文淦的中医老师不下数十位,第一个草药启发人道医老师:何葵英,皮肤病老师:吴蕯荷,骨伤科老师:谢纪朴,火炙老师:管梅英,奇难杂症老师:方光亮,中医指导老师:苏全兰,谢文发,肝炎专家:唐兰英等,范和远便是其中的一位。范和远老先生曾是崇义县人民医院院长,也是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当年,范和远老先生当院长期间,常为穷人免费看病,免费送药,当他退休与下一位院长交接工作的时候,范和远老先生将所有穷人拖欠医院费用的账款一律销毁。范和远认可谢文淦的人品,将自己所掌握的医术倾囊教授与谢文淦。范和远故去后,谢文淦吃水不忘挖井人,每年都会前往范和远老先生家中,看望师母刘彩凤老人,这令刘彩凤老人一家子都很感动。
崇义益生堂是谢文淦开的一家中医药店,每天前去他那里看中医的人简直能踏破门槛,从早到晚人总是很多。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凡是还在店里等待看病的人,谢文淦都会免费管人家吃顿午饭,无论认识不认识,是不是来看病的,只要在他店里,一律管饭。他的店里一个月大米都要消耗300多斤,食用油都要10桶。很多人被谢文淦的义举感动,每天都有人为谢文淦店里送菜送米,因此店里很少需要买菜。多余出来的菜,谢文淦还会分给义工老师带回家里吃。
谢文淦坚持让人在他店里免费吃午饭已经有很多年了,甚至有人质疑,于是亲自到他店里试试,结果,谢文淦真就管了他们午饭,这让质疑者感到无比羞愧。缘何谢文淦要这样做呢?说起来,谢文淦说要感谢两个人,一是自己的母亲,从小教会他做人要大度。二是崇义县一座寺院的女住持,那位住持师傅在文革后复建了寺院。凡是到寺院烧香拜佛的人,到了中午饭点,女住持一律给人家午饭吃,从来不会说没有斋饭,对每个香客都结善缘。正是因为受到她们的影响,谢文淦才做了这样一件不寻常的平凡事情,每天中午管来药店里的人一顿午饭,无论是否认识,都可以在他店里吃饭。
或许因为他的热情,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和认可。在2010年之后的经济下行中,许许多多的药店都关门了,要不都买了,而谢文淦的药店依然可以正常维持,既没有裁人,给员工的工资不但没降,反而增加了。而别的药店,大多数都是裁员或者降工资,以此来度过企业难关。
谢文淦帮助过的人有很多,究竟有多少,他自己也数不清,记不过来了。
谢文淦和感恩女子肖闽梅夫妇
有个女孩,名叫肖闽梅。谢文淦第一次见到这个小姑娘的时候,她才十七岁。那年是2001年,肖闽梅跟随父母从乡下来到崇义县城躲避计划生育,肖闽梅一家就住在谢文淦在县城开的一家药店的楼上。当时已经进入深冬,因南方天气雨水较多,天气阴冷。肖闽梅一家穷困潦倒,冬季连可以抵御寒冷的棉被和衣服都没有。肖闽梅在冬季穿的是薄薄的单衣,一床棉被破烂不堪,晚上睡觉根本感觉不到热气。她的父母同样也是破棉被一床,棉被上边盖着一堆衣服以此保暖。谢文淦听表哥说了这件事之后,便嘱托表哥把小姑娘请到他店里来做客。谢文淦让自己的爱人给肖闽梅买了件过冬的新棉袄,还送给了肖闽梅三百块钱生活费。那时普通人一个月工资最多也只能挣上三百块钱。谢文淦送给肖闽梅一床新棉被,给了她父母一床用过的棉被。此后,谢文淦经常周济肖闽梅一家生活。肖闽梅中学还没念完,便退了学,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担起了半个母亲的责任。生活的操劳,让一个原本处在花季玩耍的年纪过早承担了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加上家庭穷困,让她看不到未来的希望。肖闽梅向谢文淦诉说中提到曾有多次自杀的念头。如果没有得到谢文淦的帮助,真不敢想象自己有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谢文淦对肖闽梅一家长期帮扶,并对肖闽梅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了肖闽梅走向人生的弯路。多年以后,谢文淦的药店搬了地方,肖闽梅也早已为人母,但肖闽梅始终没有忘记谢文淦曾经对她一家的恩情,找了几年时间,直到2016年才找到了谢文淦,肖闽梅非要送给谢文淦一千两百块钱,以此感恩谢文淦。此后每年,肖闽梅都会来到看望谢文淦,并给谢文凎送感恩红包。
2017年8月份,崇义聂都乡小学副校长黎翔虎来找谢文淦看病,顺便说起来他们学校贫困学生的家庭故事。在聂都乡沉井村有这样一个家庭,这家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的家中一贫如洗,而且三个孩子还没有户口,他们三个是学校里最困难的学生,连个学杂费都交不起,且他们的父母身体都不太好。谢文淦听说之后便赶往沉井村爱心走访这户家庭,两次爱心捐款2400元,和他的爱心义工团队共捐款6000元,通过大家的努力,孩子一家的户口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同时三个孩子的母亲刘春香多年没有身份证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谢文淦主动需求媒体帮助,当媒体报道了三个孩子家庭的故事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地方片警爱心走访刘春香一家,并给三个孩子送去了爱心书包,表示愿意协助办理户口。当地扶贫办得知了此消息后,为其一家人上了低保,全家人都交了农村医疗保险,至此一家人命运彻底改变。如果当初谢文淦冷漠对待这个艰难的家庭,没有爱心行动的话,三个孩子的家庭估计今天仍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谢文淦是一个特别重情义的男子汉。吴吉祥是谢文淦的贵人,在谢文淦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吴吉祥在崇义寺院出家的那段时间,谢文淦常常跑到寺院看望老恩师。吴吉祥老人生病了,谢文淦将老人接到自己家中供养,给老人看病,帮老人洗澡擦身子,修剪指甲洗衣叠被,他们感情同如父子一般珍贵。谢文淦总想为老人做点事情,这样的话,也好报答老人家的知遇之恩。
谢文淦和父亲生前好友2018年春节留念
母亲去世之后,谢文淦怕自己的老父亲待在家里触景生情,便把老人从乡下接到了县城里来住。他的父亲在城里也没有认识的老人,自然不愿待在城里。谢文淦左哄右劝,他的父亲勉强住在了县城里。谢文淦替老父亲找了一帮老友,城里的老人和谢文淦的父亲脾气也很合得来。一群城里老友伴着谢文淦的父亲度过了人生最后的余年。谢文淦父亲去世后,有不下三百人相送老人一程,而城里的这帮老友,居然有人在谢文淦父亲下葬的那天给他的父亲下跪相送,这让谢文淦无比感激。都说人走茶凉了,人不在了,情谊也就没了。然而这句话也并非全对。自从父亲去世之后,谢文淦但凡见到父亲生前的好友,都会恭恭敬敬向老人请安问好,每到过年,谢文淦总会邀请父亲的生前好友聚在一起吃顿饭,以此来感恩那些曾经陪伴过父亲的老友。
谢文淦的岳父喜欢旅游,但凡谢文淦出去旅游的时候,总会请上岳父一块去,每次都是如此。岳父的手机坏了,谢文淦便会主动为老人买智能老人机。前些年,岳父家中种着几亩水稻,每到农忙的季节,谢文淦都会带着员工亲自到去岳父家帮忙干农活,他是女婿中的好儿子,这点让他的岳父一家特别欣赏,他的妻子也为有这样一个贴心丈夫感到骄傲。
谢文淦的故事有很多,他的人生活的很出彩,虽然在小地方摸爬滚打,但他的胸怀、格局却很大,做事总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如果要说完谢文淦的故事,或许那就要一本书的容量了。谢文淦是一位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的爱心义工,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了精彩,做出了人生的价值,放出了人性的光辉。他活着就是为了传递正能量,带给别人的是健康和一份光明的希望。(文/王晨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