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中阿含经卷第十

发布时间:2020-04-27 15:08:02作者:念佛网

中阿含经卷第十

习相应品第五:(有十六经)(初一日诵)

何义不思念惭二戒敬各二及本际

二食尽智说涅槃弥酰即为比丘说

(何义经、不思经、念经,惭(愧)为二经。戒经和(恭)敬经都各有二经,以及本际经,二种食经、尽智经、说涅槃经、弥酰经,即为比丘说经)。

四十二、何义经第一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阿难!持戒者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欢悦,乃至得解脱,如是此戒,得趣至于彼岸。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阿难则于晡时(申时),从燕坐(禅坐)起来,往诣佛所,稽首佛足,然后退住在一边。他仰白佛陀说:「世尊!持戒是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所谓持戒,乃使其不追悔之义。阿难!如果有人持受戒律的话,便能得到不悔恨的。」

阿难又问:「世尊!不悔恨是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不悔恨就是使其欢悦之义。阿难!如果有人不追悔的话,便会得到欢悦。」

阿难又问:「欢悦为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欢悦就是使其喜之义。阿难!如果有人欢悦的话,便会得喜的(喜悦心)。」

阿难又问:「世尊!喜为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喜就是使其止之义。阿难!如果有喜的话,便能得止身(轻安、猗息)。」

阿难又问:「世尊!止是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止就是使其乐之义(快乐安隐)。阿难!如果有止的话,便能觉得快乐。」

阿难又问:「世尊!乐是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乐就是使其定之义。阿难!如有乐的人,便会得定心。」(三昧、等持)。

阿难又问:「世尊!定为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定就是使其见如实、知如真之义(如实而知,如实而见)。阿难!如有定的话,便能得见如实、知如真。」

阿难又问:「世尊!见如实、知如真是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见如实、知如真就是使其厌之义(厌恶、厌离)。阿难!如有见如实、知如真的话,便能得厌。」

阿难又问:「世尊!厌为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厌就是令其无欲之义(离欲)。阿难!如有厌的话,便得无欲。」

阿难又问:「世尊!无欲为甚么意义呢?」

世尊回答说:「阿难!无欲就是使其解脱之义(离系缚而得自在)。阿难!如有无欲的话,便能得解脱一切的淫、怒、痴。这叫做,阿难!由于持戒便得不悔恨,由于不悔硬得欢悦(愉悦),由于欢悦便得喜(喜悦心),由于喜便得止(轻安),由于止便得乐,由于乐便得定(三昧)。阿难!多闻的圣弟子,由于定,便得见如实、知如真(能如实而知见一切),由于见如实、知如真之故,便得厌离,由于厌离而得无欲,由于无欲,便能得到解脱,由于解脱,便知解脱。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而知如真(如实而知道此事,也就是彻证其理而得道、证果)。、阿难!这就是法法相益,法法相因(每一法都有互为因果关系,相互帮助之处)。像如是的,此戒就是趣至于第一(涅槃),所谓度过此岸,而得至彼岸之义。」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三、不思经第二(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人不可以唯求不悔,而不持戒,应该持戒,便能得

无悔,乃至便能得证解脱。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垂告说:「阿难!持戒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不悔』。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顺法之性,自自然然会这样,那样)。因此,持戒的人,便自然会得不悔的(故应持戒,不可以只顾能不追悔,下同)。阿难!有不悔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欢悦』。阿难!但是法乃自然,如有不追悔的人,便能得欢悦。阿难!有欢悦的人,不应该思念『令我喜』。阿难!但是法乃自然,有欢悦的人,便会得喜的。阿难!有喜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止。』阿难!但是法乃是自然的,有喜的人,便能得止身(轻安)。

阿难!有止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乐』。阿难!但是法乃自然,有止的人,便能得觉乐。阿难!有乐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定』心(三昧)。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的,有乐的人,便能得定心。阿难!有定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见如实、知如真』。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的,有禅定的人,便得见如实、知如真(如实而知见一切)。阿难!如有见如实、知如真的话,就不应该思念『令我厌』离。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的,如有见如实,知如真的话,便得厌离。阿难!有厌离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无欲』。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的,有厌离的人,便能得无欲。阿难!有无欲的人,不应该思念『使我解脱』。阿难!但是法乃为自然的,有无欲的人,便能得解脱一切的淫、怒、痴的。

阿难!这就是由于持戒,便能得不悔,由于不悔,便能得欢悦,由于欢悦,便能得喜,由于喜,便能得止(轻安、猗息),由于止,便能得乐,由于乐,便能得定心(三昧)。阿难!多闻的圣弟子,有定心的人,便能见如实、知如真(如实而知见一切),由于见如实、知如真,便能得厌离,由于厌离,便能得无欲,由于无欲,便能得解脱,由于解脱,便知解脱,所谓: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后有,而知如真。阿难!这就是叫做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像如是的,此戒乃为趣至于第一(涅槃),所谓度过此岸,而得至彼岸。」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阿难,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四、念经第三(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护诸根、护戒、不悔,乃至于解脱、涅槃,均为是基于正念正智的。如果没有正念正智的话,就不能成就。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多忘而没有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正念正智的。如果没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以及知如真、厌、无欲、解脱。

假如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如果比丘不多忘,而有正智的话,便会修习正念正智。如果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而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如果有解脱的话,便会习涅槃。」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五、惭愧经(上)第四(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正念、正智,乃依于正思惟,正思惟则依于信,信乃依于爱敬,爱敬则依于惭愧。如没有惭愧的话,就会害爱敬,会害于信,乃至会害解脱、涅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没有惭,没有愧的话,便会损爱恭敬;如没有爱恭敬的话,便会损害其信;如没有其信的话,便会损害正思惟;如没有正思惟的话,便会损害正念正智;如没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护诸根,以及损害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和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假如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如果比丘有惭有愧的话,便会修习爱恭敬;如果有爱恭敬的话,便会修习其信;假如有信的话,便会修习正思惟;如果有正思惟的话,便会修习正念正智;假若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修

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倘若有解脱的话,便会修习涅槃。」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六、惭愧经(下)第五(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尊者也广说具惭愧心,乃至得证解脱、涅槃的真理,并用树作为譬喻。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舍梨子告诉诸比丘们说:「诸位贤者们!如果比丘没有惭,没有愧的话,便会损害爱恭敬;假如没有爱恭敬的话,便会损害其信;如果没有信的话,便会损害正思惟;假若没有正思惟的话,便会损害正念正智;如果没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护诸根,以及损害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和损害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倘若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

诸位贤者们!犹如有一棵树,假如损害外皮的话,则内皮便不能成就;内皮既不成,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等,都不得成。

诸位贤者们!当知比丘,也是如是,如果没有惭,没有愧的话,便会损害爱恭敬;假若没有爱恭敬的话,便会损害其信;如果没有信的话,便会损害正思惟;假若没有正思惟的话,便会损害正念正智;如

果没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和损害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倘若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

诸位贤者们!如果比丘有惭有愧的话,便会修习爱恭敬;如果有爱恭敬的话,便会修习其信,如果有其信的话,便会修习正思惟;如果有正思惟的话,便会修习正念正智;假若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修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以及修习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假若有解脱的话,便会修习涅槃。

诸位贤者们!犹如有一棵树,如果不损害外皮的话,则内皮得以成就,自然的,那些茎、干、心、节、枝、叶、华、实,皆能得以成就。

诸位贤者们!当知比丘,也是如是。假若有惭有愧的话,便会修习爱恭敬;如果有爱恭敬的话,便会修习其信;如果有其信的话,便会修习正思惟;假若有正思惟的话,便会修习正念正智;如果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修习护诸根,便会修习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倘若有解脱的话,便会修习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比丘们,听闻尊者舍梨子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七、戒经(上)第六(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们,有关于犯戒的害处,以及持戒的利益。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比丘犯戒的话,便会损害不悔、欢悦、喜、止、乐、定,以及损害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如果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

假若比丘能够持戒的话,便会修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以及修习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倘若有解脱的话,便会修习涅槃。」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八、戒经(下)第七(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舍梨子告诉诸比丘,是有关于犯戒的害处,以及持戒的利益等事,也用树为譬喻。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舍梨子告诉诸比丘们说:「诸位贤者们!如果比丘犯戒的话,便会损害不悔,会损害欢悦、喜、止、乐、定,会损害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假若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

诸位贤者们!犹如有一棵树,假如损害根的话,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都不能成就。

诸位贤者们!当知比丘也是如是的。如果有犯戒的话,便会损害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假若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涅槃。

诸位贤者们!如果比丘持戒的话,便会修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如果有解脱的话,便会修习涅槃。

诸位贤者们!犹如有一棵树,如果不损害根的话,则茎、干、心、节、枝、叶、华、实,均能得以成就。

诸位贤者们!如果比丘也是如是,如果有持戒的话,便会修习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假若有解脱的话,使会修习涅槃。」

尊者舍梨子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尊者舍梨子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十九、恭敬经(上)第八(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恭敬,以及善观,能具威仪、具学法、具戒定慧,乃至得证涅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比丘当行恭敬,以及善观,而敬重诸梵行的人。假如当一位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观,而不敬重诸梵行的人的话,则说那位比丘具有威仪之法,那是必定不会有的事;不具有威仪之法的话,而说他为具有了学法的人,必定是没有这道理的;不具有了学法的人,而说他为具有了戒身,必定也是没有之事;不具有了戒身的人,而说他为具有定身,必定也是没有的事;不具有了定身的人,而说他为具有慧身,必定也是没有的事;不具有了慧身的人,而说他为具有了解脱身,必定也是没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脱身的人,而说他为具有了解脱知见身的人,必定是没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脱知见身的人,而说他为具有了涅槃,必定是没有的事。

假若一位比丘,能够恭敬,以及善观而敬重诸梵行的人的话,则说他为具有了威仪之法的人,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威仪法后,而具有了学法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学法后,而具有了戒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戒身后,而具有了定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定身后,而具有了慧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慧身后,而具有了解脱身的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脱身后,而具有了解脱知见身之事,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脱知见身后,而具有了涅槃的事,必定是有的事。」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诺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恭敬经(下)第九(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恭敬,以及善观,能具威仪、具学法、具护诸根,乃至能具涅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比丘!当知行恭敬,以及善观,而敬重诸梵行的人。如果比丘不行恭敬、不善观、不敬重诸梵行的人的话,而说他为具有了威仪的人,那必定是不会有的事;不具有了威仪法,而说他为具有了学法的人,那必定是没有之事;不具有了学法的人,而说他为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的人,必定是没有的事;不具有了解脱,而说他已具有了涅槃,那必定是不会有的事。

诸比丘们!如果行恭敬,以及善观,而敬重诸梵行的人,说他已具有了威仪法的话,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威仪法,而说他已具有了学法,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学法,而说他已具有了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那必定是有的事;具有了解脱,而说他已具有了涅槃,必定是有的事。」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一、本际经第十(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迷惑之本.乃以「有爱」为因,以无明为其缘。无明乃由五盖,乃至亲近恶知识,因此.乃以恶人为缘而来。又说圣者之所以明、解脱,就是缘于七觉支。七觉支乃由四念处,乃至亲近善知识,而以善人为缘而来的。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而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所谓有爱(对生命存在的渴爱),其本际(最初的边际),乃为不可知的:本来并没有爱,然而现在却生有爱。因此,便可以得知:其所因为有爱的。所谓有爱,则为有习而成(生长之缘),并不是无习而成的。甚么叫做有爱之习呢?回答说:『乃以无明为习缘的』。而无明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的。甚么叫做无明之习呢?回答说:『乃以五盖为习的』(贪、瞋、惛眠、掉悔、疑等五为覆盖心法,使不生善法)。五盖也有习,并不是没有习。甚么为之五盖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三恶行(身口意所犯之恶业)为习的。』三恶行也有习的,并不是没有习的。甚么为之三恶行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不护诸根(不护六根之门)为习的。』

不护诸根也有习的,并不是没有习的。甚么叫做不护诸根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念、不正智为习缘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习呢?回答说:『乃以不正思惟(不如理之作意)为习的。』不正思惟也有习,并不是没有习的。甚么叫做不正思惟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不信为习缘的。』不信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不信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听闻恶法为习缘的。』听闻恶法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闻恶法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恶知识(恶友)为习缘的。』亲近恶知识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亲近恶知识之习呢?回答说:『是以恶人为习缘的。』(和恶人习以为惯)。

这就是具有了恶人后,便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后,便具有了闻恶法;具有了闻恶法后,便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后,便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后,便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后,便具有了不护诸根;具有了不护诸根后,便具有了三恶行;具有了三恶行后,便具有了五盖;具有了五盖后,便具有了无明;具有了无明后,便具有了有爱。像如是的,这有爱,乃展转而具成的。

明解脱(解脱之智,导引于解脱之智)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明解脱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七觉支为习』的。七觉支(择法、精进、喜、轻安、念、定、行舍)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七觉支之习呢?回答说:『是以四念处为习』的。四念处(身受心法)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四念处之习呢?回答说:『是以三妙行为习』的。三妙行(身口意之三善业)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三妙行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习』的。(守护六根的门头)。

护诸根也是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护诸根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习』的。正念正智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正念正智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习』的。正思惟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正思惟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信为习』的。信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信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闻善法为习』的。闻善法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闻善法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亲近善知识为习』的。亲近善知识也有习缘的,并不是没有习缘的。甚么叫做亲近善知识之习缘呢?回答说:『是以善人为习』的。

这叫做具有了善人后,便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后,便具有了闻善法;具有了闻善法后,便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后,便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后,便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后,便具有了护诸根;具有了护诸根后,便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后,便具有了四念处;具有了四念处后,便具有了七觉支;具有了七觉支后,便具有了明解脱。像如是的,此明解脱,乃展转而具成的。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诺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二、食经(上)第十一(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的内容和本际经略同。里面曾说大海乃以大河为食,乃至说明以雨为食等譬喻。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所谓『有爱』,其本际乃为不可知的:本来并没有『有爱』,然而现在却生『有爱』。因此,便可以得知:所因有爱(有所因才会有爱,并不是空无来因)。所谓有爱,则有食,非无食(食为生成长养,本际经所谓习,也就是因由。有爱必定有因由,并不是没有因由)。甚么叫做有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明为食』(因)的。无明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无明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五盖为食』(因)的,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五盖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恶行为食』(因)的。三恶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三恶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护诸根为食』(因)的。

不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不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念不正智为食(因)』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思惟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信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恶法为食(因)』的。闻恶法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闻恶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恶知识为食(因)的。」亲近恶知识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亲近恶知识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恶人为食(因)的。」

这叫做具有了恶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后,便会具有了闻恶法;具有了闻恶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后,便会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后,便会具有了不护诸根;具有了不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恶行;具有了三恶行后,便会具有了五盖;具有了五盖后,便会具有了无明,具有了无明后,便会具有了有爱。像如是的这有爱,便会展转其成。

以譬喻来说:大海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而能形成的。甚么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大河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小河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大川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小川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山岩溪涧,以及平泽为食(因)的。』山岩溪涧、平泽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山岩溪涧、平泽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雨为食(因)的。』

有时天空降下大雨,大雨降下后,则山岩溪涧、平泽等处都会水满;山岩溪涧、平泽之水满后,则小川会满;小川满后,则大川会满;大川满后,则小河会满;小河满后,则大河会满;大河满后,则大海会满。像如是的,那大海乃展转而成满的。

像如是的,有爱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而会有的。甚么为之有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明为食(因)的。』无明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为之无明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五盖为食(因)的。』五盖也有食

(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五盖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恶行为食(因)的。』三恶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三恶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护诸根为食(因)。』不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念不正智为食(因)的。』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思惟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困)。甚么叫做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信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恶法为食(因)的。』闻恶法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闻恶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恶知识为食(因)的。』亲近恶知识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亲近恶知识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恶人为食(因)的。』

这叫做具有了恶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后,便会具有了闻恶法;具有了闻恶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后,便会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后,便会具有了不护诸根;具有了不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恶行;具有了三恶行后,便会具有了五盖;具有了五盖后,便会具有了无明,具有了无明后,便会具有了有爱。像如是的,此有爱乃展转而具成。

明解脱,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而能成的。甚么叫做明解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七觉支为食(因)的。』七觉支也有食,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七觉支之食(因)呢?

回答说:『是以四念处为食(因)的。』四念处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四念处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妙行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食(因)的。』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信为食(因)的。』信也是有食(因)的,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善法为食(因)的。』闻善法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闻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善知识为食(因)的。』亲近善知识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亲近善知识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善人为食(因)的。』

这叫做具有了善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后,便会具有了闻善法;具有了闻善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后,便会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后,便会具有了护诸根;具有了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后,便会具有了四念处;具有了四念处后,便会具有了七觉支,具有了七觉支后,便会具有了明解脱。像如是的,此明解脱乃展转而具成的。

大海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大河为食(因)的。』大河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大河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小河为食(因)的。』小河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小河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大川为食(因)的。』大川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大川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小川为食(因)的。』小川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小川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山岩溪涧、平泽为食(因)的。』山岩溪涧。平泽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山岩溪涧、平泽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雨为食(因)的。』

有时天降大雨,降下大雨后,则山岩溪涧、平泽都会因雨而水满;山岩溪涧、平泽之水满后,则小川会满;小川满后,则大川会满,大川满后,则小河会满;小河满后,则大河会满;大河满后,则大海会满。像如是的,大海乃由之而展转而成满。

像如是的,明解脱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而能成就的。甚么叫做明解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七觉支为食(因)的。』七觉支也有食(困),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七觉支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四念处为食(因)的。』四念处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四念处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妙行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食(因)的。』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信为食(因)的。』信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叫做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善法为食(因)的。』闻善法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的。甚么叫做闻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善人为食(因)的。』

这叫做具有了善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具有了亲近善知识之后,便会具有了闻善法;具有了闻善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后,便会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正念、正智之后,便会具有了护诸根;具有了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后,便会具有了四念处;具有了四念处后,便会具有了七觉支;具有了七觉支后,便会具有了明解脱。像如是的,此明解脱,乃展转而具成的。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位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三、食经(下)第十二(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所叙述的内容,大概都和食经(上)同。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所谓『有爱』,其本际(最初的边际)乃为不可知的:本来并没有『有爱』,然而现今却生『有爱』。

由此,便可以得知:所因为『有爱』(对生命存在的渴爱)。有爱的话,则为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有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明为食(因)的。』无明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无明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五盖为食(因)的。』五盖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五盖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恶行为食(因)的。』三恶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三恶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护诸根为食(因)的。』不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不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念不正智为食(因)的。』

不正念不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不正念不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正思惟为食(因)的。』不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不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信为食(因)的。」不信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不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恶法为食(因)的。』闻恶法也有食(困),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闻恶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恶知识为食(因)的。』亲近恶知识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亲近恶知识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恶人为食(因)的。」

大海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雨为食(因)的。』有时天降大雨,大雨降下后,则山岩溪涧、平泽之水都盈满;山岩溪涧、平泽之水盈满后,则小川会满;小川满后,则大川会盈满;大川满后,则小河会满;小河满后,则大河也会满;大河满后,则大海会满。像如是的,那大海就是这样的展转而成满的。

像如是,如果具有了恶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具有了亲近恶知识后,便会具有了闻恶法;具有了闻恶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不信;具有了生不信后,便会具有了不正思惟;具有了不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具有了不正念、不正智后,便会具有了不护诸根;具有了不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恶行;具有了三恶行后,便会具有了五盖;具有了五盖后,便会具有了无明;具有了无明后,便会具有了爱。像如是的,这有爱,乃是这样的展转而具成的。

明解脱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明解脱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七觉支为食(因)的。』七觉支也是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七觉支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四念处为食(因)的。』四念处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四念处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三妙行为食(因)的。』三妙行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三妙行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食(因)的。』护诸根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护诸根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食(因)的。』

正念、正智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正念、正智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食(因)的。』正思惟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正思惟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信为食(因)的。』信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信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善法为食(因)的。』闻善法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闻善法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亲近善知识为食(因)的。』亲近善知识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亲近善知识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善人为食(因)的。』

大海也有食(因),并不是没有食(因)。甚么为之大海之食(因)呢?回答说:『是以雨为食(因)的。』有时天降大雨,降下大雨后,则山岩溪涧、平泽之水都会盈满;山岩溪涧、平泽之水满后,则小川会满;小川满后,则大川会满;大川满后,则小河会满;小河满后,则大河会满;大河满后,则大海会满。像如是的,那大海乃这样的展转而成满的。

像如是的,如具有了善人后,便会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具有了亲近善知识后,便会具有了闻善法;具有了闻善法后,便会具有了生信;具有了生信后,便会具有了正思惟;具有了正思惟后,便会具有了正念、正智;具有了正念、正智后,便会具有了护诸根;具有了护诸根后,便会具有了三妙行;具有了三妙行后,便会具有了四念处;具有了四念处后,便会具有了七觉支;具有了七觉支后,便会具有了明解脱。像如是的,此明解脱,乃如是的展转而具成的。」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四、尽智经第十三(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如实知见四圣谛如真,便能得漏尽。而尽智乃以解脱为习,乃至不悔乃以护戒为习。护戒又以护根为习。像如是的正念正智、正思惟、信、观法忍、翫诵法、受持法、观法义、耳界、闻善法、往诸、奉事善知识等,展转为习。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拘楼瘦(拘留国,十六大国之一),住在于剑摩瑟昙拘楼的都邑。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有知有见的人,便能得漏尽,并不是不知,并不是不见的。为甚么有知见的人便能得漏尽(烦恼尽)呢?所谓知见苦如真(如实而知见一切为苦的真理),便能得漏尽;知见苦之集,知见苦之灭,知见苦灭之道如真,便能得漏尽(如实而知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的话,就能将烦恼灭尽)。

而尽智乃为有习(原因)的,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尽智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解脱为习(原因)的。」解脱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解脱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欲为习(原因)的。』无欲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无欲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厌为习(原因)的。」厌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厌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见如实、知如真为习(原因)的。』见如实、知如真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见如实、知如真之习(原因)?回答说:『是以定为习(原因)的。』定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定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乐为习(原因)的。』乐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乐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止为习(原因)的。』止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止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喜为习(原因)的。』喜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喜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欢悦为习

(原因)的。』欢悦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欢悦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悔为习(原因)的。」

不悔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不悔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戒为习(原因)的。』护戒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护戒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习(原因)的。』护诸根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护诸根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习(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正念正智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习(原因)的。』正思惟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正思惟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信为习(原因)的。』信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信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观法忍(认知正法)为习(原因)的。』观法忍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观法忍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翫诵法为习(原因)的。』翫诵法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翫诵法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受持法为习(原因)的。』受持法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受持法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观法义为习(原因)的。』观法义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观法义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耳界为习(原因)的。』耳界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耳界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闻善法为习(原因)的。』闻善法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闻善法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往诣为习(原因)的。」往诣也有习(原因),

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往诣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奉事为习(原因)的。』

如果有人奉事善知识的话,则未闻之法便能得闻,已闻的,就能得利。如果对于像如是的善知识,不奉事的话,便会损害奉事之习(原因);如果没有奉事的话,便会损害往诣之习(原因);如没有往诣的话,便会损害闻善法之习(原因);如果没有闻善法的话,便会损害耳界之习(原因);如果没有耳界的话,便会损害观法义之习(原因);如果没有观法义的话,便会损害受持法之习(原因);如果没有受持法的话,便会损害翫诵法之习(原因);如果没有翫诵法的话,便会损害观法忍之习(原因);如果没有观法忍的话,便会损害信之习(原因);如果没有信的话,便会损害正思惟之习(原因);如没有正思惟的话,便会损害正念、正智之习(原因);如没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会损害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等之习(原因);假如没有解脱的话,便会损害尽智之习(原因)。

倘若奉事善知识的话,则未闻之法便能得闻,已闻的便能得利。像如是的善知识,如果奉事他的话,便得为习奉事(为奉事的原因);如果有奉事的话,便习往诣(为往诣之原因);如有往诣的话,便习闻善法(为闻善法的原因);如有闻善法的话,便习耳界(为耳界的原因);如有耳界的话,便习观法义(为观法义的原因);如有观法义的话,便习受持法(为受持法之原因);如有受持法的话,便习翫诵法(为翫诵法的原因);如有翫诵法的话,便习观法忍(为观法忍之原因);如有观法忍的话,便习信(为信的原因);如有信的话,便习正思惟(为正思惟的原因);如有正思惟的话,便习正念、正智(为正念、正智的原因);如有正念、正智的话,便习护诸根、护

戒、不悔、欢悦、喜、止、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为护诸根,……乃至解脱的原因);如有解脱的话,便习尽智(为尽智的原因)。」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五、涅槃经第十四(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告诉诸比丘:涅槃是以解脱为习(原因),正信乃以苦为习,乃至行以无明为习。?观十二因缘而得涅槃。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涅槃乃为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涅槃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解脱为习(原因)的。』解脱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解脱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欲为习(原因)的。』无欲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无欲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厌为习(原因)的』。厌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厌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见如实、知如真为习(原因)的。』见如实、知如真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见如实、知如真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定为习(原因)的。』定也有习

(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定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乐为习(原因)的。』乐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乐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止为习(原因)的。』止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止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喜为习(原因)的。』喜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喜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欢悦为习(原因)的。』欢悦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欢悦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不悔为习(原因)的。』不悔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不悔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戒为习(原因)的。』护戒也有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护戒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护诸根为习(原因)的。』

护诸根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护诸根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念、正智为习(原因)的。』正念、正智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正念、正智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正思惟为习(原因)的。』正思惟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正思惟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信为习(原因)的。』信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信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苦为习(原因)的。』苦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苦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老死为习(原因)的。』老死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老死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生为习(原因)的。』生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生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有为习(原因)的。』有也有习(原因),并不

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有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受为习(原因)的。』受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受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爱为习(原因)的。』爱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爱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觉为习(原因)的。』觉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觉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更乐为习(原因)的。』更乐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更乐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六处为习(原因)的。』六处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六处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名色为习(原因)的。』名色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名色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识为习(原因)的。』识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甚么为之识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行为习(原因)的。』行也有习(原因),并不是没有习(原因)的。甚么为之行之习(原因)呢?回答说:『是以无明为习(原因)的。』

这叫做缘于无明而有行,缘于行而有识,缘于识而有名色,缘于名色而有六处,缘于六处而有更乐,缘于更乐(触)而有觉(受),缘于觉(受)而有爱,缘于爱而有受(取),缘于受(取)而有了有,缘于有而有生,缘于生而有老死,缘于老死而有苦。习苦,便有信(由于有了苦,而会起信心);习信,便有正思惟(由于信,而会有正思惟);习正思惟,便有正念、正智(由于有了正思惟,而会有正念、正智),习正念、正智,便有护诸根(由于有了正念、正智,而会有护诸根),而会不悔,而会有欢悦,而会有善,而会有止,而会有乐,而会有定,而会有见如实,知如真(如实而知见一切),而会

有厌,而会有无欲,而会有解脱。习解脱,便得涅槃(由于有了解脱,便会得涅槃)。」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位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六、弥酰经第十五(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弥酰尊者侍佛,后来辞佛而往林静处修行,反而起三恶念。佛陀知其心解脱未熟之故,为他说五习法:(1)善知识与善知识相交,(2)受持学戒,(3)谈论戒定慧等法义,(4)常行精进。(5)修智慧善观。其间,都当和善知识俱,而修恶露(不净想)、慈、息出入息(数息观)、无常想等四法。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摩竭陀国(恒河南岸的一大国),住在于阇斗村的莽林(庵婆林)之窟。

那时,尊者弥酰为佛的侍者。于是(有一次),弥酰尊者过了夜间,至于翌日的平旦(黎明),乃着衣持钵,进入阇斗村,去行乞食。乞食之事办完后,就到了金鞞河之边,看见那个地方非常的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之水,极为妙净可乐,有清泉徐流(慢流),冷暖配合得很和适。他看见后,非常的欢喜,便作如是之念:此地很平正,名又叫做好林;金鞞河的水,又为极妙可乐,又有清泉徐流,冷暖又为很和适。如有族姓子(善男子)想学习断灭(由于精勤而断灭烦恼)的话,应当在于这个地方为宜。我也有所断(自己也有应精勤之处),我宁可在此静寂的地方学习断(勤)吧?

于是,弥酰尊者食后,过了中午后,摄举衣钵,澡洗手足,将尼师檀着在于肩上,往诣佛所,到后,稽首佛足,退坐在一边,然后仰白佛说:「世尊!我在今天平旦(朝晨)时,着衣持钵,进入阇斗村去进行乞食。乞食之事办完,就到了金鞞河之边,曾经看见那个地方土地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的河水乃极妙可乐(使人悦适),有清泉慢慢的流出来,冷暖配合的很和适。我看见而欢喜后,便作如是之念:这里的土地很平正,名叫好林;金鞞河之水极为妙好可乐,清泉又徐流,冷暖很和适。如果有一位族姓子,愿学断(精勤)的话,应当在于此处最为适合;我也是其中的一人,为有所断之人,我宁可在这个静处学习断灭吧!世尊!我现在想到那个林的静处去学断(不知可否?)」

那时,世尊告诉他说:「弥酰!你今知道吗?我现在独自一人在这里,并无其它的人,并没有侍者在此,你应小停,须等比丘来作吾的侍者后,你便可以去,可以到那林静处去学断!」尊者弥酰乃至再三白佛而说:「世尊!我现在欲往该林静处去学断。」世尊也再三的垂告他说:「弥酰!你今知道吗?我独自一人,并没有他人在此,并没有侍者,你应小停,须有比丘来为我的侍者后,你便可以去。可以到那林静处去学。」弥酰又白佛说:「世尊乃为一位无为无作(已成佛,已无修持用功可作之事),亦无所观(无须观察任何事,已彻底明了故)。世尊!我却不然,我乃有为有作而有所观(我乃还须修持用功观察一切真理为务)。世尊!允我到那林静处去学断吧!」

世尊乃无可奈何的对他说:「弥酰!你想求断,这么的热诚,我又有甚么话可说呢?弥酰你去吧!你就随意所欲而去吧!」于是,尊者弥酰,听佛所说,就善受善持而善诵习(铭感佛语,而不敢怠慢。因为佛陀在语言中,含有教他好好的去受持之故)。他就礼佛双足后,绕佛三匝而去。他到了林,进入林中后,在一树下,敷尼师檀(坐具),结跏趺坐在那里。

弥酰尊者住在林中时,便生三种恶不善之念,所谓欲念、恚念,以及害念是。他由于此之故,就念起世尊来。于是,弥酰尊者,就在于晡时(申时),从燕坐站起,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住在一边。他白佛说:「世尊!我到了林,在于静处坐禅时,便生三种恶不善之念,所谓欲念、恚念,以及害念是。我由于此之故,便念起世尊来。」(想起应该请教世尊,这是怎么一回事?)

世尊就告诉他说:「弥酰!你的心解脱还未成熟。如果想使它成熟的话,有五习法(须学习五种法)。那五种呢?(1)弥酰!所谓比丘,自己要为善知识,要与善知识俱在(要成为一善知识),要与善知识共和合。弥酰!心解脱还未成熟,而欲使它成熟的话,这就是第一种须学习之法。

\

(2)又次,弥酰!所谓比丘,应该要修习禁戒,要守护从解脱(别解脱,为波罗提木叉。各种身份,如七众弟子,各别而持其应持的戒,而各别而解脱),又要善于摄持威仪礼节,看见纤芥罪(小小的罪过),也要常怀畏怖之心,受持学戒而不犯。弥酰!心解脱未成熟的人,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二种习法。

(3)又次,弥酰!所谓比丘,就是说,所可论说的为圣,而有义的,是会使心柔软,使心无盖。所谓说戒、说定、说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说无欲、说灭、说燕坐、说缘起。得如是的比类的沙门之所说的,具得为易,而不难得。弥酰!心解脱未成熟的人,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三种的习法。

(4)又次,弥酰!所谓比丘,要常行精进,要断恶不善之法,要修诸善法,要恒自起意(自己要常常发心),专一坚固的为诸善之本,而不舍弃方便(努力)。弥酰!心解脱未成熟的人,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四种习法。

(5)又次,弥酰!所谓比丘,应修行智慧,要观兴衰之法,而得如是智,而得圣慧明达,分别一切,而晓了一切(彻知一切),以之而正尽一切苦恼!弥酰!心解脱未成熟的人,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五种的习法。

比丘他既有此五种习法后,又要修习四法。那四法呢?(1)要修恶露(不净想),而使其能断欲;(2)要修慈,使其断除恚心;(3)修习息出息入(要那般那念,数息观),使其断除乱念;(4)修习无常观,使其断除我慢。弥酰!如果比丘自为善知识,而和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须修习禁戒,要守护从解脱(别解脱,由戒而各别解脱)。又要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微小)之罪业,也应常怀畏怖(不敢去作),而受持学戒。弥酰!如果比丘自为善知识,和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得所可说的为圣,而有义的,而使心柔软,使心无盖(无被烦恼盖覆)。所谓说戒、说定、说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说无欲、说灭、说燕坐(禅坐)、说缘起,而得像如是之比类的沙门所说,其得而易,而不难得!

弥酰!如比丘自为善知识,和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须行精进,须断恶不善,而修诸善法。要恒自起意(发心),专一坚固,为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用功)。弥酰!如比丘自为善知识,而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行智慧,应观察兴衰之法。得如此之智,而圣慧明达,而分别晓了,以为正尽一切苦恼。弥酰!如比丘自为善知识,而与善知识俱,而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修恶露(不净想),使其断欲。应修慈,而使其断恚。应修息出息入(数息观),而使其断乱念。应修无常想,而使其断我慢,弥酰!如果比丘得无常想的话,必定会得无我想。弥酰!如比丘得无我想的话,便能在于现法当中断除一切我慢,而能得息(轻安)、灭(寂静)、尽(尽漏)、无为(所作已完)、涅槃(寂灭)。」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尊者弥酰,以及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五十七、即为比丘说经第十六(初一日诵)

大意:本经叙述的内容,和前经(弥酰经)为大同小异。是以世尊对诸比丘说法的方式记录下来的。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游行在于舍卫国,住在于胜林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如果心解脱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乃有五种的习法。那五种呢?

(1)比丘应自习为善知识,和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心解脱如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第一种习法。

(2)又次,比丘!应修习禁戒,应守护从解脱(别解脱,波罗提木叉,戒)。又应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微小)之罪,也应常怀畏怖,而受持学戒。心解脱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第二种习法。

(3)又次,比丘!所谓所可说的为圣,为有义的,而能使心柔软,使心无盖(无覆盖烦恼)。所谓说戒、说定、说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说无欲、说灭、说燕坐、说缘起。得如是的比类的沙门所说,而具得,而易不难得。心解脱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三种之习法。

(4)又次,比丘!应常行精进,应断恶不善之法,而修诸善法。应恒常的自起意(发心),专一坚固为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心解脱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四种的习法。

(5)又次,比丘!应修行智慧,观察兴衰之法,得如此之智,而圣慧明达,而分别晓了,以之而为正尽一切苦恼。心解脱未成熟,而欲使其成熟的话,这就是其第五种的习法。

比丘如具有了此五种习法后,又应修习四法。那四法呢?(1)修恶露(不净想),使其断欲。(2)修慈,使其断恚。(3)修息出息入(数息观),使其断除散乱之念。(4)修习无常之想,使其断我慢。如比丘自习为善知识,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须修习禁戒,应守护从解脱(别解脱,戒本)。又应善摄威仪礼节。看见纤芥(微小)之罪,也应常怀恐怖,而受持学戒。如比丘自习为善知识,而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和合的话,当知必得所可说的为圣,为有义的,而能使心柔软,使心无盖。所谓说戒、说定、说慧、说解脱、说解脱知见、说渐损、说不乐聚会、说少欲、说知足、说断、说无欲、说灭、说燕坐、说缘起。得如是之比类的沙门所说的,具得而易不难得。

如比丘自习为善知识,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行精进,应断恶不善之法,而修诸善法。应恒自起意(发心),专一坚固,为诸善之本,而不舍方便(努力)。如比丘自习为善知识,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行智慧,应观察兴衰之法。而得如此之智,而圣慧明达,分别晓了,以之而为正尽苦恼。如比丘自习为善知识,与善知识俱,与善知识共为和合的话,当知必须修习恶露(不净想),使其断欲;修慈,而使其断恚;修息出息入之观(数息观),使其断散乱之念;修习无常想,使其断我慢。如果比丘,能得无常想的话,必能得证无我想。假如比丘得无我想的话,便于现法当中断除一切我慢,而得息、得灭、得尽、得无为、得涅槃。」

佛陀所说的就是如是,那些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中阿含经卷第十完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