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自家宝藏

发布时间:2023-07-24 15:21:12作者:念佛网

《马祖道一禅师广录》中有一段为后世广为传诵的公案自家宝藏:

大珠初参祖。祖问曰:“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甚么佛法?”珠遂礼拜。问曰:“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求觅?”珠于言下自识本心,不由知觉,踊跃礼谢。师事六载,后归。自撰《顿悟入道要门论》一卷。祖见之,告众云:越州有大珠,圆明光透自在,无遮障处也。

这一段所述旨在揭示“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从理论渊源说,来自《楞伽经》:“如来之藏是善不善因。”(卷四)“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二相,入于一切众生身中。”(卷二)从具体内涵来说,可约为几层:

一是圣心之体,“不增”亦“不减”,“若能一念返照,全体圣心”当下即是,并无丝毫欠缺。“若悟圣心,总无余事”。《广录》亦云:“法身无穷,能大能小,能方能圆。应物现形,如水中月。”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对“心”体的重视。上面提到的道显然有将佛性与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圆融起来的倾向,可以说是中国式的“道学”。这里的道具有十分浓重的形上意味。而对心的重视在禅学史上亦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佛性之道体在众生身上的落实,因而具有与“道”同体的本体论意味;另方面,又是佛性之道体的现实的、活泼的展现,因而又具有全体作用的解脱论的意味。这是马祖道一着意沟通《楞伽》如来藏系、《金刚》般若系、老庄道家思想,开发“心”的能动性的结果。对后世中国禅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标示出中国禅思想发展的新阶段。

二是平常心。无迷无悟、无地位无阶级,顿悟本性。回归于生活的本际,则“著衣吃饭,言谈祗对,六根运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

三是无念。打破修与不修、打破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的对待,“于善恶事上不滞”,就是达道,这样的人就是达道人、修道人。

一切的有为、造作都是“起时唯法起,灭时唯法灭”,都是妄想。

四是内求。即心就是当下的心,是向当下的自心求,而不是相反。否则,“向外驰求,转疏转远”,“随名逐相,迷情妄起,造种种业”,与道相隔。

五是“如来权教三藏”“说不可尽”,“汝等诸人各达自心,莫记吾语”。语言是洞彻迷妄的舟筏,“对迷”方才“说悟”;一旦开悟,“本既无迷,悟亦不立”。但是开悟之后的境界是无言,也是无所不言,“言谈祗对,六根互用,一切施为,尽是法性。”(信息来源:摘自《丛林》)

编辑:明蓝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