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隆立嘉措:用真心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配合空性起修 正确的学佛观点之十五
发布时间:2023-05-08 09:52:50作者:念佛网
既然已经知道每一个人自己的心就是本自具足的佛性,但又有人说真心到底长得是如何的一幅模样呢?其实真心乃无形、无相、无性、无质,如果真心有办法可以用文字比拟或言语举义,那此心已失其纯真,但对于出初入学者应该如何给予方便言说呢?
只能说真心的体性是真空,真心的相恍如太虚,这裡所说的太虚是无法比喻超越十方、横亘四边,所以经文上常常也只能用虚空来比喻。其实所讲的一切都是以相喻心,所以才有讲到虚空长住永无动摇,也有说到尽虚空遍法界,意思是指我们的心无所不在无远弗界,只要你想得到、看得到,无一不是我们心之所在。但是这个基础还是得配合修持空性,甚至于要把空性练习注入到一切的日常生活当中。只要我们的生活中离开了空性,你的心就已经不真确,你的心就失了真,你的心已经染着了贪瞋痴慢疑,所有的执着都会影响到你的空性。空性的范围实在太广,有所谓的人无我空、法无我空,有内空、外空、空空等等……。
最主要空性的道理,要先从基础上的无我先练习起,做到真有我时忘却真我,这个便是与空性有相应的味道,假如在日常生活中都是用我作为生活的核心,那便会给自己与旁人带来莫大的困扰与烦恼。但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否则苏东坡用尽大半生的力量,遍访大江南北名宿高僧,閒暇之时也知用功,我们可以从他对一般文人士子所讲用功的心得可以略知一二,他说:「知道飢饿的时候才吃饭,令知七分饱时先停,饭后自在散步为令腹空,当腹空时即刻静坐,初时数出入息,从一至十,从十至百,从百到千,最后身如耸立之山,心空寂然,久而久之只存一息,到达不出不入,自然而然会自觉所有的呼吸从全身毛细孔出入,此时自然与虚空相应……。」虽然苏东坡一生为名利俗事羁役,终究未必能达见性,但是从他多次的起伏还能够落阔豁达过得自在潇洒,可见还是有他空性的功夫底子存在,因此要能与空性结合或真实的契入空性当中,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正最高层的空性是百千三世全体现,它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法界周圆无始终,所以才有办法灵山一会终不散,你看鸡足山上的大迦叶目前还在入定等待龙华大会的到来,这是何等的境界啊!如果真正能够了解真空实相、进入真空实相、二六时中都在真空实相的境界中,它等于就是处于法身的境界之中,一旦常处于法身的境界就是真实圆满的境界,就是超越一切时空的境界,也是不增不减的境界,也属于不来不去的境界,因此空性是一切修行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你修持任何宗派都将徒劳无功。但是我们要了解的空并非是具舍宗的空,也非小乘的空,也不是大众部、上座部所说的一有一空中的空,也非空有双融的空,也非属于戏论的空,但是修究竟空的前提还得有次第,先从人无我空再进入法无我空,虽然这些都只是依身依心而修,但是它也不能离开悲与智,否则便会成为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