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弘法师:净宗根本戒 第21集
发布时间:2023-11-15 14:21:04作者:念佛网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净宗根本戒」,请看《无量寿经》第三十五品: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我们读到这里,这第四段的经文是讲妄语之恶,是讲口业所造的罪恶。我们这段经文已经讲解过了,但是因为它很重要,所以我们抽取出《十善业道经》的经文来给大家做补充说明。我们把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这四段的经文拿出来做讲解,让大家能够更深入的体会因果,真正明白因果,自然能够断恶修善。
我们来看《十善业道经》的经文,「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十善业道经》,我们过去用国语讲过一遍,用粤语也讲过一遍,当时我还没有出家。我们师父早年也详细的讲过一遍,老人家非常强调这部经,把这部经做为我们学佛扎根教育的一部经典。所谓儒释道三个根,儒家之根是《弟子规》,道家的根是《太上感应篇》,佛家的根就是这部《佛说十善业道经》。所以我们要常常的来温习,听的遍数愈多愈好,这样才能够印象深刻。因为这部经是行经,就是教我们修行的,不是谈玄说妙。解门可以讲得很玄妙,但是行门就得非常踏实,用这部经来对照自己的身口意,必须要做到。十善做到了,你才叫真佛弟子。
我们来看十善里头口业的四种善,我们先看第一段,就是不妄语。前面我们已经跟大家讲过,妄语就是存心欺骗人。如果欺骗众生很多,对於社会影响力很大,这个罪业就很重;如果是只是欺骗一个人,那只是对一个人结罪。当然妄语有大妄语,我们师父正好讲到《无量寿经》的这一段,就是未证言证、未得谓得。就是你还没有证果,就对大家讲自己已经证果了,证须陀洹果,这是初果,或者二果、或者三果、或者四果,甚至证得菩萨果位,甚至证得佛果位。现在真的有这些人,都是在佛门里面招摇撞骗,说自己是什么菩萨再来的;菩萨都觉得小,说自己是什么佛再来的,其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信众的恭敬供养。名闻利养的心造作大妄语,其果报都是在阿鼻地狱,佛讲这种人是断了善根的一阐提,所以命终之后一定是堕阿鼻地狱的。
还有未得谓得,包括我没有得到神通,说自己得到神通,说看到什么天人来了,鬼神来了,神仙、佛菩萨来了,实际上他没看到,他在那里欺骗众生,让众生对他恭敬。还有譬如说,他看到某人往生了,实际上他没看到,他故意这么说,这种人也有不少,都是为了骗取信众的名闻利养,果报全是阿鼻地狱,这属於大妄语。因为它的影响太严重了,信众被他欺骗,就会听信他的话,跟他学习,最后结果都不好。所以佛菩萨绝对不以神通做佛事,即使有神通都不露,在人间示现一定是做一个凡人,自己什么都不会,也没证果、也没开悟。像印光大师称自己「粥饭僧」,就是只会吃粥、吃饭的一个僧人,自己自称「常惭愧僧」。实际上我们后来才知道,他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在人间示现一个普通人,也造过罪业。年轻的时候毁谤佛法,也受到果报,他身体不好,眼睛很不好,这是他自己说毁谤佛法的一个报应。真正佛菩萨绝对是跟我们示现同样的身分,才能让我们学习效法,绝对不以神通做佛事。因为魔也有神通,如果佛菩萨也用神通来教化众生,那魔也会,魔就可以用这个来误导众生,所以佛菩萨他只是讲经说法,不搞神通感应。这个魔做不到,魔不能讲经说法。
所以这是我们自己要断妄语,要断自己虚妄之心,要做一个老实人。世出世间法想要有成就都必须要老实,老实人成就的才真实,「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如果我们修行不是用真诚心、真实心,用虚妄、欺伪的心,最后果报都不好。所以永离妄语来帮助我们永离虚妄心,你能够永离妄语,从今以后不再打妄语,你就能够得到八种天所赞法,这是天人赞叹你。为什么?天人过去也修五戒十善,他们也不打妄语,看到你不打妄语,他也会赞叹,当然也就会护持你、保佑你,你自然就能得到一切吉祥。如果人好打妄语,天人是不恭敬,舍他而去,连鬼神都会厌恶这种人,他所招来的都是妖魔鬼怪。
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第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优钵华是指青莲花,香味非常幽香,很好闻。不打妄语的人口里自然有香味,不是喷香水,他自然就有,这是戒德之香;反过来,常常打妄语造口业的人,口就会有臭味,我们也见过有口臭这种人,这是造口业比较重的。如果造口业更重的,不仅口臭,口都会歪,说话口是歪的,不正,为什么不正?你心不正,所以就歪。所以我们要从自己的相貌、身体状况来检验自己的修行,如果真有这种情况,自己要觉悟,要改过自新。这是业障,要消这个业障,消业障就是断恶修善,把口业断掉,不再造口业,不再打妄语,业障就消了。
第二种天所赞法是,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为是被的意思,被诸世间众生所信服。这个世间不光是指人,包括六道十法界的众生都属於诸世间。人能够不妄语就有信用,大家对他就能够信服。孔子在《论语》当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他就不可能在社会上立足,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他,他就寸步难行。现在这个社会是信用时代,你做什么事都要靠信用,出去买东西用信用卡,你做生意更要讲究信用,你买个房子贷款你也要信用,没有信用的,那可能生活都有问题。常常打妄语欺骗人,即使是他讲真话,人家都不相信他,所以说话一定要诚实,信用逐渐就能建立起来。
第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这是讲话一出口就成为大家奉行的信条,可以做为原则,大家就不会有疑问。不光是当代的人没有疑问,后世的人也没有疑问,所谓「言为世则」,则就是准则,他的言语一讲出来就成为了经典。孔子当年讲话,弟子们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就成为《论语》,那就是中国人的《圣经》。释迦牟尼佛讲话,他没有著书,是阿难尊者跟五百罗汉结集经典,你看三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读到经典都生恭敬心,生敬爱的心,人天都敬爱。不光是人,天人都敬爱,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来参与法会的天人都很多。为什么能够得到人天敬爱?因为他讲的话没有虚妄,从真实心中讲出来,跟自性性德相应。所以他讲的话,众生都能得到利益,众生就喜欢听,所以尊重他、爱戴他。我们希望得到这样的果报,也要不妄语。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他也实现了这条,他讲出来的话,我们周围的人那就是奉若经典,就绝对不敢再质疑,大家都敬爱他。你看每个礼拜六、礼拜天,他来协会讲经,从全球各地来拜望他老人家的很多,以看到他老人家一眼为荣幸,这我们都有目共睹。这不就是人天敬爱吗?这是他老人家一辈子讲经说法,利益众生,这个口业清净,讲的全都是经典,都是利益众生的话,绝对没有虚妄的语言。我们看了很羡慕,我们要学习,你能够修这种因,你就会有这种果。
第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这就是他讲的话从爱心讲出来,从慈悲心中流露出来的。慈悲是自性的性德,因为众生皆是自性所变现的,所以众生是一体的。真正明了自性的人,一定是看众生为一体,跟自己是一体的,所以那种爱是没有条件的大爱,佛法不叫爱,叫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从爱心中讲出来的话就叫爱语,菩萨四摄,布施、爱语、同事、利行。爱语是菩萨摄受众生的一个方法,爱语不是讲好听话、恭维你的话,不是那个,是真正利益你的话,甚至是忠言逆耳,但是对你真正有利益。众生有忧恼、有苦难,菩萨就会安慰他、启发他、觉悟他,给他指引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的道路,让他从这个烦恼当中解脱出来。真正的爱语莫过於讲经说法,用慈悲心感得三宝加持,讲出来的佛法真正让众生得到受用。自己必须要平常持戒修行,不打妄语;平常都喜欢打妄语,真正上台讲经说法众生也不爱听,它就是这样的一个因果。所以讲经说法能不能讲得好,不是看你那个技巧,是看你真正有没有修持。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为什么法缘殊胜,讲的这些佛法这么多人喜欢听,百听不厌,很多同修听了几十年都听不厌,我就是其中一个,愈听愈爱听。为什么?因为老人家是真正通过修行讲出来的心得,所以能感动人,能摄受众生。他那些话换作你嘴里讲出来,你未必能够有这样的效果,修行不同。修行的基础就是十善业。
第五个天所赞法是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胜意乐就是法喜充满,这个喜悦不是从外面来的那种剌激。世间人追求五欲六尘的享受,觉得那个很快乐,实际上那个只是一种刺激、一种麻醉,真正的快乐世间人没有体会到。孔子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就是喜悦,就是胜意乐。学习圣贤的经典而能够常常去实践、落实,这叫学而时习,习就是实践,他就能够不亦悦乎。你读佛经,听经闻法,把经教的道理、原则落实到你的生活、你的待人处事接物,你就有法喜,你就能够精进。为什么有的同修学佛,学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枯燥无味,就退转、懈怠了,提不起精进,原因在哪里?得不到法喜。得不到法喜,他就觉得没有味道,所以他就不愿意学了,甚至觉得学佛好苦。
真正修行人尝到法喜,他能够以苦为师、以戒为师,他不觉得苦。有人看了「百年虚云」的电视连续剧,那是讲虚云老和尚的生平,看完之后很感叹,虚云老和尚太苦了,学不来。实际上虚云老和尚苦不苦?不苦,人家得胜意乐,法喜充满。就好像孔子的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这是过很贫贱的生活,苦得一般人受不了,孔子说「人不堪其忧」,但是「回也不改其乐」。颜回他不想改变这种生活方式,继续过著他的所谓的苦日子,实际上他很乐,乐在哪里?乐在他天天过圣贤人的生活。虚云老和尚过佛菩萨的生活,天天都在开悟,烦恼少、智慧增,所以他乐此不疲。能够持戒就能够得胜意乐,这个持戒是真正相应,三业清净是标准,身口意这叫三业,三业都清净而没有污染。什么叫污染?造恶业就是污染。在《无量寿经》里面讲,阿弥陀佛在因地上修行,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善护,就是他能够护持得很好,护持自己的身口意不造恶业。首先是讲善护口业,不再打妄语,不再两舌、恶口、绮语,口业就清净;身不造杀盗淫,身业清净;意业不起贪瞋痴,意业清净。所以能够落实十善业道就三业清净,就得胜意乐。
第六是,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一个不打妄语的人,他说话很真实,不会有错误和过失,为什么?因为他讲话很谨慎。孔子讲君子敏於行而慎於言,做事很敏捷,言语很谨慎,这是一个君子。小人恰恰相反,做事情拖拖拉拉,人家交待给他的事情,他可能拖很久都没完成,而且丢三落四,没有把事情都办好;而且言语不谨慎,随便说话,这是小人。随便说话肯定会很多错误和过失,说得多自然错得多,慎言自然就没有错误。没有错误,讲话就没有失礼的地方,没有得罪人的地方,自己心也没有什么觉得后悔、难过,当然心常欢喜。尤其是诚实的人不自欺、不欺人,像君子仰不愧於天,俯不愧於地,行为、言语不愧於人,问心无愧,所以心常欢喜。
第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诚实的人说话,人听了都觉得可靠,自然就会尊重他。所以他讲出来的话,大家就愿意去依教奉行,不仅是人,连天人也都如此。所以这个人他能够断恶修善,他是人天的师表,你看不妄语多么重要!有的人抱怨「别人都不尊重我」,为什么他不尊重你?你从自己身上也得找毛病,反求诸己,肯定是自己在行为上、言语上有过失,所以才得不到人的尊重。真正君子绝不会埋怨别人不尊重自己,而应该反过来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德行厚了,就能感得人家的尊重。人家还没有能够尊重我,那是我德还没有修够,要继续努力。
第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这是讲一个不妄语的人,他就有智慧、就有辩才,因为他心真诚、清净,於人无争,於事无求,所以他没有必要打妄语。打妄语那都是因为心有所图。他心无所图,光明磊落,所以智慧就能够生起来。如果一个人心地谄曲、虚伪,他就不可能有智慧,尽管他用尽心机,到后来都弄巧成拙,还不如老老实实、诚诚恳恳的人。一个人用机心对人,耍小聪明,可能暂时能够把人欺骗了,时间久了,人家就能认出来了,当自己的这个用心给人揭穿了,就一文不值了,所以这个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就是用真诚心,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心无所图,你讲话自然就带有智慧,而这个殊胜的智慧就能够令人心悦诚服,所以讲出来的话大家都心服口服,这个辩才自然就有。像释迦牟尼佛当年真是辩才无碍,九十六个外道,这些人,这些都是当时印度的大学者、宗教家,全都归服释迦牟尼佛,没有人能辩得过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处心积虑去跟人家争辩?没有。他心地清净,不起心、不动念,人家讲话,来问问题,他就自然应对,完全是从自己的真实心中流露出来的,大家就觉得无懈可击,所以都能够归服。
讲经说法的人这种辩才很重要,没有辩才讲出来的,人家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难,他不能够心服口服。怎么才能够做到辩才?没别的,从不妄语来做,不造口业,心地清净,你自然就有辩才。因为辩才是你自性中本有的能力,不是外面学来的,你杂念少了,烦恼少了,智慧就增长,辩才就显现。所以有些同修觉得自己口舌很笨,不会讲话,不敢学讲经说法。我就会鼓励他,不要紧,其实我也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但是大家看不出来,我上了台好像也挺有辩才,讲出来大家也挺喜欢听。不是说我学来的辩才,师父上人教我们,你就诚心诚意的来学习,求三宝加持,用你的真诚心、恭敬心感得佛菩萨来加被,上了台,你自然就能够辩才无碍,真的是这样。
这八种殊胜的戒行功德,当然会给我们带来福报,我们不要只求眼前的福报,也不要只为得未来人天福报,应该怎么做?要回向菩提,希望将来能成佛。成佛不仅永离六道,而且脱离十法界。我们现在走成佛的道路,最容易、最稳妥的方法就是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我们回向是回向自己往生成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必定成佛。佛在这里也劝我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成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成佛的境界,就是圆满的觉悟。因为你在因地上修不妄语,你成佛的时候就能得到如来真实语,《金刚经》上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来讲话完全是真实,完全符合事实真相,而且绝对不会有虚诳、有前后矛盾,不会,因为如来讲的全都是自性性德流露出来的语言。我们成佛得到真实语这种果报,都是在因地修行不妄语而得到的,因圆果满才到成佛的果位。这是讲不妄语的功德利益。
下面经文就讲不两舌的功德利益,我们来看经文,「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是为五。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佛在这里叫龙王,这是娑竭罗龙王,是《十善业道经》里面的当机者,也就是代表我们来接受佛的教诲。两舌是指搬弄是非、挑拨离间、造谣生事,在背后批评人、毁谤人,目的是破坏别人对他的信心,破坏团体的和睦。小者可能是个家庭,令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夫妻不和;大者可能是社团,乃至种族与种族之间产生矛盾,宗教与宗教之间产生矛盾,甚至国与国会产生冲突,这种挑拨离间,罪业就大了。如果是导致两国有战争,造两舌的人必定是堕地狱。
现在社会上造两舌的人很多,在新闻媒体里头,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富有挑逗性的、挑拨离间的这种性质的新闻报道。我在几年前参加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尼举办的一个国际和平会议,那时候我是代表师父老人家去发表一个演讲,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探讨如何通过媒体来促进世界和平。因为大家都感觉到,现代媒体不是在促进和平,而是在促进冲突,一点小小的冲突,它可以渲染成很大的冲突,挑起双方的这种矛盾、这种仇恨。那个时候美国正在攻打和占领伊拉克,来参加这个联合国会议的有伊拉克的代表,他在会上慷慨陈词,他说实际上在我们伊拉克里头没有那么多种族的冲突,而是那些媒体过分的渲染把仇恨之火点燃。我觉得他讲的应该是有道理,他从那里来的。所以我们的媒体不太愿意报导和平事件,喜欢报导冲突事件,发现好像有什么冲突了,如获至宝,大肆渲染,这会造成一个很不好的舆论,这种就属於两舌。所以新闻报导要讲究因果责任,要懂得因果,你才知道应该如何去报导。如果你的报导能够帮助化解怨恨、化解冲突,这是功德无量;如果是促进怨恨、促进冲突,那个业报就重。
还有更严重的两舌,是破坏僧团的和合。这是修行人的团体,四个人以上在一起修六和敬,这样的团体就叫僧团。一个僧团在一个地方,必然感得诸佛菩萨护持、龙天善神保佑,那个地方就不会有灾难,因为僧团可以住持佛法,所谓法赖僧传。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僧团的和睦破坏了,在戒经上讲这是五逆罪,破和合僧,果报都是在阿鼻地狱。因为这个团体可以做世间最好的榜样,这个团体里的人是社会最好的老师,你破坏它,令大众对这个团体失去信心,这个罪业就很重,障碍佛法、断人法身慧命这样的罪。所以我们见到修行团体应该鼓励他们和合,不说过失,不造口业。
这里讲,若离两舌,即能得五种不可坏法。第一种,得不坏身,无能害故。这是身体健康,没有能够损害我们身体的这些事情。因为身体是我们最近的依报,依报随著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心,心好、心善良、心清净,身体就健康。我们不造两舌,不批评人、不毁谤人、不挑拨离间、不讲是非,心地清净,身体当然会健康。身体也是一个和合体,它是各种器官这么多细胞组合而成的和合体,各个器官要是和平共处、互相合作,那身体当然就健康;如果有不通,互相之间不协调,那就有病了。我们希望自己这个身体能够和合,我们就不能破坏别人和合,我们如果造两舌,破坏人家团体和合,首先反应到自己身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如是因得如是果。所以我们要学会不讥他过,不批评人家的过失,知道人家犯过错了,也不说;不仅不说,也不要放在心上。六祖惠能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的人,他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错,他全副的心思都放在自己改过上面,自己过错没改完,还有什么闲工夫去看别人的过错?
自己有没有过错?肯定有过错,你没成佛之前肯定有,连等觉菩萨他还有一分生相无明烦恼没破尽,那也是过错,我们博地凡夫怎么可能说没过错?如果说自己没过错的人,在佛法里称这属於一阐提,断了善根的人。实际上,满身的过错他自己看不到,为什么看不到?因为他的眼睛都盯著别人的过错,没有反观自省,看不到自己过错,这种人是愚痴人。弘一大师在《晚晴集》里面举了这么一个譬喻很形象,说有人照镜子,看到镜中的人鼻子上有一个墨点,黑黑的很难看,於是他就指著镜中人,你怎么都没有擦干净,鼻子上有个墨点?批评他。结果发现镜中人也指著自己,他心里就很不痛快了,这矛盾就会激烈了。实际上这种人很愚痴,他不知道那镜中人就是自己。所以你要令镜中的人脸上干净,你拿毛巾是擦那个镜子还是擦自己?当然得擦自己,把自己鼻子上的墨点擦完了,擦干净了,你再看那镜中的人也干净了,这就是智慧的人。我们看到说,哪有这么傻的人?那个傻的人也可能就是你自己,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喜欢看人家的过失,跟这种人是一样。为什么会看到别人有过失?因为自己有过失。自己心里有过失,才会反映出外面的境界有这种过失,境随心转,境由心造,你心上如果没有这个过失,你看不到外面境界有这种过失。所以你是改那个境界还是改自己的心?就好像你的毛巾,是擦自己的鼻子还是擦那镜中的人?所以圣贤之学教我们改自己的过,不看人家的过,更不能说人家的过,说了就是两舌。通过改自己的毛病来感化别人跟著改过,这是圣贤人。
我们要求往生,这点很重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谓是心净则佛土净,你怎么才能往生?你心清净了就能往生。那我们是用念阿弥陀佛的方法得到心清净,当你心清净了,你只要一念想往生,就可以往生。甚至你不念佛,你念经、你念咒、你坐禅都可以,只要是心清净,一念回心希望要往生极乐世界,你就能往生。当然这么多法门里面,念佛是最容易、最稳妥,因为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你念阿弥陀佛就有佛力加持你。我们也要注意断恶修善,假如说我们一边念佛,心里还老记挂著人家的过失,嘴上还要讲人家的过失,还犯两舌,还讲是非,张家长李家短,谈起是非,佛号也不念了,口若悬河,你说能往生吗?所以这里讲,得不坏身,无能害故。在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个个都得不坏身,金刚不坏身,也说明他们每个菩萨都是不两舌的,没有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是爱讲是非的。你要爱讲是非,你到不了那里,那里是不要你的。这点很重要。
第二条功德利益是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眷属,世间人是讲家里人,夫妻、父子、兄弟这是最近的亲人,再远一点的,叔伯、堂兄弟等等,学佛的有同修道友,这些都属於眷属。你要希望自己的眷属能够和睦,没有人能够破坏,那你自己必须要修好因,不两舌就最重要,不两舌是不破坏人家的和睦,自己就不会遭到破坏。那现在社会这个家庭不和的现象就很严重,夫妻离婚率很高,譬如说在美国超过百分之五十,一半以上的夫妻都要离婚,我看各国都是一样,而且离婚率是有增无减。离婚很大一部分的原因都是夫妻一方,甚至双方有外遇,就被破坏了家庭。第三者能够破坏这个家庭,什么原因?那是个缘,因还是自己有恶业,最主要的恶业就是这里讲的两舌,或者是前生,或者是今生,喜欢造两舌,喜欢讲是非,喜欢挑拨离间,破坏别人的和睦,自己就遭这样的报应。所以,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从今以后绝不造两舌,不讲是非,那就能得不坏眷属。自己能断恶修善,甚至是原来眷属对我不忠的,他也能够回头。我们也遇过这样的人,没学佛之前,夫妻常常吵架闹离婚;学佛之后,自己知道自己错了,改过自新,断恶修善,夫妻就和好了。所以想离开苦果,先要断苦因。
第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信是信赖、信任,你想得到别人的信任,别人对你的这种信心不会遭受到破坏,那你必须得修不两舌。别人如果对你有信心,自然就愿意来协助你,所以你的事业自然就会顺利。顺本业,这就是你工作顺利、学业顺利,人缘很好。这人缘好很重要,古人有句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人是个社会动物,不可能自己独居,能够不靠别人就能生活,不可能,什么都得要靠别人,所以人和很重要。这个人和,首先自己要有信用、要有德行,得到人家的尊重、人家的信任,你才会得到人缘。
自己的德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不讲是非,人家跟你讲是非,你不要去听,更不要去传。刘素云老师教我们,人家给你讲是非的时候,你可以观想,你跟他中间放一个垃圾筒,他跟你讲,你就观想他的话全都丢到了垃圾筒里头,你这边念阿弥陀佛,什么都没听进去。他讲完了,你就观想那垃圾筒就倒掉了,自己不要染污自己。如果心里装著人家的是非,那是把自己的良心变成了人家的垃圾筒,心里只装阿弥陀佛多好!古德有句话说,「来说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为什么他爱讲是非?他心里有是非,他才会讲是非;心里没有是非,他怎么会讲是非?这个人就是是非人,不要跟他打交道,最好远离。古谚语讲「谣言止於智者」,那些是非、风凉话、谣言,到智者这里就止住了,不会再往下传。当你能够这样来修持自己,久而久之,你就得到人家的信赖,人家发现你,你没有是非,你是一个很诚恳的人,人家就愿意用真诚心跟你交往,你的朋友就多了,你的事业就顺利。要弘法利生也是要靠法缘,法缘也是要靠德行,人家对你信任,你弘法的事业也就顺利。
第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故。法行就是你所修行的法门,这是讲学佛的人要修行,要选择法门,这个法门必须适合自己,选定之后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才能够成功。你选择的法门是否正确,选择正确了之后是否能够坚持到底,不动摇、不退心,这也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像我听师父讲经二十年,选定净土法门,这个法门也是通过二十年的学习,才真正把心定在这里,不再打其他妄想,有这种坚固的心。过去还曾经打过很多妄想,希望也像师父上人那样讲很多很多经,师父上人见到我也挺好学,就鼓励我,我六年前刚辞职的那时候,师父就鼓励我学讲《华严经》。《华严经》是大部头,师父知道知识分子就爱搞这大经大论,就让你学。正好那时候他讲,我就跟著学,学了之后我也学著讲。学归学,但是往生净土觉得心里不踏实,不能好高骛远。师父常常强调要一门深入,那我学《华严》能学成就吗?自己心里都没底,这大部头。而且《华严经》所接引是法身大士,我自己又不是法身大士;当然还有一类是大心凡夫,发大菩提心的人就可以学《华严》,那么要学成功,得华严三昧,这是相当不容易。
所以我后来想想,还是走一个易行道,净土法门。这年岁也慢慢大了,我今年四十了。年轻的时候精力也比较充沛,有好胜的心理,想著我要是能讲《华严》,这在佛门里也是了不起的人,好胜心强。年纪慢慢到中年了,这些少年气盛的习气也就慢慢淡下来了,就想老老实实的修行。思前想后,觉得真的净土法门是最适合自己,它易行道。我跟净土缘分也很深,听师父讲经听了二十年,都是在学净土,《无量寿经》也读了好多遍,这是我唯一能背诵的佛经,《华严经》我一品都背不出来。《无量寿经》还算是背得挺熟,听的也是遍数最多,也最喜欢,干脆我就选定《无量寿经》。
结果我发了愿之后,没想到师父老人家也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让我觉得不可思议,我感觉到对我来讲,这是师父来成全我,他把《华严经》也停下来不讲了。是前年,二0一0年,他改讲《无量寿经》,而且还说以后他也就只讲《无量寿经》,《华严经》、其他经都不讲了。於是我就向师父发愿说,师父,我就希望一门深入《无量寿经》,这一辈子就专讲《无量寿经》,专修专弘,希望一年平均讲一遍。我现在已经讲了两遍,我是二0一0年开始讲,讲了两遍,现在在圆明寺用粤语每个礼拜六讲,这是第三遍。我们此地「净宗根本戒」,也是讲《无量寿经》的第三十五品,讲完之后,要从头开始讲《无量寿经》。所以一年要讲一遍,我要是再能活四十岁,我要活到八十,那我能够讲四十遍。师父听了之后就跟我讲,如果你能讲四十遍,那你就作无量寿佛了。师父鼓励我,坚定不移,所修坚固故,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是古今大德成就的秘诀。虽然我业障深重,虽然我根性陋劣,但是我抓住这个原则,我相信我也一定能成就。最低的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能够开悟那更好,不开悟也无妨,古德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到西方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就肯定开悟了。所以《无量寿经》这是给我打包票,能开悟固然好,不开悟也行,也肯定到西方,到西方就肯定会开悟了。
这是选择法门不容易,你看我听经闻法二十年才算选定法门了。你要得不坏法行,你选这个法门坚持到底,不退转、不退心、不动摇。不是说听到人家讲另外一个法门比你这个法门更殊胜,你就动心了,改修其他法门,那就不能成就,那你的法行就被破坏了。所以你要想得不坏法行,你自己要断两舌的恶业习气,我们不能破坏人家的修行。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能够帮你成佛,你要修其他法门,我们也不会障碍你,绝对不能够赞叹自己法门,毁谤别人的法门,这就错了。所有法门都是佛讲的,禅宗、密宗、教下、净土都是佛讲的,人家要修其他法门,我们也就赞叹,但是我们不跟他学这个法门,自己选自己适合的法门。
我自己就选定了,因为我的根性选其他法门肯定不成就,这我很清楚。为什么?如果能成就早就应该成就了,我学佛二十年了。你看祖师大德成就的都是很年轻的,二十多岁就成就,学佛几年,那个法门他真修的,他都能成就。我学了没有成就,证明我的根性很差、业障很深。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下根人也有分,我是下根人,那我选净土法门还能行,选其他法门那肯定不行,所以我就坚固,坚定不移学这个法门了。现在年岁也都四十了,按照师父讲,也不是师父讲的,他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讲,人生假如能活八十岁,可以分四季:二十岁之前是春季,所谓花样年华,春季;二十到四十是夏季,正是精力旺盛;四十到六十是秋季;六十到八十是冬季。那我现在已经入秋了,入秋了还不赶快选定一个法门,你到冬天那就完了。说老实话,净土法门,你无论在哪一季都能够成就,即使在冬季也能成就。所以我现在刚入秋就选这个法门,那我想到冬天的时候,肯定已经相当有成就了。我的算盘打得挺好,所以坚固我的信心。但是我绝不会去批评人家的法门,不去拉拢别人,古德讲「宁动千江水,不扰道人心」,人家修他的道,我们就随喜他,自己选自己应该修的法门。
第五,得不坏善知识,不诳惑故。善知识是好老师,学佛必须要有好的老师带领,我们很幸运遇到净空老和尚,这真是当今大善知识。你要跟从他学习,能够不被人诳惑,不动摇对老师的信心,这很重要,这是学习成功的关键。你对老师能不能有真诚、恭敬这样的态度,决定了你能不能成就。你要能够跟著这老师自始至终没有动摇,特别是当听到别人的风言风语、造谣生事,你也不为所动,信心不退,这也是你的福报。这个福报是你前生今世修来的,不两舌。大概我前生没怎么太多两舌,所以我跟净空老和尚二十年,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信心。
我曾经也遇过有人劝我不要跟老和尚,说老和尚一些不好听的话,我不为所动,不听他的。得不坏善知识,我不受诳惑,诳是欺诳,惑是迷惑,我不听别人骗。当然他可能不是骗,他是误会,以为我们师父上人不好,有不如法的地方,他是误会,他不了解师父,是人云亦云。他对师父的了解远不如我,我听经闻法二十年,自始至终跟这一个老师学,在师父身边十年了,我也不是一个傻人,世间读书也拿到博士学位了,大学里当过教授,那也不是白痴,智商也不会太低,我不会看错人。我仔细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我观察十年了,还能有错吗?所以什么人来说师父的坏话,我都不会动摇。我只是说,你跟师父的时间没有我久,所以你对他不了解,你误会了;你对他的经教也没认真听,你真认真听,你就不会有这些偏见。所以跟师父时间愈久,对师父上人愈尊敬,我现在的心态就是这样。
在我的心目中,我曾经讲过多次,师父上人就是佛,在我心目中是这样。不知道在你心目中是不是这样?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个凡夫,没什么了不起,那你得不到什么利益。
你听他的经教,那是个凡夫在讲,所以你就得不到他的利益;我听他的经教,那是佛对我讲,因为我心目中他是佛,所以我听佛讲经,我得到的是佛对我的教诲,这个受用多大、利益多大!所以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对老师有十足的诚敬,把他当佛一样看待,那你的利益就太大太大了,你的成就也一定会很大。这个也是有经典依据,《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佛就是这样教我们,弟子视师如同视佛,弟子看待老师就是看待佛一样,像敬佛一样的敬师,那你就得到真正的益处,这是讲得不坏善知识。现在这个时代真的是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得到一个真正善知识非常不容易。我知道有跟师父很久的也退心了,对师父的信心也会动摇,那是什么?他过去生中造两舌业,所以他会受诳惑,他跟著善知识跟不上。所以两舌千万不能造,对自己的害处太大。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这是佛劝我们要回向往生成佛),后成佛时,得正眷属,诸魔外道不能沮坏。你得到的是真正的有正知正见的眷属。你成佛,你下到人间来讲法,一佛出世,千佛拥护,释迦牟尼佛当年的这些弟子们,很多都是古佛再来的,这个僧团魔不能破坏。这是什么?佛在因地不造两舌。这段是讲到不造两舌的这个功德利益。
下面一段经文是讲永离恶口,「复次龙王,若离恶口,即得成就八种净业。何等为八?一、言不乖度;二、言皆利益;三、言必契理;四、言词美妙;五、言可承领;六、言则信用;七、言无可讥;八、言尽爱乐。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恶口就是说话很粗鲁,言词很难听,让人听了之后会烦恼。所谓出语伤人,这属於恶口,永离恶口就得到八种净业的果报,净是清净,清净之业。
何等为八?第一,言不乖度。度就是分寸,言不乖度就是不会失掉分寸,就是讲话既不会太过分,也不会不及,非常适中,所以讲的话大家都能够信服。常常造恶口的人,言语他分寸一定拿捏不好,即不会中听,或者是显得太过分。譬如说当我们赞叹人,如果言语赞叹得太过分,听起来就很肉麻;如果赞叹不及,那人家听了也觉得好像不以为然,所以这个分寸掌握就非常重要。言语是一门学问,孔子四科,德行之后就是言语,说话要真的会说话。第二,言皆利益。讲话都能够利益众生,因为能不恶口,心地柔软慈悲,所以讲出来的话让众生都能够受益。第三,言必契理。这是符合真理,不会讲错误的话,跟事实真相不符合的话。如果经常恶口,讲话很粗鲁、很难听,他的言词习惯了之后,就很难讲出符合事实真相的话。第四,言词美妙。这个美妙就是动听,让人听了觉得很欢喜,所以我们能够修不恶口,说话让人能够接受,让人能够欢喜,老存这样的心,讲话言词就会美妙,很恰当。
第五是言可承领。承是承受,领是领纳,讲出来的话别人听了能够接受,甚至听了你的教诲愿意依教奉行,这是属於契机。前面言必契理是契理,这里是契机,在讲经说法里,要既讲契理,又讲契机。如果契理不契机,人家听了很难接受,这等於白说了,废话;如果契机不契理也不行,这等於魔说,大家听了觉得很好听,实际上都跟真理相违背,这也不行。所以我们,特别是发心弘法的人,这个口业一定要好好修持,尽量不去讲批评人、骂人的话,不造口业。第六,言则信用。说话自然就有信用,人家能够信服。第七,言无可讥。讥是讥嫌、批评,你不造恶口,自然不会得罪人,人家也不会找你麻烦。常常恶口伤人,树敌很多,结怨很多,所以人家也会常常找你麻烦,从你讲的话当中,他就鸡蛋里头挑骨头来批评你、毁谤你。八、言尽爱乐。爱乐就是别人喜爱、欢喜听你的话,不仅是能接受,前面言可承领只是能接受,这个爱乐他是很喜爱、很欢喜,所以听了之后肯定会依教奉行。这是因为你有爱心、有慈悲、不恶口,讲出来的话都能利益众生,所以大家听你的话之后都会觉得很受益,於是就很爱听你的话。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我们回向将来成佛,后成佛时,具足如来梵音声相。梵音是如来三十二相之一,说话音声深沉美妙,很摄受人。我们现在讲很有磁性,你听他的声音就能很专注,不会走神。专注就容易开悟,所以佛讲经很多人都能开悟,这是跟他的音声有这种魅力有关系。你在因地上修行不造恶口,将来你就有这种梵音声相。
最后一小段,我们看永离绮语,「复次龙王,若离绮语,即得成就三种决定。何等为三?一、定为智人所爱;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三、定於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是为三。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前面我们有提到绮语,就是指很美妙、华丽的言辞,绮是比喻,就像那些绫罗绸缎看起来很好看,这个绮语是很好听的话,实际上没有真实的利益,也称为无义语。花言巧语,可是内容不善,误导众生,尤其是令人产生邪思邪念,这些都属於绮语。我们要永离绮语,平时讲的话都要讲有益於人的话,无益的话,就是无聊的话、开玩笑的话,这些都不讲。尤其是讲那些像黄色的段子,那些带有淫意的话语,统统都要戒除。
能够离绮语之恶,就得到三种决定。哪三种?一、定为智人所爱。真正有智慧的人都不讲绮语,讲出来的话语都是真实语,利益众生的语言,不讲无聊的话。像我们师父一开口都是讲佛法,都是能启发人、觉悟人,从来没有听到他讲那些无聊的话、开玩笑,他都不会。即使是开玩笑都是启发人,那个就不是绮语。世人看到你能够不绮语,当然他会很爱护你,能够帮助你。第二,定能以智,如实答问。你能够不绮语,心地自然会清净,你就有智慧,人家问你问题,你能对答如流,而且回答得很圆满,没有错误。第三,定於人天,威德最胜,无有虚妄。不绮语的人,他自然有威德,人和天人都会尊重他,他没有任何虚妄的言行,因为他心地正直,没有这些绮语邪行。
这三种决定,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诸所授记,皆不唐捐。将来成佛的时候,能够在一切如来所得到授记,绝对没有虚假的,皆不唐捐,就是真的,不会假的。这使我们想到,你要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你能够每天化身到十方诸佛国土,上供诸佛,下化众生,诸佛就会给你授记,授记是预言你将来何时成佛。那你现在就好好的修不绮语的善因,将来必得这个善果。
这里我们将《十善业道经》里面的离四种口业跟大家补充出来,希望大家认真、真正去落实,断恶修善。今天就讲到这里,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