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一)

发布时间:2023-11-16 19:25:34作者:念佛网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选辑(一)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浅释

1)在佛教里,所有的经典,都很重要,但是楞严经更为重要。凡是有楞严经所在的地方,就是正法住世。

2)楞严经是佛的真身,楞严经是佛的舍利,楞严经是佛的塔庙。所有的佛教徒,必须拿出力量,拿出血汗来拥护这部楞严经。

3)楞严经的内容,说明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旁门外道的妖魔鬼怪原形毕露,无处藏身。

4)学佛法的人,不但要深深了解楞严经的道理,为了令正法久住而邪法永息,更要到处提倡楞严经,宣扬楞严经,到处解说楞严经,并且要到处护持楞严经,这是佛教徒应该尽的责任。

5)你们常说:我信佛教,我学佛法,但是,这个‘佛’字又怎样解释呢?这个‘佛’字是印度语,叫佛陀耶,中国人欢喜简略,便把陀耶两个字删去了,只用一个佛字,以致一般人以为这个‘佛’字就是中文翻译,其实这只不过是音译。

6)‘佛’字译为中文是‘觉’,而且这觉悟的‘觉’并不只一种含意,而是三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7)什么叫自觉?自觉和凡夫不同,好像你我现在是凡夫,还未觉悟,但是佛自己觉悟了,他自己开悟了还想办法令其他人也都开悟,这叫觉他。

8)在自觉与觉他之间,还有种种的阶段和程度的不同,因悟有大小,是依各人的根性而有不同。佛自己得到的大的觉悟,也令他人得大觉悟,到这两种觉悟都圆满了就叫‘觉行圆满’。所想的与所做的都圆满了,是为万德庄严,达到‘三觉圆、万德备’就称为‘佛’。

9)为什么要信佛呢?因为我们本来都是佛,不过现在迷了,不能证到佛的果位上,为什么说我们本来是佛呢?因佛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

10)既然所有众生都有佛性,为何没有成佛呢?乃由于妄想执著。有一妄想就想东想西,想南想北,想上想下,啊!钻天入地,无所不想……这些个妄想实在打得太多了,令你数也数不过来,你说说看,你一天到底打多少个妄想呢?你知道吗?如果你能知道,那你就是菩萨了,就因为你不知道,所以还是凡夫。

11)这些妄想执著究竟都执著些什么呢?——执著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所有的物质享受都放不下,至于精神享受那更不用提啦!真是有什么就执著什么。男人有男人的执著,女人也有女人的执著,善人有善人的执著,恶人有恶人的执著……

12)有了执著就不得了啦!这可不是好事情呀!你自己不明白而已,因为只贪图享受是不会成佛的,所以,一切众生不能成佛是由于妄想执著,才不能证觉。

13)佛曾说过:‘狂性顿歇,歇即菩提。’这是楞严经里面讲的,意即说你这个狂妄自大的心、你这个好高骛远的心,你那种看不起人的心哪!那种只知道我是最聪明的人,只知道我比谁都好。比如有个人长得像个丑八怪,你看他怎样说:‘啊!我真美丽呀!’你看,这个执著多大呀!如果你把这种执著,这个狂心歇止了,便即刻得到菩提。

14)什么是菩提?——就是觉道、就是开悟,开悟就离成佛不远了,因此,你能把狂心休息了,这便是你的好去处。

15)自觉和凡夫不同,你我凡夫是属不觉,已经觉悟的是什么人呢?就是阿罗汉与辟支佛。

16)辟支佛印度话叫辟支迦罗,是从十二因缘而悟道的,阿罗汉是由四谛法悟道的,故自觉异于凡夫。

17)觉他和二乘不同,什么叫觉他?‘觉他’要有菩萨心肠,菩萨便是觉他,也可说是利他,故菩萨异于二乘。

18)声闻是罗汉,缘觉是辟支迦罗,菩萨就是菩提萨埵;究竟这三者是由一个人、两个人或是三个人修成的呢?这可以说是一个人,也可以说是三个人。

19)怎么说呢?因为可能有一个人他先修声闻,然后修缘觉,再由缘觉而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他一个人全包办修了这么多的行门,这种种的法,所以可以说是一个人。

20)但是,又可能是三个人:第一个修声闻,修成后他就不再求进取了,做个自了汉,自己开悟了就不管其他的人了,停止在阿罗汉的程度上;另有一个修到阿罗汉,然后进展至辟支佛的果位上,便不再前进了,这样就成了两个人,加上第一个人就成三个人了。

21)到了辟支佛的果位上也只是自觉,不是觉他,等到菩萨乘才是觉他。菩萨修六种波罗蜜与万行相应而成,行菩萨道直到圆满,这叫觉行圆满,就成佛了,故欲觉行圆满须不离菩萨。

22)‘如来’这两个字:‘如’是无所不知,‘来’就是无所不来。佛法的本体是如,佛法的用就是来;佛的体如如不动,来而不来,那么到什么地方去呢?金刚经上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也不到我这儿来,也不到你那儿去;是在你那儿,也在我这儿,这就是如来。

23)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最初佛有多少个名号呢?最初每尊佛有一万个名号,以后才把它减少,因为一般人记不得那么多,于是就缩减到每尊佛一千个名字,但是,一千个还是使人记不了,因此就再减到每尊佛一百个不同的名字,尽管如此,众生仍然很难记得,于是乎又缩到十个,这十个名号,也正是每一个佛的通号。第一个名字是‘如来’,是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就是成佛了;第二个是‘应供’,意思是应当受人天的供养;第三叫‘正遍知’;第四是‘名行足’;第五叫‘善逝世间解’;第六叫‘无上士’;第七是‘调御丈夫’;第八‘天人师’;第九‘佛’;第十是‘世尊’,每一位佛都有这十种名号。

24)什么叫‘了义’呢?‘义’是意义,这个意义了了,是把世间、出世间法,完全都证得无余了,再也没有法可修,再没有法可证了,这也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所说的‘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绝学,是最高之学。无为,是不妄为。闲道人就是悠闲清净的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理;为什么不除呢?是因为除尽了,妄想已没有了,不求真,是因为已经得到了,所以不需要再求了,了义就是这个意思。

25)因为连‘妄想’或是‘真’都不分别了,学到了极点就叫‘了义’,不了义就是还有意思。

26)想到达佛的境界上,需要行菩萨道。菩萨有五十五个位子,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加上佛,就是五十五个级位,每一级里面都包括了千千万万的菩萨,无量无边那么多的菩萨。

27)什么叫‘万’行呢?这是说修行的行门很多,那到底有多少呢?有八万四千行门那么多!万行是菩萨所修的。

28)菩萨不但修万行,而且还修六度,六度是什么呢?第一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忍辱。第四精进。第五禅定。第六般若。

29)布施有三——即财施、法施、无畏施。

30)财指所有的金钱财产,是每个人最爱惜的,也是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你看,我们的钱数来数去,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其间不知带了多少的细菌或病菌等的微生物,故在佛教里把钱称作‘不净物’,第一是来源不净,有些钱的来路不明,有人说‘我做工赚回来的钱应该是正当的了吧?’虽然来源是正了,但那些钱本身带著很多病菌在上面,很容易染上传染病,由此可知钱是多么不洁净的东西;可是,每一个人都喜欢它,一点不嫌多。殊不知钱多了,毛病就愈多!可是这种不好的东西,人人却都爱之如命,而不能暂舍,如果你能舍那就是布施,行布施的人就是行菩萨道;菩萨修六度万行,第一就是要喜舍,喜舍就是说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布施给人家,帮助别人,这就是财施。

31)人做布施是不容易的,人的心是个‘理欲战斗场’,好像看见一个人很困难,没有饭吃,想送他一块钱,让他吃饭去,于是把手伸到口袋里去掏钱。就在这时候,第二念又生起了,想著:不行!如果一块钱给了他,我搭巴士就没钱了。因此第一念虽想舍,第二念便又想到自己要坐巴士了,于是又把钱放回口袋里了;这样的情形由小而大——同这一块钱乃至十、百、千、万、万万块钱,都是这样:常常在布施的同时会生出一种自利的心,所以,财施说起来很容易,做的时候就不容易啦!

32)第二是法施,就是‘法’的布施。现在我讲经说法,就是以法来布施,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因为以钱布施是有限量的,但以法来布施是没有限量的,例如我现在讲经,你们因听了一句经典而开了悟,证得一个境界,那我的功德就大了,因为我讲经说法可以帮助你成佛的,故法施的功德最大。

33)还有无畏布施:当别人遇到飞灾横祸等不幸的事情,或遇抢劫、火灾等恐惧惊惶的事件时,你能给予安慰、帮助,使人免除惊恐,这是无畏施。

34)第二度是持戒。佛教中最重要的是戒,什么是戒呢?戒是‘止恶防非’,止恶是停止一切的恶事,防非是提防所有的过错,也就是‘诸恶莫作’——所有的恶事都不要做,‘众善奉行’——所有的好事都要去做。

35)我们不要只愿盘算著这一回我有没有吃亏?有没有上当?看看自己有没有占著便宜?一切事情总要算算自己的利益,总想要占便宜,但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吃亏了,所以我们应该为人家打算,不应该为自己打算,持戒的目的,也就是要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36)戒有多少种呢?戒有很多种,基本的有五戒,在家学佛的皈依三宝之后,若想往前进一步,就要受五戒,受了五戒之后再前进是受八戒、十戒。

37)受十戒就是沙弥了,受了沙弥戒后要正式做出家人,就必须受二百五十条比丘戒,比丘尼则要受三百四十八条戒。菩萨也有戒,菩萨戒有十重、四十八轻,重的犯了不能自行忏悔,轻的犯了还可以改过自新。

38)佛将入涅槃的时候,阿难向佛请示:‘佛在世的时候,佛是我们的师父;佛入涅槃之后,我们以谁为师呢?’佛陀便告诉他们说:‘我入涅槃之后,应以戒为师。’

39)任何人要想修道就一定要受戒,守护清净的戒体就好像守护摩尼宝珠一样,学佛的人如果不守戒,就等于一个瓶子底下有了洞,水一装进去就漏掉了,要是能守戒,久而久之就会成为无漏。

40)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自满:以为自己已明白很多了,以为自己智慧大了,既然如此,请问你为什么又还没有成佛呢?就因为太自满了,以为已学得了许多的知识,其实学什么就被什么障碍,有了障碍,也就成不了道了。

41)现在,诸位把你我他的思想放下,把这个思想平静下来,把自己的心念空了,要做什么呢?装无上的妙法呀!如果每一个人能把自己心头的杂念渣滓清除了,然后听经,这样便会一闻千悟,容易明白了。

42)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可见所有一切相,都是假的,你若能在这有相上而知道它是无相的,就是见到佛了,亦即你明白了这个法的本体,寻到了法的根源,便等于见到佛一样。所以,这个般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固有的智慧,我们要把智慧的宝藏打开,才能显现出我们的本来面目,这好比金矿里藏著金子没有人知道,有些人虽知道了金矿却不去开采,还是等于不知道一样。那么应该怎样做呢?必须动用人工努力去开采!而这个每人都有的金矿就是实相般若,如果我们不发勇猛心去精进修行,就等于知道了金矿不去开采一样,如此焉能取得金子呢?必定是得不到的。

43)什么叫做波罗蜜呢?事情成功圆满了叫波罗蜜,你要学佛,终于成佛了叫波罗蜜,譬如你肚子饿想要吃饭,吃饱了叫波罗蜜;你想要睡觉,躺著就睡著了也叫波罗蜜。忍辱也是波罗蜜,持戒、精进也叫波罗蜜,禅定是波罗蜜,布施、般若都是波罗蜜。中国有一种水果叫波罗,也称波罗蜜,是甜的,因此,什么事情做圆满了,得到甜的果,就叫‘波罗蜜’,因此菩萨所修的六度,也叫六度波罗蜜。

44)每一个人都可以学菩萨发心,行菩萨行,做菩萨事,那就是初发心的菩萨,菩萨是不自私的,并不是我做菩萨你不能做,你不能和我相比,不是的!我们不但可以做菩萨,而且还可以做佛,‘一切众生,皆堪作佛’这句话,相信现在大家都明白了。

45)现在讲‘首楞严’,首就是第一的意思,即是头一件事,那是什么呢?是楞严,楞严这两个字是梵语,翻为中文就是:一切事究竟坚固。

46)一切事究竟坚固是个定,和不定就两样了,什么叫做不定呢?好像做事情犹疑不定,想向前走,腿又不听话,于是就向后走了;想往好的做却做不得主,就去做坏的,这叫不定,好像做事没有恒心,便叫不坚固,恒心就是恒常不变的心。

47)因此,我们现在来学习楞严经,大家都应该具有‘坚、诚、恒’这三个条件,‘坚’是坚固心,不能中途打退堂鼓半途而废。‘诚’是要有诚恳心,念兹在兹,学习经典应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打其他的妄想,要研讨从经中听到的道理,对于经义自己有什么意见?统统要诚恳的去学习。‘恒’是有恒远的心,不是学了三天或两天半觉得太难了,简直是枯燥无味,学来学去没兴趣,就不学了,心想还不如到花园或其他地方去玩玩算了,于是便逃之夭夭,这便是没有恒心。所以,你有恒心、有诚心,就是究竟坚固,这样便有定力(不为一切环境所转变,是为定力)。

48)释迦牟尼佛就是为了使众生了生脱死而示现于世,在法华经上说:佛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死问题,生从何来?死住何去?这道理不明白即有生死,明白了就不会有生死,释迦佛到此世界来就是为了令众生知道怎样有生?怎样有死?

49)来到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奔波劳碌,辛辛苦苦,他们为住而忙,为蔽体的衣服而忙,为充饥的食物而忙……他们忙碌地劳作,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工作呢?’一般人都会同答说:‘为了三餐。’不管是中国人或外国人,每个人都是为了生活的问题而奔走忙碌,但是却没有人为生死而忙,更没有人会去想一想:我为什么到这个世界来呢?我是怎么来的?从什么地方来的?也不见有人见面时会问:‘你是从哪里来的呀?来了多久啦?……’真是连自己来的地方都忘了,去的地方也忘了。释迦牟尼佛看见人把生死大事忘记了,故到这个世界来提醒我们,必须要注意及研究这个问题,是以,法华经方便品说:‘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50)何谓‘开佛知见’呢?一切众生,本来具有佛的知见,本来的智慧和佛是一样的,只不过像金矿一样,尚待开发,然后本性才能显现,必须如法修行,才可以把真金开采出来,真金之中,是没有渣滓的,如掺入杂质,便不是真金了。

51)那么,我们本有的佛性、本有的智慧,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在我们每个人的烦恼里面,由于每个人都有烦恼,故个个都有佛性.只是未能显现出来,因而成为烦恼罢了。

52)现在打个比喻:烦恼犹如一块冰,佛性好比是水,水有湿性,而冰也具有湿性;水是智慧,冰即烦恼,由此可知,智慧与烦恼同是含藏佛性的。

53)现在,再来比喻它的作用,水柔不会直接伤害人,而冰硬却能伤身害命,比如一盆水泼到你身上来,你只觉清凉,却不会伤及身体;但如把一大块冰往你身上掷,就会打伤你,甚或置于死地,这便是智慧与烦恼的分别。例如人起了烦恼即会生嗔心,继而破口骂人,使他人也生烦恼,但有智慧的人说出来的话,令人听了会心生欢喜,甚至连原有的烦恼都一并消除了,这就是冰与水,亦即烦恼与智慧的不同处。假如我们将烦恼变成智慧,那便是返本还原,因为冰可化成水,水也可以成冰,因此不能说众生不是佛,佛不是众生。其实,佛是众生的佛,众生是佛的众生,这只是一种转变,若能明白你的自性便是佛性,就能把烦恼变成菩提。

54)菩提即是觉悟的道理,觉悟些什么呢?悟到一切都无所执著,若有所执,就不会觉悟。觉悟的滋味怎么样呢?是把烦恼断了,到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时,就现出智慧,因而得到解脱,这叫开佛知见。

55)佛的知见,不像我们众生的知见,整天尽打妄想,生出执著心,谁对我有一点不好,就生出烦恼心,其实,你若对人家好,怎会有人对你不好呢?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会有人对你不好,因为不是人家对自己不好,而是自己对人家不好,这叫做‘一个巴掌拍不响,两个巴掌才会响。’在悟佛知见之后,便是入佛知见,须勤谨专修,回光返照,待光照到了心里去时,整个智慧也就开现,这是入佛知见。

56)‘恃多闻,忽定力’,恃乃仗恃之意,仗恃什么呢?仗恃多闻。多闻是多所见闻,如读经听法多,知识也多,好像阿难便具有多闻的机缘与能力,佛所说的法因他常随侍数十年,每一法会所说的他都记得住,真是过耳不忘,这叫多闻,也称博闻强记。因所记取的道理多了,便有所仗恃,故说恃多闻。忽定力,是忽略了定力的重要,阿难就是这样,以为能广闻知见就够了,因而不重视定的修养,不去用功参禅,不晓得打坐是行,听法是解,所以我们必须解行并进,互为相应,才是正途。希望各位既重多闻,尤重定力,双管齐下,勇猛精进,这样,当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殊胜境界。

57)这部经乃以楞严咒去解救阿难而引起的,一天,阿难独自出去乞食,遇到摩登伽女,那时的摩登伽是外道,她会一种咒术,名先梵天咒,由于见到阿难生得英俊,便为她的女儿用咒术迷惑阿难,供其淫乐,阿难因定力不够,于是不由自主,眼看将要破淫戒了,那时佛陀知道了,即敕文殊菩萨用楞严咒救回受迷的阿难。

58)当回到佛前,阿难便痛哭流涕地说:‘(我)一向多闻,未全道力。’因此恳请佛陀,告诉他十方诸佛是怎样修行而得以成正果的。故本经的因缘是为了阿难仗恃多闻,忽略定力,引起佛陀广说诸理,来破他的迷执。

59)‘警狂慧,护邪思’,警是警告,警告具有狂慧的人,狂慧是天生的聪明,但却不务正道,反而藉他的智慧去做害人的事情,而且思想邪恶,不加改正,甚至更运用其智慧去掩护他的邪恶思想,即所谓护短。简言之,是警告有狂慧的人,护持他那不正当的思想,亦等于警告那些做糊涂事的聪明人。正是:‘聪明乃是阴骘种’:由于前生有些德行,所以今生就聪明了。

60)‘阴骘引入聪明路’:为什么会聪明呢?是因为曾做过很多善事,阴骘即是人所看不见的好事。假如做了件好事便鸣锣击鼓地大事宣传,这就不算是阴骘,所谓:‘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做了好事就到处告诉人,那便不是真的行善,只不过贪图一个善的名而已。‘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做了恶事,却恐怕人家知道,这就必然是件大恶事。

61)‘不信阴骘恃聪明’:因为现在聪明了,便用不著广行阴德,也不再行善了,只是专运用那些小智慧,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终于,被那小聪明贻误了自己,不再往好的方面去精进,而渐渐的堕落。

62)大恶的人,如回过头来便成大善;相反的,大善人也会因堕落而转为大恶;具有狂慧的人常会做出颠倒的事情,是因为有了邪恶的思想,本经就是要纠正这些人,让他们走上正路,回复正确的思想。

63)‘指真心,显根性’,这部楞严经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那么,指人的什么心呢?是直指真心!真心,是看不见的,或说:我知道我的心生在体内,形状像倒挂的莲花。须知那个不是你的真心,只是一个肉团心,它不会有什么作用,只不过是维持躯体生存的一种机器而已。如果认为它有更大的功能,那么,何以人死后,其心虽在,但已不能起什么作用了呢?这足以证明肉团心并非真心,故知真心乃本有的佛性,它不在身体之中,也不在外面。

64)魔有很多种,据本经所讲,即有五十种,其实可说是很多很多的,有天魔、地魔、人魔、鬼魔、妖魔………等等,都是从各方面来扰乱禅定。其因是由于我们在末成佛或未信佛之前,与所有的魔王同是一家人,互为眷属,而现在要与他们分家,去修禅定了,他舍不得你,于是便从中扰乱,障碍你的修行,因此,如果定力不够,就会被魔的境界所转而跟魔跑了;若定力具足,则如如不动,了了常明。如如不动是定力,了了分明是慧力,能有定慧的力量,则什到魔也动摇不了你,反之若没有定力便会到魔的家乡去,成为魔子魔孙,辗转不已了,这是很危险的。

65)外道所修的定力,因不知性定的重要,反而从末梢上著手,光在自己的假躯壳上用工夫,头一件是错把自己的心识作真心,所用的功,即使有一点寂灭的境界,都是不实在的,犹如用一块石头把草压上,这可能暂时使草不能生出来,但把石头移开了,草仍然会长出来的,因此如不把妄想的根截断了,就不能了生死。离一切相,彻底地把妄想的根清除掉,这样,有一天使会豁然开悟。假如用妄想心去修道,就好像煮沙欲成饭,一无是处,纵修尘劫,亦难脱出轮回。

66)上面所提的魔,只不过是外魔,此外还有自心魔;外魔还易于消除,而源于自心所生起的魔却难以消除,例如病魔:记得我年轻的时候,曾说过两句狂话,我说:‘人人都怕魔,我是魔怕我!’谁知说了不久,魔就来了——那是病魔,经过一场大病,终于变成我怕魔了。由此可知,修道的人切勿信口雌黄,不要胡言乱语,必须一心修道,不要用人的心,而要用道心,亦即是要修性定、修实证,不要老在虚妄之中打转,比如乱打妄想:或者以为自己成佛了,于是乎在坐禅之间便觉得放光动地,或在坐禅中看见佛来为自己授记,说:你快要成佛了。……这些都属妄念,或魔的境界,而不是实证。

67)释迦牟尼佛证果,是在菩提树下,他坐了四十九天,夜睹明星而悟道,开悟了,于是他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在他未证果之前,天魔曾来试验他,变成美女,在佛前施以诱惑,但佛当时在定中,未为所动,因此才得以证果。故我们欲修实证,必须要有性定,性不动摇,所证的果才是真实的,不然则成邪定。

68)什么才是颠倒想?其实,我们世间所有的人所想的都是颠倒想,故楞严经出世的因缘是要销除我们的巅倒思想,因此称‘销倒想’。除细惑,除去世人微细的、眼睛所看不见,耳朵所听不到,心里所想不出的那些微小的迷惑。如果一念不觉,便会生出三种细惑,所谓‘细惑如尘,自性如镜。’现在我们犹如明镜之上沾著无数的微尘,故神秀大师有一首偈颂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69)曾经有人说:这首偈是不对的,但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本具菩提的种子,故身好像是菩提树,人的本性真心犹如明净的圆镜一般,故说要时时勤拂拭,即是需要时常修行,并劝勉行者不要让明净的真心被世尘污染了,正是:‘今日擦,明日净,擦来擦去如明镜。’所以这首策励行人勤谨修行的偈颂是对的,是开悟前的人所应予遵循的。

70)对六祖大师来说呢,就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由此偈颂,可见是开悟后之作,所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忽动被云遮。’一念不生起,佛性自现;六根一动,心光障蔽,如被云蔽。故为众生销倒想,除细惑,即是本经一大因缘。

71)‘明二门,利今后’,首句的意思是令众生明白平等与方便这两种法门,平等法门乃一心万法,原本无差,平等一相的意思;方便法门为权宜之法,意即不是实在的,而是在实法之中善巧运用,属暂时性的,而实法则永远不会变易,故说法有权实两门,时以权巧方便,导之趋入实法。

72)举个例子:好像释迦牟尼佛的‘空拳度子’,他抓著一个空拳头,去救度一个小孩子,起因为有一个小孩子往井边爬去,差不多要掉到井里去了,如果掉进井里去就会淹死,叫他回头,他是不会听从的,因此,释迦佛便抓著他的拳头说:‘我这手里有糖,你快点回来吧!我把糖给你。’小孩子听说有糖吃,于是便爬回来了。这是不是佛在打妄语呢?不是的!佛陀对众生施教,常用这种权巧的方便法门。

73)藏即三藏,分为经藏、律藏,及论藏,三藏又属三无漏学,亦即‘戒、定、慧’。经藏属于定学,律藏为戒学,论藏乃慧学,在中国的经典上常看到‘三藏法师’这种称呼,便是指这三藏。经藏中所宣说的,多数是教人修定,例如此部经便是教你修禅定的,故这部经是有关定学,属于经藏,但其中也兼及戒学与慧学,只是不多,故说它是以定学为本,

74)说到乘,什么叫乘呢?比方轿车,车有大小,小车只能自乘,如脚踏车,故称小乘,小乘乃声闻缘觉乘,大乘即菩萨乘。菩萨乘犹如大车,可载很多人,所以佛所说教,有大小乘之别。而这部经为教菩萨法,乃诸佛所护念,属大乘所摄,故是一部大乘的经典。

75)为何说这部经是教菩萨法的呢?因为有些阿罗汉要回小向大,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阿难从摩登伽女的家回到佛所,乃启请释迦牟尼佛,指示他过去一切如来所修的菩提道,于是,释迦佛答覆他所问的,说道:‘这种法就是菩萨所修的法。’故这部经是属菩萨乘,而不是小乘法。

76)提到人法双亡,我倒记起一则公案:在释迦牟尼佛时,常有人讲去供斋,当佛受供之后,就会给那些斋主说法。按照律仪通常是由斋主向佛稽首顶礼,然后求佛说法,有时佛不在,就请佛的弟子、罗汉等去应供,应供完了也是要说法的。

77)有一天佛领著大比丘众去应供,只留看一个小沙弥看门,这时又来了一个斋主要施供养,但是佛及大比丘们都赴斋会去了,于是那位斋主便道:‘只有你一位沙弥也好,还是请你去应供吧!’这位小沙弥终于战战兢兢地便跟著去了。

78)受供完了,这位斋主便毕恭毕敬的拜伏地上,向那小沙弥叩头请法,你猜这位小沙弥怎么样呢?他怕得静悄悄地下了座,跑回佛的住所去了。

79)这位斋主跪了那么久,都没听见讲什么法,便偷偷地抬头一看,只见座上都空了,就在这刹那之间便开悟了,究竟他开的什么悟呢?是悟到人空法空,当时顿然觉到:‘噢!原来是这样,但是,光开悟还是不行呀,需要去求印证才是。’便赶紧跑到祇树给孤独园去,找那位小沙弥印证。

80)那位小沙弥,逃回去之后便连忙躲到自巳的睡房里,把房门拴上,原因是怕那位斋主来找他讨法债,要他说法,谁知刚锁好了门不久,斋主便已登门找他来了,而这个无法可说,缩成一团的小沙弥也因此急得开悟了,他也悟到了人空法空的道理。

81)这正是因缘一到,焦急和欢喜都一样可以开捂,当境界来了,则水流风动,钟声铃响,都可以开悟,就像煮饭似的,需要等到机缘成熟了才可悟入,只要能专心一致的修行,毋急毋躁,毋怠毋荒,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82)所谓圆教,是一切圆融无碍,交互相摄,就像我们念佛,一声南无佛,便即回向一切的众生,念佛应为大家念,为众生念,这就是圆融无碍。

83)佛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带看弟子们到一个国家去,而那儿的国王臣民都不欢迎、也不供养他们,后来等到摩诃目犍连尊者来了,这国家的国王大臣,以及诸老百姓,都恭恭敬敬的给予欢迎,并且悉心供养各种所需,这么一来,佛的弟子们大感诧异,不明所以,认为盛德如佛,到了此城都不受欢迎,亦无人供养,反而他的弟子目健连却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这是什么道理呢?因此便请问于佛。

84)佛遂向徒众解释说:‘这是因为在过去生中,我和他们并没结下善缘,而目健连在往昔生中,为一樵夫,有一次遇到一窝蜂来螫他,他曾对这窝蜂念了一句“南无佛”,并发愿说:“请你们不要螫我。我将来得道,当先来度你们成佛,千万别起这个恶心害人。”因此,蜂子也就不螫他了。而这窝蜂轮转至今,成了这个国家的国王臣民,那樵夫也在今生修成比丘,往昔曾发过愿来度他们,故今日相遇,便受到热烈的欢迎和礼遇,这都是夙世的因缘所造成的。’

85)所以我们修道,就应该与一切众生结缘,当眷顾他们,发愿度化他们,同登彼岸,共成佛道,所谓:‘未结菩提果,先结众生缘。’这是很要紧的,这乃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不要成为一个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自了汉,正是:‘欲结菩提果,广结众生缘。’

86)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众生就是佛,如对众生好,即是对佛好,你若把一切众生看作佛,则众生也会把你看为佛;若把众生当作魔王,则众生亦把你当魔王,这等于带著有色眼镜看人,你看人是有色的,人家透过你的有色玻璃看你也一样。所以我说:众生之间,就好像互通了无线电,是共相连系的。

87)此部经所教化的是什么众生呢?是‘情与无情,同缘普化’。主要的是声闻、缘觉,及有学的行者。声闻是闻佛言声而入道的,修苦、集、灭、道四谛法。缘觉有两种:(一)生于佛世之时,修十二因缘悟道的。(二)生于无佛出世时,藉现事缘而悟道的,亦称为独觉,独觉的行者,住在深山幽谷里,隐于岩崖洞穴间,静观天地万物之生灭现象,因而悟道。

88)说起这部经的因缘,是很长远的。早于天台智者大师研诵法华而创立三观,后遇梵僧,与智者曰:‘此与天竺楞严意旨相符。’智者闻后辄向西方叩拜,冀能一观楞严的意旨,不料这么一拜便拜了十八年,而终未能得见这部楞严经。

89)原来这部楞严经当时在印度是属于国宝,乃龙树菩萨到龙宫去取出来的一部经典,故视作稀世奇珍,禁传国外。本经的译者般剌密谛法师后来曾企图把它流传到外国去,尤其是具有高深文化的中国,但初次被边关官员查获,带不出来;随后他想出另一个办法,乃用最柔细的白毡,把经写好,用蜡封妥,割臂潜藏皮下,及创口平复,再携出国,俟抵中国广东省,适与被贬的丞相房融相遇,于是为房相请到寺中,翻译这部经典,此乃传译本经的一段困难经过。

90)如今,我们得以研读此经,实多亏这位般剌密谛法师的一番苦心,各位想想:这部经是多么的重要呢!再说,智者大师获悉天竺有此经,即虔心遥拜十八年,但终未曾一见,我们现在却不拜而遇,并且能一同读诵参研,如此因缘,又是多么的殊胜呢?希望大家珍重!

91)‘沙门’乃印度语,华译‘勤息’,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如是行藏,即属沙门。

92)佛在世的时候,有马胜比丘,穿袍搭衣,行经道上,舍利弗在路上遇见他,大为赞叹他的庄严威仪,遂向他探询,马胜比丘答曰:‘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他这么一说,便随他到祇树给孤独园,拜佛为师,出家修行了,故佛行勤息,是亦号‘沙门’。

93)这位般剌密谛法师多行勤息,化及有情,固足以称作沙门,他把本经潜带入中国,又须从速地译完它,为什么呢?因他匿经去国,不久国王当会降罪于边官,故这位法师打算赶快回国,以认其罪,毋令贻害他人,由此可见这位法师的高行雅操,也可见他对本经的贡献,功德是如何的大了。我们今日得见是经,实赖谛师此项广大功德所赐,故谨在经首,将这位元沙门的一段宏法经过,先向大家介绍。

94)何谓勤修戒定慧呢?首先应皈依三宝,继应谨持五戒,并且依戒修行,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五戒,就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这五条戒是学佛的准绳,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都能修持五戒,就不会失落自己的本份。

95)可能有人说:前四戒,看来是应该守的,但为什么喝酒也要戒呢?甚至有很多人就是为了喜欢抽烟喝洒,由于有这么一项戒酒的规条,就宁可不亲近佛法,然而,却不去问问一下:抽烟对不对呢?喝酒应不应该呢?又或许有人会说:人人都喝酒,人人都抽烟,此乃人之所发好,有何不对呢?殊不知‘买焉不察’,染习成风,无知蠢动,迹近盲从,及至习以为常,尚懵然不觉,于焉人云亦云,终至移形换格,癖病日深,积习难除,犹自狡辩,强护其短,这确实是弥足悲叹的事。须知即或未酿成大病,但已具小病,纵然未演成大病,也属毛病了,各位看看,这是多么的愚痴呢?

96)为什么我们需要戒酒呢?这里给各位讲一则故事:有个人发心学佛,并受五戒,唯独好酒,且恶习未除之余,一天举杯欲饮,却苦无下酒之菜,适见邻鸡,搜啄而来,乃大喜过望,捕而烹之,这么一来,只为杯中物,转瞬间接连地犯下了盗戒与杀戒,迨畅饮之余,邻妇过门查询了,此君复频频摇首,口口称无,更于酒气翻腾之下,见美色而起淫心,竟强而污之,由是,妄语戒及淫戒也一并犯了,事后,拘于官,绳于法,系于囹圄。你们看!只为一点小毛病,便使一个佛子接二连三地把五戒全犯了。此乃因酒能乱性,到时身不由己,即胡天胡地,而招致大祸临头,正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呢!各位不可不慎,也不可不戒!

97)受戒,应怎么受呢?并不是自己看看书上所说的,怎么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酒,就算受了戒,其实并不是这么简单随便的,也不是在佛前上了炷香,或烧几个香疤,就算是受戒了。而是必须请求一位高僧大德,为你正式地依法主持,说戒作证,授你戒体,才属受戒,然后更需依法修行,这样,才有不可思议的功德。

98)此部经的宗旨,是教我们修习坚固大定,因为修定便可智慧大开,如果没有定力,便得不到慧力,没有慧力,又怎能学佛呢?那么,定力又从何而来呢?乃是从戒而来,平素不滥于情,而用道心处事,是为定;修定,源于受戒守戒,方能在修行之中,与法相应,获致法水的灌溉,而得以欣欣向荣。

99)楞严经的行文措词,都极为优美,堪称诸经之最,各位如有志研学中文,这部经亦足为你们的范本。

100)以上所讲的,都属经前方便,现在我们开始正说经文。待续

◎回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净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闻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