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昌法师:简述《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3-11-21 09:08:33作者:念佛网简述《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及意义
《法华文句》共有二十卷,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于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在金陵光宅寺开讲《妙法莲华经》,就经文中的字句及其意义详细地加以解说,由其弟子灌顶大师1记录而成。全称为《妙法莲华经文句》,是天台宗对于《妙法莲华经》的主要解释书,也是天台“三大部”2之一。《法华文句》对于《妙法莲华经》的经文,做了逐句的注释,是运用天台宗独创的释经方法来解释经文的。鉴于此,笔者试图从《法华文句》中四释、释方便、释五浊的几个方面对它的特点和意义做一个简单的论述,以便加深大家对《法华文句》的认知。
智者大师的《法华文句》,以天台宗的见地,将《妙法莲华经》的二十八品分成本迹二门:以前面的十四品为如来“迹(垂迹)门”说法,它的要旨是“开权显实”,就是开三乘之权而显一乘之实,阐明过去的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乘。现在开方便的权门,目的是开示真实的妙理,会三乘归于一佛乘,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以后面的十四品为如来“本(本地)门”说法,它的要旨是“开近显远”,即是开近成的化迹而显久远的实本,阐念释迦牟尼佛不是新近在佛陀伽耶方才成道的新佛,而是从远在三千尘点劫以前久远实成的本地本佛的垂迹罢了。
另外,《法华文句》又把《妙法莲华经》的二十八品经文,先依佛教通例分作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以最初的《序品》为序分;从第二《方便品》到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的第十九行偈共十五品半为正宗分;从此处以后到经末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第一到第十四品,是“迹门法华”;从第十五品到经末,是“本门法华”。在本、迹门当中,又各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下面,就从《法华文句》阐释四释、方便、五浊中了知《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一、从四释说明《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
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里面以天台宗一家的见地,把《妙法莲华经》分作以上的科段,并且在解说经文时,也是使用了特创的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和观心释来阐明经意。下面对四释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1、因缘释:是以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为因缘,来解释经中的思想。四种悉檀3起初出现在《大智度论》卷一,龙树菩萨用它来说明释迦如来一代说法的方式。佛教传到我国,智者大师转用四种悉檀来作为解释经典义理的准绳。
“悉檀”的原义是成就。智者大师追随慧思大师,认为“悉檀”是梵汉兼举:“悉”是汉语,意思是“遍”;“檀”是梵语,翻译为“施”。世界悉檀是随顺众生的乐欲,使他们心生喜悦;为人悉檀是随顺众生的机宜,使他们生起正信,增长善根;对治悉檀是用种种法药遍施不同的众生,使他们除遣贪、、痴等恶病;第一义悉檀是令众生都能悟入诸法的实相妙理。四悉檀的要旨在于称机说法,在《摩诃止观》卷三说:“佛知众生种种性、欲,以四悉檀而成熟之。”4这样,佛对众生的说法就有了种种的差别,需要从四悉檀去了解佛陀说法的意趣。《摩诃止观》卷一说:
圣说多端,或次说,或不次说;或具说,或不具说;或杂说,或不杂说。众生禀益不同,或次益,不次益;或具益,不具益;或杂益,不杂益。5
2、约教释:是依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的区别来解释经中的思想。起初用藏教意做浅近的解释,其次用通教和别教意做进一步的解释;最后再依圆教意做深入的解释。智者大师在分判佛陀一代教法中教化众生的佛法内容为:藏、通、别、圆四教。就此四教的义理,各释其法。例如:起初说一心是“意识”,其次说是“阿赖耶识”,又次说是“如来藏”,最后又说是“一念三千”等。据《法华经玄义》卷八所说:
四教中之藏、通二教为界内之教,俱证偏真之理。以入理之门有巧拙之殊,而生不同之八门;别、圆二教为界外之教,共证中道之理。入理之门有偏圆之异,故亦生不同之八门。6
3、本迹释:是依本地、垂迹两门来解释经中的思想。比如《妙法莲华经》经初的“如是”,依释尊最初成道来解释是本;依释尊中间以及现今作佛说经来解释都是迹。释迦如来于久远的往昔即已成道(久远实成之本佛),以显示佛陀的本地、根源、本体之说是实体;新近示现的佛陀(伽耶始成之身),以显示本佛为教化众生而自本地应化垂迹之说,是应迹、影现。《妙法莲华经》卷五《如来寿量品》说:
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善男子,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7
本迹说原为罗什法师的弟子僧肇、僧睿等所倡导的一种思想,智者大师转用他们的思想8,来解释《妙法莲华经》的《如来寿量品》。智者大师主张本迹二身的思想,上面已经谈到这个问题,在此略过。
4、观心释:是依观行来解释经中的思想。比如在解释“王舍城”时,说“王”即是八识心王,“舍”是心王的住处即五阴。观心时,对五阴加以分析而观为“空”,这是藏教;体达五阴即空,即空是涅,是通教;观由伏灭五阴中色获得常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别教;观五阴即法性,法性无受、想、行、识,一切众生即是涅,不可复灭,毕竟空寂。这样的涅即是真如法体,是圆教。
天台宗特别重视观心,如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修一心三观即在自己的一念妄心之上,观其为假、为空、为中。观察的对象有心、佛、众生。其中,自观己心为最容易,也最为重要。因为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也是迷妄的根本,所以强调应该观察自心的本性。对此,《法华玄义》卷二说:“前所明法,岂得异心?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9
智者大师之所以用“四释”来解释《妙法莲华经》,必然有他的用心之处。那么,他所用的四释在中国佛教界古今众多的释经方法中有什么特点呢?《法华文句》卷一说:
今帖文为四:一列数、二所以、三引证、四示相。列数者,一因缘,二约教,三本迹,四观心。始从如是,终于而退,皆以四意消文。而今略书,或三二一,贵在得意,不烦笔墨。10
可知智者大师的法华四释,就佛与众生之间的因缘关系,说明教法系由感应道交而兴起。以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为因缘,以藏、通、别、圆四教,由浅至深解释经文中的思想,显示本迹的差别,依本地与垂迹二门了解经义。经义虽然明白了,但是还没有达到行解一如,对于自己还没有真正的补益可言,所以还要以文句为观心的对境,观心的高广。对此,《法华文句》卷一说:
因缘亦名感应,众生无机虽近不见,慈善根力远而自通,感应道交故,用因缘释也;约教释者,经称三世佛法初皆如是。先佛有渐、顿、秘密不定等经。渐又三藏通别圆。今佛亦尔,诸经不同如是亦异,不应一匙开于众户;若应机设教,教有权实浅深不同,须置指存月亡迹寻本。故肇师云: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故用本迹释也。观心释者,观前悉檀教迹等诸如是义,悉是因缘生法,即通观也;因缘即空即假者,别观也;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双照二谛者,亦通亦别观也。11
二、从释方便说明《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
方便就是善巧。释迦如来对众生说布施能得到大富(福)报、持戒能够生到天上、忍辱可以离诸恚、精进得具一切功德、禅定可以息诸散乱、智慧可以舍诸烦恼,如是的种种方便来开化众生,都是为了让我们超脱苦轮,得诸法乐。这就是相对于“真实法”随缘施化的方便法门了。这种为了诱引众生进入真实的佛法而权设的方便法门,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佛菩萨为了应众生的根机而施设种种的方便法门,其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利益。因此,吉藏大师在他的《法华义疏》卷三说:“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12对于这个问题,窥基大师也在他的《法华玄赞》卷三说:“权巧方便,实无此事,应物权现,故言方便。”13对于方便,天台宗有“体外方便”与“同体方便”的分别。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卷三说道:“体外方便,化物之权随他意语。……同体方便,即是自行权随自意语。”14体外方便,是对望真实而立的方便,即是真实体外的方便;同体方便,也可以称为“体内方便”,指的是《妙法莲华经》所开显的真实法,即真实上的方便,方便即真实。圆教所说的方便为体内方便,藏、通、别教所说的方便为体外方便。随闻法者的机情而说的方便是随他意语,即“随他权教”;佛随顺自意,说自己所证的一实法,是为“随自意语”。《涅经》卷三十五说:“如我所说十二部经,或随自意说,或随他意说,或随自他意说。”15
佛菩萨为了自利或利他,以及为了自他两利而示现的种种善巧行为,这种方便还是有所得、有执著,是为世间善巧方便;但为利他,不为自利所示现的种种善巧施为,这种方便是无所得,而且是没有执著的,是为出世间的善巧方便,即出世间方便。在《法华文句》卷三说:
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圆,用有差会,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若智诣于矩,则善用偏法,逗会众生。若智诣于规,则善用圆法,逗会众生。譬如偏举指,以目偏处,是举偏法以目智,宜用法以释方,将用以释便。若总举指,以目圆处,宜将秘以释方,妙以释便也。举偏法释方便,盖随众生欲,非佛本怀。如经令离诸着,出三界苦,是故如来,殷勤称叹方便。16
方便与权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法华文句》里面用四句来分别,就是:(一)方便破权;(二)权破方便;(三)方便修权,权修方便;(四)方便即权,权即方便。方便破权,四种方便都是秘妙的方便,这种方便可以破随他意权;权破方便,权是同体之权,这种方便可以破体外方便。17
在《法华文句》卷七,智者大师又举出法用、能通、秘妙等三种方便。其中应藏、通、别三教的对象所施与者,是为“法用方便”;方便能通真实之门,是为“能通方便”;法华以前权教的秘因法华因圆教而开显,此秘即妙,是为“秘妙方便”。18《妙法莲华经》卷一《方便品》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说佛智能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19
《法华文句》根据这段经文,成立三乘方便,一乘真实的教法。又于化法四教中,以藏、通、别三教为权施未了之教,称它为“三权”,而以圆教为真实的了义之教,是故被称为“一实”。《法华文句》卷三就此三权一实说:“三权是矩、是方,一实是规、是圆。更就华严、阿含等五时,判前四时的‘兼但对带’为权,法华为实”。20
三、从释五浊说明《法华文句》阐释的特点
所谓的“五浊”就是娑婆世界所存在的五种恶劣的生存状态,是指减劫21时所起的五种滓浊(污浊),又被命名为“五滓”。五浊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具有这五种恶劣生存状态的时代,被称为五浊恶世。对于五浊解释如下:
1、劫浊(时代的浑浊)。人寿本来是八万四千岁,但是,随着人心越来越凶恶,道德越来越浇薄,因此,每一百年寿命就被减少一岁,减到二万岁时即步入“劫浊”。当一直被减到三十岁的时候就有了饥馑灾难;减到二十岁的时候就有了疾疫的灾难;减到十岁的时候就有了刀兵的灾难。在这种状况下,世界上的众生没有不被受到伤害的。这种时代、这种状况是为劫浊。可知,人寿自二万岁到十岁之间,再由十岁到二万岁之间,都是属于“劫浊时代”。
其实,劫本是时间的名称,没有所谓清浊的差别,之所以名为“浊”,都是因人而成。2、见浊(认识的浑浊)。正法、像法灭尽后,末法时代的众生知见不正,邪见增盛,不知修行善道,这是见浊。见就是众生的见惑,因为见解的不正确,正见受到迷惑,是为“见惑”。这种见惑可以分为五类,也就是佛法中所讲到的“五利使”22,它们是:
(1)身见。合执有我身的我见和执有我所有物的我所见,名为身见。
(2)边见。起了我见以后,再执定死后为断灭,或常住不灭,以致堕于断常二边的邪见,名为边见。
(3)邪见。认为凡事既没有能生结果的原因,也没有由原因所产生的结果,作善作恶,都是没有果报的,如此拨无因果的谬见,名为邪见。
(4)见取见。即认取自己的见解为正确的见地。究其实际,其实是不正确的见解,只是妄见而已,所以名为“见取见”。
(5)戒禁取见。认为执持某种禁戒,是为生天之因或者是涅之道。如持牛戒的人认为代牛耕田,死后能生天上。凡是执取类似这种不正确的见解者,名为戒禁取见。
3、烦恼浊(本能上的浑浊)。众生的六根面对六尘,追逐五欲六尘,引生贪、、痴、慢、疑的五种烦恼,因而恼乱身心,是为烦恼浊。也就是佛法中所讲到的五钝使23。
4、众生浊(人间社会的浑浊)。因见浊和烦恼浊的结果,使众生的福报逐渐衰弱,苦报慢慢增重,变为心钝体弱,多逢灾祸。这个时候的众生知见不正,烦恼覆心,不知道孝顺父母,不懂得修善去恶,是为众生浊。
5、命浊(生命自身的浑浊)。众生因为烦恼丛集,心力交瘁,因之寿命缩短,其间老病侵乘,生灭变幻,是为命浊。
在五浊当中,以劫浊为总,其余的四浊为别。四浊中又以见浊、烦恼浊为浊的自体,而成众生浊与命浊。婆娑世界因为有了这五浊,才被称为“恶世”。据《法华文句》卷四说:
劫浊无别体,劫是长时,刹那是短时,总约四浊而立此假名。众生浊亦无别体,揽见慢果报上而立此假名。烦恼浊以五钝使为体,见浊以五利使为体,命浊以连持色心为体。其中见浊、烦恼浊是因浊,命浊是果报浊,众生浊则是行因得果之人浊。24
“法华七喻”当中的“火宅喻”把五浊、八苦等比喻为“火”;把三界比喻成“宅”。因为,在三界当中的众生为五浊、八苦所逼迫,不得安稳,犹如大宅被火所烧,不能安居。《妙法莲华经》卷一说:
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着,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25
对于五浊的相状,《法华文句》卷四说: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增剧相聚,恚增剧了就会有刀兵的灾难生起;贪欲增剧了就会有饥饿的灾难生起;愚痴增剧了就会有疾疫的灾难生起。由于这三种灾难生起的原因,人们的烦恼成倍地增长,邪见更加炽盛,摧年减寿,是为“劫浊相”;这时的众生痴暗过于漆黑,恭高我慢,人们之间互相猜疑,是为“烦恼浊相”;没人说有人,没道说有道,见如罗网稠林,是为“见浊相”;妄立主宰,在六道中处处受生,是为“众生浊相”;朝生暮殒,昼出夕没,是为“命浊相”。五浊以烦恼浊和见浊为根本,从烦恼浊和见浊成众生浊,从众生浊连持命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经过多时,是为劫浊26。那么这五浊能不能障碍大、小乘呢?《法华文句》卷四说:
问:五浊若障大,《华严》中未除浊,而闻法者何也?答:此应四句分别,一、大乘根利障重,以根利故,重障不能障。此土《华严》初闻大乘者是也;二、根利障轻;三、根钝障轻。他方净土闻大乘者是也;四、根钝障重。如此土身子27流辈,除浊方闻大乘者是也。问:五浊障小不?答:此就小乘,应四句分别,小乘根利遮轻,障不能障,身子是也;根利遮重,障亦不能障,央掘28是也;根钝遮轻,亦不为障,盘特29是也;根钝遮重,此则成障,不闻小乘,不得度者是。30
约五浊来论四悉檀:劫浊、命浊是世界悉檀;众生浊、见浊是为人悉檀;烦恼浊是对治悉檀。用三悉檀除其五浊,后为说大,即第一义悉檀;约五浊来论因果:则烦恼与见浊为因;劫浊、命浊、众生浊为果。三果由二因所造;约五浊来论人法说:众生浊为人,烦恼浊、见浊、劫浊、命浊为法;约五浊来论业障:众生浊、命浊为报障,烦恼浊、见浊为烦恼障,劫浊是业障;约五浊来论凡圣:烦恼浊、见浊在凡夫位,劫浊、命浊、众生浊通凡圣31。《法华经义记》卷说:
浊者,浊乱为义,此五浊大判只应有烦恼浊和见浊。十使当中五钝使是烦恼浊,五利使是见浊。恼浊和见浊是浊的正体,其余的三浊是相从为论。32
四、《法华文句》阐释的意义
智者大师认为他依四释阐释《妙法莲华经》,是为了更好地显示佛法的殊胜所在,这在湛然大师的《法华文句记》卷一里面就可以明确地看到:
若无初意,尚不殊外计。况因缘语通,通于一化,始自地狱终乎佛界。中间顿渐,若教若味。故须知今大事,四悉非余,感应开显,四悉一道无外,久远四悉诸经所无,观心四悉一观遍收。人理等四,准说可见,以此四悉通于始末,约教等三,亦须遍述,意则可知;若无次意,不辨偏小,故以四八简开废等。望昔部教,今方真实,一切能诠,无复异称。故须明之,以彰妙典;无第三意,谁知迥出一期教中,所谭身土。中间今日,无非迹施,指彼大通,犹如信宿。先愚密教,复迷迹身,至此方苮守株尚昧;无第四意,将何以辨能诠教功,将何以为久成行本,故一一句入心成观。故云:观与经合,非数他宝。方知止观一部,是法华三昧之筌娣,若得此意,方会经旨。总斯四义,方可略显一部旨归。33
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所以方便施教,诱引众生入真实法而权设种种法门:说布施得大富、持戒得生天、忍辱得离诸恚、精进得具诸功德、禅定得息诸散乱、智慧能得舍诸烦恼。这种种的方便,都是为了使不同根机的众生都能超脱苦轮,离迷得悟。《法华文句》卷三说:
方便者,门也。门名能通,通于所通。方便权略,皆是弄引,为真实作门。真实得显,功由方便。从能显得名,故以门释方便。如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是真秘。点内衣里,无价之珠,与王顶上,唯有的一珠,无二无别,指客作人是长者子,亦无二无别,如是之言,是秘是妙。34
五浊当中的烦恼浊和见浊,真正的名为浊。因为,由烦恼浊和见浊所成的众生名为众生浊,这个众生连持之命是为命浊,四浊成就的时候是为劫浊。要是没有前面的烦恼浊和见浊,那么后面的众生浊、命浊、劫浊就不可能名为“浊”了。总的来说,凡是众生有了这五种现象,都名为“浊”。这就是因为有众生即有众生浊;有时即成劫浊;有生死涅凡圣等见皆为见浊;有所得的心念生起,即劳役观心,皆为烦恼浊;未得法身慧命即是命浊;有了这五浊的存在,所以就不得一乘净观,障碍正道。假如断除了烦恼浊和见浊,就可以断除生死烦恼,趋入解脱的涅槃大道35。
五、结语
智者大师以五重玄义来解释各经内容的深义;分判释迦如来的一代教法为“五时八教”,而以《妙法莲华经》为无上醍醐,纯圆独妙;《法华文句》又以特有的“四释”等阐释的方法解释《妙法莲华经》。从四释,释方便、释五浊的论述中,可以了知智者大师《法华文句》阐释《妙法莲华经》的特点和意义所在。
通过这种阐释,更加清晰明了《妙法莲华经》的大乘本意和真正的归趣。这种阐释是为了让大小根机的众生能够厌离小乘、外道不了义、不究竟的学说,而欣乐大乘的圆教,从因至果,终得究竟。再说众生的根机不一样,因而这种阐释可以使人法俱美,使众生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种阐释使《妙法莲华经》的宗旨归趣,完美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而使我们乘正法船,渡生死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