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

发布时间:2024-03-08 09:23:48作者:念佛网
钟茂森:华严科学宇宙观浅探_二次宣讲(第五集)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们今天是最后一集来研讨「华严科学宇宙观」,我们今天从第九个专题开始讨论,第九个专题讲的是「反物质与暗物质」。

一九三三年,狄拉克在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上曾经发表演说,他声称他相信存在着一种反物质,是构成宇宙的物质之一。之后瑞典的物理学家阿尔文等人,他们提出了反物质宇宙模型的学说,这种学说认为,我们的宇宙一半是正物质,一半是反物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这个宇宙,大部分都是正物质。在宇宙最初形成的时候,科学家们认为宇宙构成的物质,一半是正物质,一半是反物质;而后宇宙在大爆炸以后,随着宇宙的膨胀就逐渐形成了这种总星系,这个正反物质就好像被一条宇宙地平线给分割开了。这是最早的科学家们提出的反物质的概念。在我们这个宇宙当中是否真的存在反物质?还是说,这只是一个抽象的假设?各国的科学家们都在探索和研究。在这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研究反物质的自然状态,也就是在太空当中来找到这自然界里的反物质。譬如说美国在一九九八年六月二日发射了发现号的航天飞机,这个航天飞机上携带着阿尔法磁谱仪,就是用来在太空里寻找这些反物质;另外一种探索的途径是建造强大而精密的超高能设备,在实验室里面制造反物质。

我们来花一点时间介绍一下什么叫做反物质。科学家们提出,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有它们的反粒子,这个反粒子也就是指电荷相反的这些粒子,一般来讲正电的粒子叫正粒子,它们代表着一种能量态,反粒子也代表着另外一种相反的能量状态。正粒子与反粒子,它只是一种更根本的更基本的粒子的两种不同的组合形态,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在电磁性质上面相反。在正粒子和反粒子的相互接触当中,电荷就消失了,可以说正粒子与反粒子是具有相同质量的,只是电荷相反的粒子。各种粒子和它们的反粒子都是形影不离的,在高能的条件下面会出现正反粒子短暂的对峙局面,所以在一般状态下,反粒子不能够以天然常态长久的存在,通常都是在高能碰撞当中才亮相。到今天为止,地球上所发现的反粒子都是在实验室一种极端条件下面的产物,只要正粒子和反粒子一旦相遇的时候,这个正负粒子都会转化成为其它的粒子,所以这种反粒子的寿命一般都是非常短暂。实验室里所发现的最长的反粒子是反中子,这寿命最长的,它的寿命多长?只有还不到一百秒这么短的寿命。

下来我们来介绍一下反物质,一般来说,反物质是物质的对立面。宇宙是由一般物质构成,但是科学家们也提出有一种所谓的反物质,所以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他在一九二八年的时候修改了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方程式。我们前面有讲到这个质能方程式,就是质量与能量守恒的定律,E=mc2。狄拉克在方程式的前面加上了正负号,E=±mc2,正的表示是正的能量,负的表示反能量、反物质,物质的质量m和能量E都有正反,所以这个公式就允许了正反粒子和正反能量的存在。这个公式可以说是第一次预言了反粒子的存在。我们用简单的方式来理解这个正反物质和正反粒子,实际上正反物质和正反粒子就好像我们照镜子,我们的人体就像一个正物质、正粒子,镜子里的影像就是反物质和反粒子,所以有正粒子才会有反粒子。反粒子一般也称为是物质的镜像,它跟正粒子质量相同,仅仅是电荷相反。

反粒子和反物质到底有没有产生过?在实验室里面确实也制造出这些反物质和反粒子。在二十世纪发现了一些这样的反粒子,首先有正电子,电子我们说一般都是带负电的,正电子就是带正电的电子,这是卡尔安德森在一九三二年发现的。另外还有反核子,这是一种带着负电荷的核子(原子核)。一般来说原子核是正电的,但是反核子就是负电,这是一九五五年在伯克利质子加速器上产生出来的。还有反原子,当一个正电子和一个反质子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原子就称为反原子,它跟一般原子正好相反,因为一般的原子是由正电的质子加上负电的电子组合而成的,它正好反过来。由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创造了九个反氢原子,每个反氢原子的生命只有四十奈秒,这很短暂的。

一九九八年,欧洲的核子研究中心能够把反氢原子的产量增加到每小时两千个,这是一个研究的进步。不过现在,在反物质、反粒子的探索上面还仅仅限于实验室阶段,距离真正利用反物质来制造能量这样的目标,我们现在距离还很远。除了实验室这个途径以外,另外一种寻找反物质的方式就是在太空当中去探索。在一九七七年,科学家们发现在银河系中心附近很可能有一个反物质源,很多的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大爆炸之后产生的正的粒子数会超过反粒子数,但是这个反物质的、反粒子的这些区域也会存在,只是资源比较少。刚才我们有设一个比喻,用镜子照人的像来比喻正反物质的关系。

实际上佛法里面对这种所谓正反物质也有一些诠释。我们如果是把我们的身体做为一个正物质去照镜子,镜子里面就是一个反物质,所以有正的我和反的我,在理论上讲有正的世界、反的世界,正的众生、反的众生。这个正反到底是怎么来的?实际上,佛告诉我们有执着便有正反的对立。佛法里面告诉我们,凡夫都有见思烦恼,见烦恼有八十八品,可以分为五大类;思烦恼有八十一品。见烦恼里面就有一种叫边见,边见就是对立的念头,正和反对立这就是边见。所以一般人看所有的境界都用对立的、二元的这样一种思惟,所以我们这个宇宙是心想生,众生的心有对立、有正反,就自自然然产生正反物质。

实际上我们的宇宙是什么?我们宇宙只是中间这个镜子,镜子好比是我们的真心本性,它能现能变。所有的境界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而我们凡夫只迷在境界上面,迷在对立的正反的物质世界上面,忘了我们的本性。所以真正把人我对立的念头放下,看一切众生跟自己一体,入了这个境界以后,就没有这些正反物质了。然后,你看这个世界种种变化、种种景象都看得清清楚楚,就像看镜中的相一样,知道相是假的,你能够欣赏,但是你绝对不会被它所迷。

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第五》有一句话说得好,说「十方所有诸变化,一切皆如镜中像」,十方世界所有的变化万千的景象,都好像镜中的相一样,不是真实的,看起来好像真实,实际上它只是影像。在《华严经.菩萨问明品第十》里面也有一句经文说,「譬如净明镜,随其所对质,现像各不同,业性亦如是」。这段经文就是给我们讲到,我们这个世界为什么有正反物质。就好像一块很洁净的明镜,随其所对质,就是一边是正的物质,另外一边是相反的物质,镜子照着物质出现一个影像,现相各不同,但是镜子是一体的。而产生的相是什么?业性的作用,我们讲业力所感,在法性的镜子上面显现出这些正反的相。实际上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在这个法性的镜子上面显现出来,怎么显现的?业感的。所以这个宇宙没有真实的相,只有心,只有识。

清凉国师在《疏钞》里面解释这句话说,「唯以本识为镜」,这是从唯识宗上来讲,佛法的唯识宗认为整个宇宙是什么?整个宇宙只有识,没有真实的物质世界。宇宙就是识所变现的,这个识就是像个镜子一样影现出万事万物。清凉国师讲这段经文说了三件事,「喻相有三事,一镜,二本质,三影像」。这是讲到,我们的识像一个明镜,本质是谁?是我,科学家讲的正物质,影像是反物质。「以喻就法」,这是用比喻来说明宇宙的真相,实际上镜子也没有,用来做个比喻而已。镜子比喻我们的性识,「镜则无二,质影各二」,你看法性、性识没有对立,无二是没有对立,法性遍一切处。镜子是比喻法性,它是整个宇宙的本体,宇宙是它变现出来的,质影各二,这是讲到变现出来的东西有正有反两种物质,质是正物质,影是反物质。你看看「质影」对正反物质对应得多好,不管正物质也好,反物质也好,都是幻相,都不是真的。真的只有什么?只有本识为镜,只有法性。

《华严经》第三十五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里面说到,「诸天子!如有玻璃镜,名为能照,清净鉴彻」,这是比喻法性能照,玻璃镜就是能照的法性,清净鉴彻,法性一尘不染。「与十世界其量正等;无量无边诸佛国土中,一切山川、一切众生,乃至地狱、畜生、饿鬼,所有影像皆于中现」。所以这是讲到无量无边诸佛国土这些景象、万事万物,都显现在法性的明镜当中。法性是能现能变,不管什么样的境界,一切山川、一切众生,乃至六道里头的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所有景象都是法性所现所变。下面说,「诸天子!于汝意云何?彼诸影像可得说言来入镜中、从镜去不?答言不也」。这是互相问答,诸天子,就是问他,诸天子,你的意思如何,镜中的影像能不能够真正进到镜子里来?这是说可得说言来入镜中,这镜子里有影像,能不能够说影像进到镜子来?或者说这个影像在镜子中消失了,是不是说从镜子中走了?答言不也,不是的,镜子中影现的这些像,实际上现的时候它没有来,去的时候它也没有真的走,所谓不来不去,镜子上还是干干净净。

所以下面说,「诸天子!一切诸业亦复如是,虽能出生诸业果报,无来去处」。这是讲到这个法性镜子上现的种种业因果报的相,都是业力所致,虽然在镜子中出现各种业因果报的相,可是相没有来去,能现能变的这个法性体也没有来去。下面说,「诸天子!譬如幻师幻惑人眼,当知诸业亦复如是」。这是比喻业因果报这些相,就好像一个幻师(魔术师),他能够迷惑人的眼睛。一个魔术师用他的技巧把一样东西给隐去了,实际上那个东西没有真的消失,是他用这些魔法、幻术把它隐了,你的眼睛看不到;然后他突然又把它变出来了,实际上那个东西也没有来去,只是你的眼睛受了蒙蔽。所以,当知诸业亦复如是,我们这些业因果报的现象也是如此。这是讲到正反物质实际上都是影像,都是当体皆空、了不可得,这是佛法里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

科学家们也谈到暗能量和暗物质的问题,这个问题会比较更复杂一些。宇宙一般说来它是怎么样构成的?除了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这些星体、星系、星云团、类星体等等,这些天体都是能发光的。那么有没有那种不发光的天体或者物质?换句话说,宇宙当中,除了那些像质子、中子、电子等等能看得见的粒子以外,有没有那种自己不发光,而且不能够反射、折射、散射,你看不见的这种暗物质?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探索,他们提出宇宙会有暗能量和暗物质存在,能量与物质像两姐妹一样,永远都是并在一起来谈的。在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九年之间,科学家们用哈勃望远镜观察到我们这个宇宙确实在膨胀,到了一九九八年,科学家观察到超新星爆炸之后,我们这个宇宙不仅是在膨胀,而且是加速膨胀。关于宇宙加速膨胀真正的原因我们还不甚了解,这个加速膨胀它是需要能量,科学家们就给这种能量取名叫暗能量,因为这种能量没办法找到。暗能量它是让宇宙加速膨胀的这种能量,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按照常理来讲,宇宙物质之间都有万有引力的作用,这个引力是在彼此相吸引,所以这个宇宙应该是收缩的。可是现在我们看到宇宙反而却是膨胀的,而且在加速膨胀,这说明还有一种能量超过了万有引力,而让宇宙在向外膨胀,所以这是一种推断。

还有一种发现证明暗能量的存在,是在银河系观察当中,银河系有一个旋转曲线,这是以绕银河系中心旋转的星球速率,对银河系中心半径做的一个图。银河系像个铁饼一样,它有一个旋转曲线,根据万有引力的定理,物质聚集在银河系中心,这个密度应该是比较大,而逐渐逐渐向外,向银河系的边缘靠近的话,密度会愈来愈小。所以银河系外围的星球它旋转的速率应该是愈来愈慢才对,因为密度小质量小,它引力小,所以它旋转的速率一定会减慢。但是科学家们发现,银河系外围的星球旋转的速率跟中心的旋转速率差不了很多,这暗示着银河系的物质实际上并不只是集中在银河系中心,银河系外围的密度也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缩小,而是还有一种暗物质使到银河系边缘的这些物质它也能够有一定的密度和重力,只是我们人肉眼没有办法看见。所以这证明暗能量和暗物质在宇宙中确实存在。科学的实验,他们的估计表明,宇宙中的一般物质和暗物质以及暗能量,是什么样的一个比例?我们看这幅图看到的,物质,一般来讲的物质,我们熟知的,它只是占了整个宇宙的百分之四,还有百分之二十三的宇宙构成物质是属于暗物质,另外暗能量构成了宇宙的百分之七十三。这说明什么?我们现在人肉眼所能够观测到的、所能够了解的物质,只有整个宇宙的不到百分之五,因此探索暗物质、暗能量这就很有必要。

我们说探索暗物质对整个宇宙来讲有什么样意义?这是决定宇宙是一个什么样子。如果说宇宙存在着很多这种看不见的暗物质,这个宇宙中包含物质多少,就决定了或者至少影响了宇宙是一个封闭式的宇宙还是开放式的宇宙。所谓封闭式的宇宙,就是指现在我们这个宇宙膨胀到一定的时候,会由于万有引力使得宇宙由膨胀而收缩,这种宇宙的运动方式叫做震荡式宇宙;反过来,如果宇宙的膨胀速度超过万有引力的阻力,这个膨胀速度是由暗能量而致使的,这样子的话宇宙将会无限度的膨胀下去,这就成了一个开放式的宇宙。因此研究暗物质暗能量,这对我们了解宇宙会有很深远的意义。

天文学家观测,说暗物质并非传统的粒子,它是一个场,并且它是能够带有正能量和负压力的真空场,它的这种特性,正能量和负压力可以使得宇宙加速度的膨胀,这种力有点像向外的排斥力,所以它会让宇宙不断的往外膨胀。现在我们已经初步证实,暗物质是宇宙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暗物质的总质量是普通物质的六倍,刚才说到的在宇宙能量的密度当中,它占了百分之二十五,更重要的是暗物质主导了宇宙结构的形成。我们现在在探索的、在研究的问题是,暗物质是由什么样的物质组成的,它是什么样的粒子或者场组成的?它是一种粒子还是一种场,还是粒子和场的统一?这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在二000年到二00一年之间,欧洲核子中心的物理学家施密赫伯在他的理论当中提出,说暗能量是由引力子、引力微子以及其它与时空本身密切相关的场的零点组成。虽然科学家们有不同的解释,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这些暗物质、暗能量到底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佛经里面是如何解释这些暗物质、暗能量的。佛经里,特别是《华严经》,谈到隐和显的关系,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是显物质,看不到的物质就是隐的物质,科学家们称暗物质。实际上一切的物质,包括有情生命、无情生命,动物、植物、矿物、星体,都有隐显,也就是都有明暗。在《华严经》里面特别讲到这个隐显的关系,譬如在「贤首品第十二」这章里面有一段经文说到,「有胜三昧名方网,菩萨住此广开示,一切方中普现身,或现入定或从出」。这是讲到菩萨住方网三昧,这种三昧他能够做到隐显自在,能在一切世界里面入定或者出定,在一切世界里面现身。

底下经文说,「或于东方入正定,而于西方从定出;或于西方入正定,而于东方从定出;或于余方入正定,而于余方从定出。如是入出遍十方,是名菩萨三昧力」。这讲得很明白,菩萨这种方网三昧能够在东南西北各方入定出定,隐显自在,周遍十方,菩萨有这种能力。用科学的语言来讲,他就能够把自己的身体一会儿在这个世界变成明物质,然后要隐的时候就变成暗物质,一会儿化成明的能量,一会儿化成暗的能量。实际上讲他的隐和显都是同时的,为什么?我们前面说到,因为菩萨虽然在十方世界现身,但是他实际上没有来去,也没有隐显,隐显不二,来去不二。

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可以用镜子来说明。假如有这么一个镜子,这个镜子可以照不同的景象。假如我们现在照到这个摄像机镜头下面的电视机,发现镜子当中显现出一个锺茂森,锺茂森在这个镜子里的国土当中显了;假如我们把镜子移开,移到其它的地方,锺茂森在镜子里就隐了。试问问锺茂森有没有动?

没有动。有没有来去?没有来去。说没有来去,可是在镜子当中他有来也有去,你看现在镜子当中锺茂森来了,就显了,所以这是在这一方出定了。出定是显,入定是隐,就是这么个道理。实际上你说他真的隐了吗,或者真的显了吗?他的真身没有动摇,能够安住本位不动而在十方世界现身,在十方世界现身就等于入了那个世界,实际上你说他真的入了吗?没有。所以这个都是影像、幻相,幻相才有隐显,真身它是隐显不二,隐显同时。所以这个暗物质明物质、暗能量明能量都是隐显不同,显的时候它没有真的入进去,隐的时候没有真的走,不来不去。

《华严经》十玄门有一门叫做「秘密隐显俱成门」,这一个门说的是秘密隐显,秘密实际上说的是深密,佛法里面没有秘密,只是它的理太深奥了,叫深密,所以才用秘密这个词。自性当中具足了万法,所以隐显同时,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他的《坛经》当中开示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本自具足这是讲隐,一切都具足在里面,只是没显出来,我们称为暗物质、暗能量;能生万法就显出来了,你能见到,这就是明的物质、明的能量,但是隐和显是一不是二。我们再用一个比喻说明,譬如说你现在想要种树,拿一个小树种,这个小树种里面其实涵盖着整棵大树所有的信息。你把这个种子种在地上,浇水、培土、施肥,让它发芽出来,慢慢长成小苗,慢慢长大,长成大树,最后开花结果。这棵大树现在显了,你看见了,它成为一个明物质。但是它跟那个小树种所含有的信息量有什么区别?无二无别,只是小树种还没长成大树之前它是隐的,它没有显出来,所以你没看见,但是它本自具足整棵树的一切信息。所以这不是讲的隐显不二吗?就像我们上次讲到的全息理论,这个种子具有了整个树木的全信息,只是它有隐显,没有大小。现在我们所能观测到的世界,科学家们都承认非常非常的渺小,我们所看到的物质还不足以超过整个宇宙构成的百分之五,这微不足道。整个宇宙是什么样子的,科学家们还没搞清楚,因为看不见的比看得见的多得太多了。

实际上宇宙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佛法里面讲,本来面目就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刚才讲的,只有识。这宇宙是怎么来的?识变出来的,自性的作用它是能现,而我们的识把现出来的现相变了,变得不是原样。唯识学里面讲的八识,八识包括什么?眼耳鼻舌身,这叫五识;还有意,意识,这第六识;第七识是末那识,末那识的性质是执着;第八识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性质是收藏。第六识意识它的功能是分别。

佛法里面,特别是唯识宗,把我们这个宇宙讲得非常清楚,这个宇宙就是我们的识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东西,或者是六根接触到的一切东西,实际上接触不了,得不到它原本的信息,全都被我们的识给扭曲了。我们所接触的只有我们识当中变出来的东西,所以《华严经》清凉大师的《疏钞》里面给我们讲到一句话,他说「众生意识所缘,即是法界」,众生的意识所缘的(就是所接触的)就是法界,就是宇宙。这个道理听起来好像很难懂,这宇宙明明它存在,为什么说宇宙是众生意识所缘?如果是意识缘不到,难道宇宙就没有了吗?确实,如果是意识缘不到的、接触不到的,那宇宙就没有了;换句话说,宇宙是什么东西?是我们意识所能接触到的一种影像。

唯识里面讲,譬如说我们眼睛能看,眼睛所看到的,不管你怎么看,你是用两个肉眼看,还是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外面的宇宙,你所看到的景象就产生一个眼识。这个眼识产生以后,它会继续的加工,眼识做为一个加工的原材料,首先被意识进行分别,就我们意根,意是我们的思想,意根把眼识复制过来变成一个意识。外面的信息通过眼睛被加工以后,已经是扭曲变成眼识,然后再一次的被加工和扭曲变成意识。所以意识它没有缘到外面的境界,它所缘的是我们的眼识而已,它是经过了意的分别之后,已经扭曲了。然后第七识末那识,它的功能是执着,它所执着的也不是外面的境界,是把我们的眼睛留下来的眼识做为它所执着的对象,复制一个眼识进来进行加工、扭曲,执着又变成了末那识。末那识跟意识又进一步的传输给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什么?它是收藏,实际上它所收藏的也不是外部的真正境界里的信息,还是什么?还是意识和末那识落到了这个阿赖耶识里面,成为了带着分别、带着执着的这些种子、印象。

所以阿赖耶识里的这些种子都是虚幻的,完全跟外面的境界大相径庭,我们人所接触到的外面的这些宇宙根本不是它真正的样子,只是我们所接触到的是我们自己这种识所变现的印象,这是事实真相。外面的境界,佛告诉我们叫一真法界,但是我们永远看不到,为什么?全被我们的识给扭曲了,这个就叫做唯识所变,变就是扭曲,所以整个宇宙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识。因此宇宙原本的面目我们没办法看到,而且我们也不可能用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得到,因为眼耳鼻舌身意里面都含着妄想分别执着,它只能扭曲境界,不能真正现真实的境界。所以宇宙当中的暗物质、暗能量给我们很深的启示,说明我们真正要去探索宇宙,要像佛所说的放下这些六根的六识,不要用妄想分别执着,你才可能见到它的真相。用妄想分别执着,你所见的只是宇宙很微小的一部分,不足百分之五,而且你所看见的、所搜集的信息已经是扭曲的信息。这是第九个方面的专题。

下面我们来谈最后一个方面的专题,第十个专题「宇宙以外的世界」。这个问题虽然科学家们没有任何的定论,首先宇宙以外有没有世界?宇宙以外如果真有世界的话,它是什么个样子?科学家们现在没有办法有任何答案。有些科学家认为,宇宙之外有一个所谓的「异次元空间」,异次元空间就是它完全不存在于我们这个宇宙当中的所谓第二宇宙。这个宇宙到底在哪里?很可能在我们的眼皮底下,在另外一个空间维度,只是我们见不到。这个宇宙跟我们完全是没有干涉,即使是跟我们相互重迭,但是我们也无法跟它接触,俗话讲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只是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它。这种所谓异次元空间,科学家们推测说,物体有可能在很短暂的时间突然进入这种异次元空间,只是在极短的时间,这种极短的时间不会引起宇宙跟宇宙的冲突。在人类的历史记载当中也确实发现,物体能够在很偶然的极短的时间里面瞬间接触到所谓异次元空间,这是所谓的宇宙以外的世界。

有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我们地球上有一个百慕大三角洲,这是一个大西洋上的神秘的三角地带,它的面积四十五万平方英里,被称为死亡三角区。根据记载,自从一九四五年以来,这是二战之后,在这一片的海域上面,已经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的无故的失踪,不知道它去哪里了,突然就失踪,而且连残骸都没办法找到,好像真的进入另外一个世界。有的科学家说这个百慕大三角很可能就是时光隧道的入口,他们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了。我们也曾经看过一份报导,是说美国有一架飞机是几十年前起飞的,起飞以后突然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任何讯号都没有,残骸也找不到,也不知道是失事了还是到哪里,后来大家都以为这个飞机真的是失事了,找不到残骸了;过了几十年之后,飞机又突然出现在太空当中,而且安全降落。这种情况,你看它超越了几十年的时间,而在飞机上的人,他就觉得好像很正常的起飞降落。科学家们讲的异次元空间,可能就是这个飞机在那个特定的条件下,突然就闯入到这个空间里面。

根据现在普遍接受的大爆炸理论,说我们这个宇宙,包括时间和空间,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宇宙产生以前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说到宇宙以外的那个世界,应该说是这个宇宙发生之前就存在的,而且不会在我们三维空间、四维空间之内,科学家们也无法推断这宇宙以外的世界会是什么个样子。因为按照我们逻辑思惟,讲到宇宙以外,这个外必定有内,有内有外,什么样子,都是用这样的一种思惟方式。但是用这种思惟方式能不能够接触到宇宙以外的世界?很可能不行,佛教我们这个宇宙无内无外,无始无终,这是我们真实的境界。而要去探索宇宙以外的世界不能够用我们常规的逻辑思惟,因为刚才我们讲到宇宙怎么来的?是我们的识变的,我们有用思惟、用逻辑推理,统统落在识里面,有识你就不可能超越这个识所变现的宇宙,你必须放下识才能超越。这个识是什么?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可能超越我们现在这个宇宙,才能够突破高维度的空间。

佛在《华严经》里面为我们说明,这宇宙以外确实有世界,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宇宙,我们所能观察到的还不足以佛所说的娑婆世界那么大。这前面跟大家报告过,一个娑婆世界里面有六道,我们科学家还没有完全观测到六道;六道以外还有四圣法界,总共加起来十法界,这十法界都是识变现出来的,我们没办法突破。真正突破十法界才能进入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在极乐世界里面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都属于一真法界,这是极乐世界特别的地方。而我们这个世界,有凡圣同居土、有方便有余土,这两个土不是一真法界,它属于十法界。佛告诉我们,放下执着你就能够离开六道,放下分别你就可以在十法界里面进入菩萨佛的法界,放下妄想你才能突破十法界进入一真法界,这一真法界才是我们真正的本来面目。所以宇宙以外的世界应该是指一真法界。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疏钞》里面告诉我们,这一真法界是什么?他说「真界者」,这真界就是一真法界,「即真如法界。法界类虽多种,统而示之,但唯一真法界,即诸佛众生本源清净心也」。这里所说的一真法界也称作真如法界,说法界的类别虽然有很多,但是我们概括来讲只有一真法界,但唯一真法界。这个一真法界是什么?就是诸佛众生本源清净心,这是讲到我们的自性、我们的真心,诸佛和众生都有同一个真心本性,这是在本体而言,众生跟诸佛平等,这叫本源。清凉大师讲的这个本源、本体,说「体者,即本觉心体也」,说这个体、宇宙的本体是什么?是我们本觉心体。我们本觉,我们本来是觉悟的,现在呢?现在迷了,迷了以后看不到宇宙本来面目。

下面说到,「即诸法本源,一真法界也」,诸法就是宇宙的万事万物,万事万物的本源就是我们的心体,这才是一真法界。下面说到,「谓此法界,周遍一切,四生六趣,无不有之。在圣在凡,用即有别,体即无异。即诸佛所师,群生自体,万物资始,众行所依也」。这所说的是一真法界,当然一真法界这个名号也是方便说,因为什么?因为一真法界没有办法用我们六根接触到,不仅语言不能够真正说得出来,连我们的意念都想象不出来。这是大师为我们方便说出来,我们体会他的意思,不要执着文字,不要执着心缘相、文字相,体会意思就好。他说此法界是一真法界,周遍一切,也就是含容在整个宇宙当中,四生六趣,无论是哪一种众生,四生是胎卵湿化,六趣是六道众生,无不有之,都有,也就是都有这个心源,都有这种一真法界的本体。它在凡在圣人人都有,圣人有,凡夫也有,圣人不会多一点,凡夫不会少一点,在体上没有分别,平等平等。

可是圣人,我们讲诸佛如来,他们悟了这个心体、悟了这个本源,得到这种自性大用,得大自在;而凡夫没悟,迷在境界当中,得不到自性的受用。所以用即有别,受用上面,诸佛和凡夫那真的相去相差太大了;可是体即无异,在体上是一样的平等,所以只有迷悟不同,在体上根本没有分别。它是诸佛所师,所师是什么?诸佛成佛就是证得自性。它是群生自体,群生不仅是有情生命,人、动物这是有情生命,无情生命植物、矿物都以自性为体,是万物的资始,它生养万物、变现万物。众形所依,这是讲到它是一切宇宙万象的本体,这种体必须是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能证得。证得这一真法界了,你得到受用自在,你能够在一切法界当中现身度化众生,你可以回到我们这个宇宙当中来示现好的榜样,来度化众生,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现什么身而为他说法。实际上这一真法界周遍一切,就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内、就在我们眼前,就是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看不到。我们众生的本源心体被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住,所以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够回归到自己的本源心体上来。

佛教导我们种种的大乘法门,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恢复我们的本源,恢复我们的自性。有的法门比较难修,有的法门比较容易修,佛对我们现在末法众生来讲,为我们指点出一条最容易的方法,那就是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方法。因为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发愿在我们每个众生临终的时候,只要我们能够信愿念佛,真信阿弥陀佛,真信极乐世界,也真信自己能往生,愿意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能现身接引我们。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在哪里?说实在话,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看不到,因为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念阿弥陀佛,蒙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接引,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里面,到了极乐世界就到了一真法界。到了一真法界以后,心、自性、心源统统恢复,统统显现出来,我们就能够真正回归到我们本来的面目。

念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悟,「阿弥陀佛」是无量觉悟的意思。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你要是真能念,也就是念到自性,也就是念整个虚空法界一切诸佛。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前面讲到宇宙是全息的,每一个部分都涵盖圆满的整体,这句阿弥陀佛名号当然也涵盖全体,所以念这句名号就等于念自性、念法界。所以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位彭际清大居士,他作了一篇《华严念佛三昧论》,这部论当中他提出来说,「弥陀全体遮那,极乐不离华藏」。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它的全体是什么?就是毘卢遮那佛,毘卢遮那佛遍一切处,所以阿弥陀佛也遍一切处。我们学习了全息理论,我们就了解了,阿弥陀佛就这四个字涵盖整个宇宙,所以全体遮那,你念这句佛号,就念的整个宇宙、整个法界。整个法界是什么?就是你的心、就是你的自性,所以念佛就是念自性。极乐世界也就是华藏世界,一切一切都是华藏世界、都是极乐世界,念这句阿弥陀佛,你能够圆满的含摄法界。

所以《华严经》讲到最后,鼓励我们每个修行人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因为这句名号含有万德,它涵盖整个宇宙、整个法界,它是阿弥陀佛无量劫来大愿力之所成就,念这句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达到大圆满。因此《华严经》到末后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参到最后一名善知识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教导善财童子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整部《华严经》它不仅有圆满的理论,而且有圆满的实践,到最后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就是圆满的实践。在《普贤菩萨行愿品》最后一品当中这样说到,「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剎」。普贤菩萨发大愿,这一生圆满成佛广度众生,那他就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愿于临欲命终的时候,一切障碍都消除,能够面见阿弥陀佛,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安乐剎,安乐剎就是极乐世界。

为什么普贤菩萨作为华藏世界里面的上首菩萨还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圆满,而且快速圆满他的大愿。所以经文上说,「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普贤菩萨说,我往生到极乐世界里面,能够现前成就此大愿,这大愿是什么?普贤十大愿王,能够一切圆满尽无余,圆满成佛,到了极乐世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能够利乐一切众生界,一切的众生都能够广度,所以这个圆满的实践。所以《华严经》里面真的是把理论、把修行的方法都讲到究竟圆满,让我们这一生不仅能够有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而且能够这一生圆满成佛。

我们这十个小时的「华严科学宇宙观」将近要结束,我们十个小时里面谈到十桩事情,十个专题,有必要简单的回顾一下:第一个,我们介绍了《华严》对宇宙的完整描述。描述宇宙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浩瀚广大的宇宙,比现在科学家讲的、所观测到的宇宙要大得不知多少倍。第二,讲最早的天文数学。《华严》里面为我们提供了一百三十七个数学单位,显然这是很进步的科学。第三,《华严》里面讲到时空的不确定性。这比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里面讲到时空不确定性要早两千多年。第四个专题,物质的非真实性。我们谈到爱因斯坦的质能守恒和互换,物质和能量互相转化,而《华严》告诉我们这些物质、这些基本粒子,实际上它都是虚幻的,无所有、不可得、毕竟空,所以才能够互换。第五个专题,我们讲到宇宙的成住坏空。这宇宙有生也有灭,科学里面讲大爆炸这个理论,实际上这个宇宙它的起源以及它们的消亡都是暂短的。经上告诉我们剎那生灭,只是因为它生灭的速度太快了,弥勒菩萨跟我们讲,一弹指三百二十万亿个生灭,这生灭速度太快了,所以我们人感官没有办法觉察,以为宇宙在相续,实际上它是剎那生灭,所以是了不可得的。我们感官上确实也看到宇宙和星系都有它的成住坏空,这种现象都是幻象;虽是幻象,但是我们有真实的感受。

第六个方面,我们结合宇宙学里谈到基本粒子是什么。现在大家普遍能接受的弦理论,认为宇宙是由弦震动构成的;换句话说,整个宇宙没有真实的物质,只有震动。这个震动是什么震动?佛法里讲得清楚,那就是我们念头在动,有念才会有宇宙。第七个方面,我们介绍了《华严》的全息理论。《华严》里讲的全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道理比现在科学家们提出的全息理论讲得更圆满。为什么宇宙是全息的?因为宇宙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所以万法都通自性,随拈一法它里头都涵盖着圆满的自性,因此涵盖着宇宙的全信息,宇宙就像一个大型的全息照片。第八个方面,我们谈到黑洞的形成原因。黑洞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恒星体的衰亡导致的,科学家们的发现,确实跟现代的观测、跟佛法里所说的黑洞形成的原因非常相似,它是由于巨大的重力作用把恒星体外围的这些物质加速的往中心内部吸,使物质接近光速冲向中心点,就像一阵风一样。这是《华严经》里讲的风灾毁灭一个世界,世界毁坏了以后慢慢又会生成。

第九个方面,谈到反物质与暗能量。这个正反物质都像镜子在照影像,实际上整个宇宙都是个大影像,正反物质都是虚幻的影像而已。暗物质以及暗能量,科学家们现在能够用理论确定它存在,但是没有办法解释暗物质到底是什么,暗能量到底是什么。佛法告诉我们,物质的明暗实际上都是隐显,而这种隐显都是自性作用,所谓自性本自具足,能生万法。本自具足讲的是隐,能生万法讲的是显,而整个宇宙它唯识而已。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科学家们都承认非常的渺小,现在所能够熟知的这些物质只占宇宙的百分之四。我们所观测到的实际上都是我们识的作用,万法唯识,没有观测到宇宙的本来面目。第十个专题,我们谈到宇宙以外的世界。这宇宙以外的世界,在佛法里称为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必须是我们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才能够证入的。而这一真法界人人本来都有,因为是什么?它就是我们的心源自性。所以要证入一真法界没有别的,放下妄想分别执着那就是,所以要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佛告诉我们,末法时代修什么法门最好?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那就真正入了一真法界了。因此跟现代科学对比起来,我们发现佛陀的教育、佛法对宇宙人生的描述,那真的是无与伦比,太圆满了。

在二00六年六月,著名的英国科学家霍金访问北京,当他接受公众采访的时候被问到,因为他是大物理学家,问他:您认为物理学界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霍金答道:物理学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宇宙,理解什么是宇宙,怎么样变成这个样子的。《华严经》里面对于这些问题可以说讲到究竟圆满,如果科学家们能从《华严经》里面深入探索,定能获得很大的启示,对现代科学发展会带来不可思议的成就。所以美国的物理学家卡波拉在他的《物理学之道》里面称叹,他说,《华严经》与现代物理学理论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包括提出全息理论的英国伦敦大学的波姆教授,他对于《华严经》也是有着非常深的造诣,所以他们能提出这些这么有智慧的宇宙学理论。爱因斯坦,这是美国著名的大科学家,现代科学之父,他也非常赞叹佛教。他有一段很著名的话,我也想用这段话做为我这次《华严科学宇宙观》的演讲的总结。他是这样说到,「未来的宗教将是宇宙的宗教,它应当超越个人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的根基,应建立在某种宗教意识上,这种宗教意识来源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体验,佛教正是以上所描述的那种宗教。若问哪种宗教可以应付现代科学进展的需求,那么这个宗教便是佛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到了今天,我们的「华严科学宇宙观」十个小时的讲演就圆满了,正好十个小时。「十」是《华严经》的圆满数字,我们总共讲了十个专题,给我们的大众、各位朋友,特别是喜好科学、喜好《华严》的朋友们一点点参考。因为茂森在科学上、在佛法上的这些认识都是非常粗浅的,在演讲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妥当的地方,恳请诸位大德、诸位朋友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