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2集

发布时间:2024-03-08 09:23:48作者:念佛网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2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第六十一句: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昨天我们学习了安士先生的注解,今天我们来看安士先生引徵的故事,来说明为什么不能够『恃富豪而欺穷困』。这是《感应篇注证》里头选出的故事,叫「不欺穷困」。这是讲到在麻城县有一位官员,他积累了千金的资产,结果有一天就想把二十年前卖出去的田产给赎回来。二十年前大概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所以把这些田产给卖出去,大概这个价格定好,可能是可以赎回的,赎回的价格也都是定好的。这位官员他的儿子只有十二岁,当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想要赎回二十年前的田产的时候,就问父亲,说得到我们家的田产的人有多少?他父亲就说,大概有二十多位。然后这儿子又问,那卖出田产之后我们能得到多少钱?他父亲就大约算了一下,就把这个钱数以及能够赚取多少的这个数目告诉他儿子。这主要就是因为二十年来也有通货膨胀,这个田产二十年前的价格跟二十年后的价格当然是不一样,这位官员如果用二十年前的价格把它赎回来,无形中就等於赚了差价,而且这个价格悬殊还挺大的。

这个儿子听了之后就慢慢的对父亲说,这样看来,我们赎回田产,那些买了我们田产的人不就吃了大亏?如果真要赎回,我想这可能会损阴德。我们家现在还是很有钱的,还要担心没有田产吗?如果真的要田产,我们可以另外再买地。如果现在一定要争回这二十多家的养命田,我们怎么能忍心?因为这些小家庭得到一点家业很艰难,不像我们那么容易,如果他们现在把田卖回给我们,拿我们赎回的这个钱再去买田,恐怕连一半的亩数都买不到,更何况我们要了这些银钱,转手很快也就花掉了,何必要做有损伤阴德的事情?你看这儿子很懂事,真是「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结果他父亲听了以后,沉默了半晌,觉得自己的儿子讲得很有道理,於是他就打算不再去赎回这二十多家的田产。但是他说有一处的田产是在我们家的祖墓旁边,有十八亩,这个我们必须要赎回,这样我们扫墓祭祀也是很有必要的。这儿子就说,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应该以现在的价格来跟他们买下来,不要用二十年前的价格去赎回。於是父亲也就听从儿子的劝告这么做了,结果全乡的人都很感激他,特别是那些买了他们田产的那些小家户,他们都非常的感恩,常常在他乡里面有一个猛将祠堂那里给他们向神祈福。

后来这个儿子长到十八岁,考试连连告捷,一直被部司提升到严州守。你看不到二十岁就当了大官。有一天这个儿子骑马过河,结果这马可能受惊了,在河里一下就跳起来,把这个儿子一下子就抛起来,落下来就掉到桥下的河里头。正在危急的关头,忽然就有一位猛将,一个神灵,用手把他扶在桥旁边,没有让他掉到河里。这个孩子才明白,原来暗暗之中都有神灵在庇佑他,包括自己仕途顺利,现在又化险为夷,都是乡人祈祷神灵得到的感应。这个孩子最后享年八十多岁,很长寿,可以说富贵、长寿,世间人所希求的福报他都俱全了。善果必定有善因,就是因为这个孩子存心良善,不欺穷困,而且还劝告他的父亲不要去欺负这些穷苦人。本来按照契约,把田产赎回来,世间人看起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没有什么所谓违法这些事情发生。但是这个孩子非常难得,你看小小年纪就能够这样替别人著想,能够看出这里面深层次的道理,能够这样深层的替别人来减少忧苦,这个修的福就大了,自然得到神明的敬重,他自己的福报自然就长久。所以在人间我们看起来似乎是有道理的事情,我们要不要做还要三思而后行。为什么?在人世间好像有契约、有合同这都是合理的事情,但是如果这么做了使人陷於困境、使人产生烦恼,这个事情也不宜做。所以文昌帝君后面也讲到,「作事须循天理」,不是只看人间的道理,还要看符不符合天理、顺不顺人心,这样才能去做,这就是积阴德的地方。

下面一个故事是「动人恻隐」,选自《功过格》。这是讲到在衡湘有一位梅先生,梅公,他是非常善巧劝化别人的,他曾经做过一个官职。有一天宫廷里面有一位内监,就是太监,赠送给他一只猪蹄,请求他帮忙追债。这梅公也就把这猪蹄烹煮,然后请这个内监一起来饮酒、来吃饭,然后又把这个欠债的人找来,这个人欠了这个内监一笔债务,然后就在这个饭桌上就当著太监的面就斥责这个欠债的人,说你为什么不还债?结果那个欠债的人说我实在是太贫穷了,不是不想还,真的现在还不起,说著说著还流下眼泪来。梅公这个时候继续说,你欠贵人的债,还敢用贫穷来托辞吗?今天一定要还,要迟疑的话就要死在板下。欠债的人这么一听就更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非常的难过,实在是没办法,死都是没办法。这个太监在旁边看了之后就露出一些同情的神色。梅公这时候又把这个欠债的人喊过来,准备要拉出去打板子,把他喊过来,就皱著眉头对他说,你本来知道你很贫穷,现在又没有办法,那怎么办?打死你,你也还不了债,这样吧,快点把你自己的妻子儿女卖掉,换点钱回来这样来还债。不过我这个做为百姓的父母官,也不忍心让你的眷属骨肉马上分离,我给你一天的时限,你回家好好的跟你的妻子儿女告别,以后你们就再也不能见面了。欠债的人更痛哭流涕的伤心,结果把这梅公也感动得忍不住哭起来,坐在旁边的这个太监也哭起来了。结果这个太监就说算了算了,我这个债也不讨了,於是当场就把那个债券给烧毁。结果梅公后来升官升到了侍郎,就是副部长,名声很显赫。

所以我们看到梅公教化人的善巧,你看他也没有说拒绝这太监的嘱托,太监请他帮忙追债,好,那就追吧,不伤太监的情面,而是又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很善巧的使到这位追债的人一片贪暴之心慢慢的转过来,动了恻隐之情,这种方法太好了!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个恻隐之心就是慈悲的念头,就是仁爱之心,这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有的,只是在利益当前的时候,往往这个心就起不来,被障覆住了。而梅公用的方法好,所以他的福报就很大很大,乃至最后做了大官。所以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恃富豪而欺穷困」那是损阴德的,在富豪的地位上能够怜悯穷困,能够周济穷苦,这就是无形中给自己的身家积累了大阴德。

下面我们来看第六十二句,这一句比较长。

【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恶人则远避之。杜灾殃於眉睫。】

这个是讲到要亲近善人,因为善人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我们的德行,而要远避恶人,因为恶人往往会连累我们遭到灾殃。安士先生在发明注解里头讲到,「善人恶人,分明吉凶二路」,善人得到的是吉,恶人结果是凶。其实人本来没有善恶之分,本性是本善的,没有善恶,这个本善是没有对立的,不是恶的反面叫善,不是,它本身纯善的、无恶的,这是我们的本性。之所以后来成为善人、恶人,那是因为后天的习性薰染,变成为善恶不同的人类,因此得到的结果也就有吉凶分明。人凡举一言、行一事,乃至动一个念头,如果违背了本性,那就是恶,顺应著本性,那就是善。本性是道,顺著道就叫德。所以德不是后天人规定的,善恶的标准也不是后人规定的,而是一种自然的标准、自性的标准,顺从著自性、顺从著道那就是善,反之即是恶。

《太上感应篇》说到,「夫心起於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於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实际上善恶之分判不用等付出行动,哪怕心念一动,就有分明吉凶二路,两条路就很分明了,如果念念相续下去,就在吉凶二路上愈走愈远。假如一念偏差,走上了凶路,可是刚迈步立刻能回头,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只要一回头,凶灾就化成吉祥。所以我们如果希望得到吉祥,希望得到像《阴骘文》后面所说的「百福骈臻,千祥云集」,那就要念念去行善。正如《十善业道经》里讲的,「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你哪里担心你不会得到吉祥?

下面安士先生说到,「言乎气味,判若薰莸。言乎品类,势同枭凤。故曰: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自然之理也」。善恶都有气味,这个气味我们现在人讲磁场,中国人也讲气场,佛家讲光,善人的光很祥和,恶人的光叫凶光,不吉祥。这个气味也是一样,善人身上有这种香味,薰是香草,恶人的身上有一种臭味,莸就是一种臭草,薰莸这是香草和臭草,两种气味不同,为什么?善恶不同。所以一个人常常行善的,心善、行善、语善,他身上会发出香味,周围会有祥和的磁场,人在他的周围会感觉到心很安稳、很愉悦、很自在、很安详、很有安全感,不想离开他,很想亲近他。如果是一个恶人的话,他周围磁场就不好,可能眼露著凶光,身上发著臭气,人觉得在他旁边很难受,身心不安,急於离开他。这都是招感的,只有那种气味相投的人才会跟他在一起,譬如说同样恶的人,恶与恶他们气味相同,感到一起来了,互相觉得有共同语言,所谓「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个品类也有不同,品格就分类了,就好像枭与凤的区别,枭是一种鹰鸟,很凶残,凤是凤凰,凤凰是一种吉祥的象徵,这是代表善恶不同。近朱则赤,近墨则黑,你亲近善人的话,自然不知不觉你就善起来了,正如古人所说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个是性情、气质不知不觉的就起了变化。如果是亲近恶人的话,那些恶的习气也不知不觉就染上了。所以这个属於是自然之理,那是很自然的,肯定是这样的,因此我们在交友方面必须要有抉择,要选择善人,远离恶友。

善人最重要的就是德行,其次才是他的学问。真正有德有学的,我们拜他做老师,或者是跟他一同学习,成为他的知交,互相的勉励、帮助,这个对我们德行提升有大帮助。所以这下面讲,「善人所修者德行,亲之近之,便有薰陶渐染之功」。善人他修的是德行,他注重德行,孔门四科里面,你看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他在这四科里面最重视是德行,而把言语、政事、文学放在其次。所以我们看人也要首重德行,一个人言语很好,很会说话,能言善道,未必德行很好,甚至孔子所说的,「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话很会投机取巧,投其所好,德行可能都会有亏缺的,这个在佛法里面叫绮语。讲话一定要实事求是、真诚,不讲那些绮语、巧言,这样德行自然他就能够保全得很好。我们对这种善人,亲近他,向他学习,这个亲近就是有向他学习的意思,常常跟他们接触、交往,慢慢就能有薰陶渐染之功。受他们的薰陶,就是他们会影响我们,会让我们提升,德行不知不觉也就跟他们一样了。所以这是良师益友给我们带来的莫大的好处。

下面「恶人所酿者灾殃,远之避之,自无朋比牵连之祸」。恶人就是有很重的恶习气的人,其实人本来没有恶的,本善的,就是因为他习气太重,染得深了,回不了头,所以念念所作所为都是在积累著灾殃。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作恶者必有恶报,我们对这种人要远离,要避开。这个远离,最重要的是不要跟他们学,最好跟他们少来往,这样子就没有那种朋比牵连的祸患。朋比就是所谓的依附恶人,有一个成语叫「朋比为奸」,不要依附这些恶人,牵连是他们所做的这些恶也不会牵连到我们,那就避免了祸患。所以下面说,「自天子以至庶人,未有不以亲贤远奸为第一要务」。天子就是代表国家领导人,地位最高的,庶人就是平民百姓,这是儒家告诉我们的,不管我们是处在什么样的地位,都要亲贤远奸,亲近贤德的人,远离奸佞小人,这是第一要务。要就是重要,务就是我们的任务、我们的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学习圣贤,亲贤就是学习圣贤,远奸是远离那些恶人,这个要务是第一要务。亲贤远奸,假如我们身边没有这些贤德的人、没有良师益友怎么办?我们师父上人常常劝告我们,如果身边找不到这样的良师益友,没关系,我们向古人学习,古人有不少良师益友。怎么学?读他们的著作,学习他们的文章,天天跟他们在一起,听他们教导,这叫亲贤,这也能学成功。古代的例子,儒家孟子私淑孔子,怎么学?孟子跟孔子也没见过面,孟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去世了,孟子读孔老夫子的书,一心一意就学习孔子,学得跟孔子一样,这样他也就成就圣贤了。所以孔老夫子被后人尊为至圣先师,孟子是被后人尊为亚圣,亚是亚军,第二名,仅次於孔子。你看孟子他为什么能够成为亚圣?孔老夫子这么多弟子,七十二贤,三千门生,都没有评上亚圣,唯独这位没见过面的后人孟子成为亚圣,也就是孟子学得比他们还好,因此虽然身边没有老师也不妨碍学习。特别是现在科技发达了,媒体传输技术都已经可以把信息瞬间之间传到世界千家万户。我们师父上人用远程教学的方法每天讲经教学,把自己修学的心得向大家汇报,我们也能够学习师父、亲近师父,虽然没有跟他老人家在一起,可是天天都听他老人家教学,天天都跟他老人家在一起。所以我们说,虽然见不到师父的肉身,但是见到师父的化身,化身天天在,而且见师父的法身,向他学法不就是见师父法身吗?所以亲贤不必一定是近距离的亲近才叫亲贤,近距离亲近,但是没有真跟他学,也不叫亲贤。

远奸就是远离小人,奸是奸滑、狡猾,心里阴险、毒恶,没有仁爱心、没有道德的人都属於奸这类。

所以我们看人要用什么标准?要用道德做标准。道德,古人给我们归纳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用这八种做为尺度给他量一量,就知道他是善人还是恶人。恶人我们就远离他,不跟他学习、不跟他来往,不受他影响。当然远离就好,不要去批评他、毁谤他,这样反而跟他结怨了。古人说小人不可以得罪,得罪了小人,他心里的怨恨没完没了,那你就惨了。只是远离他,但是我们对他一样的恭敬,绝对在礼节上不要冒犯他,还是要柔和、还是要尊重。恭敬人是善人、恶人都要恭敬。所以你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里第一条叫「礼敬诸佛」,诸佛包括过去佛、现在佛还有未来佛,未来佛就是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有善、有恶,一样礼敬这就对了。礼敬诸佛是赞叹如来、称赞如来,如来是自性的性德,与性德相应的这是善,我们就称赞,与性德不相应的,我们不称赞就好,不要批评,这就是后面要讲的,常须隐恶扬善。

下面,「良由观感赞助之力,默移人之性情者居多耳」。为什么要亲贤远奸?正是因为人会受环境的影响,所谓观感赞助之力,这就是环境影响的力量。我们每天观察的,每天所感觉到的,对我们都会有影响,只要不是圣人,肯定都会受环境的影响。这个赞助就是一种助缘,环境是一种增上缘,如果是善的环境就向善增上,如果是恶的环境就向恶法增上,这是潜移默化的力量,慢慢让人转变性情。所以中国有一句俗话讲,「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讲的本性好像是一种贬意,实际上两种说法来解释本性,如果真的讲本性本善的话,那是没有移动的,就像六祖大师讲的,「何期自性,本无动摇」,这个本性真的是不移,江山移了本性也不移。但是如果我们用来褒贬人说的本性难移,这个其实不叫本性,叫习性,只是因为他的习性太深、太重,好像成为他的本性。习性是可以移的,怎么移?要有好的环境,如果是在善良的环境里,周围都是善人、都是正人君子,这个人在里头慢慢薰陶,原来是恶他也能转变为善。

我们师父上人在自己的家乡庐江县汤池镇建立文化教育中心就是来做试验,构建和谐示范镇,用什么?就用《弟子规》来教学,用伦理道德、用孝道来转移乡民、镇民的性情。一开始也是推行教育的时候,乡民、镇民不理解、不支持,后来很快就受到感化。你看三年,这个小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街道很肮脏,现在街道很干净,没人丢垃圾,没人随地吐痰,原来家里常常父子不和、婆媳矛盾,现在都没有这些现象了,甚至有几条村,我还去过,像百花村、二里半村,都能够做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短短两年的时间,就能够把一个镇的居民性情转变,可见人都能够教得好的,使我们深信老祖宗讲的话,「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学好必须要亲近善人,佛法说亲近善知识。

下面一段说,「善人非必时时行善,然动静云为,较之恶自远矣;恶人非必事事为恶,然语默作止,较之善自远矣」。善人不一定时时刻刻都在行善,行为上会有中断,不可能说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行善,你睡觉、吃饭那个不能叫行善,在佛法里这些日用云为的事情,吃饭、睡觉、上洗手间这类属於无记业,说不上善恶的业这叫无记业,但是他虽然不是时时刻刻在行善,但是心是善的,他的动静云为,日常的起居饮食、行为动止,跟恶也就远离了。恶人也未必是事事都在作恶,偶而做一、二件也可能是善的,但是他的语默作止也渐渐跟善远离了。「且如吾欲作一善事,济一贫人,放一生命,善人见之,必多方赞成,以为此举必不容已。恶人见之,必无数阻抑,以为此事极其迂阔」。这里举出一些事例来说明善人和恶人如何分判。当我们要想做一件善事,或者救济一个贫人,贫苦人,或者是放一条生命,这都是善事,善人、恶人见到我们做善事反应不一样。善人见到我们行善,必定是多方赞成,他是很赞叹我们,很成全我们,很随喜我们,他们认为这些举措不可以停止的,应该继续行善。恶人见到我们行善他的反应就完全相反,他会怎么样?无数次的阻拦我们、障碍我们,不希望我们成就这个善事,因为他们心里的观念认为做这些事情是迂腐的、是没用的,甚至他看到之后看不顺眼,因为跟他的习气不能够对应。所以善人、恶人就在这个事上就能够分辨出来,平时没有事情发生你看不出他的心是善是恶,事情一来,两种人的反应、两种人的心态不一样,你就知道是善是恶了。

所以从事上去见心,从相上看到理。我们要懂得这样去判断当然自己首先要有善恶的标准,学习圣贤教育就尤其重要了,如果不学习,你怎么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如果只是任自己一己之见来判断,你自己的见解不一定是对的,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很危险的,你那个见解可能是一种习气。如果是恶习气的,说不定你的反应、你的心态跟那个恶人是一样的,而自己可能是不知不觉。所以说到底,还是要学习圣教。当然学习圣教最主要的是让自己断恶修善,不是用圣教去裁量别人,看人家是善是恶,那都是不需要的,不用起心动念去裁量别人,事情一来你就知道,知道了也不放在心上。即使他是个很恶的人,我们不要放在心上,我们能够了解、能够相信他性本善,只是现在糊涂了,他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圣贤教育,所以才会有这种恶的心态、恶的言行。六祖大师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修道之人,我们不要看他的过失。所谓不看也不是看不到,看到了如同没看到,心上还是清净的,一心为善,把心念归到善那一边去,不要去想那些恶的。

下面说,「言之者既已谆谆,听之者能无跃跃?吾知随之转移者多矣」。这是跟善人、跟恶人接触的时候,譬如说一件事情,善事来了,善人必定是赞赏、鼓励、随喜,恶人必定是反对、批评、障碍。他们都是发自於内心,很恳切的,说话的人,言之者既已谆谆,谆谆是很恳切,为什么恳切?因为他们真的就是从他们心里头所思所想表达出来的,价值观不一样。恶人他这个价值观是不正确的,他自己不知道,所以他讲出来也讲出他一番道理,听之者能无跃跃?听话的人能够不动心吗?吾知,我看到,随之转移者多矣,动心的人还是太多了。所以不受恶人的影响那要多大的定力才行,否则你跟他们在一起,不知不觉你会动心,你会受他们所转。所以应该远避恶人,亲近善人。

下面说,「孟母教子,必欲三迁,恶其习也」。孟母三迁的故事是脍炙人口。孟子的母亲善於教子,孟子很小的时候也很爱玩,他们家住在一个墓地旁边,孟子天天看到有棺材抬过来在这里下葬,在这里埋,孟子也学著玩这些,每天表演的、玩的就是埋死人。孟母看到了,这样不对劲,孩子学这些没好处。所以就决定迁移,搬家,搬到一个市场附近,孟子又到市场去玩,每天就学著人做买卖、谈价格卖肉。孟母看到了,这也不好,这不是自己希望孩子做的,不能让他染上这种不好的习气,因为经商容易陷到利字里面,利字太重义就少了。孟子是非常讲究义,「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所以孟母一看这样,还得搬家,就搬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学校,孟子又跟著这些学校里的师生在一起,学著什么?学礼、学读书。结果孟母一看,对了,孩子学这样就对了,於是就在这里安住下来。你看孟母很会教孩子,就怕孩子在不良的环境里染上恶习,三迁其居,一片良苦用心。「圣贤尚尔,何况庸人」?孟子是圣贤人,圣贤人那是很有根性的人,我们说前生是大善根、大福德之人,尚且还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更何况庸人,庸庸碌碌的凡夫,能够不受影响吗?特别是我们在现前污染的社会,要能够做到出污泥而不染,这不是普通人,这肯定是佛菩萨再来,凡夫岂能够在这污泥当中不受污染?所以人总会受环境的影响,总会受这些人群的潜移默化。「岂惟人类,即异类亦然」,这里说得更广,不仅人类是会受环境污染、影响,连异类,动物也会。不仅是动物,说老实话,九法界一切众生都会受到环境的污染,这个污染就是影响。所以不能够不讲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修道的环境。

这里下面举出一个例子说明,「昔华氏国有一白象,能灭怨敌,人若犯罪,彼国令象踏死」。这在华氏国有这么一个故事,这个国家有一头白象很厉害,能够消灭怨敌,如果有人犯了罪要处死,国家的法令就是让这头大象把这个人踩死。「其后象厩为火所烧,移象近寺」,后来这个象住的棚子给火烧掉了,於是这个大象就被移到寺院附近在那里养著,每天这大象就听到里头的比丘在诵经,「象闻比丘诵《法句经》,至『为善生天,为恶入渊』之句,象忽悚立,若有觉悟」。一位比丘读经读到《法句经》里面有一句经文,说「为善生天,为恶入渊」,行善之人一定会生天的,如果造恶一定会下恶道,甚至堕地狱,渊就是比喻三恶道,深渊。这头大象在旁边它听懂了,听到这句忽然之间悚立,很恐惧,我们说毛骨悚然,好像有所觉悟。「后付罪人,但以鼻嗅舌舐,不忍踏杀」。所以在后来这个国家还把这些犯死刑的这些罪人牵到大象那里让这个大象去踏死,这大象却没有忍心要踩他们,只是用舌头舐他们,或者用鼻子嗅他们,一副这种关怀他们、爱护他们的样子。可见得你看它在这个寺院旁边潜移默化,增长了慈悲心。「王知其故,移象至屠肆之处,象见屠杀,恶心复炽。然则见闻所系,顾不重哉」?国王知道这个事情之后,他知道象现在不再踩死人了,怎么办?就把这头象又牵到了屠宰场那边,结果这头象天天又见到这些屠杀的场面,很快这个恶的心念就起来了,炽燃,於是原来的那个善的念头就荡然无存。这个象我们知道它也是通人性,万物皆有灵性,皆有见闻觉知。这个故事我们也能够相信,真的众生皆有佛性,大象也是如此。如何把我们佛性恢复?这是需要修行,这需要有修行的增上缘。所以见闻所系,顾不重哉?我们所见所闻就会影响我们,这个能够不重视吗?

下面一段说到,「见善人,不独自己当亲近,即教其子弟,亦当亲近。岂惟教其子弟亲近,凡系一切亲戚知交,可以与之一谈者,皆当教其亲近」。见到善人,不仅自己要亲近善人,还要教导自己的子弟儿女应当亲近善人。不仅教自己的子弟亲近善人,凡是有亲戚朋友,你认识的,都应该尽这个义务,劝导别人。只要他能够听得进去我这一句话,我就这一句话要劝他亲近善人,劝他读圣贤书,这就对了。下面说,「见恶人,不独自己当远避,即教其子弟亦当远避;又岂惟教其子弟远避,凡系一切亲戚知交,苟能进以忠言者,皆当教其远避」。对待恶人我们自己要远离,不仅自己远离,还要教自己的子弟儿女晚辈远离他们。不仅如此,凡是一切亲戚朋友,苟能进以忠言者,就是你能够给他进谏忠言的,他们能听得进劝谏的,你就该跟他说,应当让他远避恶人。如果听不进去就没法子了,那回不了头。像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纣王,沉迷於酒色,横行霸道,暴戾无性,结果很多臣子劝谏他,他都不听,甚至要杀害这些臣子。就连一个王子比干,极力的劝谏纣王,比干是位仁者,圣贤人,纣王不但不能够采纳他的劝谏,竟然残酷的把他杀了。他怎么杀?他说听闻圣贤人心都有七窍,我今天看看你的心是不是有七窍,於是就命人把他的心给挖了。这种人不能纳谏,最后就是丧身辱国,他的国家也就给灭掉了,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

所以《弟子规》上提醒我们,「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如何我们才能够纳谏?要做到听到赞誉生恐惧心,受宠若惊,听到过失生欢喜,知道现在可以改过了。过失如果别人不提醒,我们自己可能很难发现,人家提醒了,我们生感恩心、生欢喜心,闻过则喜,这样自然就有直谅士,正直的朋友来劝谏我们,这些人是善人,渐相亲。所以亲近善人自己要懂得也要自己有一个品德修养,能够受教。古人讲「福在受谏」,有福的人,福在哪里?他能够听取人家的意见。下面说「何则」?就是为什么要自己以及劝告自己的子弟、朋友亲近善人,远离恶人?「善恶两途,不容并立。人若不近君子,必近小人。由善入恶甚易,改恶从善甚难」。所以为什么要亲近善人,远避恶人,太重要了,善恶两边不可以并立的,习气不是善就是恶,不可能说并立的。所以如果我们不亲近君子、善人,自自然然就会亲近小人,不进则退。由善入恶很容易,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行善就好像人徒手登悬崖峭壁,登山一样,非常艰难,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从恶如崩,做恶事?一失足,哗啦就掉下来,崩塌下来很容易。由善转到恶那是很容易的,可是反过来,改恶从善这就很难了。为什么?因为这社会污染严重,环境总是善少恶多,所以佛称这个世间叫五浊恶世。

下面说,「每见里巷小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有以酗酒撒泼,而致破家身亡者;有以好勇斗狠,而致破家亡身者;更有溺於赌博,耽於声色,而致破家亡身者。此种招灾酿祸,举目皆是」。这里解释为什么由善入恶容易,改恶从善很难,这就是环境不好。你看看里巷小民,这是一般的老百姓,普通的凡夫俗子,群居终日,言不及义,你听听他们所说的话,一天到晚聊天聊什么?没有什么道义的话,都是那些无聊的话。这个我们不要说别人,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这个样子,一天二十四小时说的话,有几句是真正道德仁义的话、是正法?学佛者、学圣教者尚且如此,那不学佛、不学圣教的更是言不及义了。所以你看他们的行为,有的酗酒、撒泼,喝醉了酒之后就很容易胡来,最后会导致破家亡身,家破人亡。有的是好勇斗狠,喝酒的人是愚痴,这种人是瞋恚,很喜欢跟人打斗,修罗心态,动不动就跟人吵架斗殴,甚至动刀子,最后也会导致家破人亡。第三种是属於贪,溺於赌博,贪於声色,赌博起源於贪,一染上赌博这就麻烦了,最后必定是家破人亡,还加上沉迷於声色犬马的享受,五欲六尘享受,浸泡在这种财色名利当中,这个结果也是家破人亡。所以这三种叫贪瞋痴,这些贪瞋痴招来的必定是灾祸,招灾酿祸。真的我们看到世间举目皆是,不都是这样吗?所以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灾难?我们的的确确明了了,众生造作贪瞋痴的业。

下面说,「原其弊,始於二三知己,一时高兴,转相效学而然。初不料其祸之遂至於此也」。原其弊就是追究当初的原因,为什么会一步步的陷下去,最开始的时候可能是跟二三个所谓的知己,这知己就是狐朋狗友,不是正经人,跟他们一时高兴聊上了,打得火热了,互相就效法,互相学习,学的都是不正经的东西,没有料到祸患跟著就会到来。「假令以亲近匪类之心亲近善类,以结交匪类之财结交善类,则其进德修业,转祸为福,正未有艾」。这是假使以亲近这些不善的人的心态去结交善人,亲近善知识,用结交这些匪类的资财来供养善人,结交这些有德君子,那么进德修业、转祸为福就不会终止,艾就是终止,方兴未艾,这个是一往向前,不会终止,这样子人必定能够成为圣贤。「夫何计不出此?乃以父母妻子甚爱之身家,不思慎於保守,徒供匪类之丧败,良可痛惜!则与其悔之於后,不若慎之於始矣」。何计不出此,这是讲到,为什么不要去做那种进德修业、转祸为福的君子?父母、妻子都很爱惜我们的身家,为什么我们自己不爱护它,不谨慎的保守它,反而去成为那些不正当的人,那些匪类的帮凶,给他们把我们的身家都败坏掉,真叫痛惜,太可惜了!对父母这是大不孝,对家人这是大不义。这个与其来说悔之於后,与其当时糊涂犯了后来后悔,倒不如慎始,一开始的时候就要谨慎提防,亲近善人,远离恶人。

下面安士先生举出三则故事,第一个是出自於本传,叫做「执贽十往」。贽就是古代人拜见尊长拿的礼物,这是拿著礼物去拜访十次,这个故事。这是宋朝有一位文人叫做马伸,字时中,他从小就相当有德行和学问,小小的年纪弱冠登第,不到二十岁就考上进士。在崇宁年间,这是宋朝宋徽宗的时代,当时因为宋徽宗那个时代有一些反对新政的旧党他们执政,就反对所谓元佑学术。元佑学术是在徽宗之前,哲宗当皇帝的时候推行的新政这种学术。这个学术是好的,但是在徽宗时代就遭到了禁止。这是跟宋明理学有相连的,当时这些理学的老师,所谓程氏门中,这程氏是指二程,程颢和程颐,都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学习这些理学的儒生都遭到了禁止,很多博学的老师因为害怕都解散了。当时这位马伸非常好学,於是就到了西京,就是洛阳,他去那边当法官,做官,结果不顾危险前往一位老儒那里依附请教。这位老儒老先生害怕拖累他,这位年轻人风华正茂,你看不到二十岁就考上进士,现在又当了官,跟我学习可能会受到拖累,於是就拒绝跟他来往。可是马伸知道老师的意思,就备好了礼物,前后登门拜访了十次,而且一次比一次恭敬,对老师说,只要能够听到大道,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真的是孔子所说的,「朝闻道,夕死可矣」。结果他就在这老师门下学习了三年,常常去老师那里学习,风雨无阻。有的同事也说他的闲话,但是马伸坚决不退缩,因此在他的道德修养上面得到很大的进步。结果因为当时很多人议论纷纷,很多朋友都担心马伸会不会闯出大祸,因为当时朝廷执政党,这个党派它是反对这些学说的。但是马伸一如既往,没有受到影响。等后来人们听到他这么做也都很受鼓舞,於是就都效法他立志不断的学习,在道德修养上前进。你看他用自己的身教来带动起社会的学风,亲近善人,即使有困难也不肯放过。

第二个是「遇恶不校」,这是遇恶人远避之,这个故事。这是在清朝康熙年间在太仓县有一位学者叫王宪尹,结果他后来考上了,金榜题名,回家,到了晚上还在赶路,结果到了很晚回到了家门口,忽然遇到有一个醉汉拦著他,在那发酒癫,抓住他问「你是什么人?」王宪尹就很严肃的说,我是某某人,是现在新科考取的学者。这个醉汉听到之后还来火,他说我正要杀这个新科王某人,说完就拿起刀子疯狂的向他扑过来,幸亏旁边有一些邻居飞奔过来救他,才得以逃脱。这个王先生回到家里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点慌乱都没有,也没告诉家人。结果这个醉汉第二天酒醒了,想起昨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就非常的恐惧,他就怕王先生会告官府,於是跟这些邻人登门来请罪。结果先生闭起大门不予接见,好像昨天晚上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这些人最后也只好退出。这就是遇到恶人马上远避。安士先生他在注解当中说到,「有德者必能有容,以其涵养之粹也」。什么叫有德的人?他能够涵容,心量很大能包容,这就是涵养,而且是涵养之粹,粹是精华。所以看一个人有没有涵养主要看他有没有容量、度量。「有福者始能有忍,以其度量之宏也」。所谓量大福大,能忍的人就有福,不能忍的人度量窄小,怎么能够容得下福?「夫以少年得意之人,猝遇暴逆於暮夜欲归之际,不惟不与之校,并不露於家庭之内,是非特见恶人而远避,且并忘远避之见矣」。这是安士先生赞叹这位王先生,於少年得意的时候,年纪很轻考上了新科功名,结果晚上遇到醉汉,不仅不跟他计较,连家里的人都没有告知,心上根本没把这个当成一回事。你看这种涵养、这种度量,所以有大福大德。因此这里讲,非特见恶人而远避,他所做的不仅仅是见到恶人而远避之,这个他做到了,可是他还不止这个,且并忘远避之见,连远避的念头也都忘掉了。换句话说,他已经近似的做到离人相、离我相,恶人善恶的相都离了,那真的叫远避。不仅在事相上远避,心上都已经远避,这个境界就比普通人要高得多。

下面这个故事是「党恶杀身」,这是在安士先生老家昆山人所周知的。他们那里有一个人叫马继,因为他自己有一点拳脚功夫,所以就结拜兄弟组成了一些团伙,就是所谓的黑社会团伙,天天喝酒闹事。结果附近有一个商人,家里也很富裕,可是这两个儿子没有好好的教管,交友不慎,就误入了这个团伙。结果有一天这个团伙的头马继,见到有一个客人收了很多钱,於是起了歹心,准备抢劫他。所以就邀集了一伙恶势力的这些恶人,结果商人的这两个儿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明不白的也跟著去了。结果他们这伙人乘著船追上了那个客船,船上的几个人就把船勾住要抢劫钱财,这个客人就上岸大喊捉贼,结果岸上很多人都来帮手,四面八方的都跑来,正好又遇到官船,这个官船又是捕盗船,专门是捉盗贼的,正好遇到这个事情,於是赶紧来捕捉,就把这伙人一网打尽,全部捉拿。马继这些人先后都死在狱中,另外这团伙里面的人,所有的人都被杀头,就连这商人的两个儿子,本来是不明不白,也不知道自己要去抢劫,但是统统被株连,一块都杀头了。所以亲近恶人要知道最后的结果真的是凶。所以即使是不知道这些恶人在做什么,一看他们德行有亏缺,所行的无义,最好就远避,以免灾殃近在眉睫。

人要真懂得亲近善人这个人是最有福的人,哪怕他自己资质很差、根性很劣,但是只要遇到名师善友,可以说都会有所成就。我自己真是深得这方面的好处,我就是一个根性很差的、资质很差的人。我在小的时候,我妈妈教我非常耐心,但是我很笨,学习又很慢,结果我姥姥在旁边看到了,都摇头叹气说这孩子太笨,怎么教都教不会。但是我很幸运,有福,我妈妈是一位很善於教化的人,从小到大带引我,在世法上也走得比较成功,没有走什么弯路三十二岁就在澳洲昆士兰大学获得终身教授的提拔。因为我母亲带著我学佛,有幸亲近了我们最敬爱的师父上人,所以我到后来也辞职,追随师父上人。我回想跟师父上人的认识、学习这一段历程,真的是觉得提升得很多,受益匪浅。

我们第一次跟师父上人相遇是早在一九九二年,当时我还在广州念中山大学,师父上人当时是应广州光孝寺方丈本焕老和尚的邀请,到光孝寺去讲《阿弥陀经》研习报告。我母亲去听了,我当时因为在学校读书,没去听,但也算是见了一面,跟我们师父上人。之后我们就开始找老法师的这些讲经录音带来听,愈听愈欢喜。后来一九九五年我去美国大学留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就常常到学校附近有一个达拉斯净宗学会去那里念佛,而且在一九九七年五月又能够亲自拜见到我们师父上人,当时我们师父在那里主持一个佛七,是一九九七年五月份。我在去见师父之前一直在听一部经,叫《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听了以后非常感动,也忏悔自己过去不孝的罪业,於是发起了九条孝愿,在电话当中跟我母亲汇报。母亲当时也很感动流下眼泪,然后她告诉我说,说你这样,你到达拉斯净宗学会去拜见老法师,也把你的九条孝愿向他老人家汇报,请他老人家给你监督,因为你是听他的法而觉悟的。所以我就在那边参加佛七,每天晚上我们师父上人给我们做佛七开示,当时我在一个机会,师父讲完经都在客厅里小坐一会儿,我就向老法师献上我自己的九条孝愿,简要的介绍了自己,而且把这九条孝愿缓缓的朗读出来。师父听了之后,表情也十分庄重,我记得就在客厅里,我就坐在他身边,他坐在正位上,对我说,说很难得。我就向师父请教,弟子应该如何护持好自己的孝愿?老法师静默了一会儿,我的心也定下来了,他就回答说,要认真学佛。我突然就明白了,要圆满孝道必须要认真学佛,成佛了才能叫圆满。

当时我又向师父请教,我说我现在应该怎么修学?我在读博士,怎么样子把佛也学好?师父给了我两条意见,第一,把书读好,第二,读《无量寿经》。我就依教奉行把这个书好好的念,结果读书确实成绩也比较优秀,每次考试都是全班第一名,四年就把普通人七年要完成的硕士、博士的课程都完成,每天也念《无量寿经》。当时我听说师父上人要开讲《华严经》,师父上人是一九九八年五月十八号正式开始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讲到现在已经十年有多,超过四千个小时,当时正预备要讲。而且我听说老人家要开华严班,我当时就很振奋、很欢喜,很希望也参加华严班,想学《华严经》。虽然没有读过《华严经》,但总听说过《华严经》是经中之王,根本法门,就是说不出有一种特别的兴奋。老人家也看出来了,他於是就赐给我一套《华严经》。当时我非常高兴,也觉得非常的感动,我是一介小人、书生,真的叫乳臭未干,当年我才二十四岁,但是老法师对我依然是这么样的爱护,这种慈悲让我非常的感动。所以我当时郑重的请这部《华严经》,我从我的寮房,住在寮房里,三步一拜,一直拜到佛堂,这中间还有一段路程,大概有二、三里路,我就三步一拜,拜到那里,庄重的在师父那里接受了《华严经》,精装本五册,我现在一直都保存著。我当时就向师父请教,我能不能跟师父您学《华严》?师父当时说了一句话,说世法、出世法总讲究一个缘分。这话我听了是似懂非懂,师父是答应我还是拒绝我?他也没说好还是不好,就说讲究个缘分。大概真的这个缘分当时还没成熟。后来我就继续的完成学业,博士毕业之后走上大学教书,接我母亲来奉养,我们母子继续学佛,在美国教书三年,又到澳洲教书教了四年,在不断的提升自己的道德品格,还有深入学习经教,这一晃也就十年有多了。

我们从美国到澳洲也是师父上人的带引,当时我跟我母亲去新加坡拜访他老人家,他那时还在新加坡讲经,是二千年的时候。老人家就劝我,说你在美国不要待下去了,来澳洲,澳洲我们建立了净宗学院,你可以跟我们大家一起共修,这会有很大帮助的。善人则亲近之,於是师父一句话,我们就下了决心。当时正好遇到一个因缘,澳洲昆士兰大学正在招收金融的老师,我就报了名,结果他们很快的就录取了我,也不用请我来见面,看到我的简历就很欢喜,这有缘,而且一下把我和我母亲的移民的签证都给办妥了。师父当时叫我们到澳洲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已经接受了澳洲昆士兰大学和格里菲斯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教授,参加国际的和平会议,推广我们中华传统的文化和教育,另外团结宗教,他让我过来可以做一下他的英文翻译。当时我还非常的诚惶诚恐,我说师父,很感谢您的信任,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很不够,教教金融课程还可以,但是给您做翻译,讲儒释道,这恐怕不够资格。师父当时说了一句话,说不要紧,我们共同努力。你看师父上人这样德高望重,对我这么亲切、这么俯就,当时我感动得差点眼泪流下来。於是当时就下定决心来,虽然美国政府给我杰出教授与研究人才的绿卡留我在美国,但是我们也毅然辞掉。

到了澳洲,跟师父上人这四年来都在奔走於世界各国,真的是有这个缘分,很殊胜的缘分,跟师父去从事团结宗教,协助师父在国际和平会议上呼吁恢复伦理道德教育,会见了很多国家领导人。我们真的是看到师父那种智慧的和平理念,「和谐世界,从心做起」、「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修身为本」、「化解冲突必须要从化解内心里的对立、冲突、矛盾做起」。这一些智慧的理念,真的让不少的这些世界和平人士有所觉悟。我们也看到老人家那种诚敬谦和的品德,纯净纯善的心地,慈悲喜舍的胸怀,以及仁慈博爱的精神,他给我们表演的就是活生生的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茂森很幸运,不仅能够亲听师父讲解《华严》,还能够亲眼看到师父表演《华严》,真叫做如入芝兰之室、如沐甘露春风。

师父对我们很慈悲,我和母亲搬到澳洲的时候,有一次他还来我家做客,给我送了一副墨宝,上面写上「茂森仁人,得至清净处」。这句话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所谓「闻法乐受行,得至清净处」。那我们就体悟这句话,意味深长!你看从美国到澳洲,算是清净处了,师父讲澳洲算是世界的一块净土;到了师父身边来学习,得至清净处;跟师父学法,自己有所成就,得清净心了,「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得清净处;最后我们这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叫得至清净处,这是真正究竟圆满的清净处。所以跟著师父四年,后来师父老人家劝我,说人生很短暂,要么就做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圣贤教育。所以当时我徵得父母的同意,母亲特别支持我,就辞掉了昆士兰大学终身教授的职务跟随我们师父来学法。从二00七年一月开始,到现在两年了,天天就是学习儒释道的伦理、道德、因果的这些教材,每天习讲。这两年来,到今天也讲了六百五十多个小时。在这条路上确实愈走愈欢喜,人生的目标、方向愈来愈明确,志向愈来愈稳固,一生就是要像师父上人那样,勤於讲学,勇於改过。师父说成圣成贤不过如此,真正自利利他,通过学习经教自利,通过讲学,在哪讲?对摄影机向网上的看不见的听众讲,既可独善其身,亦能兼善天下。我现在开始讲经正好是师父当时开始讲经的年龄,师父送给我一张相片,他三十三岁第一次出来讲经那个相片。我跟师父说,五十年之后我要像您老人家这样就不错了。师父还点头说要青出於蓝。师父的鼓励让茂森振奋,发愿这一生一定要「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古人讲,圣贤人皆可为之,绍隆佛种,弘法利生,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发心去担当。感恩我们师父上人这种教化、带领,真正体会到「善人则亲近之,助德行於身心」,亲近明师、善知识太可贵,这一生我真的得救了。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修大德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文昌帝君阴骘文》研习报告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十二集) 2008/12/20 华严讲堂 档名:52-297-0042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