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佛教非消极

发布时间:2024-04-12 09:34:16作者:念佛网
佛教非消极

人们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看到英雄末路、情场失意、人生绝望者往往遁入空门,青灯黄卷,了此残生,如杨五郎、贾宝玉之流,因此,许多人便以为佛教消极遁世,与现代社会人们积极追求、进取的人生精神格格不入。其实,这是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佛家因果说倡言自作自受,把行为的责任承担者归于行为者自身,肯定人的自由意志,其主旨在鼓励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作自己的主人,行善积德,提高精神境界和生命层次,其精神颇为积极,避免了神意论、宿命论、机运论等的弊端。

辩证地说,佛教徒既有消极一面,也有积极的一面。从世俗的生活角度看,佛教徒是消极的;就人生的追求而言,佛教徒则是积极的。

佛教的宗旨是解脱生死,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普利群生。正如佛教“四宏誓愿”所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也是所有学佛者应当树立的人生目标,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

学佛是一项生命改造工程,佛陀是圆满了断德、智德、悲德的觉悟者。所谓断德,就是断除人类无始以来的贪嗔痴杂染。

众生之所以流转生死,是因为生命中存在着很多烦恼。烦恼是来自于生命的内在,而客观条件只是造成烦恼的外缘。面对逆境是否生起烦恼,与我们的观念和修养有关。一个没有贪欲的人,欲望不会成为他的牵挂;一个没有嗔恨的人,嗔恨的种子不会在他心中发芽;一个没有愚痴的人,无明不会遮蔽他智慧的眼睛。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本有的清净自性才能得到显现,人格才能得到进一步完善,而这正是济世度人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常人的目标往往只是局限于个人或家庭,非常狭隘,而且追求的不过是财色名食位;学佛是为了探索宇宙人生的真理,从生死苦海中获得解脱,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的人寻求解脱,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人间有善、恶两种力量。在我们的人格里,这两种力量也同样存在。学佛,就是要开发生命中善的力量,使我们的起心动念,都和善法相应,使我们的慈悲念念增长。

《华严经》中有一著名的偈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这就是佛教的基本纲领,是佛教徒修持的根本依据。

佛法固然博大精深,但在具体行持中,又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勿因恶小而为之,勿因善小而不为。佛教强调持戒,即“诸恶莫作”,事实上,持戒本身就是一种行善的方式。如果每个人都不杀生,我们就不必担心受到他人的伤害;如果每个人都不偷盗,我们就可以夜不闭户;如果每个人都不邪淫,就少了许多家庭纠纷;如果每个人都不妄语,我们就不必担心上当受骗;如果每个人都不饮酒,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很多悲剧就可以避免。

而佛教菩萨乘更强调“众善奉行”,不仅要以持戒来利益众生,还要积极行善。善事不论大小,凡是自己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行菩萨道,不仅要说法度人,更要以自己的德行和实际行动去感召他人,让所有人感受到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菩萨的心量是常人难以度量的,菩萨在行布施时,不仅要施舍财物,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布施如此,六度万行莫不如此,为了众生的利益,牺牲一切都在所不惜。所以说,真正行菩萨道就意味着彻底的奉献。这是一个艰苦漫长的过程,要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广度众生无有疲厌。

作为佛弟子,就要以佛菩萨为榜样,以佛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明确人生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追求真理,传播真理,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无疑是积极的。

佛教认为有生有死是世间法,不生不死是出世间法。世间法中有生死,所以苦多乐少,变化无常,不足贪恋。佛经形容世人贪恋世间的财色之乐,如同无知小儿贪吃刀锋之蜜,不足一餐之美,却有割舌之患。不懈地追求财、色、名、食、位,犹如渴饮咸水,越饮越渴,越渴越饮;又如手搔疥疮,正搔之时,痒得快活,刚搔过后痛苦却至。

佛经上说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蕴炽盛苦。穷人因衣食愁苦,富人为贪欲煎熬,男男女女被欲火燃烧,人人都有烦恼。所以世间的快乐是短暂的,痛苦却是长久的。许多人麻木了,习惯了以苦为乐,犹如蛆虫在粪坑里也不觉得臭秽。

觉者厌离这个苦多乐少的世间,所以要求解脱生死,可见佛教是厌世的,也是出世的,但最终目的是“出世”。所谓出世,并不是脱离、逃避世间,而是净化、改造这个世间,庄严这个世间。

作为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现象,佛教从来也没有完全游离于现实的社会人生之外,它自有入世的一面存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所最为关注的就是现实的人生问题。佛教四圣谛的根本教义、八正道的基本内涵,无不以对现实人生的深切关怀为基点。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内核是一种人生哲学。

“佛”不是全智全能、具有无上威权的至上神灵,而是自觉觉他的人生导师。佛教对出世理想的追求,不是通过对现实社会人生的简单否定、一味逃避或故意轻忽,而是通过对它的热切关注、积极参与和努力改造来实现的。离开了积极的入世精神,超然的出世理想就缺少了根基,失去了意义。

佛经上讲:“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就是说修行要在世间,觉悟也要在世间。每一个有心向道的人,他不可能厌弃这个世间,逃避世界上的人类,而独善其身地修成正果。一个人要想成佛,除了具备般若智慧之外,还要有广大的誓愿悲心去普度众生,要以这种“悲”和“智”交互运用,相辅相成,做到彻底、圆满的境地,才能成佛。

释迦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不惟入地狱,且常住地狱,不惟常住地狱,而且庄严地狱。”地藏菩萨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大乘理趣经》说:“不怖地狱,不求天生,不为己身,而求解脱。” 这种不怖地狱,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大无畏精神,是多么勇敢伟大呀!

在许多佛典中都体现了这种自我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这可见佛教不是自私自利的宗教,而是最具同情心、最大公无私的宗教,具有彻底的自我牺牲的服务精神,她要拯救一切众生,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你要学佛,就必须更深入更扩大地入世,能与世间的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才能化导群众,为了化导群众,必须更积极地肯定人生的行为价值,发挥人生的道德价值。从而可知,厌世是入世的启发,出世是入世的目的。佛教是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心底无私天地宽”“无欲则刚”,因此更彻底、更积极、更无私无畏。世人所说的积极进取,不外是名利上的争逐,声色上的沉醉,谁会想到牺牲自我,普度众生,上求大觉,精进不懈才叫积极呢!

佛教揭示 “人生无常”,认为世间万物不过是过眼云烟, 名、利、食、色、权都是虚幻的,转瞬即逝,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劝世人不要爱恋不舍这些虚幻的东西,因为“多欲为苦”,欲望太多常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本。劝人要少欲知足,自己的条件不够,却整日空思梦想,盲目攀比,岂不自惹烦恼? “少欲知足”是一种中庸之道,既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纵欲主义者,也不是故意挨饿受冻的自我虐待,而是达到幸福快乐的中道主义。佛教主张信徒以慈悲为本, 忍辱为行。对于名利、五欲六尘,是远而避之,绝不贪婪。

佛教不拘泥于唾面自干,大乘六度,虽重忍辱,但舍身为法,也是佛教的教义。倘使暴力侵凌,正法有将灭之忧,在理喻感化都无效果时,佛弟子也会奋起勇猛大力,起来抗暴。如《因缘僧护经》所载:“为护生命,宁舍钱财;为护一家,宁舍一人;为护一村,宁舍一家;为护一国,宁舍一村。”抗日战争时期,许多佛教徒流血流汗,与全国人民一道同侵略者血战,甚至有僧人直接参军,“上马杀敌,下马念佛”传为佳话,你能说佛教是消极、不问世事的吗?

佛教劝人要了解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道理,叫人不可浑浑噩噩,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这样人们才会爱惜光阴,努力去做一番有益世道人心、自利利他的工作。佛教认为“四大皆空”,所谓“我”只不过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暂时聚合体,人的细胞每一秒钟都在不停地新陈代谢,人的思想是剎那生灭,迁流不息的,所以说“无我”。

佛教讲“无我”,并不是要人自暴自弃,而是希望人们了解,一般世俗的人所认为真实的“我”,其实是四大暂时聚合的假相,总有一天会因四大散坏而衰老死亡的。因此不必要汲汲于名利的追求,不必与人斤斤计较,要以宽让容忍处世待人。

唯其有“无我”的认识,才能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对义之所在,才能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一个人能做到“无我”,他就不会损人利己,不会假公济私,能拋头颅,洒热血去做利国利民的大事业了。如林则徐、谭嗣同等伟人都是以佛法指导自己一生的言行。所以佛教是以“无我”“看破一切”为手段,去达到服务社会,造福人群的目的。因为如此,他再也不会有名枷利锁的羁绊,能得到真自由、真自在,再也不会有患得患失的烦恼了。

真正的佛教徒为利益大众,扶危救困,不仅仅是尽力而为,乃至牺牲应得的利益,放弃应享的权利,甚至牺牲一己的性命而不惜;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的,比比皆是。

佛教中心思想为大乘学说,简要说来即追求佛理,而发最大同情心(大悲),使同胞同类从迷津中觉悟,追求真理;发最大牺牲心(无我),以服务同种同类。其结果达到个人体证真理,全人类体证真理的目的。并且佛教徒持戒的真义就是不损害他人,且利益他人,这还不算积极吗?

其实佛教是一种进步的积极思想,她主张和平的言论,至今都是闪闪发光的真理。但是佛教从本质上来讲,那是“出世”的,因为她认识到了现实社会的“苦”相;但她也不反对人们去过世俗的生活,不过对事业和物质的追逐,不能是为了满足那膨胀的私欲,而是为着利益人民大众,利益国家,利益整个杜会。就是说,要以“出世”的思想去做入世的事业。

谁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可以设想,如果每个人都真能这样做的话,社会就没有了欺诈,没有了贪欲,而只讲奉献,这样的佛教,她本身不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积极的力量吗?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