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六

发布时间:2024-06-07 08:56:55作者:念佛网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六

佛遗教经讲记(六)

净界法师主讲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一面:

纵此心者,丧人善事;制之一处,无事不办。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消文 这段经文是佛陀的结示劝修。修行人对心有二种选择:一是放纵第六意识,心想什么就做什么,心随妄转,现在打什么妄想就去做,对妄想的善恶不加以判断管制,结果则「丧人善事」,对以前所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因对第六意识的放纵而遭受破坏。反过来说,「制之一处,无事不办。」蕅益大师解释「制之一处」为无二念三昧,无二念亦即只有一念,也就是修习「止」,使内心专一安住在念佛或持咒的所缘境上。以「制之一处」的方法收摄第六意识,这有何功德呢?「无事不办」,一切的过失皆能消灭,一切的功德皆能成办。所以佛陀在临灭度时,劝勉我们:「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服汝心。」

释义 这段经文讲到调伏第六意识。天台宗的教观,智者大师把佛陀一代的时教,分成教与观二种:

(一)教法:智者大师对教法开出五时八教,这五时八教如果详细分判,则有三类:

(1)顿教法门:如《华严经》、《梵网经》等,佛陀为善根成熟菩萨,开显大乘法门,这是顿教法门。直接

(2)渐教法门:有些众生大乘善根尚未成熟,所以用渐教法门,次第的调伏对治,故佛陀宣讲《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等经,经过三时的调整,栽培其善根,这属于渐教法门。

(3)摄渐归顿法门:把前面的渐教善根收摄入顿教,如《法华经》。智者大师认为,佛陀一代时教,一百部大藏经,开展出的教法就是三类:

(一)直说大法的顿教。(二)次第调伏对治修学的渐教。(三)摄渐归顿,这是《法华经》的会三归一。

(二)观法:智者大师在观照生命真相时,强调观心,观照现前一念心性。在观心中,智者大师强调说,从经论上,佛陀对心识的描述有二:

(1)众祸之门:佛陀在经典上说,我们这念心是众祸之门,一切灾难的根本是由心所发动。

(2)众妙之门:一切功德也是由心所发动,如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等,也是依这念心而生起。

总而言之,这念心是不二法门,杂染是它,清净也是它,关键点在于是否能调伏。有如一条牛,我们很难说这牛是好是坏,如果受到调伏,牠乖顺的耕田,就能创造很多的苗稼功德;如果牛未受调伏,失去章法,与颠倒相应,牠就会破坏所有的苗稼。所以在修行过程中,调伏这念心变得非常重要,我们这念心,有可能创造地狱果报,也可能创造极乐世界的果报,关键点在于是否受到调伏。

这里的经文说出一个消息,不论是比丘或比丘尼,起初是仰仗对三宝的信心,皈依了三宝,相信依止三宝的加持力,决定能使我们离苦得乐。我们也会因信心的增长,奉持戒法,决定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持戒是修行的第一步,是所有修行的道前基础。但如果只有持戒,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佛陀所制的戒法有限,譬如比丘尼最多只有三百多条戒,但这念心所面对的是「法界尘沙」,无量的法都是所面对的境界。如果只是持戒,而不收摄第六意识,则三百多条戒以外,第六意识活动的空间还是很大。所以如果只是持好戒律,但第六意识到处攀缘,这戒也持得不够庄严。若只是事相上的持戒,心却往外攀缘,则难保持戒清净,所以这里经文说:「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我们在持戒之余,心中应该拥有法宝来调伏这念心,使它安住调伏。

今天如果我们是初学者,对整个佛教、僧团还没有很大的责任,自己还不是方丈,我建议大家少管闲事。虽然出家人要有理想抱负,但在整个修学过程中,一开始先要内观,先要调伏自己,一位出家众的攀缘心若无法调伏,很难想象后面的路该怎么走。虽然你积集很多善业,但攀缘心未调伏,则善业中都夹带烦恼跟罪业,有如甜美食物中夹杂毒药,以后得果报时会出现问题,有快乐也有痛苦,果报不庄严。所以刚出家时,除非是大善根者,所有修行人都要先大死一番,然后再大活,也就是说,起初要先做一番调伏功夫,这过程是不能避免的。调伏自心平静后,对自己的身口意已有点把握,再修善度众生,这样比较稳当保险。所以佛陀在临灭度时,悲切地劝勉我们:「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服汝心。」修学过程的次第,先折服内心一段时间,以后无论修善或度众生,功德则是清净庄严的;如果不能折伏自心,有如毒蛇、恶兽、怨贼、大火等的过失则很难避免。以上是佛陀宣讲对六根的收摄调伏。

丁二、多食苦对治

汝等比丘,受诸饮食,当如服药。于好于恶,勿生增减。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

消文 这段是有关饮食的调伏。所有的四众弟子,都是欲界的果报体,故需要饮食,在接受饮食中,有二个重点值得注意:

(一)调身少病:前面的都摄六根,对于烦恼欲望要完全消灭,因这些是颠倒所生,但饮食则是生活所需要,并非颠倒所生。饮食应当作药想,有如病痛时需要吃药,既然当作服药想,对于美好的食物或粗鄙的饮食,不要生起多吃或少吃之心,重要的是「趋得支身,以除饥渴。」只求获取营养来支持色身体力,以灭除饥渴之病,以上的饮食调身主要是指量的多寡。依天台宗小止观,饮食过多或过少皆不宜,譬如依自己的身体状况应该吃二餐,若想要博取日中一食的美名,强迫自己只吃一餐,结果造成身体虚弱,修行时就难以专注。又如贪好美食,吃得过量,气急生满,百脉不通,整个身体胀胀的,内心闇钝,第六意识活动迟钝,提不起心力修止修观,因此饮食数量的调和很重要。古德说,若不能调至中庸之道,可调到稍微略少于适当的量。饮食少一点,对修观照力有帮助,但也不能过于少量。以上说明饮食有调身的作用,至于饮食的量,应该视自己的需要,而不能贪求美味。

(二)调心离过:「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这里譬喻蜜蜂采华,牠只取走花的内在滋味,而不损害外在的颜色香味,所以蜜蜂不会破坏花,花仍存在。「比丘亦尔,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比丘受供养时,他也是取走饮食的营养,来除自己的饥渴之病,不应该多求,破坏自己的善心。破坏善心的意义有二:(1)破坏自己寂静的善心:本来修戒定慧很寂静,但见到美好饮食起贪心,内心就不寂静。(2)破坏信徒清净的信心:信徒见出家众贪求美食,会破坏对三宝的信心。

最后总结说:「譬如智者,筹量牛力,所堪多少,不令过分,以竭其力。」一位有智慧者,对于自己的身心状态,应该堪受多少饮食,自己要清楚分明,饮食不能过多或过少,而耗损自己的福报。

释义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根身生起了别,所以根身有障碍,心就会有障碍。譬如佛在世时,周利盘陀伽到斯提国托钵,斯提国当时有毒龙危害百姓,居民请周利盘陀伽尊者降伏毒龙,尊者是大阿罗汉,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脱,于是他到毒龙处所入火光三昧,降伏了毒龙。居民为感谢尊者,准备许多美好奶酪牛奶供养他。有一女众想,尊者吃太多牛奶恐怕太冷,于是取来与水同样颜色的酒供养尊者,尊者喝酒后,酒性发作,回精舍途中竟醉倒路旁。佛陀跟阿难尊者托钵回来见状,佛陀就明知故问说:「这是谁啊?」阿难尊者说:「他是周利盘陀伽。」佛陀说:「他能降伏毒龙啊,而现在却连一只蛤蟆都不能降伏。」佛陀呵责后就制定了不饮酒戒。这故事是说,圣人饮酒尚且会引起过失,何况是凡夫!所以我们内心会受生理状态的影响,因为心的活动要依止根身,而根身受饮食影响。所以有志于修行者,除了饮食数量的多少要拣别外,太污浊的饮食最好不要食用,如葱、蒜等,生吃增淫,熟吃增恚。此外,加工食品或化学药品等,也最好不要食用。有些人的体质很特别,如吃某种饮食就感觉不对劲,则此类食物即不适合食用。莫说是凡夫,甚至阿罗汉的饮食也要注意,因为饮食会影响生理状态,生理状态又影响心理状态,所以要知道自己身体的体质是冷性或热性,适合吃哪些食物,修行时的明了性才会强。

这里说明调和饮食,一定要知道调身调心,一方面使色身保持最佳状态,一方面远离贪瞋的过失。

丁三、懈怠睡眠苦对治

在《大毘婆沙论》说,睡眠因缘有三:

(一)饮食引生:只要有饮食就一定要有睡眠,若整天不睡眠,这是不正确的,为了消化食物,就需要睡眠。

(二)时节因缘:睡眠跟天气有关,有些人到晚上天黑时,就需要睡眠。

(三)懈怠引生:有些人的人生没有目标,没事就想睡。这里经文所说睡眠的对治,正是对治懈怠所引生的睡眠。至于饮食跟时节所引生的睡眠,在凡夫阶位暂时不能避免。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消文 这是第一科总标「精进之相」。精进的相貌是白天修习止观,莫浪费时光。佛在世时的时间是分成六时,昼三时及夜三时,晚上分成初夜、中夜及后夜等三时,一个时节等于四个小时。初夜及后夜也不停止修习止观,中夜时比较容易昏沉,故用来诵经。「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这里的完全没有睡眠,是指大阿罗汉的精进,如目犍连尊者、舍利弗尊者等具有三明、六通、八解脱的大阿罗汉,他们具有禅定三昧,根本不需要睡眠,普通的慧解脱阿罗汉都还做不到。《阿含经》上说,外道质问佛陀:「您老人家有睡眠吗?」佛陀答说:「我也有睡眠。」佛陀是在中夜睡四个小时,外道就讥嫌佛陀说:「佛陀您也睡眠,睡眠是愚痴相,您也跟愚痴相应。」佛陀说:「你根本不知什么叫愚痴相。」睡眠是不定心所,怎么会是愚痴呢?这是说,佛陀对睡眠跟饮食都是调和的。我们在读这段对治时要注意,前面讲到五欲的放纵,这是生理状态完全不需要的,是自己的妄想颠倒所捏造出来,故要完全消灭。但饮食睡眠不是颠倒心所捏造,人的果报体其生理结构需要饮食睡眠,故要调伏而不是断除。这段经文中,佛陀对具有禅定的大阿罗汉,标出精进之相,让我们产生惭愧心。

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早求自度,勿睡眠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

消文 这段经文说明对懈怠所引生睡眠的修观对治,这有二个观法,第一个观法:「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我们不应该懈怠睡眠,因为我们心中有很多的烦恼罪业,犹如盗贼经常在身旁出没,随时想杀害我们,故不应该懈怠。第二应观想:「当念无常之火,烧诸世间。」我们生命中所能用的时间有限,无常火在我们出生后就不断燃烧,一天一天的过去,寿命也随之减少,我们应当利用有限的生命早求解脱,不要空过时间而放纵自己懈怠睡眠。

释义 以下讲一个修观对治懈怠的故事:佛在世时有一商人带着狗出外经商,在休息时,狗把商人所带的肉全部吃光,商人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把狗儿的四条腿打断,丢弃旷野让牠自生自灭。狗被打断腿非常瞋恨,牠含瞋恨之心即将死亡,这时舍利弗尊者于寮房中打坐,他清净光明的心,昼夜六时观照众生得度与否,这时他知此狗因瞋心将堕三恶道,尊者就以神通力来到狗儿的地方,先给牠一碗牛奶喝,再为牠说法,以消灭狗心中的瞋恨障碍,不久狗就往生,并投生于舍卫国一户长者人家做儿子。当他七岁时,舍利弗尊者向长者要求这儿子做他的沙弥弟子,长者也答应了。沙弥跟尊者回精舍后,精勤修学,很快就证到阿罗汉果。比丘们对这件事议论纷纷,这沙弥怎么能如此迅速证得阿罗汉果呢?佛陀说:「这沙弥以前是迦叶佛时代的维那师父,他的声音特别清澈嘹喨,经常带领大众师共修。有一天共修中,有一老比丘的声音比较污浊迟钝,这维那师就讥嫌老比丘说:「你的声音怎么像狗叫一样难听。」老比丘说:「你怎么能对我讲这种话呢?你知道我是谁吗?」维那师说:「你是迦叶佛时代的比丘。」老比丘说:「不仅如此,我是一位阿罗汉,你对我讲这种话适当吗?」维那师父知道他是位圣人,赶紧向他忏悔。忏悔灭除了地狱果报,但余报还在,所以五百世堕为狗身,在这五百世中,大多没有吃饱饭。经过五百世老病死的生死折磨,才在这最后一世,又即将堕落三恶道时,舍利弗尊者见他有善根,出手救牠,牠后来出生为人而成就圣道。

以上故事是说,我们在还未入初果的位不退之前,虽然内心中积集了善根善业,但是我们心中也有烦恼跟罪业,如果临命终或其它时候触动这烦恼罪业,「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你要得到像今生的因缘,有健康的身体,遇到三宝的住世,有一道场安住,听闻佛法,专心修学,这是不可得也。有时我们看一只蚂蚁,牠到处乱窜,承受流转的痛苦。而我们今天得到尊贵人身,结果却浪费这个人身,实在非常可惜。我们今生中有很大的机会能成就解脱,如果不把握今生,「诸烦恼贼,常伺杀人,甚于怨家;安可睡眠,不自警寤?」万一触动罪业,万劫不复人身。所以这里从烦恼势力的强大,及在无常大火中,我们所能把握的时间不多,以这二方面来做观察,警惕自己精进修行。这要如何精进呢?看下一段经文的持戒对治。

烦恼毒蛇,睡在汝心;譬如黑蚖,在汝室睡。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睡蛇既出,乃可安眠。不出而眠,是无惭人。

消文 先讲一个譬喻:烦恼毒蛇睡在我们心中,「睡」是指种子,唯识学说,我们内心的相貌有二:一是现行,一是种子。种子虽没表现出来,但潜伏在第八识中。一个人虽暂时不起烦恼,但烦恼的功能仍存在,有如一个人睡觉,只要把他叫醒,他就会起来活动。譬如有一毒性很强的黑蛇,跟我们同一房间共住,表面上毒蛇虽未活动,但只要有一点音声吵醒牠,毒蛇就会伤害我们。所以心中的烦恼,只要遇上恶因缘,就可能触动烦恼而造罪业,故「当以持戒之钩,早摒除之。」蕅益大师说,这里的持戒不完全只是律仪戒,因律仪戒对治身口的过失,这里的持戒还包括定共戒、道共戒,含有止观的力量,尤其是有四念处的观行,以不净、苦、无常、无我四种智慧,观照我们的身心世界,以调伏爱取烦恼。烦恼蛇灭除后,才能安稳睡眠,睡眠也不再障碍心中的圣道。

我们的果报体需要饮食跟睡眠,《瑜伽师地论》说,睡眠的方法要采取分段的方式,一次不要睡太久,不宜连续睡眠超过六小时,否则心性容易闇钝。晚上睡眠不超过六小时,有时中午饭后会疲累,可小睡片刻。所以宁可以小睡的方式休息,也不要连续睡眠超过六小时。若要睡得少,应少吃甜点,饮食不可吃太多,吃得多就会睡得多。以上是睡眠的调和,以下是结示劝修。

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惭如铁钩,能制人非法。是故比丘,常当惭耻,无得暂替;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消文 这里的结劝不只针对睡眠,也包括前面的调伏五根,调伏第六意识,乃至调和饮食与睡眠的结劝。在整个修行当中,保持惭愧心非常重要,有如衣服能庄严色身,惭愧心能庄严功德,所以惭愧有生善的功能。其次,惭愧心就像铁钩,铁钩能制伏过失,所以惭愧心也有灭恶的功能。一个人若没有惭愧心,即使能布施、持戒,功德也难保持不失。有惭愧心的人才能生起善法,若无惭愧,则与畜生没有差别。

释义 佛陀讲完这段经文后,以惭愧做总结,惭愧的意义是内心能「崇重贤善,轻拒暴恶。」内心当中思惟人世间有贤善之法,也有暴恶之法,自己对善法是尊重赞叹,虽然不能马上做到,但对善法有好乐追求之心。对恶法虽然不能马上消灭,但能厌恶呵责,这就是惭愧。畜生道的生命是完全跟着直觉走的,如猫、狗饿时就寻找食物吃,累了就躺着睡,牠们没有什么惭愧。惭愧生起的因缘是来自于对生命的正见,知道善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召感痛苦果报,故站在离苦得乐的角度,才会尊重善法,厌离恶法。在菩萨的修学中,到了十住位,以空性为住时,就不退转了。但在十住位前的十信位,《瑜伽师地论》说,十信位的菩萨从初信到十信,他所依止的就是增上惭愧,「虽做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若出现身、口、意的过失,自己能产生反省对治的力量。为什么能反省对治呢?因广泛学习经论,内心能对善、恶划出一道标准,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他的行为自然会有章法。我总觉得一个人即使行菩萨道,自己也要有章法,有所坚持,有所让步,不论待人处事要有底限,若完全随顺众生,自己就丧失了应有的格调。这底限如何判断呢?这要从经论中学习义理,做为判断的标准,也就是要有惭愧心。内心要有好乐善法,厌离恶法的心态,这是一个人进步的最主要动力,如果不想追求善法,厌离恶法,则生命跟畜生就没有什么差别,因畜生只为饮食与睡眠而活,牠的生命完全没有增上的功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