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慈悲喜舍 见性成佛

发布时间:2024-09-11 09:24:00作者:念佛网
慈悲喜舍 见性成佛

达真堪布,1973年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县麦尔玛乡。7岁时在阿坝县朗措玛寺出家,依止毛尔盖克仓活佛和根秋饶吉活佛,系统规范地学修佛法基础和戒律。12岁时便能宣讲《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入菩萨行》等经论续部,并逐渐承担寺内许多事务,主持各种法会。

19岁时,达真堪布在喇荣五明佛学院依止根本上师法王晋美彭措,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系统修习显密经典,接受了大圆满法的完整传承和殊胜灌顶。26岁被法王授予喇荣五明佛学院堪布学位证书。2005年,堪布将大圆满法中精髓部分译成汉文,汇编《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及《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解释》两书。

近年来,堪布先后完成了《佛法是种活法》、《善者戒行》、《掌握完美》、《断惑慧剑》、《窍诀集要》等著作。

艺术周刊:作为普通人来讲,在修行和生活中难免遇到不如意之事以及逆缘,应该如何面对呢?

达真堪布:一群孩子用沙子建房子、修建筑,不小心碰倒了,孩子们就很伤心。其实,这有什么啊?倒塌了就倒塌了,被风刮没了就没了呗,也没有什么价值。但是那些幼稚的小孩子,却很伤心痛苦。

在智者的眼中,我们有时候就像个孩子。若稍微有人赞叹,就很高兴;若稍微有人诽谤,就很伤心;若稍微被人喜欢,就很得意;若稍微被人讨厌,就闷闷不乐;若稍微得到了一点利益,就得意忘形;若稍微遭受一点灾难,就执着不已……

只要是在世间,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大家都差不多,都在六道中轮回,都是凡夫俗子,所以互相还看不起谁、看不惯谁啊?只要是凡夫,只要在六道中轮回,都一样在轮回的牢狱里痛苦着,被贪嗔痴等烦恼紧紧地束缚着,所以没必要互相攀比、互相看不起。

当失去了所谓的名声、荣耀时,很多人既伤心又难过,甚至因绝望而走进绝路。真是愚痴到了极点!这些没有就没有了呗,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来就是虚假的。作为修行人,就要明白这些真相。一旦没有了,我们不动心;一旦有了,我们也不动心。无论何时,内心都如如不动,没有什么可烦的,也没有什么可伤心哭泣的。若是因此而伤心绝望,就像那些儿童一样,为失去了沙子堆砌的房屋而哭泣。这都是不应该的,也是不值得的。

其实,即使得到了世间的利益,也没有什么可高兴的;若有一天失去了这些,也没有什么可伤心的。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有就有,没有就没有。缘来缘去,很正常。若是想做一个修行人、成就者,无论行住坐卧,任何时候心都要保持平静。有了,没什么;没了,也没什么;来了,没什么;去了,也没什么。不可靠是正常的,无常是正常的,这都不离自性,都是自然的,如天上的云彩一样,云卷云舒。

艺术周刊:如果我们正在承受一些果报,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呢?

达真堪布:我们经常处在这种状态中——未得到的东西非常想得到,已经得到的东西非常怕失去。这种患得患失也是一种痛苦。这是因为什么?因为有贪心,有吝啬心。

我们都不敢舍弃。你不怕失去、不怕得不到,心里的这种障碍就放下了;放下的同时,就能够拥有了,就不用舍弃了。因为什么?真正的福报就在自己相续当中,在阿赖耶识当中。它不是说舍就可以舍掉的。该得到的一定会得到,不该得到的不会得到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不会是你的。现在你认为自己得到了,其实这些东西不一定是你的,也不一定属于你的福报,所以没有必要去执着现有的这些福报。

我们作为修行人,不要特地去想这个果。为什么说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呢?菩萨不敢种恶因,不敢结恶缘,这是他特别在意的地方。果出现了,能解决地就解决,解决不了的也无法逃避。而凡夫不怕种恶因,不怕结恶缘,只怕感受果报。

我们现在不能超越因果,但是可以转变因果。怎么转变?从因地转变。因改变了,果自然就变了。我们生活中有一些坎坷、艰难或痛苦,这时你只想摆脱、逃避是没有用的。若是通过忏悔,真正把恶因、恶缘消掉了,显现的果报自然会改变。你要改变这样的现实,也是要从因上入手,从因地上改变。你想掌握将来的命运,也是从因上入手,从因上改变。你懂得了因果,懂得了这些道理,心态自然就放下了。没有必要怕失去,怕得不到。

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尽量去种善根、结善缘。作为凡夫,也许很多时候做不到,还会种下一些恶因,还会结下一些恶缘,但是我们尽量去忏悔,尽量结善缘、种善根,将来就好了。真想改变命运,就要这样改变。这样才能改变相续,才能改变命运。如是因如是果,谁造谁受。患得患失、烦恼痛苦是没有必要的。

艺术周刊:在藏传佛教中,十分强调慈悲心与菩提心的重要性,是什么原因呢?

达真堪布:所有的菩萨的戒体、菩萨的学处都包含在这两条戒里:断除对众生的损害和损害因,修持对众生的饶益和饶益因。“对众生的损害”是指损害众生的行为,“损害因”是我执和我爱;“对众生的饶益”是指饶益众生的行为,“饶益因”是慈悲心和菩提心。菩萨所做的都是饶益众生的事,不能有任何伤害众生的行为。这两条戒,已经把所有的菩萨戒、愿行菩提心的学处都包含进去了,能认真做到这两条,就一切都包括了。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这就看自己了。

解脱成佛是大事,是生生世世的事,而那些小事只是眼前的事。我们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太短浅;心胸要打开一些,不要太狭窄。目光太短浅,心胸太狭窄,你肯定会因之受苦。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一切快乐的来源是饶益众生,但是很多人都不理解。“我只为自己就行了,我还要为他人?这不是没事找事吗?”那你就继续为自己吧,这样你永远也解脱不了。装得好好的,心里有没有痛苦自己最清楚。痛苦来源是什么?无始劫以来你一直为自己,一直自私!如果你还继续这样,就要继续感受痛苦。

佛和上师让你饶益众生,你能做到的就要去做。为什么让你发慈悲心、菩提心?为什么让你饶益众生?说是为众生发的、为众生做的,实际上都是给自己发的,没有给别人发;都是给自己做的,没有给别人做!发心也是给自己发的,修行也是给自己修的。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去为众生;没有智慧的人,为自己的时候直接去为自己。没有智慧的人永远都得不到解脱,有智慧的人在为他人的时候,使自己得到解脱。

我们发慈悲心,发菩提心,要帮助众生,饶益众生,实际上谁得到了利益?自己得到了;谁解脱了?自己解脱了。增加福报了,增加的是自己的福报;增加智慧了,增加的是自己的智慧。修佛就是修成“自己佛”么!修行是修自己,修成佛的也是自己,不是他人,不是众生。

艺术周刊:对亲近的人产生慈悲心并不难,可是对于怨敌产生慈悲心却不容易,是否应该对怨敌生起慈悲心呢?

达真堪布:我们所谓的怨敌等,其实都应该是我们悲悯的对境。我们不应该嗔恨他们,更不应该伤害他们。这些所谓的怨敌,由业力牵引,受烦恼控制,经常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总是不小心就伤害到自己,处处遇到不幸和痛苦。他们的内心如此愚痴、盲目,他们的所作所为也是如此。

人们常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这些所谓的敌人、仇人才是真正的“身不由己”!他们不是有意地想嗔恨、伤害我们,但是当业力现前时,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当烦恼生起时,他们只能由烦恼来主宰,无可奈何。而且,他们自己有那么多烦恼,内心那么痛苦,不断地造恶业,不断地跟众生结恶缘,将来还要继续六道轮回,还要遭受无穷无尽的痛苦。他们是那么的可怜,那么的无助!

若是仔细观察、认真思维,就只会对他们生起悲悯之心,不可能生起嗔恨之心。我们不是要跟烦恼、跟嗔恨心作对吗?那么就不要给嗔恨心产生的机会。如果你能这样思考,嗔恨心根本就没有生起来的余地,心里全是慈悲。这时,你的内心就是清净的。

当我们想到维对方这些众生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不容易,其实也是在保护自己的相续不被染污,这样内心就没有烦恼和痛苦了,这就是解脱烦恼痛苦的方法。而且,你也不可能再跟他结恶缘,不可能再去造业,这也是了缘、了债,最后了的是生死。可见,这才是真正自我保护的一个究竟的方法。我们是为了众生,但更利益了自己;我们是为众生,但最后真正的受益者、解脱者是自己。这也是智者和愚者的差别:愚者是自私自利的,最后伤害了自己,出脱无期;而智者是无私地利益众生的,最终身心得到了清净,会得到究竟或圆满的果位。

艺术周刊:当他人得到安乐时,很多人会产生嫉妒心,这种心态应该怎样调整呢?

达真堪布: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乘佛门,已经发了菩提心。我们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获得安乐。这就是我们当初的发心。

但是现在,我们观察一下自己:当身边的这些众生得到世出世间的利益时,当他们得到一些福报或者功德时,我们是不是发自肺腑地欢喜、赞叹?很多时候都不是的。自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内心不愉快了;自己虽然没有做什么,但是心里很难受:这就是嫉妒心。有嫉妒心就是凡夫,有嫉妒心就是过患。

自己应该观察一下自己,当身边的同修道友得到利益或者修行有进步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高兴,甚至还要阻碍他们呢?你发的菩提心是假的。“我是修净土的,修禅宗的……”“我是修大圆满法的,修大手印的……”连菩提心都没有,怎么能谈得上修大圆满、大手印呢?怎么能谈得上修净土、修禅宗呢?这些法都是在具有菩提心的基础上,才可以修持,才可以成就的。

既然我们是发菩提心的人,利益众生、让众生安乐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无论面对的众生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富人还是穷人,是亲人还是敌人,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安乐。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给他们安乐,他们自己就得到了安乐,或者其他众生带给了他们安乐——这是多好的事情啊!我们为什么要嫉妒呢?为什么要去阻碍呢?就像今天我们要完成一项任务,我们自己没有做,有人就帮我们完成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应该发自内心、自然而然地欢喜、赞叹。

如果我们嫉妒、阻碍,就说明我们当初发的菩提心是假的,我们没有真正进入大乘佛门。若是真正发出了菩提心,怎么会不高兴呢?这时应该高兴、赞叹,应该尽力地让他获得更多的利益和安乐。

艺术周刊: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哪些要点是值得格外注意的呢?

达真堪布:学佛修行不能走弯路。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这是修行的三个要点。没有出离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世间的,超不出轮回。没有菩提心,无论学什么修什么都是小乘的,只能得到声闻、缘觉的果位,不能成佛。

发菩提心以后还要证悟空性。一切善行都要有证悟空性智慧的摄持,这就是“三个殊胜”里的“正行无缘殊胜”。什么是“般若波罗蜜”?通过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有智慧的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有智慧的持戒才是持戒波罗蜜,有智慧的忍辱才是忍辱波罗蜜,有智慧的精进才是精进波罗蜜,有智慧的禅定才是禅定波罗蜜。如果没有智慧,没有般若波罗蜜,一切善行就都是有漏的善,只能得到人天的福报,不能摆脱轮回。

现在一说“明心见性”,都害怕,“我能吗?我不能开悟,因为我业障深重……”这有什么可怕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你不去寻找自己,不去了解你自己,这才是真正应该害怕的地方,这才是真正应该大惊小怪的地方。学佛,就是学习找到自己;修行,就是为了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了自己,才能了解其他的;连自己都不了解,还能了解什么?“原来我以为他挺好的,但是后来又变了……”那肯定会变,你认为了解他,实际上你根本没有了解他,因为你连自己都没有了解。万事万物、山河大地、一切一切都一样——都会变,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证悟、开悟,这个要求一点也不高,不是达不到的。如果我们没有佛的圆满智慧、圆满福报,需要自己从无到有修出来,那是很难的。但是福报、智慧是每个众生本来具足的。什么叫修福报?什么叫修智慧?就是让它显现出来。怎么才能显现出来?你去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承认你自己是佛,这叫显现。

什么叫业障?总是怀疑,总是不相信,不肯去找自己,不敢肯定你是佛,这就是你的烦恼、业障。别处哪有业障呢?

什么是成佛?你认识到自己、对自己有信心了,承认你自己是佛,这叫成佛。什么叫佛性?本来具有的清净平等的自性,这就是佛性。每一个众生本来都具足,跟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一点点也不差。

我们都具有释迦牟尼佛的智慧和福报,但是释迦牟尼佛已经证得了,我们还没有证得。我们没有证得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到现在还不肯去找。我们不肯找,这就是我们的业障。解脱、成佛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我们总觉得难,这就是我们的业障。

达真堪布法语教言

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彻悟;改正了所有的错误,这就是圆满。

观想不是着相。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相,这才叫不着相。相不是障碍,执着才是障碍。

精进不是一种刻意、一种勉强,而是内心里的一种欢喜、一种迫切,渴望能学、能修、能得到,每时每刻都不会忘掉。

你最执着的东西对你的伤害最大。你对哪件事、哪个人、哪句话执着心最强,它对你的伤害就最大,人就是这么被伤害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