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泉州佛教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4-10-29 10:00:41作者:念佛网
泉州佛教发展历程

宋代泉州的佛教

宋初曾下诏全国各县上报僧尼之数。据《宋朝事实类苑·祖宗圣训》记,宋太宗曰:“古者,一夫耕,三人食,尚有受其馁者,今殆二十人矣。”这就是说,以前一人种田,仅可勉强养活3人,如今一人种田却要养活20人。原来五代以后,为逃避租赋、徭役,大量家人为僧尼。如宋太宗所云:“东南之俗,连村跨邑去为僧者,盖慵稼穑而避徭役耳。”其时,泉州知州上奏朝廷,太宗去:“泉州奏,未剃僧尼系籍者四千余人,其已剃者数万人,尤可惊骇。”这表明宋初泉州逃赋役而入佛门的百姓之众,成为社会经济的严重问题。于是宋朝统治者对佛教采取经济上限制,政治上利用的政策。宋代兴起的程、朱理学在批判佛教的同时,又吸收佛教那些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部分教义,提出儒、道、释合一的主张。宋朝严格管理佛教,从建寺院到剃度僧尼,都得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实行度牒制度,限制寺院财产。泉州的佛教失去唐、五代时期发展的势头。

但是宋代泉州的社会经济繁荣,特别是泉州的海外贸易繁盛,佛教寺院积聚了巨大的财富,僧人和善信兴起了历史上没有过的大规模的修寺、建塔、造桥工程。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规模较大的佛寺得到重修,也新建不少的寺庙,如崇福寺、南天寺、法石寺和小雪峰寺,在泉州开元寺建甘露戒坛等。而泉州的地方官大都延请高僧,改建院堂,改变了对佛教寺院的管理方式。如熙宁年间(1068枣1077年),守陈枢改粥院为禅院,延请本观禅师主法华院、大中寺、崇福寺和水陆寺。元丰年间(1078-1085年),知州乔郎中,以泉州开元寺为禅林,延请僧子琦住持罗山院、承天寺。又如僧宗达,居泉州开元寺之普贤院,知州德秀延请其主崇福寺。

宋代泉州开元寺东西二塔的建筑,既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反映了泉州佛教寺院积聚的财富。据乾隆《泉州府志·坛庙寺观“转引明朝蒋德璟《双塔记略》云,开元寺东镇国塔,唐文#$% 禅师以本造,凡九级,六年方成,赐名镇国,唐咸通中(860-873年),以佛舍利镇塔中。“宋天禧中(1017-1021年),改为十三级”。“绍兴乙亥(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灾。淳熙丙年(淳熙十三年,1186年)僧了性重建。宝庆丁亥(宝庆三年,1227年)复灾,僧守淳易以砖,凡七级。嘉熙戊戌(嘉熙二年,1238年),僧本洪始易以石,仅一级而止。僧法权继之,至第四级。晋江人天竺院讲主(天赐)作第五级及合尖,凡十年始成。”塔高48.24米。

泉州开元寺西仁寿塔,据《双塔记》云,建于梁贞明二年(916年),号无量寿塔。宋政和甲午(政和四年,1114年),据传有青黄光起塔中,光束直冲云霄,不久变成五色光彩,天明乃灭,因此赐名仁寿。绍兴乙亥(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灾,淳熙年间,僧了性再造,复灾。僧守淳易以砖。绍定元年(1228年),僧自证始易以石。嘉熙元年(1237年)竣工,先镇国塔十年而成。塔高44.06米。

此外,还有石狮的万寿塔,又名“关锁塔”,俗称“姑嫂塔”,在宝盖山上。据《泉州府志·山川》记,关锁,水口镇塔也。登之可望商舶往来,宋绍兴中(1131-1162年),僧介殊建。故万寿塔即是风水塔,也是出入泉州湾舶的航标灯塔。塔高21米。

泉州开元寺拜庭有两座波罗门金涂式石塔。通高5.48米,每面刻四尊佛像,塔身四面刻圆拱龛,龛内浮雕故事图。塔顶四个转角雕刻带翅膀的怪兽,颇似唐墓出土的愧头俑。塔顶为方形石盖,四面刻佛的称谓,顶为复莲盆及多层相轮尖顶。塔顶四个转角坚起的石雕山花、蕉叶。卷云、人物故事画。左边一座塔的须弥座上刻:“右南厢梁安家室柳三娘,舍钱造宝塔二座,同祈平安。绍兴乙丑(绍兴十五年,1145年)七月题。王思问舍钱三十贯,乙酉重修。”

1982年8月,台风刮倒拜庭巨榕,榕树压倒石塔,塔中清理出五代时时泉州刺史王继勋等善信捐资雕刻的佛顶尊胜陀罗经幢。又清理出银质鎏金观音像,背面刻“泉州右南厢宣明坊女弟子柳三娘,与夫主梁安共舍宝塔一座,永充供奉,合家人口等增延福寿。时绍兴十五年六月日”。从铭方舍钱造塔的目的是“同祈平安”和“合家人口等增福延寿”,这表明了宋代泉州佛教的进一步世俗化。

宋代,泉州的僧人和善信,继唐、五代之遗风,创建了不少的石经幢,对佛教在泉州的传播起了很大的宣传作用。现存的还有“淳化元年”(990年)庚寅岁十二月二十八日”创立的《泉州招庆禅院大殿前佛顶陀罗经幢记》,为招庆禅院僧元恪撰,是“清信长者刘熙与弟阐,同发菩提心,舍净地之所建。”可见,这座唐末义存分灯弟子的招庆寺,北宋仍然存在。淳化二年(991年),泉州承天寺的陀罗尼经幢,为僧人严福舍资所创建。泉州水陆寺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僧宗美撰文,经幢为善信陈僧舍所居地为基址,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天圣三年(1025年),承天寺陀罗尼经幢,为僧体明等人施舍所创。开元寺天对九年(1031年)陀罗尼经幢,为泉州清凉院僧智贤募缘所创。

此外,还有南安丰州桃源宫的尊胜陀罗尼经幢,高高7.8米,八面正书,全幢七层,雕刻精美,有重翼羽状飞天。为“南安县清信女弟子葛门陈二十二娘……夫葛二十七郎”舍资创建。建经幢的目的是为“考妣二亲追荐……同保平安,特抽襄贿虔于当境神仙坊”建经幢,并凿井一口,时北宋天对三年(1025年)经幢保存完好,为现存经幢之典型。从经幢上的文字看,北宋泉州的善信,佛、道都求,这是佛教世俗化趋向的又一例证。还有泉州北门通天巷的陀罗尼经幢,通高6米,作13层,但文字多剥蚀,檐角雕刻羽翼和飘带飞天。其造型同丰州桃源宫石经幢,但造型较小而已,应是北宋所创。后经幢被围入泉州机电厂,为保护起见,1986年移至承天寺内。

泉州南宋加句灵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为长方形,四面,高55厘米,每面宽32厘米,辉缘岩雕成,保存完好。正面浮雕弥陀佛坐像,肩后浮刻一个光圈,跌坐仰莲台上,身披袈裟,面庞丰润,两耳垂肩,慈眼下垂,佛像高25厘米。弥陀佛屈右臂,作佛心印,左手平放腿上。纪年为“嘉定八年(1215年)岁次乙亥六月十四日造”。这是泉州发现的有纪年的唯一南宋石经幢。

宋代泉州佛教石雕塑像也有很高的水平。较著名的有晋江县东石镇岱山南天寺的石雕弥陀、观音和势至坐像。佛像高6米,宽3米,造型魁伟,形态威严而稳重,现出文静和慈祥。晋江金井镇小三村西资岩五尊石佛雕像(仅存三尊),据《福建通志》载,为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创建,正中如来佛高4.6米,肩宽1.6米,两旁观音、势至稍次之,妆金身,赤足踏莲台。

泉州北郊清源山瑞像岩石室的释迦立姿瑞像,依山石雕成,高4米,宽1.5米,神态庄严肃穆,慈祥大方,左手下垂,掌心朝外,右手高举平肩,作无畏手印,首饰螺髻。岩上刻“大宋元祐二年(1087年)岁次丁卯,众造释迦瑞像”。还有泉州东北郊赐恩岩石雕观音坐像,高4米,肩宽1.92米,六道垂发分披双肩,双手切合,掌心向上,慈眼低垂。据《闽书》引泉州《淳祐志》云,“元祐间(1086-1094年),民夜间见光相,镌白衣观音像于岩端”。

此外,泉州还有许多小宋代佛教石雕像,刻工圆熟,是为泉州佛教艺术雕刻的珍品。如大型力人柱础石雕,高82厘米、头顶直径30厘米,赤脚左膝跪地,左手撑腰,作用力状。力人足与手腕皆带圈饰,上体裸露,腰部缠带打结。头部嘴宽、鼻大、眼大、眼皮下垂,额上有深皱纹,头顶戴菩提树叶编成的帽子,两耳大而垂肩。就力人的整体看,完全是西南亚人的形象。《诸蕃志·天竺国》云,雍熙年间(984-987年),天竺国僧人护哪航海来泉州,“买隙地建佛刹于泉之城南,今宝林院是也”。此大型力人出土于南门城基础,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是宝林院的建筑构件。

泉州崇福寺有两尊宋代石雕像,刻工精细传神。既为泉州宋代佛教小型石雕珍品,又表明崇福寺曾是南禅宗寺院。石雕之一是一位修行的尊者,辉绿岩雕成,高69厘米、肩宽28厘米。尊者头发卷曲,胸前肋骨条条突出。右手执经卷,左手摸在头顶上,面部表现出“顿悟”的喜悦表情,雕工传神。1954年,英国皇家亚细亚学会杂志,第1、2合刊期,登载约翰·福斯特文章,认为该石雕的题材,似是印度的涅槃。但是我们从尊者的面部表情看,更像是佛教禅宗的“顿悟”表现。另一尊佛教小型石雕像是佛教禅宗始祖达摩的坐像。辉绿岩雕成,像高58厘米、肩宽22厘米。坐像头部侧向右,头无发,合眼、闭嘴,两颊皆胡须,面形像西南亚人。两手合抱平抬于宽大的袈裟里,足履僧鞋外露,衣褶刻工流畅。

宋代泉州佛教著名石雕还有开元寺镇国塔须弥座上的佛传图浮雕。这一列佛传图浮雕原有40方,现仅存38方,皆用泉州的名产枣玉晶瑚青石雕成,石质柔韧,刻工精绝。其艺术水平,远胜于镇国塔塔身上的菩萨、天王和力士石雕。这群佛教神话故事石雕的内容,大都取材印度,但石雕的人物装束及周围环境布置,已经全部中国化了。这群艺术石雕作品,可称古代建筑中之瑰宝。考古学家认为,堪与南京栖霞寺、山西云冈石窟的佛传图雕刻相媲美。1935年,瑞士人戴密微、德国人艾克合著《刺桐双塔》一书,把这雕刻群誉为“神奇的雕刻艺术”。这一雕刻群,既反映宋代泉州佛教的文化艺术,又反映了宋代泉州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海外贸易的繁荣。

宋代,泉州僧人造桥尤其突出,有利交通的发展,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公益事业,同时也是弘扬佛教思想文化的一种手段。宋代泉州10座著名大石桥的兴建和修建,有7座与佛教僧人有关。如横跨泉州与惠安之间的洛阳江上的万安桥(俗称洛阳桥),全长834米,宽4.95米。桥的南北两端各造四座塔,其中一座婆罗门金涂式塔上,刻《偈菩月经》及释迦造像。桥堍上各有4尊石力神,守护桥头。这一切均按佛教的要求而为之。

据乾隆《泉州府志》载,皇祐五年(1053年),僧人宗善等倡议造石桥,以后泉州太守蔡襄续之。安平桥,横跨晋江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之间,据乾隆《泉州府志·水利桥渡》记,宋绍兴八年(1138年),僧人祖派倡建。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泉州太郡赵令衿续之。桥长2251米,约五华里,俗呼“五里桥”。桥上建有佛教塔幢数座,桥头有石力神守护,桥的中亭祀观音。石笋桥,俗称浮桥,在泉州城临漳门外,横跨晋江下游。绍兴三十年(1160年),僧文会倡建石桥,全长约260多米,桥上南北两端各建有4座婆罗门金涂式石塔,塔上刻释氏成佛的故事,桥头有力士守护。为解决两桥墩间的跨度过长,石笋桥采用“伸臂式”的砌筑方法,这是宋代泉州僧人的创造。凤屿盘光桥,在泉州东门外,横跨浔美、乌屿间,宝祐年间(1253-1258年),僧人道询建(今于桥址筑跨海长堤),长1300多米。普利大通桥,在今石狮,绍兴十二年(1142年),僧人智资董其事,长600多米。玉澜桥,在府治东南20公里,横跨海港3300多米,绍兴年间(1131-1162年),僧人仁惠修。苏埭桥,在晋江县海尾乡,长7200多米,以通泥难行处,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僧人守建。

此外,宁代泉州僧人还建造、修建许多石桥,几乎遍布各县,比较著名的有泉州临漳门外的龟山桥、棠阴桥和甘棠桥,皆庆元四年(1198年)僧人了性重修。登瀛桥,在十九都,僧人道询建。悲济桥,皇祐年间(1049-1054年),僧人法超建。长264米。蚶江桥,在二十三都,元符年间(1098-1100年),僧人怀应建。龙尾桥,在二十三都,僧道询建。吟啸桥,在三十都,咸平年中(998-1003年)僧人行珍等易为石桥。濠市桥,在四十都,在观年间(1107-1110年),僧人宗爽建。安济桥,在四十五六都,乾道八年(1172年),僧人了性建。康溪桥,在四十五六都,庆元二年(1196年),僧人绍杰建。濠溪桥,在四十五六都,大观年间(1107-1110年),僧人宗爽建。金#$% 桥,在四十七都,淳熙八年(1181年),僧人白昕等建。金鸡桥,在南安九日山下,横跨晋江,嘉定年间(1208-1224年),僧人惠魁重修。严浦桥,在二都,嘉定二年(1238年),僧人宗佑重修。惠安县獭窟屿桥,开禧年间(1205-1207年),僧人道询建。

宋代,泉州佛教寺院出现一批著名僧人,他们或以佛理精通,或以道术精深,或能文善诗而著名。他们在学佛的同时,又兼通儒术,以便与儒家争辩抗衡。如戒环禅师,晋江人,居开元寺,空寂自颐,深造妙道。曾作《法华经》、《楞严经》要解,又作认《般若经》、《法华经》和《楞严经》,为以后谈佛道者之宗。僧定诸,晋江人,精心内典,兼通儒书,有《去华》诗集行世。僧宗已,主资圣院,夏讲经听者千人,后又主持承天寺、千佛院、宝林院。僧法辉,晋江人,居广福院,禅余以诗自娱。本观禅师,晋江人,熙宁年间主开元寺粥院,又主持法华《语录》行世。招庆禅师,晋江人,道力深厚,广大微妙,无不通达。后为人说法,或以经论,或以老庄,或以卜筮,或以方药,下至俗谛,皆能随其根器。可知他是精通儒、道、释、巫、医的通才。僧普足,永春人,得法于大静山明禅师。无丰六年(1083年),居安溪清水岩,据传有祷雨、驱鬼异能。佛教僧人得法祈雨、斗鬼皆佛教受道教影响世俗化的表现。后累受封赐,名为清水祖师。庆老禅师,泉州人,能文而禅,疏释《宗密圆觉说补》。《僧宝传》。僧子琦,惠安人,讲贯群经,尤长于《楞严经》,有《五会语》传世。有朋禅师,南安人,元丰二年(1079年)主开元寺,有《两会语》惊世,《颂禅余咏》行世。僧宗达,晋江人,有诗名,居开元寺普贤院,后主崇福寺,考订佛经诸伪字,禅门宗之。僧太初,晋江人,住开元寺尊胜阁,严律行,兼能诗、古文,曾出《孟子·夜气章》以授学者,名《牛山经》,所作文章,如泉州《承天寺僧堂记》,简严有体。僧守净,有道术,嘉定年中(1208-1224年),镌石佛于安平岱峰山,刻“泉南佛国”四个大字于旁。其造金鸡石桥和镌岱峰山石佛同时兴工,法身双现,尤异事去。僧道询,惠安有,据传遇王阳仙人,授以粒丸,服之而得道术,能“朗悟内典,精勤戒行”。僧人服道仙丹而得道术,此又是一个宋代佛、道融合和佛教世俗化的传说。史公祖师,晋江人,隐于德化九仙山,殁后里塑像祀之,有驱蝗、驱疫异能。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宋代,泉州佛教与儒、道合一的表现。泉州南安九日山下有延福寺(太康年间建),寺内水陆堂祀民间俗神通远王。进士李邴作《延福寺水陆堂记》里,对慧邃禅师以佛戒改造远王神祠的杀牲祭祀行为,表示了高度的赞赏。说“师以佛戒信于神,其有不信于人乎;神以佛戒惠于物,其有不惠于人乎?是佛与神交致其道、人与物两蒙其利”。这些都是佛教改造神仙信仰的例证。

从九日山延福寺的历史看,唐咸通年中(860-873年),在延福寺里建灵乐神祠,祀通元王。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开始在通远五神祠举行由地方官员主持的航海祈风典礼。宋绍兴元年(1131年),慧邃禅师以佛戒改造世俗化道教的祀神仪式,美其名曰“是佛与神交致其道,人与物两蒙其利”。但是南宋泉州地方官员却不遵守此佛戒,他们仍然于每年夏、冬两次祈风于九日山通元王祠,又是“桂酒椒浆,为舟预请”,礼毕,又是“饮福”。如果从唐咸通以后延福寺发展的历史看,它实际是佛、道融合的发展见证,至北宋元丰以后,道教俗神通元王神的声誉,已远远超过延福寺的佛教,以致九日山摩崖尽是祀通远王神的祈风石刻。南宋泉州知州真德秀在《祭大仙祈雨祝文》云,“夫以佛道之尊,仙道之大,固万灵之所命”,把仙、佛放到同等地位一起祷祝,这是宋代泉州儒、道、释合一的事例。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