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兵:佛法与现代人的“心病”
发布时间:2023-04-28 11:52:47作者:念佛网
陈兵:佛法与现代人的“心病”
从深层次讲,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根源,可以说在于信仰的丧失和崩溃。自古以来,为人们提供信仰支撑的宗教,起着调节心理、抚慰痛苦、缓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解决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意义、价值、终极关怀等问题。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认为:死亡焦虑盘踞在每个人的无意识中,是人产生积极进取的热情、不同层次的信仰和消极有害的压抑、忧虑、紧张、悲观、痛苦等负面情绪的深层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消解死亡焦虑,人的潜意识就可能给自己制造出身心疾病。近世以来,宗教贬值,意义丧失,许多人没有了足以安身立命的可靠信仰,导致价值失范、自我迷失、精神空虚,使心灵退化、庸俗化、脆弱化,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各种心因性疾病因而泛滥成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精神压力较低,社交关系比较活跃,饮食习惯比较健康,因而身心较为健康,反之则有损健康,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与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相近。荣格认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与宗教的衰落有关,他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文中说:
我已经观察出:一种有人引导的宗教生活,比起一种飘渺的生活要好得多、丰富得多,而且健全得多了。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宗教虽然以使人得到拯救为目的,也能起到心理治疗、促进健康的作用。信仰,包括宗教的祈祷、诵经、坐禅等修行方式,被认为有治疗心理疾病的颇佳疗效,被采用、改造为心理疗法。
20世纪中期以后新兴的第三、第四心理学,明言有为现代社会提供宗教替代品以医治心灵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但心理治疗也被医学界普遍采用。即便用药物治愈,如果精神心理的病根不除,还很可能复发。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无疑是治疗严重心性疾病的最佳途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药物治疗要低。心理治疗的广泛运用,被认为是继外科手术和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西方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估计已达500种左右。但多数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对人心的观察尚较肤浅,只是就病论病,没有追究到导致心理疾病的最深根源,无视也无力解决死亡焦虑、终极关怀的问题,因而其治疗耗时甚多而疗效有限。
佛教向以“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佛陀号称善于医治众病尤其是心病的大医王。佛法从终极根源上追究一切疾病之因,指出病起于业,业起于心。《维摩经 #8226;问疾品》说疾病从妄想颠倒诸烦恼生,从执“我”而生,从有攀缘生,欲除疾病,须以二无我的正见断除烦恼、妄执、攀缘之“病本”。藏传佛教《四部医续》之一《论述医续》说:所有疾病的根源是我执及因未觉悟而产生的贪、慎、痴等烦恼,贪引起风大失调,导致下半身病、寒病;嗔引起胆汁不调,导致上半身病、热病;痴引起黏液不调,导致头部病、寒病。
人言:“心病还须心药医。”佛法的理论和修证体系,都是引导众生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治其心、自净其意,从而从根源上解决一切心病的“心药”。佛法教人理性地认识人生的意义、价值,设有许多对治、转化烦恼,断除病本的技术,更有三学、六度等被称为“精神体操”的锻炼自心的修持体系,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超健康的心理状态。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佛法的技术和策略能用来复原或治疗失调的情绪和行为,佛法的技术和整体立足点可以帮助预防心理的失调。治疗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及用佛教心理疗法治疗生理性疾病,解除现代人的病苦,进而医治导致身心疾病的病态社会,是佛法义不容辞的责任。
佛法讲心身不二,“心恼故众生恼”,心理上的烦恼,能引起身心失调,导致疾病。《佛说医经》列举十种病因,其中忧愁、嗔恚二种为不良情绪,纯属心理原因,淫佚(纵欲)也与心理有关。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证明,过度的紧张、压抑、抑郁、悲痛、焦急、孤独、恐惧等心理反应,能通过对大脑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焦虑、癔病(歇斯底里)、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性厌食呕吐等神经症,及精神分裂、抑郁症、人格异常、性心理异常、更年期情绪异常、老年性痴呆等精神心理疾病,这类疾病尤其是抑郁症的发病率,在近几十年以来呈不断上涨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二亿多人,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左右,专家们预言: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的人类第二杀手。精神心理疾病在发达国家现代化程度高、竞争激烈的城市人中,比例偏高。
近十年来,随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精神心理疾病发病率也在不断增长。卫生部负责人披露:精神障碍在国内疾病总负担中已排名首位,目前各类精神病人达1600多万;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精神病发病率约增长了5倍,大约每10年翻一番,全国每年因精神问题自杀者达20万人。
精神心理疾病中,最常见的抑郁症,最具“现代病”特色。患者对世间的一切兴趣减退,全身疲乏,感到活得无价值,极度悲观,不愿与人交往,怀有自杀念头,一般都失去工作能力,严重者以自杀告终。
从深层次讲,心理因素导致疾病的根源,可以说在于信仰的丧失和崩溃。自古以来,为人们提供信仰支撑的宗教,起着调节心理、抚慰痛苦、缓解死亡焦虑的作用,解决人赖以安身立命的意义、价值、终极关怀等问题。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认为:死亡焦虑盘踞在每个人的无意识中,是人产生积极进取的热情、不同层次的信仰和消极有害的压抑、忧虑、紧张、悲观、痛苦等负面情绪的深层原因。如果不能有效地缓解、消解死亡焦虑,人的潜意识就可能给自己制造出身心疾病。近世以来,宗教贬值,意义丧失,许多人没有了足以安身立命的可靠信仰,导致价值失范、自我迷失、精神空虚,使心灵退化、庸俗化、脆弱化,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各种心因性疾病因而泛滥成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发现,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精神压力较低,社交关系比较活跃,饮食习惯比较健康,因而身心较为健康,反之则有损健康,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与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相近。荣格认为,现代人心理疾病的增多,与宗教的衰落有关,他在《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文中说:
我已经观察出:一种有人引导的宗教生活,比起一种飘渺的生活要好得多、丰富得多,而且健全得多了。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宗教虽然以使人得到拯救为目的,也能起到心理治疗、促进健康的作用。信仰,包括宗教的祈祷、诵经、坐禅等修行方式,被认为有治疗心理疾病的颇佳疗效,被采用、改造为心理疗法。
20世纪中期以后新兴的第三、第四心理学,明言有为现代社会提供宗教替代品以医治心灵疾病尤其是严重的精神分裂、抑郁症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药物,但心理治疗也被医学界普遍采用。即便用药物治愈,如果精神心理的病根不除,还很可能复发。药物与心理治疗结合,无疑是治疗严重心性疾病的最佳途径。研究表明:心理治疗后的复发率比药物治疗要低。心理治疗的广泛运用,被认为是继外科手术和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西方的心理治疗方法目前估计已达500种左右。但多数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对人心的观察尚较肤浅,只是就病论病,没有追究到导致心理疾病的最深根源,无视也无力解决死亡焦虑、终极关怀的问题,因而其治疗耗时甚多而疗效有限。
佛教向以“医治众生心病”为己任,佛陀号称善于医治众病尤其是心病的大医王。佛法从终极根源上追究一切疾病之因,指出病起于业,业起于心。《维摩经 #8226;问疾品》说疾病从妄想颠倒诸烦恼生,从执“我”而生,从有攀缘生,欲除疾病,须以二无我的正见断除烦恼、妄执、攀缘之“病本”。藏传佛教《四部医续》之一《论述医续》说:所有疾病的根源是我执及因未觉悟而产生的贪、慎、痴等烦恼,贪引起风大失调,导致下半身病、寒病;嗔引起胆汁不调,导致上半身病、热病;痴引起黏液不调,导致头部病、寒病。
人言:“心病还须心药医。”佛法的理论和修证体系,都是引导众生以如实知见的智慧自治其心、自净其意,从而从根源上解决一切心病的“心药”。佛法教人理性地认识人生的意义、价值,设有许多对治、转化烦恼,断除病本的技术,更有三学、六度等被称为“精神体操”的锻炼自心的修持体系,可以使人保持健康的、超健康的心理状态。西方心理学家也认为:佛法的技术和策略能用来复原或治疗失调的情绪和行为,佛法的技术和整体立足点可以帮助预防心理的失调。治疗由心理原因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及用佛教心理疗法治疗生理性疾病,解除现代人的病苦,进而医治导致身心疾病的病态社会,是佛法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