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五眼

发布时间:2023-09-13 08:52:24作者:念佛网
净土法门法师:五眼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下面五眼分开来介绍,第一个是「肉眼」,「即人间肉身之眼,能见现前色像,故曰简择」。简择是分别、是选择,这个是肉眼。肉眼有能力选择,有能力分别,只看到眼前的色像。如果是单单只有肉眼,不再加上其它的,很可能我们的选择错误了。在现前这个社会,这样的人太多,大有人在,看错了、选错了。那肉眼还加什么?要加智慧,有真智慧你就不会选错,没有智慧往往选错。亲近善知识,对我们修学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天眼,为天趣之眼」,这个天趣就是天道,六道里面的天道,他们的眼。天有二十八层,也是随着他们修行的功夫,智慧、福德不一样,所以他六根能力有大小的差别。「《大智度论》曰,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自地是自己所住的这个界,底下譬如说「如色界天以色界为自地」。色界天有十八层,每一层,譬如四禅初禅天,初禅天就有三层,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以大梵天为例子,大梵天这一层是他的自分,是他的自地,以及下面的他都知道,往上去他不知道。上面比他高,他知道自己这一层,往下他都知道。底下讲,「及下地(低于色界自地之界,例如欲界)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他完全照见。《大智度论》上所说的不是假的,我们如果真正相信、真正明了,我们的顶上是四王天,四王天再上去,忉利天,中国人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在忉利天;再上去夜摩天,再上去兜率天,弥勒菩萨修行的道场;再上去化乐天,再上去是欲界到顶了,他化自在天;再上去就是初禅,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佛告诉我们这个,真正用意何在?告诉我们畏天敬圣。这些神圣,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他全都照见,我们能瞒谁?做事情再秘密,心里起个念头,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全知道了,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佛菩萨告诉我们事实真相。人一定要知道自爱,现在人最可怜的不知道自爱。自爱,爱自己什么?爱自己的性德。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我要爱我的本善。伦理、道德都是性德,都是自己本有的,本有的不爱,你爱谁?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本有的。我们能自爱,诸天天神没有不尊敬你的,没有不保佑你的,他决定不会伤害你。为什么?你是好人,你是懂得自爱的人,懂得自爱的人就是好人。

我们再往下面看,「又《净影疏》曰,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天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死此生彼就是讲的六道轮回,他们看得很清楚。《净影疏》里面讲是修禅定的,这个天眼是修来的。底下有解释,诸天,生到天上那个天眼是报得的,你生到天上自然就有。修禅,真正得禅定,实在讲,欲界上面的四层天不是单单修福。上品十善这生天,只有上品十善,没有禅定功夫,最高的只能生到忉利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再上上不了。再上去都是修禅定的,禅定没有修成功。譬如禅定初禅修到一百分,你就到初禅天去了;如果你只有九十分怎么办?初禅天去不了,在欲界的第六天,他化自在天;八十分呢?八十分就在第五层,第五天他化天;只有七十分,七十分就在兜率天,逐级往下降。这个叫什么?未到定,修定没修成功,有一点禅定,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是这么回事情。从夜摩往上去都有一点定功,没有定功他去不了。所以依天得眼,这叫天眼。

「天眼实具以上两义。又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一者从修得」。这两种意思都说出来了。《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是报得的,生到天上就有,《净影疏》里面讲的这个,净影是小慧远,隋朝的慧远法师,《无量寿经》的批注叫《净影疏》,他讲的是修得。「《净影》所云,是指修得者。生于色界诸天自然生得之净眼,是为报得。谓从果报而得,不赖修成也」。譬如我们到人道来,投胎到人道,你得的这个人眼是报得的,不是修得的。「又通达者,如《智度论》曰,肉眼见近不见远」,太远看不见,近距离的看得清楚;「见前不见后」,我们眼睛看到前面,看不到后面;「见外不见内」,外面看得清楚,眼睛不能看自己;「见昼不见夜」,它还需要光做缘,没有光看不到,黑暗的看不到;「见上不见下」,这都是有障碍。「以此碍故求天眼」,肉眼有障碍,那怎么样?你求天眼,求天眼可以修。如果你得到天眼,远近没有障碍,前后没有障碍,内外也没有障碍,乃至于上下统统没有障碍,「故云通达」。这是说天眼通达。
「又秽土天眼所见,不出三千大千」,这是讲我们六道,我们六道是秽土,六道里面的二十八层天,他们的天眼最大的,能力最大的,见到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娑婆世界,其它诸佛世界就看不见,它有局限。「彼土菩萨天眼」,彼土是讲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菩萨的天眼,「十方恒沙世界」他都能看见,「及其中众生生死」。十方诸佛剎土大多数都有六道轮回,也有没有的,《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说得很详细。这两品经文,用现在科学家的话,那是太空物理,说明太虚空的真相,佛眼所见。

第三种,「法眼」。「望西曰,缘俗谛智,能照法故,名为法眼。憬兴曰:法眼即以有智为体,能见众生欲性心及诸佛法,故名法眼」。《笺注》是丁福保居士的,他说「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魏译》曰:法眼观察,究竟诸道」。这是祖师大德跟经典里面所说的。「今经云,法眼清净,其义应如《三藏法数》所云,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由上可见,菩萨于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复知种种方便门,以普度众生者,名为清净法眼」。老居士引用了这么一大堆,把法眼讲清楚、讲明白了。

缘俗谛智,俗谛是对真谛说的,前面讲照真达俗。俗谛是对于六道众生、对于十法界的众生,他都能够通达明了。这是智能,不是知识,知识做不到,一定要智慧。智慧为什么称之为谛?我们要晓得,大乘教里面,不但六道是俗,四圣法界也是俗。明白这桩事实真相,这个问题就解决,就晓得俗谛智从哪来的?从不分别、不执着来的。你看阿罗汉,我们在前面八正道里面正见、正思惟,你就知道了。正见、正思惟,世俗人没有,谁有?须陀洹得正见,阿罗汉得正思惟。阿罗汉没有出十法界,只出六道,没出十法界。须陀洹,乃至于阿那含(三果),还没出六道轮回。三果圣人住四禅五不还天,他的智慧是俗谛智,他没有真谛智,真谛智现前他就超越十法界,他到实报土去了。所以这个俗谛真的有智,智慧,我们讲小智慧,不是大智慧,烦恼放下一部分,没有完全放下。见思烦恼放下了是阿罗汉,见思烦恼的习气断掉是辟支佛,尘沙烦恼断掉是菩萨。也没有出十法界,都是俗谛智。乃至于十法界里面的佛,见思、尘沙不但都断掉,连习气都断了,只有无明没破,就是起心动念没放下,他还是俗谛智。如果把起心动念放下,他就证得真谛,真俗圆融,他成佛了,法身大士,他是圣人,他不是凡夫。大乘凡圣从这个地方分的,他不住在十法界了,他住在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一般修学大乘的,不是修净土的,不求往生的,多半生到华藏世界,华藏世界毘卢遮那的实报庄严土;如果是念佛人,他一定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弥陀的实报庄严土。

所以,俗谛有智,这智慧,能照法故,他对于佛的经教能通达、能了解,不能够透彻的了解,他也能够了解一部分。这是过去李老师跟我说过,上上根人听经学教,听讲经、学经教,从教理上下功夫,这是上上根人。一部经,你从教理上,理通了,一切经全通了。那是什么人?惠能大师为我们示现过,他是教理通了,所以一切经全通。他说如其不然,我们不是上上根人呢?不得已而求其次,我们求通教义,通教义就是俗谛智,不能全通,通一部分。我学净宗,净宗的典籍,我这一部经通了,净宗典籍全通了;其它的还不行,像《华严》、《法华》、《般若》还不行,我自己这一宗通了。这都叫善学、会学。如果学习经教只记老师怎么讲的,把它牢牢的记住,这个不行,这学一部你就会一部,再换个本子你就不会了。这样学法就学得太苦、学得太笨,叫笨拙。

我早年学经教,老师给我讲这个道理,主要的就是教我听讲要听老师讲的义理,不要听他的言语。为什么?道理懂得,你自己会讲,何必要学人言语?这个对的。所以不准我写笔记。你要多听,一定把道理听懂,自己就会了,你讲的就活泼。如果复讲别人的,完全照人家怎么讲法你也怎么讲法,显得非常笨拙。上台去讲,没讲错,但是听众听不出味道出来,容易疲倦,提不起精神。不过,真正能够学到义理,还是要具备条件,这是我们一般所讲的悟性,没有悟性的人没办法,学教就很困难。在从前念书,即使是世间法,老师都着重学生的悟性。抗战期间我们念初中,念初中一年级、二年级,我们听到老师在一起谈话的时候,谈到学生,就说某个学生有悟性,某个学生悟性很差。所以考试的题目,考试题目不多,通常考试都是四道题,一道题二十五分,都是用智慧来解答,在这里面可以看到学生的悟性。有的老师考试的时候只出两道题,一道题五十分,完全看你的悟性。我们还遇到老师,数学老师,出什么题?问答题,它不是计算,问答题。全部是考学生的悟性,跟现在的考试不一样,现在的考试是什么?是非题、填充题,那个不行,那没有悟性,那是考记忆力。所以,要悟性,也要有记忆,这个学生能学得成功。这是解释俗谛智。

憬兴师也是这个意思,「法眼即以有智为体」,它还是智慧,俗谛智慧。智慧一定从放下得来的,不是学得来的,从清净心得来的,「能见众生」,「欲」是欲望,「性」是性情,「心」是念头,这是观机,下面「及诸佛法」,他对佛法有认知,所以能够观机施教,这叫法眼。世出世法里头,为人师者,这个条件必须要有。具足这个条件,各人根性不相同,所以法眼也有程度上不一样。有这个条件可以修,就是可以学习,真正能够持戒修定,能够研究大乘,法眼的能力就会增长,就能够慢慢扩大,这是属于德行里面的一种。《笺注》这是丁福保说的,「分明观达」,他这用观通达「缘生差别之法」。所有一切法都是因缘生法,因缘所生法就不是真的,为什么?它没有自体,缘聚的时候这个法现前,缘散的时候这个法就不存在。我们人身是缘生法,四大五蕴,聚的时候形状在,散的时候这形状就不在,这不是真的。到极乐世界,你所得的身体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它不是五蕴的色法,它是法性身,所以他的身体没有变化。他居住的是法性土,山河大地也永远不会有变化。不像我们这个世界,人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山河大地,乃至于地球,都有成住坏空。所以说万法无常,只有自性真常。真的我们要爱惜它,妄的不要去理会它,随缘,有很好,没有也很好,就对了。真的要抓住。修养自己的德行,修养自己的智慧,这是带得去的。所造的一切善恶都应当放下,你才很容易往生,离开这个世界没有一丝毫的牵挂。

《魏译》,这是《无量寿经》康僧铠的本子,翻译的本子,「法眼观察,究竟诸道」。这是菩萨的法眼,不是声闻、缘觉,不是凡夫,菩萨法眼他才能究竟诸道。「今经云,法眼清净」,这个意思要应该像《三藏法数》里面所说的,「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菩萨,最低的菩萨也要有清净心。什么人得清净心?我们知道阿罗汉得清净心。为什么?见思烦恼断了,也是我们在前面八正道里面所讲的,正见得到,正思惟得到。为什么得到正见?五种见惑断了,五种思惑断了,就是见思烦恼都断了,证阿罗汉果,得清净心,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他得到。菩萨得到清净心,他是什么样的阶位?《华严经》上告诉我们,十信菩萨他是第七信。初信菩萨跟小乘须陀洹断烦恼是平等的,见惑断了;七信位的菩萨跟阿罗汉是平等的,思惑断了,但是智慧比阿罗汉高多了,阿罗汉比不上,断烦恼是相同的、相等的。这我们一看就很清楚,六信位的菩萨都没有离开六道轮回,七信离开了。这些人,从初信位都有俗谛智,都有这个智慧;也就是说,清净心一级比一级清净,到阿罗汉清净圆满了,再往上去是平等心现前。所以,他以净法眼遍观诸法,能知,更可贵的他能行!我们现在经教学多了,能知不能行,为什么?没放下。菩萨能知能行,真的把见思烦恼放下了。

「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不是说知是法你能证道,知是法不能证道,行是法才能证道。所以,清凉大师判《华严经》四分,信解行证,我们能信能解,如果不能行,后头证果就没有分,最重要的是行。真放下,真的把它断掉,这才能证果。「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这一句是讲教化众生,你看教化众生,自己先证得才能教人。世出世法没有例外的。老师教学生,释迦牟尼佛教学成功了,孔子教学也成功了,他靠什么?为什么他教学那么成功,别人都不如他?其实并没有秘诀,是因为他们做到了,然后再教,所以他成功了。我们做不到,所以怎么学也没有学好,怎么教也没看到效果,原因就在此地。懂得这个道理,我们才晓得,行比说重要多了!行是身教,说是言教,有言教没有身教,人家不相信你。所谓的是「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反过来,能行他不能说,这个人还是真智慧。能行肯定能说,能说未必能行。

我们过去在汤池做实验,教《弟子规》,我们召集一批老师,三十七个人。第一天我跟他们大家见面,勉励他们,就举出这个例子。孔子教学成功,释迦教学成功,原因就是能行,所说的全都做到,没有做到的不说。所以,我勉励这些老师们,当时我给他们四个月的时间,希望四个月能够把《弟子规》上,《弟子规》总共一百一十三桩事,统统要做到,你才能教得好。如果自己没有做到,那我们这个教育会失败。这个教育的失败影响很大,所以希望大家把它当作一桩功德来做。做成功了,让全世界人都认识,传统的方法管用,让他能建立信心,这个功德多大!如果做失败,他们永远不会再相信,古老的东西过时了、没用了,不要去学它,应当要淘汰掉。你看,传统文化存亡在此一举。这些老师们了不起,个个都是菩萨,他们明白、他们觉悟了,认真去干。进度超过我的预料,我给他四个月,他们两个月就做到了。我每想到这桩事情,这不是人干出来的,祖宗之德,三宝加持,有这么好的效果。虽然中心关闭三年了,可是影响没有到全世界也到东南亚了,亚洲到处都受影响。现在连日本也希望真正看到汤池的面目,他们想学,他们也想干。

所以,能不能把正法真正落实,常住世间,传统的圣贤教学能不能再恢复起来,靠老师,靠真正觉悟的老师,有真正觉悟的老师决定成功。这个成败关系太大,如果是失败,不如不做,为什么?人家一个问号打在那里。做失败了,别人一个观念,错误观念,传统东西是落伍的,是做不到的,那是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应当完全抛弃。这就麻烦大了,传统的根从这儿就断掉了。所以,做这桩事情是好事,要非常小心谨慎,从我自己做起。我们自己不作示范,老师们没有榜样。换句话说,成功失败在一个人,领导人,关系太大了!自己亲身去干有意义,要充满了信心,认真、努力,然后才能够令一切众生令修令证。由上可见,菩萨于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复知种种方便法门,这才能普度众生,这叫清净法眼。我们今天就学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八十四面第七行,最后两个字看起:

「由上可见,菩萨于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从上面所说的五眼,肉眼、天眼、法眼,可知菩萨于一切法,世出世间,没有一法不知道。这个说法现在有很多人不赞同,认为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只有过去宗教对上帝、神的赞美,说「全知全能」,人不可能做到的,那神到底有没有还是个疑问,这是个赞叹的名词。在大乘法里面告诉我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菩萨知道,佛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知道,大乘教里面说这是一切众生的本能,自性里面本具的般若德相,纵然在迷,依旧没有失掉。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于一切法能知能行,没有不知道的,没有做不到的。众生因为迷失了自性,诸位一定要记住,是迷失,不是真的失掉。如果你现在觉悟了,不迷了,自性里面智慧德能就现前,你就得到真实的受用。这个真实的受用就是于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过去、未来,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没有一样不知道。

科学家今天所知道的是一部分,譬如我们说它小而无内,佛法里面它的名词叫极微之微,这最小的物质,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叫邻虚尘。今天量子学家发现最小的物质,应该也是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小到什么程度?科学家也把它数量说出来。以一个电子做单位,电子很小,肉眼看不见。我们知道原子核就好像太阳系一样,当中原子核,有很多个电子环绕着旋转,确实像一个小星系的模型一样,当中有太阳,围绕着太阳的有行星,围绕着行星有卫星,原子真的是个小模型,宇宙就是这个小模型的扩大而已。这个量子有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也称为微中子,一百亿个组成一个电子,换句话说,量子的体积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没法子看到,它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波动的速度非常快。这个速度科学家没说出来,在佛经上弥勒菩萨说出来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它们存在的时间是一弹指的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一百个千,三百二十兆,速度这么快!如果用现在说一秒钟,一秒钟我们弹指,弹五次的话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弹到五次,那就是一秒钟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一秒钟它振动的频率是一千六百兆次,每一次就是它生灭的时间,你看多快。而每一次里面,佛又告诉我们,一次里头有成住坏空,这更不可思议。这样小的物质,在这么快的运动之下,几乎是不存在。不能说它不存在,它有,确实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真叫剎那生灭,不可得。这么小的物质里面,佛说它里面有大千世界,大千世界没缩小,这个小微点没放大,能互相相即兼容。这是连现在科学、哲学里面都属于不可思议。佛告诉我们,这是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真相,诸法实相。谁能知?菩萨能知。为什么菩萨能知?菩萨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他能知。菩萨能证,因为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就证得,不分别、不执着他就知道。

今天的科学与哲学没有离开分别执着,没有离开起心动念。所以我们认为科学家很了不起,他们用数学来推演,用科学仪器来观察,居然能看到阿赖耶,前面所说的现象,阿赖耶的现象,极微之微,看到宇宙的源起,不过这阿赖耶从哪里来的他就不知道了。阿赖耶的三细相,能量、信息、物质,科学家发现了,佛法的名词叫阿赖耶的业相,就是能量,信息是阿赖耶的转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要没有现代科学的证明,我们对佛经上说的这些话没有办法完全相信,只是勉强的相信。为什么?佛菩萨没有妄语,佛菩萨见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跟我们空间维次不相同,我们不知道,我们相信佛菩萨讲的是对的。如果我们能行,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我们就证得了,跟佛菩萨没有两样。在《法华经》上所谓的「入佛知见」,我们也契入佛知佛见,就是能知,能知决定能行。能行什么?能放下,这就是能行。放下见思烦恼,你就证阿罗汉,为什么不放下?放下见思烦恼,六道轮回就没有了。所以六道不是真的,六道像一个梦境。佛讲经教学常常用梦幻泡影来做比喻,因为我们都有作梦的经验,梦中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有,一觉醒来之后,梦中所有境界了不可得。如果我们证到阿罗汉,也就是说放下对一切法的执着,不再执着了,六道就没有了。

六道怎么来的?是你有执着就有六道,执着是六道的因,有因当然就有果,业因果报丝毫不爽。非常可惜现代人只重视在物理上的研究,把心理疏忽掉了。现代科学家虽然发现物质的基础居然是心念,就是念头,人要是不起心、不动念,物质现象就没有了,物质现象是起心动念变现出来的。最近三十年才发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发现是有价值的,有不可思议的价值,因为它证明了大乘教里面佛常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物质现象是从心想生,精神现象也从心想生,人的心想我们真的明白了,真的肯定了,一丝毫不怀疑了,这个力量是无穷大。今天地球上这个灾难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只要念头纯正,地球上任何灾难都不会发生。灾难从哪里来的?是一切不善的心行累积而产生的现象。我们把念头转过来,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地球上的灾难就没有了,我们自己身心的疾病也没有了。这说明心念是十法界依正庄严的主宰,妄想真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了,十法界没有了,那眼前所现的叫一真法界,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明心见性的菩萨都住在这个地方。

所以他能知种种所行之法。这个种种不但是指天上人间,六道、十法界的依正庄严,不只这些,他知道过去、未来,知道十法界无量无边无数的诸佛剎土,这个里头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不能行,只是有时候他没想到。为什么没有想到?因为他没有想,一真法界里面的菩萨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哪来的妄想!于是大乘经里面佛教导我们另外一个字,叫缘,他没有缘它就不起作用,不起作用佛学名词叫不起现行,我们今天人讲不起作用,他有缘它就起作用,有缘就能够现世出世间一切法的依正庄严,出世间,实报土,世间,十法界依正庄严,能知能行。我们自己要相信这句话,因为它是性德,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复知种种方便门」,种种方便也称之为善巧方便,方是方法,便是便宜,就是最适当的方法,最精巧的方法,方法没有一定,因时、因处、因人千变万化,所以叫善巧,巧妙,这些善巧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契入所希求之道。所以古大德才说「慈悲为本,方便为门」,这是为人家解释什么叫佛教。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佛教?」古大德这两句的答复讲绝了,真正简单而讲到究竟圆满。什么是佛法?佛法是慈悲、是方便。真实智慧,真实利益,方便是真实利益。「以普度众生者,名为清净法眼」。菩萨没有自己,我这个念头他彻底放下了,决定不再执着这个身是我,也不会执着我们起一个心念认为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没有,完全没有了。这个我是假我,是末那识里一个错误观念,我见这个错误观念所造成的。这个我破掉,放下了,真我现前,那个不是假的。真我的自性就是真如本性,真我的现象就是能生万法,万法是真我的样子,真我的作用是真实利益,成就自己无上菩提,又能帮助别人修因证果,最后也契入无上正觉,所以经上讲法眼清净。「极乐菩萨之法眼,亦复如是」。这一句很简单,把什么叫法眼说清楚了,法眼是了达诸法,也能帮助一切众生开法眼。

望西曰,下面第四个是「慧眼」,「望西曰:缘真谛智」。跟法眼不一样,法眼是缘俗谛智,十法界的菩萨能做到,但是真谛智十法界菩萨没有。为什么?真谛见性了,十法界没见性。他缘真谛理智,这是真实智慧。「能照空理」,真空之理,「故名慧眼」。法眼,知道一切现象。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之间总的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种现象,这整个宇宙说尽了。第一个是物质现象,第二个是精神现象,第三个是自然现象。能量是自然现象,信息,这是心理现象或者是精神现象,另外一种是物质现象,科学家能观察得到。这三样东西从哪来的?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一直到现在没讲清楚,有许多种说法都很难叫人心服口服。什么原因?没有人见到过,他没有见到,没有证得,他怎么能把这桩事情讲清楚?在这个世间唯有佛证得,所以只有大乘经里把这桩事情讲清楚、讲明白。古人相信,所以古人依着经典老方法去修行,证得的人可真不少。现在人把老方法废弃掉,老的旧了,过了时代,应当学习新的方法论,新的方法论是纯粹的科学,好像现在纯粹科学有相当的局限性,还有很多东西好像它没有办法。

这桩事情,应该在四十年前,台中李老师在慈光图书馆办大专佛学讲座,道安法师在台北也办大专佛学讲座,在中国佛教会的大讲堂,都很有成就。那个时候道安法师邀请我担任大专讲座的总主讲,我特地为这个事情去请教方东美先生,我要求他老人家为我们大专同学开一门课,因明,大乘教讲五明,因明。因明就是现在的科学方法论,它的性质跟辩证法、逻辑非常相似,开这门课程。老师告诉我,你们既然修学大乘,就不需要学这门东西,这门东西对于初学有用处,但是它不能契入境界,要契入佛菩萨境界,这些东西全没有用。他老人家说的我听得懂,禅宗里面所说的向上一着,超越了。科学方法论对初级佛学、中级佛学有用处,高级佛学没用了,用不上。为什么?高级佛学全部走向心理学。比心理更高一级是讲明心见性,不是心理,是性理。怎么个学法?放下就是。你看愈是最高的东西愈容易,哪有那么多麻烦!

惠能大师二十四岁,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那个时候佛教的道场是学校,讲堂里面讲经教学能大师一堂课没听过,禅堂、念佛堂修行他也没去过一次,未曾在禅堂里头坐一炷香,也未曾在念佛堂去念一天佛,什么都没有,他凭什么开悟,而且不是小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凭什么?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在佛门叫顿舍,三大类的烦恼,在忍和尚一句话当中他突然放下。大乘教认为这种人是上上根人,单刀直入,一丝毫委曲相都没有,干净利落。这一放下就成佛,不是成阿罗汉。这一放下,自性里面本具的无上正等正觉一时现前,就是你放下的同时,自性里面的般若智慧德相统统现前,这叫证得。这是慧眼出现,不但慧眼,连后面佛眼也出现了。惠能大师这一放下,五眼圆明,成为一代祖师,代佛教化众生;他有佛的智慧,他有佛的德行,他有佛的方法,同时也有佛的经验。经验从哪里来的?诸佛如来加持给他的。虽然经上没这句话,我们能够体会得到,因为有这个例子。你看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在过去生中所发的四十八愿,五劫修行,世界成就,这种功德加持给你,你真能得到,你真得受用。极乐菩萨如此,我们这个世界上的菩萨我相信没有例外的。不但释迦牟尼佛能加持你,阿弥陀佛、毘卢遮那佛我相信统统加持你。为什么?障碍没有了。所以缘真谛智,能照空理,空理是自性,就是见性,故名慧眼。
「憬兴曰:慧眼即以空智为体,照真空理」。真空不空。为什么不空?它遇到缘能生万法,虽生万法,万法是因缘所生,没有自性,就是没有自体,所以一切万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空有二边都照了。《大乘义章》里面说,「言慧眼者,观达名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什么叫慧眼?你能观,它不叫看,观跟看是一个意思,凡夫叫看,菩萨叫观。看,真眼里面有假眼在里头,所以往往看错了,慧眼是真眼,真眼里头有阿赖耶在里面,阿赖耶当家作主,所以就全看错了。阿赖耶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都属于阿赖耶。观里面,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观。所以观是真心,看是妄心。妄心所以他会看错,真心他不会看错,所以他观、他达(通达),这叫慧。慧能照瞩,能照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没有一样不通达,故名慧眼。「又见真者」,慧眼见真,「净影曰:能见真空,故名见真」。真空在哪里?就在万事万物里面,没有一桩事、没有一件物不是真空。谁能见到?菩萨能见到。什么菩萨?法身菩萨。前面我们讲法眼它是缘俗谛智,是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他能做得到,这个慧眼它是缘真谛智,只有法身大士他能做到,十法界里面的佛菩萨做不到,他比十法界高,这个见真就是见性,他明心见性了。

《大乘义章》里面说,「慧眼了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也就是说慧眼能见一切现象里的性相。性是能生能现,相是所生所现,能生的是真的,所生的是虚妄的。为什么?能生的不生不灭,所生的有生有灭。能生,真常;所生的,无常,他都清楚、都明了。在一切现象当中,他可以受用,非常欢喜的受用,他决定没有执着,我们一般人讲控制、占有,他绝对不会有这个念头。为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包括我们的身体、包括我们的心理,就是能够思惟想象的这个心是妄心,都是假的,都不可得,「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他看得太清楚了。所以应化在十法界,帮助十法界这些迷惑颠倒造业受报的苦难众生,他在这个里头游化,做种种示现,演说种种妙法,他连痕迹都不沾,这叫照真达俗。他为什么不沾?根本就没有现象这个事情,所以他不沾。我们今天对这些现象确实还有控制的念头、有占有的念头,什么原因?我们对这个事实真相没有真正认识。你说不认识,你经典读这么多年,听这么多年,听得都耳熟,自己都能说了,但是自己放不下。这是什么?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这句话说得好。我们得到的不是真智慧,真智慧是什么?真智慧是证悟,我们得到的是解悟,听别人说的,听佛菩萨说的,经典都读了,经典是这么说的,毕竟不是我们自己境界。

我们今天明白、觉悟了,解悟不行,务必要证悟,要证悟就得能行。能行是什么意思?能放下,就叫做能行。包括念佛堂那些念佛求生极乐世界的,你看堂主,堂主有一句口头禅常常在嘴里念着,提醒大家,「放下身心世界」。放下身体、放下念头,放下世间所有一切,都不要放在心上,单提一念,只提起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四个字,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就行了,就成功,不容许有杂念渗透进去。你念佛,里面有杂念,把你的功夫破坏,所以念了很多年,功夫不得力。为什么不得力?有妄念夹杂在里头。念佛功夫真正得力,不在乎念的多少,每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多,念十声佛号不少。关键在哪里?关键用真心,没有一个不往生。用妄心不行,用妄心不能往生。妄心是什么心?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贪瞋痴慢,妄心。每天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统统都是用妄心,念佛也是用妄心,所以只能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结个法缘,在这一生当中不起作用,不起作用就是不能往生。这一生我们要往生,真正求往生,那你用真心,别用妄心。心真则一切真,心真就一切正,关键在心。生活用真心,快乐!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样样都用真心。古大德跟我们提出四个字,在日常生活当中念念奉行,念念不违背,这四个字,诚敬谦和。诚是真诚,敬是恭敬,用真诚心,用恭敬的态度,谦虚、和睦。这四个字是真心,决定不是假的,妄心做不出来,真心则自然流露,我们不能不知道。用真心去想佛,用真心去念佛,一句、十句功德不可思议。

「《智度论》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着,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这《智度论》上说的,说得好。为什么求慧眼?为实相。实相是什么?一切法的真相,实是真实。慧眼能见实相,没有慧眼见不到实相。所以菩萨想明心见性,没有慧眼怎么行?慧眼就是真实智慧,你才见到诸法实相。得到慧眼,你就不见众生。这个可以给我们真正修学求慧眼的一个验证,你还见到有众生,就说明你没有得慧眼。慧眼现前怎么样?所有一切众生统统是菩萨。你还看到有众生,没有看到菩萨,你没见到。如果你得佛眼,你看一切众生皆是佛。所以你自己在哪个阶层自己清楚。什么时候跟释迦牟尼佛一样,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恭喜你,你成佛了。你什么时候看到一切众生皆是菩萨,说明你慧眼开了,你见到真相。一切众生真是菩萨,一切众生都在行菩萨道,作善的行菩萨道,作恶的也行菩萨道,你没有看见。

慧眼开的人,像一个什么?像一个从六道里头超越了,超越回过头来看六道,六道是什么?是大舞台,这么多菩萨在表演。表演给谁看的?表演给我看的,他们都是演员,我现在变成观众了。你看作善得善报,造恶得恶报,演得多逼真!真有这回事情?没有,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得到慧眼之后你就晓得,这个舞台上是表演的,没有一样是真的,造善因不是真的,得善果也不是真的;造恶不是真的,地狱果报也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就是一个相,一切法皆如。才晓得这么多菩萨演一场戏,帮助我开悟,帮助我成佛,这一切众生都是我的恩人。这场戏剧谁能看得出来?所以他底下说这句好,尽灭一异相,一相、异相都没有了。你还有一相,还有异相,有一异是什么?分别。真正到不起心、不动念,哪来的一异?一切法有没有?幻有,妙有。为什么?一切法了不可得。这是真的见到诸法实相。

舍离诸着,着是执着,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执着没有了,也就是我们讲得很粗,举一个例子,控制的念头没有了,占有的念头没有了,心地真的清净,一尘不染。不受一切法,一切法在面前,不受是什么?决定不干扰你,不影响你,你不受影响,不受干扰了,像看电影一样,银幕上的画面无论怎么复杂,你确实没有受到干扰。为什么?它是假的,这一场演完,银幕上一片白光,什么都没有了。这一片白光就好像什么?常寂光现前,最后现出真相,真相是常寂光。有慧眼的人很厉害,屏幕上的色相正在上演,他已经看到常寂光,见性不着相,着相就不见性了。不但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一切法是外面的,能见的是自己的智慧,就是慧眼,慧眼也没有了。如果还有一个慧眼,那就有病,哪来的慧眼?内外双离,圆圆满满契入一个境界,常寂光的境界,常寂光就是自己,常寂光就是万物,自己跟万物确确实实一体,在这一体里头分不出哪是自己,分不出哪是万物,万物跟自己真的融成一体,水乳交融,这是大圆满。

「又《思益经》云:慧眼为见何法」。《思益经》上问得好,慧眼见什么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答得好!真实智慧现前了,照见一切法空,照见一切法的真相。我们往下面看,「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无为法跟有为法是相对建立的,有为法没有了,哪来的无为法?我们要知道,这是如来的方便说。真正的佛法是什么?没有言语、没有现象,那是真的。有言语、有现象已经就不是真的。怕你着相,怕你起心动念,只要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一切现成的,你全都得到了。《思益经》上这个话说得好。

「以上广引经论以释慧眼见真」,这里面《思益经》跟《大论》说得最为精妙,《大论》就是《智度论》,说得好!「盖了了见,无所见,不见有为,不见无为,方名见真」。谁见真?佛见真,你是佛知佛见,你得到佛知佛见你就成佛了。凡夫见到的是妄相,见有见无,没见到真相,真相里头没有有无,真相里头没有真假,真相里头没有邪正,真相里头没有染净、没有善恶,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心里痕迹都不着,你见到真相了。这个境界是法身菩萨的境界。前面法眼以下,肉眼、天眼、法眼好懂,为什么?它是十法界的。慧眼跟佛眼不好懂,因为它是缘真谛智。我们学了有好处,虽然不是自己的境界,知道佛菩萨的境界跟我们真不一样,我们会从这里生羡慕的心,增长自己的愿力。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证得,不但慧眼证得,佛眼也证得。这底下有一句解释,「智慧自内灭,即《心经》之无智亦无得,乃了因佛性之所了也」。《心经》上有这一句,「无智亦无得」,此地引的智慧自内灭,跟《心经》上这句话意思完全相同。

再看末后这一段,「佛眼。如来之眼,名为佛眼,即照了诸法实相之眼。具足者,憬兴曰:一切种智为体,无法不照,故云具足」。佛眼具足,圆满了。慧眼已经不错了,提升就是佛眼。慧眼是法身菩萨,那佛眼是谁?《华严经》上讲的妙觉如来。等觉菩萨再提升就是妙觉,妙觉上面没有了。究竟圆满,称为具足,佛眼具足,具足是大圆满,没有丝毫的欠缺,这个如来是妙觉如来,称为佛眼,照了诸法实相之眼,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样不明了,没有一样不通达。大家一定要清楚、要明了,佛眼也是自己本来具有的,为什么?你本来是佛。你现在为什么成不了佛?是因为你不敢承认。为什么不敢承认?你有疑惑,贪瞋痴慢疑。为什么有疑?你迷得太久,你迷失自性的时间太长,在轮回里头,无量劫以来你染着不善的习气,这些习气对你来说跟你太熟悉,反而对自性生疏了。讲到自性不懂,懂了也不相信。这是你回头唯一的一个障碍,最大的障碍。如果你真能相信,真能回头,凡夫成佛一念之间。

六十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大乘佛法知难行易,一点不错。你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太难太难,你要想成佛很容易,放下就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表演的,十九岁放弃王位,放弃宫廷富贵的生活,离家去学道去了,去求学去了。这个示现是为我们在表演放下烦恼障。十二年的学习,当时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学派他都去学过,真的是广学多闻。那是什么?那是无始劫以来求知欲望的习气。到三十岁这一年,他学了十二年,大概也再没地方去学了,到菩提树下去入定,把十二年所学的统统放下。这放下什么?放下所知障。如果这个东西不放下,障碍你开悟,障碍你见性,二障,烦恼障、所知障。你看他给我们表演的,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你不肯放下你就被障,你怎么开悟?你怎么得定?

世尊这一表演,我们要会看,看出门道出来,原来大彻大悟是这么一回事情,放下原来就是。我们不会看,世尊这个表演不是白表演了吗?得会看!听经是要会听,关键在一个会字。所以释迦牟尼佛的示现完全是一个知识分子,这个世间知识分子是占大多数,他表演一个知识分子,广学多闻,用这种姿态出现在世间。在中国唐朝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他为我们所示现的不是知识分子,是一般生活非常清苦的劳工分子。他是樵夫,靠劳力生活,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每天到山上砍柴,挑到城里面来卖。这个行业现在没有了,现在每一家烧饭用电、用瓦斯,不用柴火了。可是给诸位说,七十年前中国大陆一般城市都烧柴火,城市里面没有电、没有瓦斯,而且没有自来水,所以有卖柴的、有卖水的,这个都是苦力。挑水,河里面的水,那个时候的河水很清,河水可以喝。我们小时候,小溪里面的、河流的,甚至于稻田里面的水,都可以捧起来喝,没有听到有什么传染病,没有,这抗战时期。

昨天余老师到这里来,你看我给他谈起,我们小学同学,回到七十年前,想想那个时代,有卖柴的、有卖水的,我们谈起来他懂,别人没有见到过,别人不懂。惠能大师示现这个身分,也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一时顿舍,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一起放下,这一放下就成佛了。成佛什么样子?头一个,你能够看得出来的,智慧现前了,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相统统现前。德相不容易看出来,智慧很容易看出来,为什么?他什么都懂了。没有念过的经书你念给他听,他能讲给你听,无论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懂了。这说明什么一桩事情?行易知难。可是如果你要不是彻底知道的话,你怎么肯放下?放下智慧就开了,智慧开了你才真肯放下。

我们从惠能大师那里看到,好像看破放下他是一次完成的,剎那之间。他做得那么彻底,做得那么圆满。这告诉我们凡夫成佛不难,难在你自己不肯放下,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憬兴法师说,佛眼是一切种智为体。一切种智是什么?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大乘教里面讲佛智有三种,第一个叫一切智,第二个叫道种智,第三个叫一切种智。声闻、缘觉证得的是一切智,菩萨证得的是道种智,佛所证得的叫一切种智。一切智知法总相,一切法的总相是什么?万法皆空,了不可得,这是法的总相。所以他能放得下,他能够超越六道轮回,六道就没有了。阿罗汉证得一切智,但是你要问他,这一切现象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阿罗汉不知道,菩萨知道。这种智慧叫道种智,道是道理,一切法从哪来的,什么个道理,种是种种,种种法源起的道理,为什么会有。所以一切智是知本体,知体,道种智是知道现象,现象跟作用,知道这些,一切种智就是一切智跟道种智完全了解,通达明了,如来所得的。佛眼是以一切种智为体,所以一切法的体(理体)、现象、作用,他没有一样不知道,所以无法不照,故云具足,佛眼具足。

「盖谓佛眼之本,是无上殊胜,谓之本胜。但亦兼具劣者,劣者其余四眼也」。佛眼是本,前面讲的慧眼、法眼、天眼、肉眼都是末,佛眼才是本,无上殊胜是谓本胜。当然肉眼的功能,佛眼统统具足;前面说的四眼,佛眼统统具足。「至于本胜者,能见佛性也。兼劣者,兼具其余四眼之用,故能照真俗二谛一切法也」。遍法界虚空界,过去、未来,真的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佛眼没有见不到的,佛眼也没有遗漏的。我们要知道,遍法界虚空界有多少佛?说不尽,佛太多太多了。我们地球上的人口还不到七十亿,十方世界佛剎无量无边,每一个佛剎都有一尊佛在那里教化,佛有多少?也是无量无边无数无尽。同学们要记住,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是数量能够说的。前面说过,尽灭一异相,那就是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共同一法身,共同一个法性,就是自性,同一个自性。这不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什么关系?一体。

我们这个身体是法身如来这个大身里面的好像一个细胞一样,没有离开法身,没有离开自性。大乘教佛常讲「心外无法,法外无心」,确确实实是一个共同体。我们不知道,佛知道,法身菩萨知道,权教菩萨、声闻、缘觉知道,没有证得。我们今天学大乘教学这么多年,我们也知道,我们这个知道是从经典上得来的,是佛说的,声闻、缘觉、权教菩萨也是听佛说的。证得那就是法身菩萨,慧眼开了,真得受用。我们如果走通途的方法,要想证得慧眼,绝不是简单的事情,佛经上讲的话不夸张,要无量劫的修行,你才能证到法身菩萨。可是现在我们的运气太好,遇到大乘里面的净宗法门,这运气太好,凡是遇到这个法门的人,只要能在这一生当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但慧眼你得到,到极乐世界,佛眼也得到。哪有那么快?真那么快。什么原因?阿弥陀佛的佛眼借给你用,不是你修得的,佛借给你,你真管用。得到弥陀威神的加持,就跟阿弥陀佛好像是差不多,你就有能力在十法界像佛一样以种种身应化在世间,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叫佛事。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你能做佛的事业。不到西方极乐世界难,为什么?我们虽然有这个智慧,智慧透不出来,这是真的。只有这一条近路,一生当中能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而且真干的人,我们有理由相信,三年到五年是决定会成功,就怕你不肯干,肯干、真干,三年五载你就成佛了,真的往生极乐世界。如果慈悲心重,还想在这个世间用这个身体来弘法利生,帮助一些有缘的人在这一生求生净土,以法师的身分来教化众生,行。那三、五年的时间不够,至少要十年。具足基础的德行,儒释道的三个根要做到,然后一门深入、十年熏修,你就能如愿以偿,可以满你的愿,你能做得到。十年专攻一部经,你会得念佛三昧,你会开悟,都做得到,不是做不到的。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五百八十五面,倒数第五行,从第二句看起:

「或疑:佛舍肉身,何有肉眼?」这是或者有人怀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佛把肉身舍掉,哪来的肉眼?下面举《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智度论》曰:慧眼、法眼、佛眼虽胜」,胜是殊胜,胜过肉眼跟天眼。「非见众生法。欲见众生,唯以肉眼」。法身菩萨、妙觉如来住常寂光,也就是回归自性。自性也就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讲的本体,宇宙万有的本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是从它而生的,在哲学上是追求这个东西,但是从来没有人见到过。所以哲学的本体,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定论,说的人很多,都不能叫人心服口服。大乘佛法里面说这个体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圆明体,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里面所说的。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真正证得本体、证得性体,在佛法里面这才叫成佛,没有见性不能算成佛。

法身菩萨都见性了,只是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断干净,所以有四十一个等级的差别。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大经上也常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就是实报庄严土,这些是真佛,这不是假佛。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讲得很清楚、很透彻,《金刚经》上讲的诸佛,他都是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来解释,这就是《般若经》上讲诸佛的意思。等觉再上去,这是妙觉,那是究竟果佛,这一尊佛不住在实报土,他住在常寂光,叫究竟圆满佛,也就是说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没有了。这些人,即使是法身菩萨,他们有能力、有智慧也有慈悲心,遍法界虚空界众生有感,他就有应,像《普门品》所说的,「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注意这里面的「应」字,佛菩萨没有身相,能应,十法界众生有感,这个应是反应,自自然然的反应。所以三十二应身是因众生之感而应的,佛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佛与法身菩萨决定没有起心动念,他要起心动念,他就堕落了,他是凡夫,他就不是佛菩萨。我们想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为我们示现八相成道,讲经说法四十九年,试问他有没有起心动念?这个要知道,决定没有起心动念,这个境界很深。

所以经上常说,法身大士不可思议的境界,这句话说得很切实,我们无法想象。什么个道理?这部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前面读过,那是无量劫来,每一位法身大士修行都是无量劫,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加上他的愿力,再加上他的修行,是功德的成就。现在这种成就,科学家逐渐逐渐发现了,这是一桩好事情。科学家今天得到一个概念,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现象它的基础都是意念,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念头。意念从哪里来的?现在还不知道,只发现它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这句话,我们能够理解,确实是无中生有,不过这个无它是属于自性,科学家没有见到性,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但是自性没有现象,不但没有物质、没有精神,连自然现象都没有,所以心意识达不到,再高明的科学仪器也追踪不到,无法探测它,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佛告诉我们「唯证方知」,就这桩事情,你一定要证得。怎么个证法?你能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证得。谁放下,谁就证得。证得这个人就叫做成佛。所以大乘经里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要相信,不能怀疑。为什么说你本来是佛?你能够放下,你就是佛,你放不下,你是凡夫,放下就是。

今天我们为什么放不下?我们对于这桩事实不清楚、不透彻。虽然千经万论都在说,都在劝我们,我们的态度半信半疑,我们没有完全肯定相信它。怎么办?就在教下去学习,帮助你看破,帮助你明了。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真的看到了,听经亦如是。但是你只能听一部经就好,不要听太多。为什么?太多太杂了,你的心不能集中,分散了,可能你这一生你都见不到,见不到,你就不肯放下。如果是一门深入,那个作用不可思议!一门作用,你的心是定的、心是静的。一般人如果把心定在一个地方,这佛经常说,释迦牟尼佛讲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们现在要办,彻底放下成佛这桩事情,那我们要相信释迦牟尼佛的教诲,把心放在一个地方,放在一部经。不要放太大的经,太大的经也麻烦,分量太大,不是很好的。太短了,也不容易摄心。像《无量寿经》这个本子很适合,不很长,它也不短。你每天去读它,你读上十年,我相信你就开悟了。这个悟我们要彻悟,小悟、大悟都不行,要大彻大悟。如果你真能够坚持,十年不开悟,二十年,二十年不开悟,三十年你决定开悟。如果是求往生净土,那就更容易,你得到清净心之后,想往生净土,你就随时可以去,往生就得大自在。清净心没有得到,不行,没有把握;清净心得到,什么时候去都可以。你的念头一动,阿弥陀佛就知道,他就会来接引你。寿命有没有到,没有关系,不相干。制心一处,多么重要!

所以佛应化在十法界、应化在世间,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释迦牟尼佛现的佛身;应以比丘身得度,他就现比丘身,惠能大师是比丘身;应以居士身得度,他就现居士身,唐朝的傅大士,居士。什么样的身都能现。在世间现身,当然具有肉眼,这就是「欲见众生,唯以肉眼」,他必须跟众生和光同尘,生活在一起。菩萨度鬼道,就现鬼身。在中国佛教里面,超度里有焰口,放焰口,焰口台对面讲究的,那边扎个鬼王焦面大士,最简单的是供个牌位,扎一个鬼王放在那边,焦面大士。焦面大士是谁?观世音菩萨在鬼里面现的身。在地狱,度地狱众生,就现地狱身。像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在地狱是现鬼王的身分,在饿鬼道。在畜生道,现畜生身,他不现同类身,他就没有办法去度这类众生。所以一切众生之类,佛菩萨统统都参与,都应化在其中,这些道理、事相,学佛的同学都应该理解。

下面念老引义寂法师所说的,义寂师云:「有肉眼,知障内色故。为化度众生,现有相佛,故兼肉眼。」这就以释迦牟尼佛为例子。释迦佛在三千前年到这个世间来应化,来应众生之感,示现跟我们世间人一样的身分。从投胎出生,慢慢长大成人,一直到圆寂。释迦牟尼佛七十九岁圆寂的,三十岁开悟,开悟也是示现。开悟之后就开始教学,这个诸位要知道,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业叫佛事,佛事是教学,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空过。佛陀在世,教学没有中止的,一个人来了也教,两个人也教,几百个人也教,几千个人也教。教学的内容非常庞大,不是佛陀自己的意思,是众生想学什么、想求什么、想知道什么。所以这叫启请,佛会详细讲解给你听。没有人启请,佛自己说出来的,这个十二分教里头,诸位都知道,叫无问自说。无问自说的经不多,《阿弥陀经》是无问自说,自始至终没有人启请。无问自说是特别因缘,佛看到这个众生缘成熟,问不出来,没有人请问,他就自己说了。

所以学佛,这六十年前,章嘉大师教我学释迦牟尼佛。从哪里学起?老师教我从《释迦谱》学起、从《释迦方志》学起。这两部书《大藏经》里有,现在有单行本流通。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唐朝时候古大德从经典里面摘录下来的,抄下来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事迹,像传记一样。我们读了之后,了解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谊。佛在这个世间示现的,为我们所示现的,他不是神,他也不是仙,他求道。道是什么?道是智慧。他的目的不是求生天,不是求做神仙,不是的,这统统要把它搞清楚。释迦牟尼佛所求的,是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他要了解这个、要明了这些,这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用我们现在的话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就是道。

宇宙从哪来的?万物从哪里来的?人从哪里来的?我从哪里来的?要把这些东西搞清楚、搞明白。我跟一切众生有什么关系?跟山河大地有什么关系?跟树木花草有什么关系?跟大自然有什么关系?佛是要了解这些。换句话说,我们中国人讲的圣人,印度人叫佛陀,我们中国人叫圣人,这个意思非常接近。都搞清楚,都搞明白,这叫成佛;在学习还没有完全搞明白,则称为菩萨。所以菩萨是在修学阶段当中,没有毕业,毕业就叫成佛。我们今天看极乐世界,这一部书,释迦牟尼佛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很单纯,只有两种人。极乐世界不是个国家,没有国王、没有政治组织、没有士农工商。我们把这个经从头到尾仔细来看,不止看一遍了,只有佛,只有菩萨,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所以极乐世界像个什么?像一个学校,像一个校园,只有两种人。老师在教,学生们在学习,学生来自十方一切诸佛剎土。阿弥陀佛所接引的,主要的是六道众生,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为六道众生而建立的,慈悲到极处!六道众生成佛是太难太难了。他用的方法非常巧妙,用执持名号这个方法。有没有道理?有。道理是什么?就是释迦佛在经典里常讲的「制心一处」。我们把心就定在阿弥陀佛上,这佛号上,坚定不移,不改变,一切时、一切处就念这句佛号,除这句佛号之外,心里什么都没有,这叫制心一处。那就恭喜你,你就成佛,念佛成佛了。
我在早年学经教,对净业三福最后一条我怀疑,好多年都不能解决。怀疑什么?「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因为第三条,第三条是菩萨修的,他如果「深信因果」放在第一条、第二条,我不怀疑,放在第三条,菩萨,菩萨难道不知道因果吗?搞了十几年之后才恍然大悟,这个因果不是别的因果,就是刚才讲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真的很多菩萨不知道,菩萨要知道的话,他就不会走弯路,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往生极乐世界就成佛,这多方便,不知道。所以净业三福最后这一句,「深信因果」是为菩萨说的,不是别的因果,念阿弥陀佛是因,成无上菩提是果。我们如果真的把这句搞明白,死心塌地就一句阿弥陀佛,其它统统不要了。你要问几年能成佛?在一般讲三年。你肯不肯干?为什么说三年?诸位去看看《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这里面几乎有一半以上的人数都是念佛三年往生。

早年曾经有法师问过我,就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这些念佛人他们刚好三年之后寿命就到了?问这个问题。我想了一想,如果说这些人统统都是三年寿命到了,这个话讲不通,不合乎逻辑。应该是怎么回事?他功夫成就了,也就是说他念佛三昧得到。得到念佛三昧,往生就自在,虽有寿命,可以不要,这才能讲得通。不需要到寿命到,我功夫成就了,我就要去。说这个话,应该是四年前,四、五年前,深圳有个年轻居士黄忠昌,我讲过几次,他听我讲经,讲到这一段,他就下定决心,万缘放下,一心念佛,闭关,深圳向小莉居士护持他。向小莉居士那一点福报,说老实话,就是护关的功德。为什么?她帮助一个人成佛了,这个功德大!他就是试试看,我一心专念。他在关房里面每天是一部《无量寿经》,就是我们这个会集本,其余时间就念佛,期限是三年。他念到二年十个月,还差二个月,预知时至,他往生了,寿命不要了,三十几岁。这证明我想的没错,有寿命不要了,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这个地方修行,哪有到极乐世界好?黄忠昌居士给我们做证明,三转法轮,他给我们示现叫作证转,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到极乐世界真的是个容易事情,不是难事,难就难在你不肯放下。这么个年轻人好!他简单,没有结婚,没有家累,真是想去就去了。

我们今天学佛,尤其是出家,为什么?所以要想想,出家,为什么出家?我出家,我是为了生死。为什么?年轻的时候,很多人给我算命看相,都说我短命,过不了四十五岁,我相信,我相信这个绝对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我就把自己的寿命定在四十五岁。二十六岁闻佛法,我只有二十年的时间,这二十年时间好好去用,能够不再搞六道轮回,我就心满意足了。所以四十五岁那一年生一场病,生病那个时候,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在那边举行结夏安居,叫我去讲《楞严经》。我记得《楞严经》我讲到第三卷讲圆满,《楞严经》一共十卷,讲了三分之一,自己得病了,知道寿命到了,万缘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念了一个月,病好了。好了之后,继续讲经。我学讲经是在出家之前,学会了再出家的。我学了七年,二十六岁开始学佛,三十三岁出家,出家就教佛学院、就开始讲经,讲经到今年五十三年,没有一天中断,天天干。这是章嘉大师教的,学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天天讲经,他老人家是三十岁开始,我是三十三岁开始。

我跟李老师学教,李炳南老居士,出来讲经是他老人家指导的,原先不敢,不敢出来,没有开悟。释迦牟尼佛开悟了,没有问题,我们没有开悟,万一把经讲错了怎么办?害怕。所以老师劝我,现在没有人讲经,我们再不发心,佛法就断了、就绝了,这是个问题。没有开悟怎么办?讲错了怎么办?老师教我讲批注,而且批注里头还教我一个原则,你看得懂的、没有问题的,你就讲;看不懂的,有疑惑的,就不讲。这个方法好!看不懂的,我就把它念过就好了,念不会错。等于说在讲台上,把古人的这些批注,用白话文翻译出来,不要加自己的意思,就不会犯过失。这个方法真好!我们再想想,这是应该做的,这没人做了,没有想到是做了这么多年。

蒋经国先生做第六任总统的时候,中国佛教会发起做一个仁王法会来祝福他,我也参与了。我在仁王法会里面讲「仁王经大意」,好像是讲了二十多个小时的样子,二、三十个小时,讲「仁王经大意」。遇到甘珠活佛,也是我的老朋友,甘珠他也是章嘉大师的学生,他大我十几岁。法会当中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说他们在背后常常聊天就讲到我。我就问他:讲些什么?「你这个人还挺聪明的,可惜短命,又没有福报。」我说:这个我自己清楚,不必在背后,当面可以说。甘珠活佛告诉我,他说「你这个十几年」,那个时候我讲经讲了十几年,「功德很大,不但你的福报很大,寿命很长」,这他告诉我的。我没有想到的,我也没有求福报、也没有求寿命。第二年,甘珠活佛就往生了。这是个密宗的好法师,我跟他很熟。所以我们现在晓得,为什么我的寿命延长?大概没有别的,就是做一个好样子。

佛法在世间是讲经教学的,不是搞迷信。这么多年来,我大概总讲了有几十部经论,讲得太杂了。往后如果还有寿命的话,我要回头了,我专讲一部经,其它再不讲了。我就选这部经,《大经解演义》,我这第一遍讲完讲第二遍,二遍讲完讲第三遍,我活多久,一生当中就讲一部经,不再讲第二部经。我相信,我每一次讲的都不会一样,为什么?境界不相同。这一部经,我过去讲过十遍,讲批注这是第一遍。这个批注太好!你看念老引用大乘经论祖师大德的批注、注疏一百九十三种。这个批注里内容包含着性相、理事、因果,宗门教下、显密圆融,都在这个注子里。这个《大经解》可以说是释迦牟尼佛留给末法九千年众生最好的礼物,没有比这个更殊胜。简单,这一本就够了,一切佛法尽在其中。修行,一句佛号,这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要像中峰禅师所说的,「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心里除了阿弥陀佛之外,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得大自在!

心转了,念头转了,这就是念佛三昧。清净心现前,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烦恼。世出世间法别再管了,不要再想了,把时间统统用来想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怎么想法?这经典里面所说的全是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这就够了,还要什么?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接受阿弥陀佛的供养,那边生活环境好,全是阿弥陀佛无量劫的积功累德。出家的时候,这是十五劫之前出家,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五劫时间的修行,这个功德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成就到今天十劫,无比殊胜的福报是他老人家提供的,去享他的福。每天在讲堂里面讲经教学,没有中断,那是求慧。到极乐世界得的是福报,每天听阿弥陀佛讲经教学是长智慧,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福慧双修。成就自己圆满的福慧就成佛了,成佛决定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我们出家学佛是为这个,你要是为别的,你就错了。方向、目标正确,应该认真努力去干,真干,你这次出家就没有白出,没有造罪业。端正心念,让社会大众看到释迦牟尼佛本来面目,不要误会佛教是迷信、是宗教。告诉大家,我们是用行动告诉大家,佛教是教育,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是佛对九法界至善圆满的教育。这个没错,我们要做出来,要表演出来,自己要得受用,改造命运就是受用。没有福报,现在得福报了,这是受用;没有智慧,现在智慧增长了;没有寿命,现在寿命延长了。真实的福报,真实的智慧,本经上说真实的利益,这不是假的。

我们再接着看下面一句,「觉了法性」,觉是觉悟,了是明了,法性是一切法的体性。一切法究竟是什么?「《净影疏》曰: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憬兴云: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故云觉了法性。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觉了法性是智慧开了,中国禅宗里面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个见就是觉了,见性成佛。虽然成佛,他无明习气没断,所以他还要在实报土里头,这就是大经上所谓四十一位居报土,他们居住在实报庄严土。在那里干什么?在那个地方断习气。习气没有法子断的,没方法,只有让时间长了,自自然然没有了,这前面跟诸位详细说过。要多少时间?要三大阿僧祇劫,无始无明的习气就完全断干净了。完全断干净,他就是妙觉果位,不是等觉,妙觉。妙觉不住在实报土,他住什么地方?他住常寂光。常寂光里头只有一个人,妙觉,统统都是妙觉。实报土里面有四十一个人,这四十一个每一个都代表无量无边。四十一个就是:十住(十个)、十行、十回向、十地,这总共四十个,等觉一个,这四十一个。常寂光只有一个,妙觉,证得妙觉果位就住常寂光。常寂光里头有多少佛?无量无边无数无尽。说实在话,佛比众生多!这就说明什么?大宇宙里头,用我们凡夫的心态来说,境界上来讲,觉悟的人多,迷惑的人少。迷惑是十法界的众生,觉悟是常寂光跟实报土的菩萨,他们是觉,觉了法性。

《净影疏》里说得很好,「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常寂光里面是空性,什么也没有。如来藏里面有空、有不空,空是实性,不空呢?不空是实性所现的现象,就是惠能大师讲的能生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从这里来的。如果你在现在一切幻相当中,六根、六识、六尘,如果说《楞严经》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这是世尊在楞严会上,把所有一切万事万物归纳为二十五大类。这二十五大类都有相,这些现象从哪里来的?从如来藏中不空实性里头变现出来的。实性里头确实什么都没有,但是它能够现相。这个事实真相,佛也说不出来,所以佛只说这桩事情「唯证方知」,你证得,你就知道了;你没有证得,跟你讲你也不会懂。能不能讲得出来?讲不出来。为什么讲不出来?没有起心动念,怎么讲得出来?我们要讲得出来,肯定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全起来了。这是什么回事情?这是六道凡夫干的事情。十法界也干,比我们迷得轻,我们迷得重。六道里头愈往下去迷得愈重,只是迷悟不同而已,现象有差别。

憬兴师曰:「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如来所证得的一切种智,与这个相应,那是佛的境界。「觉了中道第一义」,这就是前面我们读过的,照真达俗,这叫中道。我们一般讲学里介绍,讲一切万法「体相」,体是理体,相是现象,「理事、因果」,我们用六个字,把宇宙万相归纳为六个字,演说的时候比较方便。这六个字合起来叫中道,你全都明了、全都通达,这叫觉了中道第一义。这是觉了法性的意思。「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佛性就是觉性,佛这个意思是觉的意思,觉性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来的,在阿赖耶四分里面叫证自证分,证自证分是佛性、是觉性。你怎么知道有自证分?自证分是体,就是自性。你怎么知道自性?你怎么知道有个佛性?这是自性本具般若回光返照,照见了,像一盏灯一样,灯照外面境界,也照自己,光明遍照。

「故知佛眼,能觉了法性,即《文句》所谓之本胜」,我们在前面读过的,「非余眼所能及也」,只有佛眼本来殊胜。这个殊胜说明它不是修的,像前面四种,肉眼、天眼、法眼、慧眼,有报得的,有修得的。佛眼是报得的,是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只是我们把它迷了,现在不起作用。余眼就是前面讲的四种,都不能跟佛眼相比。「是显佛眼之彻」,圆满的彻见。「至于具足者,显佛眼之圆」,圆是什么意思?后头这句说得好,「具足一切眼之用也」。肉眼的作用,天眼的作用,法眼的作用,慧眼的作用,佛眼统统具足,这到明心见性才真正证得大圆满。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或疑他经中,有以慧眼为第三,法眼为第四,何以与本经相违。」读经读多了,可能会有这个疑问。这段在此地解释得好,这些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为什么佛说这个经的时候,说五眼的时候,有这样的差别?我们这个经排列,肉眼在第一,天眼在第二,法眼在第三,慧眼在第四,最后是佛眼。可是有些经里头,确实佛的排列,第一肉眼,第二天眼,第三慧眼,第四法眼,第五佛眼。配在哪里?慧眼,阿罗汉证得;法眼,菩萨证得的;佛证得的是佛眼,是这么个讲法。为什么跟本经这个地方相违背,不一样?下面说「义寂与望西均释为」,有解释,「本经所云法眼之境,与前二眼,同是俗谛,慧眼始见真谛。真胜于俗,故本经法眼第三,慧眼第四也。」这个意思我们在前面讲过。我们看古德批注里头,如果是依俗谛智,这个智是智慧,依真谛智,这有很大的差别。俗谛有没有智慧?有,不能说没有。凡夫没有智慧,这个一定要知道。智慧从哪里来的?从清净心来的,从禅定来的,它不是从知识来的。凡夫只有知识,没有智能。知识是可以从广学多闻当中得到,智慧不是的。你像惠能大师不认识字,什么都没学过,智慧开了,他什么都知道,没有一样东西能够难住他的,那是智慧。俗谛智,没有离开十法界叫俗谛,佛家的真妄是从十法界分的,十法界上面是实报土,那是真的;十法界以内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阿罗汉、辟支佛,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用阿赖耶识,没有转识成智,换句话说,他们是凡夫。大乘教里面称六道为内凡,四圣法界为外凡,就是六道之外的凡夫,不称他作圣人。

圣人从哪里开始?从初住菩萨开始,圆教,圆教初住、别教初地才能称之为圣人。为什么?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也就是说,明心见性的人,他用的是真谛智。没有见性,阿罗汉没见性,辟支佛没见性,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没有见性。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见思烦恼断了,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的习气没断。他在四圣法界修什么?就是断习气。习气断了之后,他就升等,升为缘觉,就是辟支佛,他升了一级。所以我们知道,辟支佛不但没有见思烦恼,见思烦恼的习气也没有,比阿罗汉高。辟支佛修什么?辟支佛断尘沙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分别,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不执着,分别都没有了,这是菩萨。菩萨虽然分别没有了,但是分别的习气有,习气不好断。习气断掉之后,他就又升一等,他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所以十法界里面的佛,你不能说他没有智慧,俗谛智,虽然是佛,无明烦恼没断,这个我们得搞清楚。十法界里面的佛,实际上就是《华严经》十信位的十信菩萨,第十信,菩萨是第九信,缘觉是第八信,阿罗汉是第七信,十信菩萨没见性。

无明烦恼放下了,无明烦恼是什么?起心动念,也就是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他的眼睛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实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里会有分别执着,这是真佛。所以他的起心动念一断,从相似即佛,天台大师,智者大师讲的,十信菩萨就是十法界里面的佛,叫相似即佛,不是真的。起心动念一放下,就是无始无明烦恼断了,他就变成真佛,不在十法界,他到一真法界去了,到实报土去了,这是真佛,不是假佛。为什么?不再用阿赖耶。阿赖耶到哪里去?阿赖耶变了,变成智慧。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末那变成平等性智,意识变成妙观察智,前面眼耳鼻舌身五识都变成成所作智,叫转八识成四智,这真成佛了,这叫分证即佛,他们住实报土。所以实报土里有四十一个位次,圆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为什么还有实报庄严土?习气没断。无始无明的习气真难断,不像前面,见思烦恼的习气、尘沙烦恼的习气还好断,无始无明的习气太难断,要三个阿僧祇劫,自然没有了。让时间慢慢把这个习气断干净,习气对于菩萨自行化他都不产生障碍,就是障碍你回归常寂光,除这个之外,什么障碍都没有。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你回常寂光,回常寂光在《华严经》上叫妙觉果位,究竟圆满的佛果。

所以真的有俗谛智、有真谛智,这个排列次序是这样排的。慧,它依真谛智,所以排在后面;法眼它依俗谛智,它排在前面。这个地方讲得很清楚,「本经所云法眼之境,与前二眼,同是俗谛」。肉眼是俗谛,天眼也是俗谛,法眼既然同是俗谛,所以它排在第三。「慧眼始见真谛」,慧眼就是法身菩萨就有了,转八识成四智,慧眼就现前。「真胜于俗,故本经法眼第三,慧眼第四」,这是排列的道理。

「若论修起之次第,先须达真,然后方能导俗,故他经中有以法眼居于第四。如《华严演义钞》」,它的排列跟我们这就不一样。为什么?

这是论修行,修行有先后。也就是说,先要看破,你才能放下。为什么你放不下?你没看破,不了解事实真相;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你肯定就放下了。如果这世间人,真正了解因果是真的,饿鬼、地狱是真的,杀盗淫妄这些事情他肯不肯做?他决定不肯做。为什么?果报太可怕!在人间杀生吃肉,你认为这是享福,满足你的欲望,你能享受多少天?将来堕在鬼道、堕在地狱道,那个时间超过我们这一生一百倍都不止。等于说我一天的欢乐,我付出的代价是一百年的受苦,你肯干吗?今天再乐我也不干,后头是一百年的苦。为什么人还肯干?不知道事实真相。极乐世界亦复如是,如果真正对极乐世界认识了解,我相信,你会像黄忠昌一样,用三年时间修行,到极乐世界去了。在这里三年辛苦,到极乐世界是无量寿的享乐,愿不愿意?当然愿意,别说三年苦,三十年苦我也愿意干。不知道极乐之乐,不知道。真知道的人他真干,他什么都放得下。

所以修起次第,先须达真,后方能导俗,导俗是教化众生。故其它大乘经里面有把法眼放在第四,举这一个例子,《华严演义钞》,「为导养身,先修肉眼」,一定要有健康的身体。「肉眼见粗不见细等」,然后再修天眼。「天眼见色,未见真境」,天眼能见细色,天眼能见六道,不能见四圣法界,那当然诸佛如来的实报土就更不必说了,它的能见量只是六道轮回,我们通常讲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以外它见不到。他要修慧眼,「故修慧眼。慧眼见理,未能见事」,先要明白理,然后事就明白了,理要没有见到,事永远不明了。你说这个物质现象,多少年来,佛经虽然讲了,没有人能证明。佛确实讲了,物质现象是念头变现出来的。

阿赖耶三细相,我们老一代的法师,那时候教导我们常常讲,阿赖耶的相分从哪里来的?相分是见分变现出来的,见分要见,于是就出现相分,这是老和尚教给我们是这么教的,我们也胡里胡涂就听了,不敢问。你要问老和尚,经上、批注里头祖师大德就这么讲的。实际上没搞清楚,搞清楚之后才晓得,佛没有讲错,是我们自己体会不到。他们见到的是一点都没错,阿赖耶的三细相确实第一个是业相,从业相里面变现出转相,从转相变现出境界相,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是什么?从四分上来讲,业相就是自证分,转相就是见分,境界相就是相分,这是讲它生起的次序,至于证自证分,是自性里头本有般若智慧。业相、转相、境界相全是幻相,不是真的。

一直到近代科学家,德国的普朗克,他一生的时间去研究,研究物质到底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方法?几十年真正发现了,物质的基础居然是意念,就是念头,证明佛经上一句话「一切法从心想生」。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他把它证明了,用科学方法证明。所以他就研究心想,这个意念,意念是怎么回事情,这就没有办法了。意念据他的观察,这个东西是无中生有,他的报告是这样说的,无中生有。我们要问:无中为什么能生有?这就是个谜,又是个问题。这就向上一着,大乘经上讲得详细,可惜他们没有看到大乘经。如果他们看到大乘经,我相信他们会非常惊讶,为什么这个事情在几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知道?释迦牟尼佛用什么方法?禅定,就是前面讲的,自性本定。你只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自性本定就现前,自性般若智慧现前,这所有一切法真的、假的,正的、邪的,全部明了了,一丝毫障碍都没有,就佛眼现前了。

佛说出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所以大乘教里面常讲「生佛平等、生佛不二」,又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是一不是二,这说绝了。我们今天要想证入这个境界,在这个世间真难,确实没有办法。能彻底放下吗?不能够。那怎么办?阿弥陀佛是帮了一个大忙,先让我们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放下。行吗?行!凭什么?天天听阿弥陀佛讲经,听久了,你就豁然大悟,你就契入。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时间太短了。阿弥陀佛讲经无量寿,我们到极乐世界跟他一样也是无量寿,无量寿的时间,我们相信肯定有一天大彻大悟。极乐世界用的方法,还是用讲经教学。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做学生去的,不是去享福的,是要到那边把自性的般若智慧、自性的德能相好统统找回来,就这么回事情。然后证明了,我们自己跟佛无二无别。

所以慧眼见理,没见事,理明白了,事不清楚。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好像也有这慧眼,大乘经上讲的这些原理,我们都晓得,可是事上不行,事上我们不了解。了解事是法眼,所以理明白之后,还要去修法眼。「法眼未圆,故修佛眼。」法眼是菩萨,慧眼见一切智,没有道种智,法眼是道种智,知道宇宙之间万事万物,什么道理形成的?怎么样形成的?他全懂。虽然全懂,没圆满,圆不过来,所以要去修佛眼,还要提升。我们今天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的佛眼,实在讲五眼圆明,他就加持给我们,就借给我们用。我们用阿弥陀佛的佛眼来看宇宙、来看万法,虽然是借用的,也就好像是自己证得的一样。这是无与伦比,不可思议的境界。

「又《智度论》曰:菩萨摩诃萨」,注意后头这个「摩诃萨」三个字,摩诃萨是见性的菩萨,也就是指这四十一位法身菩萨,「初发心时」,最初发心,就像我们现前,我们现在是最初发心,「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济之。」这慧眼是什么?智慧。我没智慧,看到众生受苦受难,帮不上忙。现在我们很清楚,世界这么乱,地球灾难这么多。我从二00三年开始,代表澳洲大学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这些年来参加了十几次。与会的这些朋友们,可以说都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地区的精英、专家学者,在一起来讨论、来研究如何化解冲突?如何恢复世界的安定和平?我参与之后才晓得,联合国做这个事情做得很久了,七0年代开始,换句话说,这个会已经开了三十多年,将近四十年。有没有效果?这我们大家都看到的,社会、这个世界一天比一天乱,冲突一年比一年多,一次比一次严重,没效果。让我深深感觉到,知识解决不了问题,智慧能解决问题。智慧你对问题看得深、看得透,知识不行。今天大家一昧去寻求知识,把智能忽略了。知识迷在物理上,这个世界的物理学确实很发达,太空物理,量子也是物理,但是心理没人去研究。所以普朗克的发现,我相信再有二、三十年,大家就认识了,这个发现太伟大。

如果普遍为这些科学家所认知的话,我们的思惟方向马上会改变,我们从物理转变到心理,为什么?起心动念能影响物质,物质不能影响起心动念。佛在经上说「境随心转」,这是真理。我们今天,现在怎么样?现在人是心随境转,被物质环境所转,这就苦不堪言,不能解决问题。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管用,大乘佛法管用。而提出这两句话的是英国汤恩比博士,这是英国近代的一位大哲学家,他提出来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他提出来的。所以今天佛法要讲,不能不讲。汤恩比说的,大乘佛法,这个经是大乘经,经题上就有大乘,「佛说大乘无量寿」。这个经里头有没有讲到?有。黄念老引用经论来解释这个经文里头,这些意思统统都包含在其中,我们得认真学习。学习这一部,等于你学习了一百多部大乘经。《批注》,大乘经里面极精要的精华,读这一本就读了许多大乘经,最精彩的部分我们都读到了。

这一句,《智度论》上讲得好,正是我们现前社会状况,菩萨们「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济之」。但是我们现在生慈悲心救不了,我们没有去求慧眼,不知道慧眼能救济。得到慧眼之后,慧眼是道理明白了,但方法呢?方法必须要从法眼来。「见众生心相种种不同,云何令众生得是实法,故求法眼」。法眼里头有方法,慧眼里头有智慧,有智慧、有方法你才能引导众生。「达真方能导俗」,法眼可以导俗,但是它要依慧眼来,它没有智慧,它没有办法。「是为他经之序」,别的经为什么要把慧眼放在前面,法眼放在后面,这是把这意思说出来了。「至于本经则以真胜于俗,故以慧眼为第四。是即本经法慧二眼之序,不同他经之故。」这也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段文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