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法师讲楞严经
发布时间:2022-12-21 22:03:15作者:念佛网卯四 結喻非失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消文):譬如有一個人:在自己衣服之中,繫有如意寶珠,自己並不覺知,窮困流露到他方,為乞食而奔走,雖然實在是貧窮,寶珠卻不曾失去。忽然遇到有智慧的人,指示其寶珠,所願望的都能夠從心,致大饒富。方才了悟神奇的寶珠,不是從外所得。
(分釋):「結喻非失」是總結以譬喻說明並沒有遺失。
這一段譬喻,與《法華經》的譬喻,有相似之處,不過《法華經》說得更加具體。《法華經》說:有一位窮人,在外流浪乞食,有一天討飯,討到一位有錢的朋友家,那位朋友就請他吃飯喝酒。當他吃飽飯,也喝了酒,就舒舒服服的睡著了。這個時候,這位朋友有急事要外出,不好意思叫醒他,心想:「等一下他醒來,看不到我,就會離開,怎麼辦?我就放一顆寶珠在他衣服的口袋,他以後就不必再去討飯了!」於是那位朋友,把一顆寶珠放在窮人的口袋裡,就外出了。那一位主人離開以後,這位討飯的朋友睡醒了,看到主人不在,不好意思再留下來,於是就離開了。可是,他並不曉得這一位富有的朋友,放一顆如意寶珠在自己的口袋裡,還是繼續過著討飯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又被這位富有的朋友遇到了,看他還是那麼窮困潦倒,還在討飯,就問他:「你為什麼還在討飯?」這位窮人說:「我不討飯,能做什麼?」他說:「你前一陣子到我家裡,我放一顆寶珠在你口袋裡面!你不知道嗎?」這位窮人說:「沒有啊!」這位富有的朋友說:「有啊!你摸摸看。」窮人一摸自己的口袋,果然有一顆寶珠。
《法華經》所要譬喻的是:這一顆寶珠,本來就在自己的口袋,並沒有遺失。經朋友一指點,他就找到了。所謂「找到」,並不是現在才得到,是本來就在自己的口袋裡。《法華經》的譬喻,是要採取這一位窮人,沒有經過富有的朋友提醒之前,自己衣服的口袋裡就有一顆寶珠,經過朋友提醒之後,摸了口袋,確有一顆寶珠,而這顆寶珠是原來就在口袋,不是從外得來,這一段譬喻,只是採取富有的朋友未提醒之前,自己的口袋就有一顆寶珠,這叫做片喻。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 「譬如有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不自覺知」,這四句是譬喻真性雖本有而不自覺;「窮露他方,乞食馳走,雖實貧窮,珠不曾失」,是譬喻真性雖在迷,而沒有遺失。「譬如有人」的「有人」,是譬喻凡夫或小乘人。「於自衣中,繫如意珠」,在自己的衣中,繫有如意寶珠。「衣」是譬喻根本無明與枝末無明,就是前面的三緣分別、三因細念以及狂性無明。「如意珠」是譬喻菩提勝淨明心。「不自覺知」是說真心被麤細煩惱重重蓋覆,不曉得自己有真心,雖然迷了自心,真心實在是沒有遺失,只是好像遺失而已。因為自己有如意寶珠而不自覺,只好去討飯過生活而窮露他方。
「窮露他方」是譬喻化城與三界。「化城」是二乘人所證得的小乘涅槃;「三界」是凡夫眾生輪迴的三界六道。「窮」是貧窮;這是指沒有佛法的貧窮,不是沒有財物的貧窮,意思是說沒有法財,是指二乘人沉滯在化城││有餘涅槃,不能發出自在的妙用。「露」是暴露;就是無所棲藏,是指凡夫眾生沉溺三界,沒有安身立命的地方。
「乞食馳走」是乞有漏或無漏小小的利益。凡夫眾生所乞求的,是有漏法上的小小利益;二乘人所乞求的,是無漏法的小小利益。二乘人斷除見思煩惱、超出三界,就心滿意足,以為達到目的了,而不知這只是無漏法中的小小利益而已。「雖實貧窮,珠不曾失」,雖然真的是很貧窮,但是寶珠卻不曾遺失。這是譬喻:雖然沒有辦法發出徧周法界的妙用,而菩提真心卻從來沒有遺失。
這裡的「乞食馳走」,形容的太好了。凡夫眾生為了財、色、名、利等,天天奔波忙碌,從早忙到晚,就等於討飯的人,天天為了討飯而東奔西走一樣。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願從心,致大饒富。方悟神珠,非從外得 這一段經文是譬喻由於佛陀的指示,了悟真心不是從外得來。「智者」是譬喻佛陀;「指示其珠」是譬喻佛陀說教指示真心。世尊對阿難尊者說:「你不是沒有真心,不要怕,你的真心是在六根中!」「所願從心,致大饒富」,若能頓悟本來心,從體起用,就能夠致大饒富。這是譬喻勝淨明心,本來周徧於法界;有什麼比這更富有?我們凡夫眾生所求的富有,都是雞毛小事。世間法上的富有,是幻化不實在的,縱然能夠享受一輩子,不過是幾十年而已,和本周法界的勝淨明心比起來,只是小小的利益。但愚痴眾生的心眼小,只看到眼前的小利益,卻看不到遠大的真正利益。
「方悟神珠,非從外得」,經過世尊指示之後,知道佛性是本來具足,不是從外得來的。這是譬喻真雖然已悟而無所得,合譬喻中「雖實貧窮,珠不曾失」;既然是沒有遺失,所以就沒有所謂的「得到」,是合法中「不從人得」的道理。
世尊這裡所開示令頓歇的這一科,正是圓頓教中「知真本有,達妄本空」的道理,只要能夠歇息狂性,無明煩惱不起作用,就不需要辛苦的修行,這就是無修之修,與耳根圓通法門了義修證之法,歇狂的意思完全一樣。
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的反聞聞自性,是背塵合覺,不隨分別世間,三緣頓斷。眾生的耳朵都是向外面聽聲音,一聽聲音,就隨著聲音起分別,而產生人我是非。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是聽到外面聲音的時候,立即迴光返照,向裡面尋找聽聲音者是誰?因為不隨分別世間,三緣就頓斷;之後依照次第,解除六結,從外向內,從麤向細,由淺至深,把結一個一個打開。
眾生起煩惱是由細而麤,要斷煩惱則是由麤而細。就像穿衣服的時候,從裡面較細、較薄的內衣先穿,一件一件的穿到外面的大衣;要脫衣服的時候,是從外面的大衣先脫,由外向內,最後才脫最裡面的貼身內衣。
觀世音菩薩所修耳根圓通法門,是「盡聞不住」。不但外面所聽的聲音沒有了,連能聽聲音的作用也沒有了,還是不斷的向裡面迴光返照,這就是「盡聞不住」的工夫。這樣的不斷向內照了,就能夠空覺極圓,生滅既滅,一直到達寂滅現前的境界,這就是「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勝淨明心,本周法界,稱體作用,得大自在」,這一段道理是合譬喻中的「衣裏之珠,宛然存在,所願從心,致大饒富」,同於觀世音菩薩得到兩種殊勝,而發起三種妙用。
如果從富樓那尊者這類無學的根機來說,雖然已經破了我執煩惱,但還沒有斷除法執煩惱,還是要從歇狂入手,就是要從停止妄想作用入手。先破除分別法執,要從不隨世間、業果、眾生三緣斷起,這樣的話,俱生法執,三因才能夠不生,心中的演若達多,狂性自然就會歇止。
「不隨」這兩個字,是歇狂之功,不隨外面的環境,無明煩惱就能停止。世尊說「修」的經文中,談到「棄生滅、守真常」,就是這個道理。
本科子二「說空不空以示圓融之故」已經解釋完畢,與「先說不空藏以示生續之由」那一科合起來,就是把「正答滿慈」這一大科解釋好了。
癸二 兼示阿難
子初 阿難躡佛語而執因緣
即時阿難,在大眾中,頂禮佛足,起立白佛:世尊,現說殺、盜、淫業,三緣斷故,三因不生,心中達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從人得。斯則因緣,皎然明白,云何如來,頓棄因緣?我從因緣,心得開悟。世尊!此義何獨我等年少,有學聲聞;今此會中,大目犍連,及舍利弗,須菩提等,從老梵志,聞佛因緣,發心開悟,得成無漏。今說菩提,不從因緣。則王舍城,拘舍梨等,所說自然,成第一義。唯垂大悲,開發迷悶。
(消文):這個時候,阿難尊者在大眾之中,頂禮佛足,起立稟白佛陀:世尊!現在所說的殺、盜、淫之業,三緣斷除的緣故,三因就不生起,心中的演若達多,狂性自然歇止。歇止了就是菩提,並不是從他人得來的。這就是因緣的道理,皎然明白,為什麼如來您要頓棄因緣?我是從因緣,心得開悟的。世尊!這道理何獨我等年少有學的聲聞,聽到佛陀因緣之教而得益;現在在這法會之中,大目犍連,以及舍利弗、須菩提等,曾親近沙然梵志學道的上首弟子,都是聽聞佛陀因緣之教,發明心地,開悟四諦法門,得成無漏道。現在說菩提不是從因緣生。這樣的話,王舍城拘舍梨等外道,所說的自然之法,成為第一義諦。只希望佛陀您垂大慈悲,開示發明,消除我們心中的迷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