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与高鹤年居士书

发布时间:2023-02-14 17:45:50作者:念佛网

  高鹤年(西纪一八七二——?):江苏兴化人。名恒松。幼即畏病苦而慕道,觉生死事大,乃发愿行脚,徧方名山,参善知识,蒋维乔居士云:“高恒松者,居士中之最奇特者也。凡属居士,大都在家修持而已;惟恒松则一生行脚,参方诸山;全国内名山,殆无不有恒松之踪迹。恒松为南京赤山般若寺法忍长老弟子,于宗门颇用功。著有名山游方记,乃其随意抒写之日记也。恒松对于义赈及慈善事业至为尽力。”(中佛史四)民国三十七年,隐居终南山。不知所终。

  南五台山,乃千三百年前,观世音菩萨现比丘身降伏毒龙所开之古道场也。

  南五台山示迹记:隋(文帝)仁寿中(西纪六○一——○四),山有毒龙,变作道士,卖药于京都,服之,立刻升天,实以妖通,置于山中龙窟而食之。忽来一僧,结茅峰顶,伏彼妖通,使安窟穴。民被庇荫,入道者众。次年六月十九入灭,及荼毗时,东峰上现金桥,列诸天众,音乐天华,异香馥郁,南台上百宝灿烂,广莫能知,于烟云之间,现自在端严之相,慈容伟丽,璎珞珠衣,焕然对目,始知(是)观音大士示迹。(《观音本迹感应颂》二)——读此可知六月十九是观音大士示现降伏毒龙的纪念日。

  此南五台,在终南山。高鹤年居士著“名山游访记”卷二“终南山经冬略记”中云:“终南广大深远,峰在省南,故称南山。南山佳丽,独此为最,连接五峰,俗呼五台……其大顶有寺,名曰圆光,内住僧一人,专念阿弥陀佛。谈及隋时仁寿中,有毒龙变为羽人,攜药于长安市上,诈称仙术,大士现比丘身,以降伏之。宋、太平兴国中,前后现五色图相祥云等瑞,赐额为圆光寺,寺后有火龙洞、拴龙桩。左下后山里许,有大茅蓬,体安、觉朗长老同修处,昔微军老人亦息于此。”

  ——微军:清末民初之禅宗高德,事迹不详。民国七年,江味农居士礼微军禅师为师,受菩萨戒,法名妙熙。又,民国初年之留日学僧——曼殊揭谛,原从禅宗高德微军出家、法名妙唵,后改习密,更名曼殊揭谛。

  此示迹,是在隋朝文帝仁寿年中,仁寿,是开皇二十年后的年号:有四年,即西纪六○一至六○四。今年是西纪一九九一,可知是一三八七年前的示迹。印祖此信可能是写于民国初年,故云“一千三百年前”耳。

  亦莲宗八祖——云棲莲池大师,中兴莲宗之发源处也。

  请参阅页二九——三六。

  明、嘉靖时,有性天文理老和尚者,陷居此山无门洞,后因云游至杭州,住西山黄龙庵,莲池大师仰其道风,与夫人汤氏,归依座下;不二三年,又依之出家。使此老无有出格道德,岂能如大师之博学鸿词、躬行实践盛德君子,屈身座下,始终依止以为弟子乎?大师出家后,老人复归关中。大师志慕徧参,未能远从,而关中法道,至清乾隆后,日渐式微。哲人云亡,志乘佚失,致老人嘉言懿行,无由永传于世,何胜悼叹!然以异地之僧,能令莲池归依出家,可以想见其为人。事见云棲法彙——莲池大师塔铭中。

  嘉靖:明世宗年号。西纪一五二二——一五六六。性天文理和尚:传记缺,事迹不详。

  莲池大师塔铭:有两篇:一、憨山大师撰,二、吴应宾居士撰。

  其派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大师正在“殊”字辈。其改为“袾”者:以洪武时,有一高僧,洪武诏见,甚加优宠,特以玉盏赐乳令服,因咏谢恩诗,有“一盏瓊浆来殊域,九重恩德自上方”之句,洪武姓朱,遂谓:“殊者,歹朱”,是骂己,即令斩之。及斩,乃悟其非骂,而已悔无所及矣!——此宿世杀业所感,业力现时,不能自主,杀业之难消如此,可不戒哉!如来于诸戒之中,皆以戒杀居首,其深慈大悲,至极无加矣!而迷倒愚夫,不知感恩,反加谤毁,势必从劫至劫,互相杀戮,可不哀哉!——莲池大师以此之故,去歹加衣,而用袾字。世多不察,每每讹作从“示”之“祩”,其不识字义,粗心浮气,有如此者?而大师慎微杜祸、正名顺言之道,遂因之埋没,惜哉!

  先谈字派:中国佛教的出家人有法名,法名有字派,这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汉民族,从古以来,就有“名”、有“字”。礼记、檀弓:“幼名,冠字。”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例如:三国时,刘先主的自我介绍,说:“在下姓刘名备,字玄德”。武侯:“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出家人有法名,据高僧传初集(梁慧皎撰):最先出家者,如三国时之“朱士行”,未见法名。至东晋时,如“竺道潛,字法深,姓王”,“支遁,字道林,姓关氏”,“竺僧度,姓王,名晞,字玄宗”,(皆见卷四),“道潛”、“僧度”,可能是法名。至卷五之“弥天释道安”,不但有法名,且已姓“释”矣!至唐代,则有法名,有字号,如“释义净,字文明,姓张氏”,(高僧传三集——宋赞宁撰——卷一)“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释道世,字玄恽,姓韩氏”(撰《法苑珠林》百卷),“释僧瑗,字辩空,姓郁氏”,(以上见卷四)“释法藏,字贤首,姓康”,(卷五)“释知玄,字后觉,姓陈氏”(卷六)……可知到了唐朝以后,出家人有法名,有字号,已成“定律”。

  中国人既然有“名”、有“字”,同时也就有“字辈”,例如笔者俗家从第十世祖演起的“前编字辈”是“心振文元殿太祖,志存武达国朝宗”,后编字辈是“崇仁尚义修明德,守信全忠保建功”。字辈,各姓皆有。出家人有法名,有字号(本地人或称法名为“内名”,字号为“外名”),亦有字辈(字派),如临济下第二十五世(径山大慧宗杲系)——碧峰下第七世突空智板禅师演派十六字:“智慧清净,道德圆明,真如性海,寂昭普通”。而普陀前寺即此續演三十二字:“心源广续,本觉昌隆,能仁圣果,常演宽宏,惟传法印,证悟会融,坚持戒定,永继祖宗”。台南开元寺、台北观音山,同属此派,其外字“圆净妙定慧”之“法名”(内名)即“印、证悟会融”。“岗山”亦然,其“开”字辈法名即“惟”字,“心圆天地”即“传法印、证”。

  曹洞宗:台地是从福州鼓山传来,属“寿昌”系,其字派:“慧元道大兴,法界一鼎新,通天并彻地,耀古復腾今”。今字后续:“今日禅宗振,宏开洞上传,正中妙挟旨,虚融照独圆”。苗栗大湖法云寺开山妙果老和尚的法名是“腾”字,其门下“达”字辈的法名是“今”字,而“达”字门下的法名应是“日”字(外号“真”字。)以其后续是从“今”字续演,所以此“今”就是“耀古復腾今”的“今”,有以“真”字辈中仍用“今”字者误。(以上临济、曹洞字派皆据“佛祖心灯”。)

  印祖谓莲池大师的字派是“宗福法德义……”,据“佛祖心灯”所载:华严贤首教,唐、圭峰宗密大师演派为:“宗福法德义,普贤行愿深,文殊广大智,成等正觉果”。莲池大师,教弘华严,想与师承有关。不过,这里有个疑问:如果此字派真是圭峰演下,而圭峰寂于唐武宗会昌元年(西纪八四一),莲池寂于明万历四十三年(西纪一六一五),前后相差七七四年,难道在近八百年中,只传了十二世?笔者俗家第十世祖生于明万历十四年丙戌(西纪一五八六),至笔者为二十一世,在这四百年间,传十一世,而僧传法脉应比俗快,例如曹洞宗第三十三世为林道霈,寂于清康熙四十一年(西纪一七○二),寿八十八。传至第四十七世慈航菩萨,不到一百七十年已传十五世。为何圭峰七百馀年才传十二世?

  次、附说“上下”:时人对长老、高僧大德的大名都加“上下”以表尊敬,其起源,可能是从戒壇来,“传戒正范”中,教授和尚问遮难时,问求戒者云:“汝今日壇上得戒和尚是谁?”答云:“上某下某大和尚!”介绍十师时,引礼师云:“第一位上某下某律师为汝等作具足戒和尚” ……由此“上下”起来,普及到连写信的信封上都有“上下”!笔者年逾花甲,出家四十馀年,从登三壇算起,也有四十年,有人在文章上说笔者是“长老级”,因而各方来信十之九九加“上下”,邮差先生不懂,问道:“你们出家人怎么要‘上上下下’呢?有位居士寄款用汇票,邮局据信封在“受款人”栏照抄“上○下○法师”,笔者去邮局领取时,硬是要“上下”六字的印章!

  客岁有个刚登过三壇不久的青年比丘尼来访,笔者问其名字,她居然答‘上游下龙’(谐音,这里不便“显实”)!这并不是第一次,多年前,也曾问到自称“上下”的。这些人,可能以为:出家人,无论自他,都得“上下”。真是笑话!

  实则“上下”出自“沙弥律仪”:明代莲池大师著“沙弥律仪要略”下篇威仪门、事师第二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下某”。此据云棲法彙原本。而弘赞大师沙弥律仪增注则云:“凡人问师讳,当云上某字下某字。”註:“讳、即二字法名也。若问字号,当直云:某甲和尚,或云:某本师。若问阿闍黎字号,应云某甲轨范师”。清初书玉大师著“沙弥要略述义”释曰:“因弟子不得直呼师名,故加上下二字。若问师号,当答某甲和尚,不须上下二字。”

  增註谓:“讳,即二字法名”。清初戒显法师著“沙弥要略毗尼日用合参”则曰:“讳、避忌也,隐也。生曰名,死曰讳。今俗人问讳,大谬矣!”所以辞海云:“世人称先世之名,亦称上下,自宋时已然。野客丛书:‘炳之,仆曾大父也,上字讳伯,下字讳虎’。”可知世人称已故之先人用“讳上下”。若以现在健活的师长称“讳”,则把活人当死人,诚大不敬,故云“大谬”! 蕅益大师著《沙弥十戒威仪录要》事师第二云:“人问师名,当云上某下某;问师号;即云某甲”。可知止是法名用上下,字号则不必。合参云:“若问师号,不须上下二字,当答某某大师。号者、如国之号令,天下称之。若加上下二字,世无是事”。

  总之:法名有上下,但不必尊称,若云:“上某下某法师”,则成戴两顶帽子——上下其一,法师其二。若加尊称,则不必上下。所以善因法师著“学佛行仪”云:“不得单称名字,当称某某长老、某老和尚、某老法师、某某大师。若面晤时,更不得提出名字,但可单称长老二字,或法师,或和尚”。(敬僧第三)书信必定有尊称,无须加上下。

  然后言归正传:明洪武朱元璋,十七岁时,无依无靠,乃出家于皇觉寺。既然出过家,后来当上皇帝却那么残忍,只为一双“殊”字就把那位高僧斩头!专猘下的人命,真不值钱!无已,印祖只好以“杀业可怕”释之耳,悲哉!

  莲池大师为了“慎微杜祸”,去“歹”加“衣”;但世人往往“衣”“示”不分,印祖谓其“不识字义,粗心浮气”,笔者手边一部“云棲法彙”,是木刻影印本(民国六十二年,文化馆版),就是“袾“误作“祩“。但究竟“袾““祩“意义有何不同?查“中华大字典”:“袾“、好佳也。“祩“、诅也,咒诅也。加“衣“是“好“,加“示“则成“咒诅“,所以印祖说其“不识字义”,若“识字义”而仍“袾““祩“不分,则是“粗心浮气”耳。

  无门洞者,即今之湘子洞。亿昔或名湘子洞,老人居之,改为无门洞。及老人去世,无知僧俗,不知无门之义,以韩湘子修行成仙为奇,故仍呼为湘子洞耳。何以知之?南五台山,无有大洞可以住人,亦无有洞名无门者,唯湘子洞,高深宽大,可以住人,兼復僻居山后,上下悬崖,而逼近圣泉,柴水方便,又復地势向阳,冬暖夏凉,游人樵夫皆所不至,洵为办道最胜之地。咸同以来,兵火连绵,以故久无人住。至光绪初,法忍、冶开等老,卜居于此,至今成大蘭若。而道由人宏,地由人灵,可不信哉!

  游记续云:“次日早行数百步、湘子洞……再下半里,至拴龙椿茅蓬,志纯大师出迎,谈及此蓬乃常州天宁冶开老人结茅处。”

  韩湘子:八仙之一。有谓是谏迎佛骨的韩昌黎之犹子,见“仙佛奇蹤”。

  咸同:咸丰、同治。咸丰(西纪一八五一——一八六一),清文宗年号。同治(西纪一八六二——一八七四),清穆宗年号。

  光绪(西纪一八七五——一九○八),清德宗年号。

  法忍:河北蔚州人,俗姓郭。年二十出家,随师苦行六年,于北京西域寺受具戒。于金山江天寺参禅,得心印。历任金山、高旻首座。清光绪三十一年(西纪一九○五)寂,寿六十四。冶开:江苏江都人,俗姓许,名清鎔。十一岁出家。二十以后,参方常州天宁寺定念和尚而嗣法。民国十一年(西纪一九二二)寂,寿七十一。

  蘭若:阿蘭若,阿练若,此云寂静处。就是精舍。

  名无门者:盖以大士以普门法道,度脱众生。老人效法大士,名其居曰无门;亦取楞伽“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之义。须知:无门即是普门。良以法法头头,迷之则皆可起惑造业,悟之则皆可断惑证真。故楞严二十五圣,于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各证圆通,故无一法不是三諦妙理,亦无一法不契三德秘藏。唯其普皆是门,故不须另立一门,而号为无门焉。居士幸住此山,谅亦宿受此老之法润所致。宜将此意详告大茅蓬主僧,令知有高人故事,及无上甚深之真正名目在,不可仍以外道虚名相沿传去,以致失却佛法中之正名耳。

  楞伽:楞伽阿跋多罗宝经,简称楞伽经,四卷,刘宋,求那跋陀罗(功德贤)译。

\

  无门:无门洞,名为无门,或以“无门关”之宗门意义而立名。宋、无门慧开禅师著“无门关”,列佛祖机缘四十八则,序曰:“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既是无门,且作么生透?岂不见: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从缘得者,始终成坏……颂曰:大道无门,千差有路,透得此关,乾坤独步!”宋理宗景定元年(西纪一二六○)寂,寿七十八。“无门关”一书,盛行于世至今。

  高鹤年居士住山时间,据其所著游记卷四“由北嶽经五台、太华回终南山略记”,是民国三年九月至六年九月。记云:“九月六日,上终南山茅蓬,当家圆湛师已派人来担衣单接余上山。……十二月,入住拴龙茅蓬。相传观音大士降伏毒龙处,故名拴龙。昔冶开上人自建。……湘子洞茅蓬,妙树大师住……光阴似箭,民六春来矣……春去夏过,深秋来矣……连接谛闲、印光二老邮电云:京津水灾奇重,各教纷往拯救,惟我教无人发意,望火速出山,发菩提心法救济云云……决定下山一行也”。次接“由终南山往京津勘灾放振回终南略记”,开章便是“六年十月初二日出山”。

  摄身岩者:以其峰峦陡峻,壁立万仞,至其巅者,向下望之,不禁战兢惕厉,身心悚然,妄想消灭,正念昭彰。即楞严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意。盖以身为总名,六属别目,以总摄别,故但曰摄身耳。其后哲人悉没,志乘佚失,无知僧俗,遂讹作“捨身”。以讹传讹,无人改正,诬罔名山,莫此为甚!岂有菩萨现身亲开之山,而以此害道误人之以名其山峰之理乎?又有魔民,造作魔说,谓观音于此捨身方成道果,以诳惑愚夫愚妇,如是齐东无稽之谈,玷污大士,贻辱法道,招外道之邪谤,启愚人之魔思,为害诚非浅浅!此与普陀以观音眺作观音跳,同一魔见,诚令人可叹、可恨、可悲、可怜!

  “摄身”讹作“捨身”,有误导行者自杀之嫌,尝闻有著魔者谓菩萨叫他从高崖上跳下便能成佛,真的跳下,跌成肉浆,冤哉枉也!

  “眺”讹作“跳”,有辱大士之威严,其过非轻!(“眺”是用眼睛察看;“跳”是用脚跳跃,有失威仪故也。)

  南五台山开山缘起,昔年毫无根据。光绪十一年,光住大顶,亲侍大士香火,一日下山,至刘村西寺中(系大顶下院),见有数碑,所载皆非最初缘起,中有一碑 ,被水垢封蔽,成一石板,光取砖磨之,乃元至元七年依古碑所序之缘起碑也。使光不磨出,安知无知俗僧不取之以作石板用乎?则大士不思议之灵迹,永劫埋没矣!今幸失而復得,故为居士详言耳。

  元、至元七年,西纪一二七○。光绪十一年,西纪一八八五,是年印祖二十五岁。印祖于光绪七年春,投终南山南五台莲华洞,礼道纯和尚出家。次年具戒后,仍住南五台,光绪十二年,乃辞师往红螺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