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
发布时间:2020-06-02 09:01:11作者:念佛网一、前言
龙树菩萨是大乘佛教第一位大论师,著述丰富,有「千部论主」之称[1]。他是初期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2],在他丰富的论著中,广引当时所见的大乘经,反映并整理了初期大乘佛教义理的全貌,也由此开启往后大乘佛教思想的发展。龙树菩萨引述的大乘经中,包含了《无量寿经》、《般舟三昧经》等宣说极乐净土的经典。由于龙树菩萨对于极乐净土的诠释,被后代的净土信仰者所接受,因此将他推尊为「净土宗」的祖师。值得注意的是,龙树菩萨不仅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是其他宗派推崇的祖师,汉传佛教称之为「大乘八宗」的共祖。因此,相对于其他后代的净土诠释者(的可能宥于宗派门户之见),我们从龙树菩萨的论著中,更可以看到从初期大乘佛教的整体出发,所呈现的大乘佛教极乐净土观的原貌。
除此之外,李元松老师曾经指出,现代禅的教理哲学,乃是以中观论为本。察考龙树菩萨的净土论,也应有助于理解李老师后来提出「现代净」的思想资源。
二、龙树菩萨与往生极乐净土
在叙述龙树菩萨的净土教义之前,净土信仰者可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龙树菩萨是否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因为这是净土信仰的根本要义。这可以据佛教经典、传说与传记中,所传说的故事来看。
首先是龙树菩萨临终的情形。鸠摩罗什的《龙树菩萨传》和玄奘的《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略有差异,但都提到了龙树菩萨自断命根,布施给怨忿者的情况,同时也都没有提到是否往生极乐世界之事。
《龙树菩萨传》说:「是时有一小乘法师,常怀忿疾。龙树将去此世,而问之曰:『汝乐我久住此世不?』答言:『实所不愿也。』退入闲室,经日不出。弟子破户看之,遂蝉蜕而去。」(t50.184c)《大唐西域记》卷十,则叙述国王因龙树的协助而得长寿;王子为了早日继承王位,知道父王如果没有龙树的协助,将不能如此长寿,因此当面向龙树菩萨请求施舍项上人头,于是龙树「以干茅叶,自刎其颈,若利剑断割,身首异处。王子见已,惊奔而去。」(t51.929b)龙树菩萨施舍性命的作风,是标准的菩萨行者「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的气概。
然则,在其他一些传说中,龙树菩萨是发愿往生净土的。如唐.迦才《净土论》中,引用了相传为龙树菩萨所作的偈颂《十二礼》[3],表达礼赞阿弥陀佛并发愿往生之意。刘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翻译的《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中记述此咒的来源是:「龙树菩萨愿生安养,梦感此咒。」(t12.351c)又,《入楞伽经》卷第九「大慧汝谛听,有人持我法,于南大国中,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能破有无见,为人说我法,大乘无上法,证得欢喜地,往生安乐国。」(t16.567c)这都是翻译的经典中,有龙树菩萨发愿并且已经往生极乐世界的信仰。
此外,在汉传佛教的往生传中,记载净土宗的祖师、北魏的昙鸾临终之前,梦见自称龙树菩萨的梵僧,告知他即将寿终:「一夕,鸾正持诵,见一梵僧掀昂而来,入其室曰:『吾龙树也,其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4]由此可见,尽管在传记中没有提到,但是龙树菩萨在佛教的经典与信仰的传统中,被视为一位发愿往生西方净土,而且已经在西方净土的一位大德。
三、龙树学说的面貌与精神
龙树菩萨的思想与著作,最为后人所称颂的,是他的《中观论》。但是龙树菩萨学说的全貌,不是只有《中观》而已。近人吕澄将它归纳为两个方面,即从「深」与「广」的两个方面,来组织大乘学说。深的方面,指的是尽量批判一切学说,加以鉴别,以丰富自己的理论,其具体阐述,见于《中论》一书[5]。在广的方面,是「从佛教的根本精神出发,以当时已有的大乘思想为中心,吸收和概括佛教各方面的学说,比较全面地组成大乘的思想体系。」[6]
关于龙树菩萨学说的「深」与「广」的这两个方面,印顺法师则从龙树的传记中,认为可将它们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在北印度学声闻三藏,更学大乘;然后『周游诸国,更求余经』,使『外道论师,沙门义宗,咸皆摧伏』。那时的著作,如《中论》、《回诤论》、《广破论》等,着重在遮破外道及声闻行者(即『沙门义宗』)的执着,而开显声闻与菩萨的不二深观(质同而量异,如毛孔空与太虚空)。……后期是在乌荼国,得到(华严的)《不可思议解脱经》等。这以后,他着《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是依不二深观而明菩萨的广大行。」[7]
印顺法师还透过援引《大智度论》卷一的「一切实一切非实,及一切实亦非实,一切非实非不实,是名诸法之实相。」(t25.61b)指出它就是《中论》卷三的「一切实非实,亦实亦非实,非实非非实,是名诸佛法。」(t30.24a),而认为无论是后期的《大智度论》还是前期的《中论》,龙树菩萨对佛法的根本立场,都是:「诸佛以无量方便力,为种种众生,说种种法门,只要能『离戏论』,则一切法门,莫不能『知诸法实相』。」[8]
四、龙树菩萨著作中的净土信仰
龙树菩萨论阿弥陀佛净土的文字,主要见于前述「依不二深观而明菩萨的广大行」的《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二书。此外,题为龙树菩萨造的《释摩诃衍论》,卷第十也谈到了往生西方净土之事,虽然与前述二书可以相互发明,但因此论一般视为疑伪,因此不加论列。
当然,也有现代学者疑《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非龙树著作,今依印顺法师的研究,以《大智度论》和《十住毗婆沙论》同为龙树的著作[9]。并以此二论作为叙途龙树菩萨阿弥陀佛净土论的依据。
(一)古印度的临终往生故事
「往生传」,也就是记载信佛念佛的人,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极乐的故事。这类故事是净土信仰重要的支柱之一。在龙树菩萨的著作中,也有这一类的记载。如《大智度论》卷九说:
复有一国,有一比丘,诵《阿弥陀佛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即时动身自归。」须臾命终。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波罗蜜》故舌不可烧,此皆今世现事。如经中说,诸佛菩萨来者甚多。如是,处处有人罪垢结薄,一心念佛,信净不疑,必得见佛,终不虚也。以是诸因缘故,知实有十方佛。(t25.127a)
这一段文字,可以注意的是:龙树菩萨在此强调所讲的故事是「此皆今世现事」,也就是当时的真实故事。由此可见,古代印度就有往生西方净土故事的流传;而当时认为:阿弥陀佛临终来迎的原因,是「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
(二) 诸佛功德平等
《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t12.343c)阿弥陀佛世界,在十方世界中,是清净佛土的代表;而释迦牟尼佛则是在秽土成佛的代表。后代的部份净土宗人,因此刻意强调阿弥陀佛的特胜,超越其他诸佛[10]。但是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诸佛功德平等。卷三十二说:
一切佛功德皆等,无多无少。
问曰:若尔者,何以言「阿弥陀佛寿命无量、光明千万亿由旬、无量劫度众生」?
答曰:诸佛世界种种,有净、不净有杂。……
当知释迦文佛更有清净世界如阿弥陀国。阿弥陀佛亦有严净、不严净世界如释迦文佛国。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如慈母爱子,子虽没在厕混,勤求拯拔,不以为恶。(t25.302b)
《大智度论》卷九十三也说:「佛非但一国土,乃有十方恒河沙国土。佛有清净国土,有杂国土。杂国土中则具有五道。净佛国土,或有人天别异,或无有人天别异。」(t25.711c)佛不只在一国土示现成佛,这是龙树菩萨强调的。龙树菩萨指出,「诸佛大悲彻于骨髓,不以世界好丑,随应度者,而教化之。」《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有「应以何身得度者,则现何身而为说法」之义,因此净土与秽土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场域。
(三)净土是众生易于得度的地方
净土与秽土都是诸佛教化众生的场域,然则,诸佛之所以要庄严佛土,是为了创造容易度众生的环境。《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说:
问曰:何等是净佛土?
答曰:「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
佛常昼三时、夜三时,以佛眼遍观众生:谁可种善根、谁善根成就应增长、谁善根成就应得度。见是已,以神通力,随所见,教化众生。心随逐外缘,得随意事,则不生瞋恼;得不净、无常等因缘,则不生贪欲等烦恼。若得无所有、空因缘,则不生痴等诸烦恼。
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瞋恚等烦恼。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t25.706a)
这一段文字,前半在说明何谓「佛土」,一佛土的范围包括「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它是「佛于此中施作佛事」的场域。佛在其中,以各种方法教化众生的地方,包括提供使众生不生贪欲、瞋恼、愚痴等烦恼,得诸法实相的环境。显然,这里所说的「佛土」包括秽土与净土。也就是说,无论是净土还是秽土,都是佛陀施作佛事的地方。
后半段则是说明何谓「净佛土」。此处的「净」是动词,就是集诸功德,创造清净的世界,其目的是让往生的国中众生易于得度。也就是说,净土是更好的「得诸法实相」的地方。
极乐净土是一个’利于修习佛法的地方,龙树菩萨的《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都有详略不一的说明。如《十住毗婆沙论》的〈易行品〉对于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以偈颂加以叙述。如说:
「若人命终时,得生彼国者,即具无量德」。「彼国人命终,设应受诸苦,不堕恶地狱」,「若人生彼国,终不堕三趣,及与阿修罗」。「人天身相同,犹如金山顶,诸胜所归处」。「其有生彼国,具天眼耳通,十方普无碍」,「其国诸众生,神变及心通,亦具宿命智」,「生彼国土者,无我无我所,不生彼此心」。「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彼国诸众生,其性皆柔和,自然行十善」,「从善生净明,无量无边数,二足中第一」。「彼土诸菩萨,具足诸相好,以自庄严身」,「彼诸大菩萨,日日于三时,供养十方佛」,「其土甚严饰,殊彼诸天宫,功德甚深厚」(t26.43)等等,大抵是依《无量寿经》而说。
又,前引《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说:「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t25.706a)
这些解说,都在表示:阿弥陀佛世界是一个修习大乘菩萨道的良好环境。
(四)阿弥陀佛净土不是最严净的佛土
尽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大乘经中严净世界的代表,但是龙树菩萨认为,西方极乐净土并不是最为严净的佛土。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二说:
阿弥陀佛世界不如华积世界。何以故?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t25.134b)
「华积世界」应是「华藏世界」的异译,「法积比丘」即「法藏比丘」的异译。「华藏世界」即「莲华藏世界」是诸佛真实报土。如《金刚仙论》卷四说:「此言净土者,正是诸佛依报真实智慧第一义土。此土以真如法性为体,即莲华藏世界。」(t25.827b)龙树菩萨认为,阿弥陀佛世界不如莲华藏世界,其原因是:虽然世自在王佛带法藏比丘至十方世界,观清净佛土,但由于当时的法藏比丘功德力薄,无法得见上妙清净世界,因此所发的净土愿,其庄严清净的程度尚未达到极致。[11]
极乐净土不够严净的一个明显例子,是还有二乘人。因为诸佛为度化五浊恶世的众生,才有必要说三乘道,而不能直畅本怀,说一佛乘。而阿弥陀佛世界虽然严净,但是却仍有无量声闻于其中。其原因在于发愿时的所见,以为诸佛皆如此,才有如此的设计。如《大智度论》卷九十三说:
佛出五浊恶世,于一道分为三乘。
问曰:若尔,阿弥陀佛、阿閦佛等不于五浊世生,何以复有三乘?
答曰:诸佛初发心时,见诸佛以三乘度众生,自发愿言:我亦当以三乘度众生。(t25.712c)
《大智度论》卷三十八,认为清净的佛土,没有三恶道,没有三毒,甚至没有三毒之名,也没有二乘及女人:「问曰:生他方佛国者,为是欲界、非欲界?答曰:他方佛国杂恶不净者,则名欲界。若清净者,则无三恶道、三毒,乃至无三毒之名;亦无二乘之名,亦无女人。一切人皆有三十二相,无量光明常照世间,一念之顷作无量身,到无量如恒河沙等世界,度无量阿僧祇众生,还来本处。如是世界,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诸大菩萨福德清净业因缘故,别得清净世界,出于三界。」(t25.340a)这里所说的清净佛国的条件,阿弥陀佛世界几乎全部具备,唯其中有声闻僧一项,略有差别而已。因此,阿弥陀佛世界虽然不是最严净的佛土,但也是非常严净的佛土。
(五)净土的成因:菩萨的清净三业与慈悲摄化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龙树菩萨的净土论,强调净土是诸佛施作佛行,度化众生的场域。而且成因则是菩萨发菩提心时的本愿:「净佛土愿」。
在佛国净土中,佛陀是主,国中众生是伴,主伴和合,方成为一个佛国世界。主伴共同成就清净的佛国,乃是彼此的清净因缘。《大智度论》卷五十说:
净佛世界者,有二种净:一者菩萨自净其身,二者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以彼我因缘清净故,随所愿得清净世界。(t25.418a)
从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即使是从一般性的净佛世界的原则来看,菩萨发净土愿,未来成佛时,成就清净佛土,虽然也须要众生的清净因缘,但是主动性还是在菩萨。因为菩萨一方面「自净其身」,另一方面「净众生心,令行清净道」,众生的清净是菩萨的努力,使众生能行清净道的。因此,在《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中,须菩提问:「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麁业,除意麁业,亦净他人身口意麁业。」(t25.706c)
《大智度论》卷九十二解释《般若经》的这一段文字说:
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故,地则平正,多出珍宝。如弥勒佛出时,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宝。(t25.706c)
因为成就净土是菩萨自净净他的结果,所以龙树菩萨指出,高地菩萨才有能力净佛土。《大智度论》卷五十说:「菩萨住七地中,破诸烦恼,自利具足。住八地九地,利益他人,所谓教化众生,净佛世界。自利利他深大故,一切功德具足。」(t25.419b)卷九十二说:「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住神通波罗蜜,然后能净佛土。」(t25.706c)《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详述其义:
如鸟无翅不能飞翔,菩萨亦如是,无神通波罗蜜不能教化众生。
菩萨以天眼见十方国土诸佛及一切众生,以天耳力从诸佛闻法,以如意神通力放大光明,或现水火,作种种变化,现奇特事,令众生发希有尊重心。以他心智力故,知他心心数法,所著所厌,可度不可度,是利是钝,是善根成就是未成就,如是等知他众生心,摄取善根成就者。有可度者,以宿命智生死智观其本末何所从来,种何善根,所好何行,从此终当生何所,何时当得解脱,如是筹量思惟,知可度者过去业因缘、未来世果报。复以神通力,是人应以恐怖度者,以地狱示之。汝当生此中,应以欢喜度者,示以天堂。眼见是事,心怀惊怖、欢喜,厌患世间。尔时以漏尽神通说漏尽法,众生闻是法,破其着心,以三乘而得涅槃。
譬如白鹭欲取鱼时,筹量进止,不失期会,知其可得,即便取之,终不空也。菩萨亦如是,以神通力故,观众生本末应度因缘、国土、时节,知其信等诸根增利,诸因缘具足,而为说法,则不空也。是故说菩萨离神通不能饶益众生,如鸟无翅。
余神力如佛自说。以天眼见十方众生生死,亦知众生心,随意说法。乃至善修神通力,而为众生受身,不为苦乐所污。是菩萨于众生中,或为父、或为子、或为师、或为弟子、或为主、或为奴,或为象马,或为乘象马者,或时富贵力势,或时贫贱,于此诸事,亦不为染污。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不染苦乐。一切事者,如先作种种阿僧祇身度众生。苦乐不染者,乐中不生爱,苦中不生瞋。不如生死众生,随处起烦恼。菩萨应如是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t25.717)
从这一段文字可知,高地菩萨由于具备的能力,使他能够「为众生受身,不为苦乐所污」,才能够以游戏神通,成就众生,净佛国土。龙树菩萨同时也认为,「庄严净土」是高地菩萨圆成佛道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功德。如《大智度论》卷九十四说:
问曰:何必要用成就众生、净佛国土。
答曰:佛自说因缘,不成就众生、净佛国土,不能得无上道。何以故?因缘不具足,则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因缘者,所谓一切善法。从初发意行檀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于是行法中无忆想分别:是施者、是财物、是受者,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若菩萨不着心,无所分别,行六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以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自度,又能度众生。(t25.717c)
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强调「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同为大乘通义,批评中国的净土宗只说「往生净土」,而少说「庄严净土」,认为是偏向了。[12]这是极为重要的提醒,但对一般佛教徒来说,尤其是自知并无自在神通力的初学者,此时着重在往生净土,而少说庄严净土,无宁是很正常的。
(六)念佛发愿往生净土:给初学者的胜方便
事实上,龙树菩萨指出,发愿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本来就是为了如来摄护初学菩萨道的行者,而施设的胜方便。龙树菩萨认为,新学菩萨应该要常值诸佛,而不要急着度化众生。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说:
问曰:菩萨当化众生,何故常欲值佛?
答曰:有菩萨未入菩萨位,未得阿鞞跋致、受记别故,若远离诸佛,便坏诸善根,没在烦恼,自不能度,安能度人?如人乘船,中流坏败,欲度他人,反自没水。又如少汤,投大冰池,虽消少处,反更成冰。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以是故,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t2.275a)
龙树菩萨清楚地指出,未入法位的菩萨,又远离诸佛的话,想要以自己少小的功德力、方便力来度众生,可能反而更加坠落。量力而行,是必要的。
身处诸多违逆的娑婆世界,对于利根、坚心、久集功德的菩萨而言,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某些初学者而言,则是令其怖畏的地方。当然,龙树菩萨认为,十方诸佛恒时摄护一切发心学习的菩萨,且佛力甚大,可以超越诸多的留难与魔事。如《大智度论》卷六十七说:
新发意菩萨闻是事,心大惊怖:「我等生死身。魔是欲界主,威势甚大。我等云何行般若波罗蜜得无上道?」是故佛说恶魔虽欲留难,亦不能破坏。何以故?大能破小故。如离欲人常胜贪欲者,慈悲人常胜瞋恚者,智人常胜无智者。般若波罗蜜是真智慧,其力甚大。魔事虚诳,是菩萨虽未得具足般若波罗蜜,得其气分,故魔不能坏。是事因缘,故舍利弗白佛:「谁力故,魔不能破?」佛答:「佛力故。」如恶人中,魔为大;善人中,佛为大。缚人中,魔为大;解人中,佛为大;留难人中,魔为大,通达人中,佛为大。
初说佛力者,释迦文佛,后说十方现在佛,是余佛阿閦阿弥陀等。如恶贼余恶相助,诸佛法亦如是,常为一切众生,故有发意者便为作护。所以者何?般若波罗蜜是十方诸佛母,人欲沮坏,不得不护。应当知其有书读,乃至正忆念者,皆是十方佛力。(t25.529b)
这一段文字说的是,只要有菩萨发心,只要有菩萨学习般若,诸佛自然能以佛力作护,协助他们趣向无上道。
在这当中,如果有初学菩萨,自觉信心怯弱的,如来更有殊胜方便,就是教导他们念佛,以及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也是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特别阐释的:
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
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t26.41a)
这里强调的仍然是给初学者的胜方便,名之为「易行道」,而其要点,乃在于以信为方便,承佛之力,而能易行疾至不退转位。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说的「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方法,首先提到的是:「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t26.41b)列东方善德如来等十方佛名。其后,又说:「问曰:但闻是十佛名号,执持在心,便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更有余佛余菩萨名,得至阿惟越致耶?答曰:阿弥陀等佛,及诸大菩萨,称名一心念,亦得不退转。」(t26.42c)以下列诸佛菩萨之名,并于其中,特别介绍了阿弥陀佛及其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t26.43a)并以偈颂称赞,详述其依正功德庄严。
从《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可以看出,其所说的「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的方法,就是念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称其名号。因此并不以阿弥陀佛为唯一的对象,但阿弥陀佛却是其中叙述得最为详尽的一佛。
(七)念佛不只是初学的胜方便而已
念佛,称其名号,是摄护初学者,易行疾至不退转位的胜方便。不仅如此,念佛也是可以贯彻于整个菩萨道之全过程的法门。《大智度论》卷七说:
问曰:如菩萨三昧种种无量,何以故,但赞是菩萨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答曰:是菩萨念佛故,得入佛道中,以是故念佛三昧常现在前。
复次,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及先世罪。余诸三昧,有能除淫,不能除瞋;有能除瞋,不能除淫;有能除痴,不能除淫恚;有能除三毒,不能除先世罪。是念佛三昧,能除种种烦恼、种种罪。
复次,念佛三昧有大福德,能度众生。是诸菩萨欲度众生。诸余三昧无如此。……
复次,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尊所重,唯佛世尊,是故应常念佛。
复次,常念佛得种种功德利。譬如大臣,特蒙恩宠,常念其主。菩萨亦如是,知种种功德、无量智慧,皆从佛得,知恩重,故常念佛。(t25.108c-109a)
这一段文字指出,是菩萨以念佛之故,得入佛道中,又能除种种烦恼、灭种种罪,又能度众生、报佛恩。因此,它是可以贯彻于菩萨道全程的法门,非仅是为初学者的方便而已。
(八)念佛的一大利益:生于佛国净土
关于菩萨修习念佛的利益,《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又说:
菩萨常善修念佛三昧因缘故,所生常值诸佛。如《般舟三昧》中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业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我国。』」(t25.275a)
往生阿弥陀佛世界的功德,已如前引《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所述。《大智度论》所说的,还有二点可以补充。如卷四说:「阿弥陀佛时,人寿无量阿僧祇劫。」(t25.93b) 卷二十一说:「(念佛为)行得、亦果报得。行得者,如此间国中学念佛三昧。果报得者,如无量寿佛国人,生便自然能念佛。」(t25.220a)也就是说,往生阿弥陀佛世界的人,往生者自然念佛。
(九)关于易行与难行
综上所述,关于佛国净土,正如印顺法师提到的,有「庄严净土」与「往生净土」二事,具足功德的高地菩萨,必须帮助众生学习佛法,以「庄严净土」,来圆成佛道;而初学菩萨道的人,若自知功德力弱,则应以念佛为殊胜的方便,易行疾至不退转地,其中也包括往生阿弥陀佛世界。高地的佛菩萨,在佛道中行「利他」之事,而初学者接受「他利」,则能迅速进步。[13]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t26.41a)初学菩萨道的人,以信为方便,承佛慈力,易行疾至不退转位,这固然是「易行道」。但相对于「易行」的,应可以称之为「难行」。一些净土宗人,将「净土门」等同于「易行道」,而认为「圣道门」即是龙树菩萨所说的「难行道」。笔者认为,这是后人望文生义,想当然尔的推衍。在龙树菩萨的著作中,「易行」与「难行」这两个词并不是对立的概念,也不能简单地如此比配于所谓「净土门」与「圣道门」。
「难行」是佛教的常见语,《菩萨本缘经》卷中说:「若不修行难行苦行,何缘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t3.59c)对于凡夫而言,菩萨的广大行愿,都是难行之事吧!若没有修行这些被凡夫视为难行苦行之事,是不可能成佛的。《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说:
众生闻佛种种妙法,知佛为佑利众生故,于无量阿僧祇劫难行能行。众生闻见是事,而名此法为大慈大悲。譬如一人,有二亲友,以罪事因缘,故系之囹圄,一人供给所须,一人代死。众人言:「能代死者,是为大慈悲。」佛亦如是,世世为一切众生,头目髓脑尽以布施。众生闻见是事,即共名之为大慈大悲。(t25.257a)
龙树菩萨指出,这些众生视为「难」「苦」之事,对于菩萨而言,并不视之为「难」「苦」。换句话说,菩萨道的难易苦乐,主要的还是主观的感受。《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说:
若菩萨生难心苦心,则不能度一切众生。如世间小事,心难、以为苦,犹尚不成,何况成佛道?
成(佛道)因缘者,所谓大慈大悲心,于众生如父母、儿子、己身想。何以故?父母、儿子、己身,自然生爱,非推而爱也。菩萨善修大悲心故,于一切众生,乃至怨雠同意爱念。是大悲果报,利益之具都无所惜,于内外所有尽与众生。
此中说不惜因缘,所谓一切处、一切种、一切法不可得故。若行者初入佛法,用众生空,知诸法无我。今用法空,知诸法亦空。以此大悲心及诸法空二因缘故,能不惜内外所有,利益众生,不起难行想、苦行想,一心精进欢喜。
如人为自身,及为父母、妻子,勤身修业,不以为苦;若为他作,则无欢心,苦行难行。(t25.438a-b)
客观上看起来相同的行为,有因有缘之故,有人以为苦,有人不以为苦。因此,菩萨道的初学者,觉得「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而想要询问:「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从高地菩萨的观感,当然觉得「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干之说」。然则,佛法确实是「有无量门」,如果有人「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也就是说,如果不以为难的、不以为苦的,则可以走「勤行精进」之路,以为难、苦的,则「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可以学,也就是念十方三世诸佛,称其名号,即能「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从佛法的原理来说,能够「勤行精进」而不以为难、不以为苦的,事实上都是已得诸佛菩萨的护佑摄化,而能远离懈怠放逸,已能于法得乐的。而这样的行者,也是不离于念佛的。如龙树菩萨在《十住毗婆沙论》说:「菩萨在初地中心多欢喜」,其原因之一是「念三世诸佛」:「念诸佛者,念然灯等过去诸佛,阿弥陀等现在诸佛,弥勒等将来诸佛。常念如是诸佛世尊,如现在前,三界第一,无能胜者,是故多欢喜。」(t26.26b)因此,从龙树菩萨对菩萨的理解来看,无论「圣道门」还是「净土门」,「念佛」都是贯彻始终的心行,而「道」的难易其实是主观的,初学者以为菩萨道很难,于是就教他念佛;而在佛菩萨的摄护下,具足一切功德之路,也变得快速而容易起来。不久之后,或许从外人来看,这人竟然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勤行精进」的行者,而自己却仍然乐陶陶的走在菩萨道上。
(十)关于净土的生因
众生如何能够往生净土,是净土宗的重要题目。从龙树菩萨的著作来看,往生的行业是多样的。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九,引《般舟三昧经》说:「菩萨入是三昧,即见阿弥陀佛。便问其佛:何业因缘故,得生彼国?佛即答言:善男子!以常修念佛三昧,忆念不废,故得生我国。」(t25.275a)这是援引大乘净土经典原本的说法。
除此之外,也有其他一些较为自由的说法,如《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说:「若人愿作佛,心念阿弥陀,应时为现身」(t26.43a)「愿作佛」就是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而心念阿弥陀佛,即可见佛。《大智度论》卷九说:「诵《阿弥陀佛经》故,(临终)见佛自来」。又,相传《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即《往生咒》为龙树菩萨梦感而得,所以持咒也成为往生的行门。
《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又说:「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t26.43a)这段文字只说「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不退转位,而未明言「往生净土」,但可以将「称名自归」视为往生的因业。
综上所述,可以见到龙树菩萨并没有像后代的净土宗人那样,认为有必要把往生的行门当作一个须要仔细研究的课题,但大体来说,是以「心念」、「常忆念」、「忆念不废」为主的,而诵阿弥陀经、持往生咒,都可以作为方便。而往生净土,以菩提心为前提,皈依阿弥陀佛、称念佛的名号,心常忆念阿弥陀佛,并将所有善根回向往生净土,就能速得不退转位,也是至为明显的。如《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赞叹阿弥陀佛的偈颂的最后二颂说:「我于今先世,福德若大小,愿我于佛所,心常得清净;以此福因缘,所获上妙德,愿诸众生类,皆亦悉当得。」(t26.43c)偈颂的意思,也是将自己今世与先世的福德,无论其大小,回向于往生净土,而能得到往生净土的上妙福德之意。这一观念,可以说是净土经典之常说,而龙树菩萨也作相同的表述。
五、结语
综观龙树菩萨的论著中所述的极乐净土教义,是不与「圣道门」对立的「净土门」;是在不废六度万行的同时,强调念佛的重要;在往生行业中,强调以「忆念」为核心,而可以有种种不同的方便(称名、持咒、修习念佛三昧等等)。这些都与日本法然上人发展出来的「舍闭搁抛」的净土教不同,而近于汉传净土教的传统。
龙树菩萨净土教的特点,并不把阿弥陀佛视为至高无上的一佛,而是在诸佛功德平等的基础上,把阿弥陀佛视为在净土度众生的代表,加以称颂礼敬,并发愿往生。
龙树菩萨净土论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在菩萨道的整体历程中,初学者最好仰依「他利」,可以有易行道的坦途,而高地菩萨有「利他」之行,在庄严净土中,终于圆成佛道。
龙树菩萨有清晰的「他力观」:以佛为主的「佛土」,其范围包含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佛在其中施作佛事,观察众生的根器,协助众生修学佛法;佛度化净土的众生,也度化秽土的众生。初学的菩萨不应远离佛的摄化,而应以念佛为方便,迅速成为不退转菩萨;不退转位的菩萨则在佛的摄化中,具足功德,能作难行苦行之事,而不以为难苦。
在个人的行持方面,龙树菩萨是远离戏论、深入实相第一义谛的智证者,他是布施身命的菩萨行者,又是往生极乐净土信佛念佛人。智证门与信心门、易行道与难行道、度化众生与一心皈命弥陀,在龙树菩萨的实践中,全然的统合,而无有扞格。龙树菩萨给后人的启发与典范,是值得深切赞叹的。
二○○八年四月十五日写于台北象山净苑
--------------------------------------------------------------------------------
[1]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3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2]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说:「大乘经流行一个相当时期,积有很多种类之后,就有学者据以组织学说,进行宣扬,开头做这件工作并做得很有成绩的就是龙树。」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2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3] 大正47.96b。
[4] 宋.戒珠,《净土往生传》,(t51.113c)。
[5]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7-119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6] 吕澄,《印度佛教源流略讲》,台湾,天华出版公司,117页。民国71年7月1日初版。(书名改为《印度佛教思想概论》)
[7]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106-107页。民国81年8月。
[8]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45-46页。民国81年8月。
[9]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台北,东宗出版社,101页。民国81年8月。
[10] 参考拙著〈阿弥陀佛是「佛中之王」考〉。
[11] 《大智度论》卷五十说:「观诸佛国者,有菩萨以神通力飞到十方,观诸清净世界,取相欲自庄严其国。有菩萨佛将至十方,示清净世界,取净国相自作愿行,如世自在王佛,将法积比丘至十方,示清净世界。或有菩萨自住本国,用天眼见十方清净世界,初取净相,后得不着心,故还舍。」(t25.417a)意思是说,发净土愿的菩萨,观十方清净世界的方式有多种,法藏比丘是被世自世在王带着去观察的。这与前引「法积比丘,佛虽将至十方观清净世界,功德力薄,不能得见上妙清净世界,以是故世界不如。」可以合观。
[12] 印顺,〈净土新论〉,收在《净土与禅》,38页。台北,正闻出版社。民国七十九值三月十三版。
[13] 「利他」与「他利」借用昙鸾祖师《往生论注》的概念。「『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t40.83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