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律航法师开示

发布时间:2020-04-29 09:20:49作者:念佛网

  律航法师开示

  律航法师讲述

  《劝发菩提心文》讲解圆满开示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圆满开示

  弥陀佛七初次开示

  慈善寺四十七年弥陀佛七开示录

  三十年后的理想世界

  《劝发菩提心文》讲解圆满开示

  ——四十七年十一月十八日讲于台中佛学书院——

  诸位同学!我和诸位结缘,今天圆满,深深感觉‘佛种从缘生\’这句话的意义重大。此次我来贵院演讲,若非你们圣印法师一再谬爱邀请,我不会想起讲解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若非我讲此文,诸位同学也不会同时都发起大菩提心,为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种下善根,普度众生,共登彼岸,诸位要珍视法会,决非小缘了。

  诸位同学!今天既听完了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你们知道省庵大师作此文的中心思想吗?若要明白他的中心思想,先要知道他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净土宗以三经一论——《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阿弥陀经》、《往生论》——为根本,而《无量寿经》上,三辈往生各有应具的条件,但以发菩提心为共同的条件。换句话说,若不发菩提心,则无论上中下三辈九品,皆不能往生。你们应知发菩提心,对于往生何等重要呀!省庵大师一生既以净土法门,自行化他,他的中心思想,在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皆要接引众生,离苦得乐。所以判定此文肇源于《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

  后次,天亲菩萨既著《往生论》,将《无量寿经》的种种殊胜庄严,和种种修行的方便,业已充分发挥,毫无遗意了,为什么又造《发菩提心论》呢?由此足见发菩提心,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根本之根本。省庵大师以西方净土为归宿地,当然洞明发菩提心,为往生最基本条件。所以趁在阿育王寺启建法会的时候,亲燃指香三炷,向大家发表《劝发菩提心文》,不惜泣血稽颡,哀告四众,同发大心,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也。

  我今天提出上两段的用意,诸位同学明白吗?就是说,诸位若不愿往生极乐就算了,果想临命终时往生极乐,则非速发菩提心不可。若欲发菩提心,则非每日恭读《劝发菩提心文》一遍不可!至于将来一有机会,须要悉心研究净土三经一论及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论》,则往生西方净土,如操左券。

  诸位同学,或已落发,或未落发,既已发心来此求学,自然不甘居凡夫,且皆具备十种因缘,若不当下发起大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又何必多受这一番辛苦呢?况且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譬如耕地不下种。’不下种不过徒劳而已。又如《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不仅徒劳辛苦,还有沦堕三恶道的危险啦!

  诸位同学!现在求学时期,当然要‘博闻\’一切经论,而个人修行,须要认定一种法门,‘专修\’无间。诸位大多数是女界青年,更以专修净土法门为最适当。现代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说得最简要:‘凡修净业者,第一必须严持净戒;第二必须发菩提心;第三必须具真信愿。戒为诸法之基址,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诸位为修念佛法门,应当将上面祖师的法语,作为座右铭,则终身受用不尽。

  今天既为结缘圆满之日,应将省庵大师的中心思想,来一番探源工作,彭二林居士在天亲菩萨《发菩提心论》后跋云:‘《无量寿经》往生三辈及《观经》上品,俱以发菩提心为本。菩萨心者,无量寿愿王所建立,亦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由从生也。欲求无量寿佛国,而不发菩提心,则不为诸佛之所护念,不克现生见佛,以与无量寿愿王不相应故,与一切诸佛最初发心不相似故。’彭居士以上段最精辟警策之文来跋天亲菩萨造的《发菩提心论》,我今天也把这一段妙文移跋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最为恰当,就此作为今天法缘圆满的一个结论吧!

  ——本文曾刊于《觉生》月刊——

  《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解圆满开示

  ——四十七年农历八月初十日讲于南投龙泉寺——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我这次来南投开讲《地藏本愿经》,本来打算放下一切事务,一气讲完。那料到自农历七月十一日开讲,到二十七日讲至第八品,忽然发生了内障和外障。何为内障呢?天热过劳,血压高涨了二十度,觉得脑筋发胀;何为外障呢?南投佛教莲社于二十八日举行开幕典礼和台中慈善寺启建地藏法会,因此之故,不得不停讲五天,今天方得圆满,‘佛法难闻\’由此更足证明。希望诸位珍视此段因缘,常常读诵此经,万不可听过了就置诸高阁。

  《地藏经》我讲到第八品,后五品由广化法师代讲。我今天把全经的要旨和修行的方法,融会贯通,作一结论,使诸位了知此经的重要,希望留心谛听!

  《地藏本愿经》,共计十三品,大别可分为四章:第一〈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二〈地藏分身集会品〉,可列为第一章专明地藏能度之主。如分身无量,遍入泥犁,以孝行化,令生人天,表显幽冥教主一切神通威德也。第三〈观众生业缘品〉、第四〈阎浮众生业感品〉、第五〈地藏名号品〉,可列为第二章,专明地藏所度之机。如刚强冥顽,难调难驯,起贪嗔痴,行杀盗淫,五逆十恶无所不为的堕落无间地狱的罪苦众生也。第六〈如来赞叹品〉、第七〈利益存亡品〉、第八〈阎罗王众赞叹品〉,可列为第三章,专明度脱之法。如读经、烧香、造幡、塑像、瞻礼供养种种善缘也。第九〈称佛名号品〉、第十〈校量布施功德缘品〉、第十一〈地神护法品〉、第十二〈见闻利益品〉、第十三〈嘱累人天品〉,可列为第四章,特明成佛之因。如至诚恭敬,称佛名号,财法二施,六度万行的菩提正因也。综括四章的意义,充分发挥世出世间之孝道,度己度人之愿行,尽善尽美,毫无遗意。

  夫人而不孝,不可以为人;孝而不能使亲了生死,不足以言孝。盖恩莫大于父母,虽服劳奉养,甘美具备,实难报宏恩于万一。纵令正心诚意,作圣希贤,建功立业,致君泽民,可谓极尽世间之孝了。倘未能度脱二亲,永离六道,亲证无生,则终有遗憾也。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佛语祖意,昭然若揭,吾人身为佛子,岂可沾沾自喜以世间孝道为满足吗?

  释迦牟尼佛,当他越城出家时,虽未得父王的同意,惟念度生事大,不能不忍痛从权,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例如世称大孝的舜帝,‘不告而娶\’,孔孟极力赞其孝。佛祖圣贤,其揆一也。我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开始度化众生,不久即回到本国,对父王说法,凭借神通道力,立令净饭王证得圣果,并使释种多人,得法眼净。呜呼懿哉!世出世之‘至德要道\’,一以贯之啊!

  我佛说法度生四十九年,机薪已尽,应火将熄,特于涅槃前三月,以应身上升忉利天宫,说法度母,说此《地藏菩萨本愿经》。事前放种种光明,出种种音声,召集十方世界分身地藏菩萨,称扬赞叹其四种不可思议的功德,最后以自入涅槃至弥勒出世中间所有众生,嘱累地藏菩萨一肩担任。此何意哉?诚以地藏大士,过去因地身为婆罗门女及光目女,悉皆救拔母难,发大誓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于此证明世尊以世出世间之大孝,垂训十方三世的四众弟子。

  不料一般外道和凡夫,不能了解我佛的深意,大肆诽谤释尊背父出家为‘不知恩分\’。乃至诋毁后世出家人为舍亲割爱,逃避现实责任,几同无赖游民。呜呼!此等谤佛谤法之罪,高于须弥,深于巨海,真令我不忍缄默,特为表明:佛对父母,报答恩德,前面已说过,无庸赘述了。至于佛定制度,出家必禀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乃得禀请于亲,亲允方可出家,否则,不许剃落。其有出家以后,若兄弟或故,亲无倚托,亦得撙减其瓶钵之资,以奉二亲,终其天年,岂竟不顾父母之养,如世论所责耶?试举例以明之。

  宋代长芦宗颐禅师,襄阳人,少孤,母陈氏鞠养于舅家,及长,博通世典,二十九岁出家,深明宗要。后住长芦寺,迎母于方丈东室,劝令念佛,求生净土,历七年,其母念佛而逝。

  又清初玉琳国师,迎养其母于报恩寺,遵磬山遗命,代磬山为其母剃发说戒,建草堂以终养,称为大慈老人。劝请专修净土,兼事参究,其母不久得大悟,年七十二不寂,师于龛前趺坐七日夜,不沾粒米,迄报恩寺大众闭厨封锅,激令进食,师闻之,始啜粥云。大慈老人塔在江苏虞山藏海寺后,民国十九年曾重修。

  是故印光大师说:‘惟我释子,以成道利生为最上报恩之事,且不仅报答多生之父母,并为报答无量劫来四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仅于父母生前而当孝敬,且当度脱父母之灵识,使其永出苦轮,常住正觉。故曰,释氏之孝,晦而难明者也,’然则如之可而后可呢?就是必须如地藏大士的宏誓大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才可谓不匮锡类之无上大孝。

  学佛系要度己度人,这是尽人皆知的;而度人尤应度亲,这却为人所疏忽。须知光说度人,而自己双亲尚不能度,作其轮转六道,此岂非大言不惭吗?是故释迦世尊、地藏大士发愿度人,皆度父母,正是告诉我们尽孝度亲为成佛度生之根本也。

  我此次开讲《地藏经》,不禁重有感触,我行年五十,方知皈依三宝,那时候父母业已先后逝世,欲想劝二老吃素念佛,已赶不上了!唯在早晚课诵完毕,以念诵功德,回向法界,至诚恳切,乞求西方三圣,接引祖母(幼时鞠养,祖母偏劳)和父亲母亲往生极乐世界。并默自祝愿,恳求阿弥陀佛,先度我祖父母们,早早往生西方,我才欢乐生西,倘我祖父母们不先往生,则我虽蒙接引,终有遗憾,反不如同在六道安心受报。如是反覆申诉,不觉涕泪沾襟。此是我个人内心的衷曲,二十余年,未曾告人,今为诸仁者披肝沥胆,痛切言之,希望诸位从此以后,为在生的父母,婉劝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为亡故的父母,多多念佛,替亲回向早生极乐。但要至诚、要永久、尽形寿行之,方不愧此次听讲《地藏经》的殊胜因缘。

  ——本文曾刊于《中国佛教》月刊——

  弥陀佛七初次开示

  ——四十七年农历十一月十二日于台中灵山寺净宗讲堂——

  贵寺住持,诸位师父,诸位居士:律航今天到贵宝刹参加佛七,实在感觉欢喜。刻蒙众莲友代表叩请开示,我把自己对于佛七的看法和希望,略说几点,作为诸位参考。

  世出世间一切法,皆由因缘而生,律航在过去曾数次来灵山寺结法缘,此次佛七又经德真住持邀请,和朱斐居士的推荐,因缘具足,得与诸位莲友,共修念佛法门,直到阿弥陀佛圣诞圆满,将来很值得纪念咧!

  佛七制度的建立,本来发端于小本《阿弥陀经》,其最要的启示,在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玄奘三藏法师迻译为若一日夜乃至七日夜;鸠摩罗什意译为若一日乃至七日。因东土人好简要,只用一个日字,当然包括夜字在内了。这是现在一般佛七的时间上,已与佛经意旨不尽符合了。至于‘一心不乱\’四字,除蕅益大师区分利根、钝根两种解释外,古今净宗大德的看法也有两种:一种作为行人最高的境界;一种作为行人用功的方法。若作念佛最高境界讲,则属意地之事,小乘须证到三果,大乘须登七地以后,方能真正一心不乱,否则仍为毛道众生,摇摆不定。要知小乘的三果,大乘的七地,谈何容易,末法博地凡夫,一生决定无分。若作念佛用功方法讲,即系单纯一心执持六字洪名,不为贪嗔痴一切烦恼所乱而已,这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我想释迦如来一再宣言念佛法门为易行之法,所以无问自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大畅本怀者,岂肯令一般众生做不到的境界,而强令去做呢!况《大集经》上〈如来悬记〉云:‘末法众生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佛最慈悲,故有此〈悬记〉。为末法众生,最后经典灭尽,仍留《无量寿经》住世一百年。且《无量寿经》三辈往生的共同的条件:即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要知‘一向专念\’与‘一心不乱\’的用功方法,殆为名异而实同。由此证明若作最高境界讲,则易令人畏难而却步;若作用功方法讲,则人人可以做到,临命终时定蒙弥陀接引,一经往生,决定成佛。

  历代净宗善知识,皆深知一心不乱的境界,不易做到,遂分析为事一心及理一心。莲池大师为折服当时狂禅之流,把一心不乱的境界,充分发挥,淋漓尽致。但明知一般人不易做到,故临终遗嘱告诫弟子‘老实念佛\’。蕅益大师注重信愿,谓‘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心多散乱者,即是下品下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散乱渐少者,即是下品中生;深信切愿念佛,而念佛时便不散乱者,即是下品上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不起贪嗔痴者,即是中三品生。念到事一心不乱,任运先断见思尘沙,亦能伏断无明者,即是上三品生。’由此足见佛语祖意,悉皆开示执持名号为最简便,最直捷的方法,所谓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收效速也。

  或问:一心不乱执持佛名和孔子所讲的‘仁\’字,有何差别?我以为这是名异而义同,何以言之?仁者,爱也、人也,亦即人之本性也。佛教的拔苦与乐,方为大慈大悲,慈悲者即佛心也。孔子亟称颜渊为好学,曰‘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他弟子,不过月一至焉’,其方法,标明四勿主义,其效果为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与一心不乱的意义,大致相同。若做到一心不乱,也不容易。蕅益大师自咏念佛功夫的诗云:‘见色闻香皆忘念,计后思前转昧心。’念佛行人,须发大菩提心,真正为了脱生死,下一番艰苦工夫,才可能做到呀!

  现代各寺院打佛七的情形,怎么样呢?先就大陆各寺院说,除苏州灵岩山由印光老法师建立的真正净土道场外,其他各寺院的佛七,多数演变为一般佛事。在佛七期间,为生者消灾延寿,为亡者超度往生,乃至祈祷植福荐食种种佛事,统统在佛七期间施行。诸位想一想,念佛行人在某一支香,刚刚念到心佛相合,忽然改作别种佛事,怎么还能保持一心不乱呢?所以有人说打佛七好像‘集体赶经忏\’。这讽刺的话,似乎谑而近于虐,但事实是如此,那就难怪为佛教前途引为痛心了!至于台湾各寺院的佛七,在光复以前,不甚清楚。卅七年,弥陀诞辰前后,笔者适在中坜圆光寺,提倡打佛七,当时寺内清众,皆言只听说打佛七,但未参加过。不料该寺打佛七的风声传出去,不久由北部而中部以至南部各寺庙统统打佛七,所谓时节因缘,风起云涌。屈指十年,在表面上,莲风大扇,而究其实际,真正遵照佛经,实行一心不乱来念佛的,实在寥寥不甚多见。若推究其原因,确系各寺院为经济人事的关系,不得不如此演变,决不能归咎于某一寺院,或某一住持。

  现代佛法衰微到了极点,只有念佛法门,尚普遍于人间,而又名存实亡,不合佛言及祖意,这叫末法众生,怎么了生脱死呢?律航以为念佛行人如因为没有合乎理想的道场,概不参加佛七,这等于‘因噎废食\’,故不得不权设方便,把我最近在新店打佛七的小小经验,作为参考。此次律航和真华法师(曾在苏州灵岩山担任知客甚久)在宽道法师净业茅蓬打佛七中间,免除一切佛事,除上供及蒙山外,专念一句阿弥陀佛。同修皆方便禁语,七日夜绝不离开佛堂,迨圆满日坐谈检讨,各人境界,固不相同,但皆得少分‘心与佛合\’。若将来佛七时严格禁语,不难由少分而渐进多分。总之眼观佛,口称佛,身礼佛,三业自然清净。由此证明,佛说为易行之法,不是做不到的。可惜世人未遵照佛语去实行,就难怪俗说‘念佛的如牛毛,往生的如麟角’了!我今天供养诸位莲友两件礼物,一是在此佛七期间,最好‘严格禁语\’或者方便禁语,‘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妄想死,许汝法身活’。其次最好七天不离开道场,做到三业清净。或为职务所牵,不得不离开,只得自己巧作方便,以心地作道场,无论在任何地方,心不离佛,如在佛前。俗事一了,即来道场念佛。假定诸位果能如此去做,也不难得到一心不乱的工夫。

  我早知道灵山寺的佛七,经李炳南老居士多年讲经,德真住持德钦监院领导薰修,诸位居士随喜,佛七一切仪规,皆遵照苏州灵岩山课诵本切实施行,律航才敢述说上来啰苏废话,希望诸位莲友,将来都是莲邦兄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今世上品上生,来世来作佛祖,务期达到净宗道场示范作用,切勿负我佛慈悲度生的最后遗教。

  ——本文曾刊于《菩提树》月刊第七十四期——

  慈善寺四十七年弥陀佛七开示录

  今天(元月六日)为佛七开始的第一天,各位从远近各地来参加这个佛七,真是善根深远。古德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道场难遇\’,各位既有殊胜因缘,难闻能闻,难遇得遇,须生欢喜心,发精进愿。当此佛七开始之日,老僧谨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供养大众。

  所谓‘真为生死\’者,我们轮回六道,死此生彼,生死死生,生生死死,无有了期。入驴胎住马腹,舍一皮囊又取一皮囊,升天堂堕地狱,出苦海还沉苦海,何况人身难得易失,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又云:‘一入地狱五百劫,再出头来是几时’,轮回生死的可怕如此,每一想念,不寒而栗!

  次讲‘发菩提心\’,前面讲过,轮回生死,令人可怕,各位今来参加佛七,便应该发菩提心。什么是菩提心?即发一、至诚心——恳切至诚,参加念佛、死尽偷心,无邪无间。二、深心——涵容渊深,力求一心,不得一心,终不中止。三、大悲心——发愿度己度人,将此念佛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同生西方。既免障碍,又增悲心。具足以上三种心,才能发起菩提心。若大心不发,则既不与佛心相应,亦易惹魔障,纵然开悟,亦堕偏小。

  第三讲‘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各位听了我今天的说话,果能发菩提心,求了生死,那么,我佛有胜妙度生法门——净土念佛法门,必须深切信仰:一、信释迦无妄语。凡夫人中,正人君子,尚不肯妄语,况佛为圣中圣,不忮不求,怎肯妄语呢?所说念佛求生西方法门,决定真实可靠。二、信弥陀无虚愿。弥陀因地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历劫修行,功圆果满,才取正觉,其摄引众生往生成佛之愿,自厉成就无虚。三、信自性本具佛性。我与释迦弥陀,虽系凡圣悬殊,若论本具佛性,彼此无二无别。释迦弥陀虽已成佛,真如佛性亦不增多;我虽凡夫轮转生死,其如佛性亦不欠少。果能信释迦真言,持弥陀名号,求愿往生,则今日之我,即是未来之佛,他日功成,等同诸佛。四、信有因必有果。因果定律,通世出世间法,‘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世间因果;‘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即是出世间因果。有因必有果,此理莫能易;况净土宗又名莲宗者,如同莲花花果同时,所以因赅果海,果彻因源,故一句佛号,即以弥陀的果地觉,作我们因地的心,何等精实亲切呢!

  对于净土教理,既信仰,犹须发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如能具足信愿,然后谈到‘持佛名号\’,放下万缘,一心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决定‘万修万人去\’。各位善信,努力念去吧,南无阿弥陀佛!

  (弟子广化记)

  三十年后的理想世界

  ——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圆通寺演讲词——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我今天的讲题,是三十年后的理想世界。为甚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古人说:‘人为万物之灵\’,我以为人之所以灵于万物者,在有‘理想\’。孔夫子的理想最高,他深知后世的人心,愈趋愈下,所以删诗书、定礼乐,大义微言,为万世的人心,立一个堤防。释迦牟尼佛的理想最高,他深悯众生六道轮回,八苦交煎,所以舍王位,入雪山,苦行成道,说法四十九年,普度众生离苦得乐。可见作圣成佛,都是由于理想啦!

  我们既是一个人,自然也有理想,我有甚么理想呢?是理想三十年后的世界:唯物主义,一定销声匿迹;唯心主义,一定大为昌明,世界人类由重重黑暗惨痛中,渐渐得到光明和安乐。这个理想,怎样来说明呢?‘心\’和‘物\’原为一元,本不可分的,姑且沿袭惯用的名词,如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统统列为唯物主义;儒教、佛教、耶教、道教......一切宗教,都可列为唯心主义。近百年来,机器发达,唯物主义在活跃竞赛;唯心主义奄奄待毙,甚至变成唯物主义的附庸。因此世界人类,都被‘物质欲\’所操纵,而丧失了真理,天天在痛苦中挣扎。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之后,世界上忽然形成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壁垒,一天比一天尖锐化,业已冷战三年了。今年起,不出数载,人人所最怕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一定全面爆发!往例二十年起一次世界大战,此后因物质进步,战期缩短,每十年或起一次世界大战。各国原子弹的质和量,日日进步,加之将来新出的杀人武器,不计其数,平均约计每次世界大战,消灭人类十分之二。统计三十年,经过了五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类,已减少泰半。诸位闭目想一想:那时候地旷人稀,生活不成问题。在人口上,不会为争面包而起战争;在人心上,大劫残余的孤儿寡妇,自然乱极思治,野心家也不能掀动风潮了。果然到了那个世界,一向主张优胜劣败者,同归于尽,何分强弱?主张民族优越者,同作沙虫,何分优劣?主张阶级斗争者,同陷饥寒,何处清算?唉!惨呀!举世人类经过数次互相惨杀之后,茕茕忪忪,方知在共业所感的浩劫中,惟深信因果,慈心不杀者,幸免于难。于是唯物主义,销声匿迹,唯心主义,应运而兴,各种宗教以慈悲、仁爱、自由、互助的姿态,出现于世,为人类欢迎崇拜,奉为救世明星。这时候世界有两道毫光,最为晃耀,二者为何?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孔子学说,指导现实人生的木铎。一为明因畏果,了生脱死的慈悲教义,普度众生,作九界的导师。这两道万丈毫光,合而为一,正象征儒佛一元化,更为光明显赫。诸位一定要问,怎样叫做儒佛一元化呢?我所讲的儒佛一元的道理,就是说儒家和佛教的道理,根本上是相同的。不过儒家只讲现世,佛教除了现世,还讲过去和未来。儒佛道理既同,所以叫做一元化。诸位看看,凡宣扬佛家的大德,如智者、永明、莲池、蕅益以及诸位善知识,对于国学,都有极深的研究。反转来讲,读儒书而不明佛学,纵令学问到了周、程、张、朱的工夫,仍然不明白生死的道理。由此断定:世界若不实行儒家明德、亲民、止至善的大道,纵由剧乱而得小康,终不能进世界于大同。众生若不深信因果、皈依三宝,即令安分守法,也不能了脱轮回。我因此感想三十年后的世界,疮痍满目,民无孓遗,任何宗教,都为人类所欢迎。不过为人类永久和平计,为世界最后大同计,应提倡儒佛一化,使世出世间的大道理,平均发展,方能奠定了大同世界,人间净土,这是人人心中同具的理想啊!但是,理想虽为事实之母,不先耕耘,何有收获?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努力工作呢!

  一、要连络对儒佛道理有深刻认识的人士,组织儒佛一元化总会分会及支会,大家共同研究,发扬光大。

  二、要创办儒佛一元化的大学,和专门学院,培养专门人材。

  三、要把儒佛典籍,编成通俗文字,和新式标点,实现大众化,平等化。

  四、要把儒佛教义,择要译成世界文字,使这无上至宝的道理,宣扬全世界去,先给人类种种善根。

  我们果能把上面四件大事,做到了相当的成就,到了三十年后,全世界黑暗沉沉的时候,它一定要放万丈毫光,照耀全世界,胜于日月之明千万亿倍!

\

  诸位要知道我们这种理想和努力,是为人类保生机,为众生脱轮回,为佛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期不负为万物之灵啊!这是我个人的粗陋思想,还请诸位法师,同学多多加以批评和指导。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