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法师:普贤菩萨行愿品
发布时间:2020-05-30 10:14:27作者:念佛网普贤菩萨行愿品(上)
(本源法师主讲 2013年4月13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凡是修净土的都熟悉,《普贤行愿品》被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列为净土五经之一。它并不是一部完整的经典,出自于《华严经》,经中之王。还有一部经典也称作经中之王,就是《妙法莲华经》。《华严经》可以说是王中之王,一生成就。华严经最终归根结叙,就是在普贤行愿品,普贤行愿品的归宿就是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佛讲了《大方广佛华严经》之后在人间已经失传,佛灭度六百年之后,有一位龙树菩萨,他是先学外道法,后学小乘再学大乘,有一天他到龙宫阅藏看到了华严经,有上、中、下部,上部中部的偈颂章节非常之多,不是凡夫可以阅览的,只有下部可以让人间众生修学,龙树菩萨就将下卷带到人间,经过三次翻译到中国,就有了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八十华严,普贤行愿品是四十华严最后一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这三个字阐述的是佛的境界,其意义无穷无尽,不是凡夫能讲究竟的,但是为了表达,勉强用言语表述出来。“大”,包含义。是讲佛的法身,尽虚空遍法界,一切地方都是佛的法身所在之处,一切法皆是我们心性变化出来的。我们的心性广大如虚空,尽虚空遍法界皆是如来的心性,也是我们的心性。“方”,轨则义。是种种成佛的方法,皆出自于心性当中。我们按照轨则去走,决定不会错,决定能成佛。“广”,周遍义。是讲佛的智慧,周遍法界,我们称佛的智慧是一切种智。
我们现在发了菩提心,要了生死度众生,这是因地起修,那如何来成就这个果呢?就是“华严”。华(花)代表因行,用来装饰果地,果就是成佛。比喻用因地的六度万行来庄严果地。别题中“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喻,属人法喻立题。
PPT,图文并茂,也是帮助大家摄心,让大众能领会得深入一点。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啊,大家要提起精神。经还有贯、摄、常、法,轨则等义,由于时间有限就不一一介绍了。
因为我们有所知障,所以认识上面可能有错误,可能觉得这个世界、我们的财产是永恒不变的,可能觉得家人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心经》讲到“照见五蕴皆空”,凡是肉眼所看到的有形有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法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有生有灭,当中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凡是有生灭的都是虚妄的,都是假的。有些人要找一个可靠的老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他身上,当你对某样东西执着,他就成为你痛苦的根源。因为人是生灭无常的法,哪一天那个人背叛你了,痛不欲生也是枉然。学习了佛法,照见五蕴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要把你的幸福寄托在无常的法上。佛陀时代,有一天佛问弟子,如果我把你的钵打碎了,你有什么感觉?出家人三衣一钵,乞食就靠托钵,钵没了也就没饭吃。弟子说,我会很难过的。佛陀又指着前方森林说,如果把这一片林木烧掉,你有什么感觉?弟子说,我没有感觉。一个钵跟一片森林孰轻孰重啊?可见你执着、贪爱某个事物,它就是痛苦的根源,给你带来烦恼。就像我喜欢这个茶杯,别人拿着的时候我很担心,心想别打碎了啊。有人添茶的时候我很贪恋,动了念头。我们要真正做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要统统放下。前几天心培法师到东台跟大众开示,叫大众放下,然后问问大家有没有放下?底下有人说,放下了一半,还有一半没有放下。到了临命终时,你不放下也得放下,不放下怎么可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呢?所以一方面要放下内心的烦恼,一方面要放下身外之物,这些都是虚妄的假相。诸苦皆由贪欲起,去除了烦恼障所知障,就得到解脱的境界。
唐罽宾国三藏法师般若奉诏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
“称叹”,“称”即称赞。“叹”是叹服,敬佩。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有人到寺院来问师父,哪一尊是如来佛祖?这是被西游记误导了。如来和佛同是佛的名号,药师佛也称药师如来,还有弥陀如来,释迦如来等。“如来”是佛的十大德号之首,意为“乘如是道而成正觉”。“如是道”是什么呢?就是依靠智慧成就。“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都是靠大智慧成就的,而非苦行等,往生西方同样依靠大智慧。“胜功德”,如来的功德超越九法界,最为殊胜。
佛讲法的时候听法众生很多,其中有根机利的、根机钝的,当机众是于法最契机的,就由他来提问,佛再为之解答。除了《阿弥陀经》是佛陀无问自说,其他经典都是由弟子启问的。善财童子就是本经的当机众。善财童子是印度福城福德长者的儿子,在他入胎和出生的时候,家中涌现了很多珍宝,所以就取名为善财,这是无量的善行所感召的大福报。善财童子有解脱好求之心,文殊菩萨介绍他从德云比丘开始,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一位就是普贤菩萨,教他修十大愿王契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大家看我们的海青上有横纹,标准的是五十三条,就代表五十三参。
“善男子”,包括了善女人、所有发心修学的大菩萨,以及我们在座听经的大众。劫是什么概念呢?人道众生寿命最长的时期是八万四千岁,然后每一百年减一岁,现在就处于减劫中,减至人寿十岁,那时人的嗔心很重,拔根稻草就能作利剑杀人,物极必反,至此每过百年人寿再増一岁,增到人寿八万四千岁,这一减一增的时长是一小劫。二十小劫是一中劫,成住坏空四中劫是一大劫。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指的是十大劫。这十劫跟阿弥陀佛无量寿比起来时正未央,才刚开始,现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元老。我们现在正处住劫当中,这一时期有很多圣人出现,所以又称“贤劫”。“不可说不可说”是数词,极大的数目。如来的功德无量无边,假使十方世界诸佛不停的宣说,经过无量的时间,也说不能尽。
如果想成就佛的殊胜功德,应当修十种广大的行愿。
这十大愿王在寺院早晚功课中都有诵念,能够列入五堂功课,足见普贤菩萨行愿品十大愿王在佛教修学中的重要性。十二分教中有长行、重颂,长行是直接阐述修行道理,重颂是在长行文后以偈颂重宣其义,后文中可以看到。现在我们一起唱诵下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然后逐一解释。
下级对上级讲话叫“白”,上级对下级是“告”。善财童子是古佛再来,协助释迦牟尼佛,协助普贤菩萨度化众生。在这里他表现得非常谦恭有礼,教化大众以及末法众生。“大圣”,就是指普贤菩萨。善财童子他于法已经明了了,但是知道在场的某些人以及末法众生不明白,所以发起启教因缘,问到十大愿王的深刻内涵。
普贤菩萨接下来教导大众。“礼敬”,“礼”指我们身业作礼、礼拜,“敬”是意业至诚恭敬。有的人到寺院拜佛是不好意思,人家拜了我也要拜,内心没有生起恭敬心。礼佛的目的是什么?佛其实无所谓你拜与不拜。我们拜佛要怀着虔诚心无所求的心。以凡夫的心态,拜佛时想着菩萨你保佑我一生平安,升官加爵发大财,这都是杂念妄想,你的身语意不清净。修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需要观想,身在礼拜,意业观想如面佛前,佛在面前还有丝毫杂念吗?礼拜释迦牟尼佛,同时嘴巴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你一边拜,一边跟人家讲话,这就不是身口意统统礼拜。
修学净土法门怎样礼敬诸佛?千佛万佛不如念阿弥陀佛,并不是排挤其他的佛。因为一切诸佛皆是阿弥陀佛,诸佛皆彻证无量心性,佛佛道同。为什么娑婆世界的众生相有种种差别,有男有女,有庄严有陋劣,有的做人有的做狗,就是因为见解不一样。因为有见浊、烦恼浊所以有不同的众生浊。因为见解不一样,造的业不同,牵扯我们到六道里轮转,得到众生相就不一样了。在人道里有的富贵有的贫贱,就是由见惑、思惑等因素决定的。佛跟佛的见解都一样,无所谓见解,佛佛道同,他的相貌都是一样。有人到寺院供养万佛问是哪一尊佛,其实都是一样的。佛的功德无量无边宣说不尽,无量德就有无量名,无量心性归纳起来就是无量寿无量光,梵语表述就是阿弥陀佛,一切诸佛都是阿弥陀佛,诸佛就是阿弥陀佛。修净土法门的人只要至诚心礼敬阿弥陀佛就是礼敬诸佛,弥陀经讲诸佛称赞我不思议功德我亦称赞诸佛不思议功德,诸佛其实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代表一切诸佛。
普贤菩萨行愿品(下)
(本源法师主讲 2013年4月13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我们接着上午讲的,上午讲到礼敬诸佛。诸佛,包括一切未来世的佛,我们在座的都是佛,那我们彼此之间要恭敬,我们上午讲到了夫妻之间要恭敬,对子女要恭敬,对父母亲要有礼敬心,单位里面同事之间要相互恭敬,对领导、对下级都要恭敬,有了恭敬的心,那就是真正地在修普贤菩萨十大愿望。
普贤行愿是一个修行的名词,就是说我们修普贤这个法门没有丝毫的怀疑,并深切的信解,不但相信,而且能够理解这个法门的修法和意义,带这样的心在礼敬,叫常修礼敬。
我们知道众生界,众生的业,众生的烦恼是不可能尽的。为什么?我们平时回向的时候讲愿消三障诸烦恼,三障是哪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我们因为有六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烦恼会驱使我们身口意不断的造业,产生业障,业障产生报障。上午讲到,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种种的烦恼,有贪,所以我们会指导身口意,去进行贪的行为,一旦形成贪的行为,就有了业,有了业,我们就要去受报,就有了不同的众生相。那这里讲到了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虚空界尽,我礼乃尽。那可能吗?虚空可以尽吗?不可能尽的。
普贤菩萨的大愿里面没有自己,他的行为也没有自己,所以我们修学普贤菩萨这个法门一定要发这个心。从现实角度来讲,每一个众生我们就要恭敬,而且我们的恭敬不会因为时间不断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也不可能因为空间的变化发生改变。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我们对一切众生都存在恭敬的心,这个心永远不会改变,这个礼敬无有穷尽,念念想续无有间断。而且身语意业没有疲厌,这个就是第一个大愿,礼敬诸佛,礼敬一切众生,这是修学其他善法的基础。
我们知道辩才天女舌根很厉害,她的舌根能化作很多的舌根,而且每一个舌根能够发出很美妙的音乐,能跟很多的乐器融合在一起,所以出无尽音声,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能够赞叹如来的诸功德。我们现在发心学习普贤菩萨行愿,就是超越了辩才天女微妙舌根,来赞扬一切众生的功德,这个时候也要去修观。赞扬别人,就减少了矛盾,说别人不好,会引起冲突,学习第二愿就要赞叹众生的善处,别人的长处,赞叹没有穷尽,这就是第二大愿:称赞如来。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
这个广修供养就是要我们布施,布施就是对治我们的贪心。因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特点就是贪心重,在布施的当下,可以广结人缘,广结善缘。那我们讲供养,对上讲供养,供养父母,供养三宝,同修之间讲结缘。那对下叫布施。我们在用词上面要注意。广修供养,这个地方从事相上讲是对诸佛菩萨,引申出去就是要供养一切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
我们现在往往有很多同修呢,去供养三宝的时候,把不要用的东西,坏的东西,或者要搬新家放不下的东西,就送到寺院去。在这个地方大家看到要以最上妙诸供养具来供养,用事相上的供养把我们内心的恭敬心激发出来。我们在吃饭之前,要合掌、观想,在家居士要念供养,念什么供养呢?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代表你在遇到鲜食的时候,首先要供养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时时刻刻有这颗感恩的心在……那你别烧一盘红烧肉也去供养,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那是不对的,我们供养的是清净的美味素食。
鬘云,在印度的时候有把花穿成一串一串的,到了南传佛教的时候,拿花蓝挂脖子上;天音乐云,美妙的梵乐,这里有天音乐云,就是天上美妙的音乐,人间没有,用最好的梵呗来供养;天伞盖云,就是华罗伞,为什么加个天呢,就是把最好的东西,天上有,人间很少有;天衣服云,指天上的衣服,最好的衣服都来供养,用最好的东西来供养佛、法、僧三宝,因为我们是三宝弟子,要有这种供养的心。
广修供养,是要把我们的心量拓展出去,供养一切诸佛,通过这个事相把理性张显出来。通过事相的供养把理性激发出来,供养时要观想供养的东西如须弥山王。什么叫须弥山大家知道吧?就是讲我们娑婆世界的妙高山,须弥山翻译过来就是妙高山。为什么讲它妙呢?因为它由七宝合成,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它高八万四千由旬,海里面也有八万四千由旬高,非常之高,所以要观想我们的供养物有如须弥山。
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我们要明白,所有供养中法供养是最好的,什么叫法供养?我们按照佛法所阐述的道理去如理如法的修行,你能够依教奉行,如法修行供养,这个是对佛最大的供养,超过了你供六种供具这样的功德。
看到了众生在受苦,你去代替他受苦啊,他在拎东西,你看他拎不动的时候你去帮他拿,这个就是代众生受苦,服务众生。『欲做法门龙象,先做众生牛马』,祖师大德教我们出家人:要想成为法门龙象,大德高僧,那你必须要先做众生的牛马,先服务众生,你如果没有服务众生的心,没有服务众生的行,那你怎么可能成为法门龙象呢,怎么可能成为一名大德高僧呢?所以先要苦,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我们菩萨业行四摄六度,舍利弗是修小乘的,有次发菩提心,有一个天人就很随喜他的发心,所以来考验他,因为小乘的人行菩萨道不容易。这个天人就在舍利弗要走过的路上等他,在那哭泣,舍利弗来了之后就问他为什么哭泣,他说我母亲得重病了,她需要用出家人的眼球作药引。舍利弗想:我现在发了菩提心,发愿行菩萨道,众生有需要,那我就把我的眼球给他。于是他把右眼球挖下来给这个天人,但这个天人讲:你挖错了,我要的是左眼球。舍利弗想:没办法,我已发心行菩萨道了。于是把左眼球也挖下来。挖下来之后,那个天人拿到鼻孔闻了一下说:又腥又臭,太难闻了,不要了。又放在脚下踹了几脚。这个时候舍利弗心凉了:我行菩萨道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所以他起了退心,不行菩萨道了。行菩萨道确实不容易啊!
你看五台山九十六岁的梦参老和尚,这个老和尚曾经坐过牢,坐过牢之后念了一首偈“假使热火轮,犹如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头顶上有一个大火轮在烧,这样的苦也要坚持走下去,走下去不失菩提心,所以行菩萨道是不容易的。我们有很多居士也是这样的,遇到很多事就躲。行菩萨道的人,要勇于向前,要能够修忍辱,修布施,持戒,不舍菩萨道供养,不要退行,这个是对佛最好的供养。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个地方就讲到了你前面的供养不及这个法供养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乃至于底下这些数词。前面供具供养的功德跟这个法供养的功德不好比啊!我们修学佛法,有很多行的都是前面的供养,真正如理如法的修学供养太少了。所以你现在如理如法的修学,好好念佛,让善念生起,让菩萨道越行越深,那你就是对佛最好的供养,这个供养的功德很大。我们现在如理如法老实念佛,心里面没有凡人的心,没有贪念,我们往生西方的心坚定,行菩萨道的心坚定不退失,这个是对诸佛菩萨最好的供养。诸佛菩萨尊重法,因为这个法可以成就如来,成就大众成佛。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供养,一定要如理如法的修学。
为什么有些人到世间大富大贵,有些却非常贫贱,这个就是前世的善恶业不同。凡是跟学法相应的都是善业,做些善事可能成为我们将来成佛的资粮,凡是恶业呢就会成为障碍。叫业障!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坏事,跟众生结了恶缘,这一辈子,他也会跟我结恶缘。你前世杀过人,这一世可能受杀人果报。你前世跟众生结的是善缘,那他会也跟你结善缘。明白以后,我们要减少结恶缘的机率,恶缘到了我们这
内心里有贪心,贪财、色、名、食、睡,指导他的身要杀、盗、淫,口要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要贪嗔痴,有了这样的行为就形成了业力。所以我们现在要忏悔,别让恶业在你心里增长广大,这个事情就不成为阴影,老是放在心里,可能永远得不到忏悔的清净。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证得初果的罗汉,因为他证得罗汉就受到天人的供养,他每次过河的时候,河神都给他让出一条水道,那他每一次走到那儿的时候,就叫河神:“小婢,给我让一条路。”后来反复地去叫,那个河神有意见,不高兴了,然后去找佛陀理论说:佛陀,你的弟子,我对他非常恭敬,每次他来过河的时候,我给他让一条道给他过河,他每一次都对我很轻慢。佛陀听了之后,就把这个罗汉叫过来,对他讲:为什么人家每次好心给你让道,你每次要轻视别人,还叫小婢?抓紧时间向别人道歉。这个罗汉被佛陀一点拨,知道自己错了,马上就向河神忏悔:小婢啊,对不起。怎么还是要错呢?口业不清净。
忏悔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是普贤菩萨真正忏悔的意思。
随喜功德,是用来对治嗔心、嫉妒心的。我们有六大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邪见。我们看到别人在做功德,捐了一百万,这个时候要随喜,而不是说:“他不就是捐了几个钱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往往有人会产生这种心态,没有随喜的心,随喜也有功德呀!但是他产生一种与道、与佛法相违的心,嗔心和嫉妒心爆发出来了,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随喜功德,随喜别人的善事,随喜别人的每一个善意,不要产生嫉妒嗔恨,这个是错误的,与道相违,通通要消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看到别人做功德很认真,自己不努力还怪别人,“你看,他在装样子,做秀啊!”没有一种随喜的心。比如我们寺院现在有些同修,专门来送往生,其他什么事情也不干,早晚功课不参加,不听经,不诵经,不参加法会,他说我专门来送往生的,其他共修都不参加。
所以诸佛如来从刚刚开始发心的时候,为了得一切种智,为了成佛,在无量劫当中,布施自己的生命,修种种苦行。我们现在真的是大福报,不需要这么辛苦,只要念佛,愿意求生极乐世界,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很快速的成佛。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学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舍身求佛道啊!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为了得到一个偈子,把自己的生命都舍去了。
VIP。这时候其实他心里面其实充满了贪心,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功德。不是排第一个就心最诚,重要的在于我们的心,我们有这种贪念要做老大,这个信念就是错的,要明白这个道理。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十方三世一切声闻及辟支佛、有学、无学所有功德,我皆随喜。一切菩萨所修无量难行苦行,志求无上正等菩提广大功德,我皆随喜。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喜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里讲的有学、无学是罗汉的四种果位,无学,就是阿罗汉,有学是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我们要学会真正的随喜,随喜凡夫,随喜圣人,不要有嗔恨心。看到别人做好事,随喜!看到别人诵经,随喜参加。不要说我们念佛,我们修净土的,不去参加,也让别人不要参加,这种想法,与道相违啊。正因为有这些现象,普贤菩萨教我们要随喜功德。
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讲,我们受菩萨戒的同修要知道,在菩萨戒里就有这样一条,四十里内有法师讲法我们要主动去听,四十里就是二十公里。过去二十公里是步行啊,估计四个小时二十公里跑一趟,四点钟起来,八点钟跑到那儿听,晚上听好了再四个小时走回来。现在交通工具发达,四个小时之内有讲经,我们都可以去听,受菩萨戒的人都要发心去听经闻法。为什么?佛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所以法一定要自己发自内心地来听。我们现在往往对法没有生起恭敬心,而且现代人的根基都比较差,坐在那很枯燥,不得了,身体吃不消啊,身体吃不消就是一种魔障啊,为什么?我们讲四种魔障中的五阴魔,就是指身体太难受了。听法一定要生起恭敬心,你把听法放在第一位,你把学法放在第一位,你把修学放在第一位,这时真正可以跟佛感应道交。因为佛来到这个世界,他根本的目的是要度化众生。我们根本的目的是要把了生死放在第一位,这样的话就会相应。
复次,善男子!言请佛住世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将欲示现般涅槃者,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有学、无学,乃至一切诸善知识,我悉劝请莫入涅槃,经于一切佛刹极微尘数劫,为欲利乐一切众生。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劝请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我们知道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应化身,法身,是不修就有。每个众生都有法身,法身是相同的。但是有五蕴六尘覆盖在上面,修学就是要去除上面的五蕴六尘,让法身跟佛无所二别。五蕴六尘去除干净了,智慧显现就会有报身,报身也是出自于法身,那报身就是自受用身,有了报身就要去度化众生,随顺因缘就有应化身,释迦牟尼佛就是应化身。应化身来到这个世间是有生灭的。请佛住世是什么意思呢?佛在《佛遗教经》里告诉我们,佛的色身是败坏不安之相,总有一天会灭亡,真正的请佛住世就是要依教奉行,让佛法流通。严持戒律也是请佛住世,所以佛在世时,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戒为师,戒律在,佛法就在,戒律不在,佛法就殆尽了,我们现在修学佛法,一定要持戒,戒是根本。
Good bye 了。总之真正的请佛住世就是按照佛所讲的去做,护持正法,严持戒律,修学定、慧。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毘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转轮圣王、小王眷属众会道场,或处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众会道场,乃至或处天龙八部、人、非人等众会道场。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于如是种种众会,以圆满音,如大雷震,随其乐欲,成熟众生,乃至示现入于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随学,如今世尊毘卢遮那,如是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皆亦如是,于念念中,我皆随学。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比如说我想学佛,就要学忍辱,佛在因地怎么忍辱呢?如饮甘露。别人骂我打我,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要如饮甘露,要有这种心,那才是真正的学佛。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时候,有一次做忍辱仙人,《金刚经》讲的,遇到歌利王这样的一个典故,他怎么忍?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专门修忍辱,那这个歌利王,是印度语,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残暴,是一个暴君。这个暴君有一天带着他的宫妃美女去森林打猎迷路了,他就要她们在那儿等待,他去找回家的路。忍辱仙人在森林山洞里面修行,身上有很多泥土,长了很多草,这些宫女发现了这个忍辱仙人,就很奇怪,问他在干嘛。他说我在修忍辱。忍辱仙人看到这么多宫妃美女也很高兴,平时在森林里面看不到人,就给他们讲佛法。过了一会,歌利王回来了,他看到这些宫妃美女围绕着忍辱仙人说话,嫉妒嗔恨心就生起来了:说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调戏我的宫妃美女?忍辱仙人讲,我在这儿修行,修忍辱。歌利王不相信,说:你修忍辱,那我把你的手砍下来,看你能不能忍。歌利王说着真的把他的手砍下来,他一点嗔心不动。过了一会又把他的脚砍下来。歌利王问忍辱仙人,说你怎么证明你没有一点嗔心?忍辱仙人说:如果有动嗔念的话,我就下地狱,如果没有动嗔念的话,我的手脚恢复如初。这个时候护法神都震动了,此时忍辱仙人的手脚都恢复了。歌利王就很害怕,跪在地上忏悔。忍辱仙人不但没有怪罪他,没有动一点嗔心,还发了一个愿,将来我成佛了以后,第一个度化你。所以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第一个度化的是谁?乔陈如,也就是前世的歌利王。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这样,人家来把你的手脚给剁了,不动一点嗔心,而且将来成佛之后第一个度化的就是他,能不能这样?我们现在稍微受一点委屈,就受不了了,下回不跟他来往。这不是学佛啊。
我们要学习成佛之前的行为,乃至成佛之后的行为,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放不下,放不下怎么到西方?既想着娑婆世界的财色名食睡,又想着西方极乐世界的七宝池八功德水,那鱼和熊掌哪能兼得?必须要放下的,娑婆世界的财色名食睡不是常法,到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恒常,舍不下娑婆世界怎么能够得生净土!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或有依于地水火风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诸卉木而生住者,种种生类、种种色身、种种形状、种种相貌、种种寿量、种种族类、种种名号、种种心性、种种知见、种种欲乐、种种意行、种种威仪、种种衣服、种种饮食,处于种种村营、聚落、城邑、宫殿,乃至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敬父母,如奉师长,及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有异。于诸病苦为作良医,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为作光明,于贫穷者令得伏藏,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何以故?菩萨若能随顺众生,则为随顺供养诸佛;若于众生尊重承事,则为尊重承事如来;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
恒顺众生,很多人有所误解,以为众生喜欢干什么,我们也在后面一起干。有很多同修跑到我这儿来讲,家里人喜欢吃肉、喜欢喝酒,所以我们要恒顺众生一起喝酒吃肉。我们在恒顺的当下要慢慢转变他的念头,并不是说恒顺就是顺着他。比如说讲经说法,中经闻法的时候,要存在一种观想,观想佛是大医王,他所讲的法是医药,讲法的出家人、善知识,是医生,听法的众生是病人,医生开出药方就是用佛法来对治我们的毛病、习气。
众生差别很大,种种出生的方式,种种色身不同,种种的形状不一样;种种的族类,有的是汉族,有的是回族;种种的心性,有的比较善,有的比较恶;种种的欲乐,喜欢的东西还不一样。蛇是无足,鸡是二足,人是两足,四足呢,猪、狗,多足就有蜈蚣等。那我们怎样恒顺众生?上面讲到我们要做一个良医。在他迷路的时候给他指示正道,在黑暗中的时候给他照耀光明,在他贫穷的时候给他布施财物。
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善男子!汝于此义,应如是解。以于众生心平等故,则能成就圆满大悲,以大悲心随众生故,则能成就供养如来。菩萨如是随顺众生,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顺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因为诸佛如来有大悲心,所以他才能生起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拔众生出苦的心,不忍心众生去受苦,有了这样的菩提心,能成就正等正觉。在这里有一个众生、成佛与生死之间的比喻:在一个荒野之中有一个大树,这个大树的根就是众生,上面结的果实,就是菩提之果,以大悲水不断地浇树根,才能结出菩提之果,这是譬喻。由此看出离开众生成不了佛。刚才讲的释迦牟尼佛在因地的那个典故中,歌利王是来帮助忍辱仙人成佛的,如果没有歌利王伤害他,他修不了忍辱,成不了佛。我们要明白,凡是来伤害我们的众生,都是善知识,这个人来骂我,来打我一耳光,善知识!不动恶念,不起嗔心,那学佛是真正的成功。你去给众生布施,受布施的人是你的善知识,对治我们的贪心,又可以跟众生结善缘。贪心厉害要行布施,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布施出去,不能舍不得,布施正是良药。众生是来成就我们的,并不是说遇到不好的众生选择逃避,而是要主动地去面对和对治,修行自己。
大家要知道,学佛的人不能搞这一套。很多人到寺院里去,还要买个房子,那他要到恶道去不是到西方了。西方只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学佛的人不要烧很多锡箔,烧很多纸,那样做是要让他们到三恶道里面去,到鬼道里面去。诵经回向给老祖宗是最好的,不要回头烧个大房子给他了。
回向有几种,回小向大,回事向理,回自向他,这些都可以拓展我们的心量。大部分人的心量很小,特别是修小乘的人,他都是回向给自己,回向给自己的家人。真正的回向是要回向给一切众生,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功德就有多大。回事向理,就是事相上的东西要切入理性,回自向他,自己的功德不要只回向给自己,要回向给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回向也决定我们的方向,念佛、诵经,做任何善事、功德通通要回向往生西方净土。回向是决定所有善事的方向,回向发愿相当的重要。我们修净土法门的,所以的善事通通回向一切众生,回向往生西方净土,要发这种回向的心。
能修普贤菩萨十大愿望,就能成熟一切众生,能够让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同时能够成就我们发的愿,海要用行去填满。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华中,蒙佛授记。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以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
善男子!彼诸众生若闻若信此大愿王,受持读诵,广为人说,所有功德,除佛世尊余无知者。是故汝等闻此愿王,莫生疑念,应当谛受。受已能读,读已能诵,诵已能持,乃至书写,广为人说。
这个地方讲到了我们要发心,首先要生起信心,有了信心要读诵,有了读诵,乃至书写受持,乃至于向大众宣传。
大家都要明白,修学普贤行愿品的利益很大,深圳弘法寺的本焕老和尚就是受持普贤行愿品,最后往生火化,一百多岁的人得到那么多舍利,对吧?给我们生起信心啊!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师子,
我以清净身语意,一切遍礼尽无余。
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
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各以一切音声海,普出无尽妙言辞,
尽于未来一切劫,赞佛甚深功德海。
以诸最胜妙华鬘,伎乐涂香及伞盖,
如是最胜庄严具,我以供养诸如来。
最胜衣服最胜香,末香烧香与灯烛,
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养诸如来。
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
悉以普贤行愿力,普遍供养诸如来。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
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十方所有世间灯,最初成就菩提者,
我今一切皆劝请,转于无上妙法轮。
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诚而劝请,
唯愿久住刹尘劫,利乐一切诸众生。
所有礼赞供养福,请佛住世转法轮,
随喜忏悔诸善根,回向众生及佛道。
我随一切如来学,修习普贤圆满行,
供养过去诸如来,及与现在十方佛。
未来一切天人师,一切意乐皆圆满,
我愿普随三世学,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一切刹,广大清净妙庄严,
众会围绕诸如来,悉在菩提树王下。
十方所有诸众生,愿离忧患常安乐,
获得甚深正法利,灭除烦恼尽无余。
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
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
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
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
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
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
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
我常随顺诸众生,尽于未来一切劫,
恒修普贤广大行,圆满无上大菩提。
所有与我同行者,于一切处同集会,
身口意业皆同等,一切行愿同修学。
所有益我善知识,为我显示普贤行,
常愿与我同集会,于我常生欢喜心。
愿常面见诸如来,及诸佛子众围绕,
于彼皆兴广大供,尽未来劫无疲厌。
愿持诸佛微妙法,光显一切菩提行,
究竟清净普贤道,尽未来劫常修习。
我于一切诸有中,所修福智恒无尽,
定慧方便及解脱,获诸无尽功德藏。
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
一一佛处众会中,我见恒演菩提行。
普尽十方诸刹海,一一毛端三世海,
佛海及与国土海,我遍修行经劫海。
一切如来语清净,一言具众音声海,
随诸众生意乐音,一一流佛辩才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于彼无尽语言海,
恒转理趣妙法轮,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所有未来照世灯,成道转法悟群有,
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诣而亲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门遍入大乘力,
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净庄严胜福力,无著无依智慧力,
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积集菩提力。
清净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
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
普能严净诸刹海,解脱一切众生海,
善能分别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净诸行海,圆满一切诸愿海,
亲近供养诸佛海,修行无倦经劫海。
三世一切诸如来,最胜菩提诸行愿,
我皆供养圆满修,以普贤行悟菩提。
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
我今回向诸善根,愿诸智行悉同彼。
愿身口意恒清净,诸行刹土亦复然,
如是智慧号普贤,愿我与彼皆同等。
我为遍净普贤行,文殊师利诸大愿,
满彼事业尽无余,未来际劫恒无倦。
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
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切神通力。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
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
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智力广大遍十方,普利一切众生界。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
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
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
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
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速见如来无量光,具此普贤最胜愿。
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
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
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
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
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
成等正觉转法轮,普利一切诸含识。
若人于此普贤愿,读诵受持及演说,
果报唯佛能证知,决定获胜菩提道。
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
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偈颂,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佛歌,通过偈颂来赞叹佛的功德,所以我们遇到了偈颂要称赞。那我们时间的关系就不跟大家详细的讲。
善财童子就开心得手舞足蹈,其他的菩萨也是非常欢喜。我们知道佛的经有五种人可以讲,菩萨、佛的弟子讲的要经过佛的认可,我们看佛在后面给他认可了。
尔时,世尊与诸圣者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不可思议解脱境界胜法门时,文殊师利菩萨而为上首,诸大菩萨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弥勒菩萨而为上首,贤劫一切诸大菩萨;无垢普贤菩萨而为上首,一生补处、住灌顶位诸大菩萨;及余十方种种世界普来集会,一切刹海极微尘数诸菩萨摩诃萨众;大智舍利弗、摩诃目犍连等而为上首,诸大声闻;并诸人天一切世主、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里开始分类了,比丘走在前面,补处菩萨在后面,补处菩萨现的是在家相,天龙八部都过来参加听这个法。住灌顶位的意思,古代印度皇帝要把皇位传给太子,用四海的水来浇灌太子的顶,后来引申到佛教里面,密宗里面有这个仪式,加持。加持还是要靠自己,自己没有这种愿心,菩萨加持也没有用对不对?《弥陀经》里面讲,光明遍照十方诸佛刹土,遍照就是佛菩萨智慧接引众生的心量是平等的,因为众生都在他的照射之下。为什么我们有些人得到佛的加持,看到了佛,乃至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些人,依然在三恶道,不愿意往生,佛菩萨过来的时候,他不愿意接受加持。这个原因不在佛菩萨那儿了,在我们凡夫不愿意接受佛菩萨的照射。
我们大众听完了经回去呢,也是依教奉行,继续修学净土法门,没有任何差别。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后面可能快了一点,请大家谅解!讲得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家批评指正。阿弥陀佛!我们来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