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8-22 17:39:07作者:念佛网整理

大小二乘是佛教中的法门,只是大乘法门和小乘法门是不同的,师兄在选择这个法门前要对它们有个详细的了解。此外,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也是有一定深意的,但这需要师兄去了解,这样才会有收获。那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是什么

慈:予乐;慈心:予人以乐之心。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大慈,予一切众生乐”。

在部派及大乘佛教中,皆有关于修习慈心的教法。早期佛教专务出离,一切行持尽皆围绕三学实践。慈心教法摄在“定学”之中,为四梵住之一(四十种“业处”之一)。据《清净道论•说梵住品》载:基础于禅定开发,先要观察嗔恚之过患及忍辱的功德;因为修“慈梵住”,必要断嗔恚而证忍辱——这是慈心(非但无害与他、更要饶益一切)的根本宗旨。

修慈心时,应该首先确定自身安乐(否则难以相应与发起):“我欲乐、不苦”或“保持我自己无怨、无害、无恼、有乐。”然后,针对可爱与尊敬之人意念:“令此善人有乐无苦。”(推己及人,由此实现心理投射。)继而对一切人修慈,再对怨敌修慈;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逐步灭嗔(现行恚恼)的过程。最后一步,以平等心破除界限——对自己、可爱者、陌生人、敌人均起慈利之心。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六云:“若于无苦无乐亲怨中三品有情平等欲于其乐,当知是慈。”

如此持续意念,能得禅相、近分定及地定。此外,修慈还有十一种功德(功用、感应):睡时安稳、醒时精神舒畅、不做恶梦、人所敬爱、非人也敬爱、天神护卫、刀兵火毒不能侵害、心易入定、仪态安详、死时心不颠倒、今生若未证得罗汉果也将能生到梵天界(法增译《慈心功德经》;《汉译南传大藏经•增支部•十一集·第二、意念品》:“眠乐、觉乐、不见恶梦、为人爱乐、为非人爱乐、为诸天所守护、不受火毒剑、速疾入于心定、颜色明亮、不蒙昧而命终、若不能通达上位则趣于梵世。”另可参考《清净道论·说梵住品》、《杂阿含·一二二二经》、《增壹阿含·马王品》等)。

慈心教法由于功德广大,其后也被视为“护卫”类经(南传佛教的念诵仪);譬如《慈经》。据说,在一次僧团集会中,有些住在森林里的比丘反映,经常遭受精灵(树神)的骚扰,以至无法安稳禅修。佛陀仔细观察后说:那个场所很好——没有比那里更适合的地方了;你们只是缺乏“武器”。现在,我将授予利器;带上它,一定会解决问题。这“武器”就是“无限慈心”的修习法(佛说《慈经》的缘起)。

《汉译南传大藏经·小部·小诵经·慈悲经》:“完全了解寂静境,善利乃为智人之所为,彼堪能、率直、正直、善感,柔和无高慢。知足易养、生活简素、护根、贤明、温和谦虚,于(信者)之家无贪求。不为智者所非难,不作任何卑贱行。愿诸有情有幸福、安稳而安乐。诸一切生物,或弱、或强者,或长或大、或是中等者,或短、或细、或粗等,包括尽无余。或现或不现,或住远、近、或已生终、或有生(因)之生物,愿诸有情有安乐。人勿互毁谤,勿轻何处谁。勿怒勿气忿,勿互咒愿苦。如母护爱独子赌己命,于诸有情修习无边之(慈)心。八于诸世界修习无限之慈心,于上下十方无怨意、敌意以达无碍。或立、或步、或坐、或卧,只要目醒觉,应确立此念。于此之教,是云梵住。勿陷于(妄)见,护持戒德,具有正见,制伏贪求欲事,彼决不再宿母胎。”

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是什么

大乘佛法源于部派,再加上“修慈心”有益于菩提道的开展,故对这一教法尤为重视。有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大方广佛花严经修慈分》,由“慈心专家”——弥勒菩萨启问;这正是对人对机的开示。

有一次,佛陀与弥勒在王舍城鹫峰山中;当时,有十亿梵天王前来参礼佛陀。他们不仅瞻仰佛陀,互相看视后,更是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可见大家全都充满着期待。弥勒菩萨当仁不让,首先赞叹一切智者及其功德,然后发起议题——向佛问道:“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众生因缘不同、根性有别:有的重视极简与苦行,譬如摩诃迦叶与释迦牟尼;有的偏于随适与安逸,譬如弥勒菩萨。弥勒本生在因地时是修安乐行的;所以推己及人,对一切世人起同等心:希望佛陀也能为这些众生开示相应、速行之道。对此,佛陀自然明白;他对弥勒的提问非常高兴:“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这是对发问者的肯定。

佛陀开宗明义,首先就把答案说了出来:“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这是佛对慈心修法的举荐。

接下来是详细说明。首先,在空寂闲静之处,让内心充分开展清净信。观察思维自己身体由无数微尘四大和合所成(每一微尘之内都有虚空);这些微尘清净明澈,能够容纳一切;内如紫金,庄严妙好,柔软芬馥。然后破除自他差别:自身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全都一样,没有分别。

观相稳固,继而观想自身每一微尘空间都有一个庄严佛国;内有琉璃宫殿,金银门柱、宽敞明亮、天宝床褥,园林围绕、七宝浴池、八功德水、妙花盛开,宝器陈列、财宝无量、美食充满。香风吹拂令心舒适,乐器发出微妙音声;这方世界种种妙好,令诸有情生大欢喜。

这时,四面八方一切众生全都来到我自身中微尘世界;他们全都威仪具足、形貌端庄、身软有香,且能远离苦恼、受天众乐——若有所需都能心想事成。种种快乐,身心愉悦;健康无病,免于老死。没有一切淫怒愚痴,当证菩提,究竟安乐。

大小二乘教法中的慈心观是什么

菩萨应当如是而观。如果发现自心相违——哪怕仅对一人不起慈悲之念,就该运用智慧(譬如“四行观”)来对治:过去生中,我定是曾经恼害过他,以至如今有此违缘;试问:如果连这一个众生都无法相应欢喜,那又如何摄受一切众生呢?正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菩萨众善奉行、饶益一切,于此决定慈念。继而思维三毒障碍:嗔恚是堕地狱的正因、怨结是趣非人的正因,故须舍离所有不良心所。如此正反两个方面做好心理建设,再来一层加固:请十方世界一切诸佛来作监督、警策;我将坚持修习慈愍之心,永远离却瞋恚怨结,平等利乐饶益一切众生。

如此在自身无量世界中,摄受无尽众生;此时,十方诸佛菩萨贤圣众等,全都来到我身微尘国土宫殿。如来身量广大、具诸相好,端正香洁、天衣庄严,大众围绕,坐于千叶莲华狮子之座;覆以宝盖、悬众宝幡,璎珞垂布。天乐自鸣,其音和雅,闻者喜悦;香风徐动,吹诸妙宝,出妙音声歌赞如来种种功德。七宝金器,充满甘露,供养圣众。一切众生,皆于佛前,听佛演说修慈之行;言音美妙,悦可其心,令诸众生获最上乐——以正法心灭诸烦恼,身心寂静永得安乐。

佛法讲究福慧二足:“禅定”与“四梵”课题,在佛前就已存在;佛教有别于外法:用菩提心与正知见贯彻。是故行者不能陷入“相好”之窠臼,而当于法相上了悟法性;“譬如比丘入遍处定,于一切物皆作地解、水火风解;以如是解,摄持其心”(析空)。菩萨同样要予观察思维:我所观想一切如来、众生,性空无我、自性皆空,仿若梦幻泡影(体空);凡夫无智,妄执有我自性,乃至生死缠缚。一切诸法,体相微细、皆悉空寂;凡夫以自分别,生诸境界,自分别中,还自系缚——未了心性;如在梦中,妄著诸境(唯心所现)。

佛陀告诉弥勒:同样是修慈,外法所修“未能离于分别,未能不起我、我所见”,他们只能“常得六种梵天之福”(此经缘起之一:梵众前来礼佛);如果能够本于菩提般若——无分别智,离“舍分别,离我、我所,此则名为广大之慈。先世已来,所有罪障,皆得除灭,不久当证无上菩提。”(可见对于大乘菩萨道而言,一切都是方便;唯一目标:上成下化。若不能把握主旨,便会沦为“外法”:一味修福,而无菩提涅槃之分。)

佛陀鼓励道:一切菩萨都应如此修习慈心,功德不可思量(超越一切)。因为修慈成就,行人统称“慈者”。后世弟子勤加修习,定能消除违缘;在得到极大感应之时,还会受到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只要一直精进,或能开发禅定、或得无生法忍、或入陀罗尼门,必然得见十方诸佛前来授记。慈者由于广大饶益之心,不会畏惧死亡、不会堕入恶道,将来定会相应清净佛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热门内容

  • 相关专题

  • 月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