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佛门基本礼仪

发布时间:2020-04-26 09:56:33作者:念佛网

  佛门基本礼仪

  第一节、敬佛

  第二节、敬法

  第三节、敬僧

  第四节、四威仪

  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

  第六节、供僧

  第七节、放生

  第八节、造寺、造佛像

  第九节、印经

  第十节、荤腥与吃素

  第十一节、法供养

  第十二节、受戒

  第十三节、打七

  第十四节、佛教的节日

  中国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然近代以来,传统的优秀礼仪在世俗社会中多已失传,唯有佛门之中,较好地保存了传统的礼仪文化。不依规矩,则不成方圆,身教重于言教,礼仪是最直接的以身传教、身体力行的行为规范。走进佛门这块净土,我们可以用心灵去感受佛门礼节的高雅、庄重与威仪:

  第一节、敬佛

  殿者,王所居:佛谓之大医王,能医众生之烦恼生死大病,又中国最初佛教初传入东土为王等贵人所信仰尊奉。殿堂之辞,乃武则天所立,如众臣五更早朝必上殿禀事。俗云:【无事不登三宝殿】。佛寺是清净的圣地,所以进入寺庙衣履要整洁,不能着背心、打赤膊、穿拖鞋。当寺内举行宗教仪式或做道场时,不能高声喧哗干扰。未经寺内职事人员允许,不可随便进入僧人寮房(宿舍)等地方。为了保持佛地清净,严禁将一切荤腥及其制品带入寺院。

  一、进入大殿应有的礼仪

  1、缘左右两侧而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

  2、除佛经、佛像及供物之外,其余不可带入。

  3、唯有诵经、礼佛、打扫、添油香时方可进入,不可以佛殿为信道,任意穿梭游走。

  4、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默念偈云:「若得见佛,当愿众生,得无碍眼,见一切佛。」

  5、于佛殿内只能右绕,不可左旋,以示正道。大众共修绕佛时,注意转角处,不须住脚问讯,只要向上齐眉即可。

  6、于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除听经闻法,全体禅坐外,不可坐于殿内,即使讨论佛法,亦不可高声言笑。

  7、于佛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合掌站直,以示恭敬。

  8、在大殿内勿打呵欠、吐唾液、放屁等,逼不得已时,应退出殿外。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唾液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大众。

  二、如何尊敬佛像

  1、不可批评佛像之庄严与否,凡佛像不得安于卧室内。

  2、凡经过有佛像处,应当整衣礼拜或合掌问讯:如在经堂、佛殿应当礼拜,如因时间、空间不便,可合掌或问讯。

  3、见有佛像损坏,应予妥当处理,切不可任意堆置。

  (1)佛像若有损坏或不洁,应尽量修复,如重新裱褙等,并使其洁净。

  (2)如无法修复,纸制者应以恭敬之心火化,并将余灰持往净处掩埋。石雕木刻者,以恭敬之心火化或分解后,洒散于河川大海,勿使人践踏到。

  4、上香的方法:上香时,用大拇指、食指将香夹住,余三指合拢,双手将香平举至眉齐,观想佛菩萨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接受香供养。如果人很多时,将香直竖向上,以免烧到他人,然后走到距佛像三步远的距离,举香观想拜佛。上香时以一支为宜,若要上三支香,则将第一支香插中间(口念,供养佛)、第二支香插右边(口念供养法)、第三支插左边(口念供养僧)、合掌(供养一切众生,愿此香华云,遍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

  5、点香时不可用口吹火熄。将香插好后,退半步问讯即可、不用一直点头。

  6、如看见佛像或经书置于不洁之处,应当捧持移置净处。若见有人对佛像不恭敬时,宜私下善言相劝。

  三、如何礼佛

  成熟的稻穗向下垂----拜佛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藉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这样不但有助於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

  每当到了寺院,感受到一份超尘的清净与安祥,生起了一份庄严与宁静的心,令人自然而然的想进入大殿,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而从柔软、徐缓而安详的弯腰礼佛动作里,感受到礼佛者的安定与谦卑。

  不了解佛教的人,认为拜佛就是迷信、崇拜偶像。事实上,佛教是透过拜佛的动作,礼敬佛菩萨,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同时,拜佛也可同时忏悔自己所造的恶业。所以,拜佛是每一位佛教徒首先要学习的宗教仪式。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的将双手合掌,低头弯腰,五体投地将两肘两膝以及额头著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最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於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所以,能怀著感恩心,以饮水思源的心,感谢大地,感谢一切众生。而从拜佛的动作,让人连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而拜佛的意义,也就是如此了。如果再细分,拜佛含有四层意义:

  1.感应礼拜:为了求佛、菩萨保佑,赐给幸运,免除灾难,求佛接引超度,感谢恩德。

  2.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了感恩、崇敬,这种礼拜是从内心至诚恳切的自发产生的。

  3.忏悔礼拜:也就是为忏悔而礼拜。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正在学习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得诚实、温和、谦冲。

  4.无相礼拜:无相拜佛是一无所求而拜,其中又分三个层次。最初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的每一个动作,指挥著自己的身体在拜;进入第二个层次则是知道自己在拜,体验自己在拜,但是指挥的心已经没有了;最後达到第三个层次,既没有指挥,也没有体验,但是清清楚楚知道人在拜,不介意这个人是谁?反正「他」在拜。所以,拜佛时,应当要慢慢拜下,慢慢起立,一个动作、一个动作,非常清楚自然,动作缓慢一些、轻松一些、柔软一些,轻松缓慢地体验拜佛的每一个动作,以及动作的感觉,不要把拜佛的动作弄得急促、紧张。否则拜得太快,会慌、忙、急、乱,反而失去了宁静、安定。

  拜佛时,前额著地,背部保持平直,身体是柔软的,甚至接触的地面也是柔软的、清凉的。拜下去之後用自己的心体验自己的两只手掌,站起来之後,体验双手、双脚的动作和感觉。感觉自己的体验,体验自己的感觉,感觉每一细微的部分。如果拜佛的时候,只有动作而没有用心、缺乏惭愧心,那只是磕头如捣蒜的拜佛,对於人格的提升很难有作用。若是不便来寺院拜佛,也可以在家中佛堂或空旷明亮处,藉由礼拜来忏悔、感恩,或舒缓身心。特别是当您感到心浮气躁时,不妨透过拜佛的动作来安定烦乱的心思。

  拜佛的动作解说:

  1、肃立合掌,两足成外八字形,脚跟相距约二寸,脚尖距离约八寸,目光注视两手中指尖。

  2、右手先下,左手仍作合掌状,腰徐徐下蹲,右臂向前下伸,右掌向下按於拜垫的中央(或右膝前方),左掌仍举著不动,两膝随即跪下。跪下後,左掌随著伸下,按在拜垫中央左方超过右手半掌处。礼佛时,两脚尖勿移动或翻转。

  3、右掌由拜垫中央右方(或右膝前方)向前移动半掌,与左掌齐,两掌相距约六寸,额头平贴於地面。

  4、两掌握虚拳,向上翻掌,手掌打开,掌心向上掌背平贴地面,此名为「头面接足礼」。当头著地时,系以「额头」接触地面,并非「头顶」去著地。

  5、起身时,两手握拳翻转,手掌打开,掌心向下贴地,头离地面或拜垫,右手移回拜垫中央(或右膝前方)。

  6、左掌举回胸前,右掌著地将身撑起,直腰起立,双手合掌立直。

  在礼佛的时候我们要知道:

  1、礼佛不必立于中间,唯须虔敬礼拜即可。当知佛具三明、六通、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只要众生起心动念,佛无一不知,是故只要出于至诚心、恭敬心,什麽位置皆是好地方。

  2、不论佛殿内供有多少佛,通常入殿礼佛以三拜即可,个人修行则听其意愿,若殿内大众已集合时,但随众站立,合掌问讯即可,不可个人礼拜,以免影响大众的秩序,且不合威仪。

  3、礼佛三拜之含义:

  *合掌手势:双手平举当胸,五指合并向上。

  (1)折伏骄慢心

  (2)见贤思齐

  (3)忏除业障:所谓【礼佛一拜灭罪河沙】灭罪当先整肃威仪,内外威仪具足,自能感应诸佛、菩萨之护持加被。

  (4)其方法

  第一拜:忏悔弟子○○愿与众生同修忏悔。

  *发露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实相忏悔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妄,

  心妄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第二拜:发愿修道弟子○○愿与法界众生

  同消三障诸烦恼,同得智能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第三拜:同普贤回向弟子○○愿与法界众生同生极乐,共证真常。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5)礼三宝文

  我弟子○○愿与弟子多生、现在父母、师长、知识、檀越、法俗眷属、冤亲债主,乃至四恩三有、法界众生各个得仗观音菩萨、普贤菩萨,身、智、行、愿威神之力清净三业分身尘刹尽未来际,一心顶礼尽虚空界,微尘刹土中,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礼佛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诸佛如来影现中,

  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礼法

  真空法性如虚空,常住法宝难思议,

  我身影现法宝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礼僧

  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

  我此道场如帝珠,十方菩萨影现中,

  我身影现圣僧前,头面接足归命礼。

  4、拜佛时必须内心恭敬三宝,如第一拜念赞佛偈(天上天下无如佛....),第二拜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第三拜念僧宝不思议....,或第一拜念南无尽虚空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等,亦可三拜皆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礼佛主要在诚敬,故行观想或念诵,则视个人修持而异,并无定规。

  5、拜佛时,不可移动双脚的位置,以免踩到海青,拜时要将臀部置于脚上,不可翘起,如此才合乎礼仪。动作不缓不急、内存虔谨、外现恭敬,则能感应道交。礼佛时,应默念偈云:【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云:【法王无上尊,三界无伦匹,天人之导师,四生之慈父,我今得皈依,能灭三祗业,称扬若赞叹,亿劫莫能尽。】

  6、凡有人礼佛时,不得从其前迳行而过。

  7、若有出家众正在礼佛,不得与师并行,当位于师之后。

  8、礼佛时,不可看似恭敬,实则内怀我慢或为求修行名誉,诈现威仪。

  9、.大殿正中央的拜垫是住持礼佛用的。其他人不得用。

  第二节、敬法

  一、如何请经、持经

  1、请经时,经要夹于食指与中指之间,食指与大拇指同置书面,另三指置书下。

  2、凡持经像,皆当双手捧之平胸,不可将经书只手携行、随意放置或置于腋下。

  3、不可将经书卷之若筒。

  二、如何诵经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失恭敬。欲读经,必先静坐片刻,默念偈云:【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诵经时,除双脚不可交叉外,也不可边诵经边吃东西。

  2、读经必字字理会义解,与心相应,不可草草涉躐。

  3、读书当覆以经盖,以免灰尘积落。经上有灰尘当以净布拭之,不可用口吹尘。经典上不可放置世俗典籍及杂物,当敬法如敬佛。

  4、个人诵经以不妨碍他人为宜,团体则应随众诵念。

  5、读经中止,当以纸条记之,不可折叠经页。

  6、专供读诵之经本,不可写字。万不得已,以铅笔为记,熟诵之后必须擦净。讲课之经本则不妨于消隐处笔记。

  7、诵经时,有人造访或问话时,可以合掌答礼,或以纸条记之,将经典合起,起身迎客,千万莫未将经典合起,即对着经典谈论世俗话,或大笑不已,这是亵渎法宝的行为。若咳嗽需以袖掩口。也切莫因未诵完而心生烦恼,当知:

  诵经的目的,是为了开智能。

  念佛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信心愿力。

  吃素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慈悲心。

  8、读经时忽生杂念,则应将经本合上,待杂念消去后再读。

  9、摆放经书时,不可一半在桌内,一半在桌外,当端正之。对经书、架裟、衣钵、锡杖、念珠、佛尘及一切法器,皆当恭敬处置之。

  10、.经书损坏应当修补,如实在无法修补时,可以焚烧之,将余灰洒于清净之处,勿使人践踏到。

  第三节、敬僧

  一、僧五敬德

  1、发心离俗:谓出家人发勇猛心,脱离凡俗、修习菩提而为世间之福田。

  2、毁坏形好:谓出家人剃除须发,毁坏相好,除去世俗尘衣而着如来之法服,具佛威仪而为世间之佛田。

  3、永割亲爱:出家之人割舍父母亲情之爱,而一心积勤修道,以报父母生成之德,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4、委弃躯命:谓出家人委弃生命而无所顾惜,惟一心求证佛道,兼能为世间之福田。

  5、志求大乘:谓出家之人,常怀济物之心,专志勤求大乘之法,以度脱一切有情,为世间之福田。

  由以上僧之五净德,应当敬僧如敬佛。

  二、敬僧之法

  1、路途中、静坐中、诵经中、禅行中、剃头时、以及洗澡、上厕所、乘车船、睡卧等时,勿礼拜大德。除诵经、生病、剃发、工作之时,不得见出家众经过而不起立示礼。

  2、遇大德入寺院中,当集合大众,敲二鼓一钟,直到大德进入大殿站好为止,由班首称:【顶礼某大德】,若大德要离开时,亦敲二鼓一钟,直至上车为止,此乃迎来送往应有的礼节。若仅是个人欲行礼,则可进入佛殿后,向佛行礼,口称:【顶礼某某大德】。

  3、大德吩咐之事情,当奉命唯谨,尽力办好。不可请师父帮我拿东西、带东西。

  4、.顶礼大德时,虔诚一拜即可,时间不宜过长。遇见师夫应以合掌问讯以示礼仪,若大德谦逊不受顶礼时,合掌问讯即可,莫执着己意。如果向大德说顶礼三拜,而大德未说【一拜即可】时,依然要拜三拜。顶礼大德要在佛殿时才行礼,不要在大路旁、水沟边或火车站等不宜之处,遇师即顶礼,如此惊世骇俗之举动,有失庄严、端正。合掌问讯时要双手,如果手中持物,以鞠躬示礼即可,不可只用一只手作揖,这是不合乎礼仪的。

  5、手中持经时,碰到法师时,将经举起与眉齐,向法师说:【阿弥陀佛】,或说:【师父好】即可。

  6、不得直唤出家众名讳。师父有呼唤时,应合掌答:【阿弥陀佛!!】

  7、不得盗听出家众诵戒经。

  8、不得说出家众过失。不得出家众结为父母、兄弟、姊妹。

  9、不得与出家众同堂,若非得已,即使同堂亦不得同榻。

  三、称呼大德

  佛教的教制、教职在各国不尽相同。在我国寺院中,一般有"住持"(或称"方丈",是寺院负责人)、"监院"(负责处理寺院内部事务)、"知客"(负责对外联系),可尊称"高僧"、"大师"、"法师"、"长老"等。佛门弟子依受戒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出家五众和在家两众。出家五众是指:沙弥、沙弥尼、式叉尼、比丘、比丘尼。在家两众是指:优婆塞和优婆夷。佛教徒出家的俗称"和尚"(僧)和"尼姑"(尼),最好尊称"法师"、"师太"。不出家而遵守一定戒律的佛教信徒称"居士",可尊称为"檀越"、"护法"、"施主"等。具体称呼如下:

  1、不得单称名字,对年长比丘当尊称作【长老】、【某老法师】、【某老和尚】、【某某上人】、【某某大师】、或【师父】、【法师】。

  2、对年长比丘尼当尊称作【师太】、【尼师】、【法师】、【师父】等。若不知分辨是比丘或比丘尼,皆可一律尊称作【师父】。

  3、对年青比丘、比丘尼,则可仅称【师父】、或于其名号下加称【师】字,如有【○○师】即可。

  4、因僧尼出家后一律姓释,出家入道后,由师父赐予法名。故请问大德名号时,当先合掌,然后说【请问上下】、【请问师父尊号】、【法师尊号上下】。

  5、于大德前,不可自称【我】字。当视关系而自称【后学】、【门生】、【晚学】、【未学】、【学人】或【弟子】、【学生】等,不得称不慧、不才、不佞等。

  四、与大德谈话

  1、若有问题请问大德,应说【请开示】。

  2、与大德谈话,立处不可高于大德,亦不应站立路中。如果师父在楼上,要到楼上请师父开示,如果师父在楼下,不可在楼上扯开嗓门地叫唤师父,应该到楼下来请示。

  3、请开示,应请大德自订时间,以免影响大德修持,且应事先与师父约定时间,比较理想。

  4、大德问话,当坦诚大方,据实回答。

  5、大德与客人言谈时,不可冒失打岔,有事投告,当侧立静候招呼,不得率尔插嘴,失却敬意。若有重要急事,万不得已时,要先说声对不起,然后再请示。

  6、大德看经、写字及上课、休息时,不可上前与之谈话。

  7、若有比丘或优婆塞于深山崖洞独修,女居士不得一人前往请法供养。即使是知其生病,亦不可独自汤药奉侍,应当请比丘或男居士奉侍之。

  第四节、四威仪

  欲了生死,先要循规蹈矩,如孔子之制礼作乐,亦无非教人规矩,与佛教律威仪无异。执身即除习气,身得自申则心有依处,故古人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有执身次序的偈语曰:

  【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

  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

  瞻前顾后轻移步,左右癹旋半展眸,

  威仪动静常如此,不枉空门做比丘。】

  一、行如风

  【举止动步,心不外驰,无有轻躁,常在正念,以成三昧,如法而行也。】

  即行走时,眼睛要平视,不可左抛又瞄,不可脚跟拖拉出声,举止庄重而安然,心存正念,此即如法之行,具威仪之相。

  二、立如松

  【非时不住或住时,随所住处常念供养、赞叹经法,广为人说,思惟经义,如法而住也。】

  即站立时,应如松树般地安稳,不可轻率、扭斜或身体抖动,并于适当立时则立,立于适当的位置,并心存正念,如此之具威仪之相。

  三、坐如钟

  【跏趺晏坐,谛观实相,永绝缘虑,澄湛虚寂,端肃威仪,如法而坐也。】

  即坐时,应将精神统一、身心放松。由后观之,彷如大钟一般稳定。切不可坐姿前倾、后仰、左右倒斜。当心存正念而坐,观照自心,如此之坐,具威仪之相。

  四、卧如弓

  【非时不卧,为调摄身心,或暂时的卧,则右譌晏安,不忘正念,心无昏乱,如法而卧也。】

  第五节、佛门日常礼仪

  一、入

  1、消假--回寺院后,先到大殿向诸佛菩萨顶礼消假,次至师父处顶礼消假。

  2、接驾--见到有法师来,应顶礼接驾。

  二、出

  1、告假--欲离寺前须先向佛菩萨礼拜告假,次向师父告假。

  2、送驾--送师父出门当顶礼送驾。

  三、穿着海青应注意之事项

  (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

  (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

  (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手同撩前片)

  (四)长跪时如何起身?(先将左脚向前弯曲,双手按在左膝上,直身而立左脚收回)

  (五)静坐时,将盖布巾置于海青内。

  (六)闭静后,双脚不可直伸,以示恭敬。

  四、斋堂仪规

  寺院的食堂称为斋堂,师父们吃饭称为过堂。

  (一)内外威仪当具足

  1、内:食存五观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2、外:端身正坐,正意受食,切勿散心杂话、起诸分别。

  (二)食为法本-受食当内外威仪具足,并当发三愿:

  1、愿断一切恶,无一恶不断(诸恶莫作)

  2、愿修一切善,无一善不修(众善奉行)

  3、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

  *古德云:【五观若明(存),千金易化。三心未了,滴水难消。】

  (三)拿碗筷的方式

  1、碗--表龙珠、精华,如吾人本具之如来智能德相,即所谓的摩尼珠,欲【探珠宜静浪,动水取应难】。

  2、手--谓之龙口含珠。

  3、筷子--谓之凤点头。

  五、讲堂规约

\

  (一)闻法的心态-殷重渴望的盆,方能满装智能法音,开创自在的人生。

  (二)闻思修-专注的听,仔细的想,行我所知,才能达到闻法的真义。

  (三)独坐的威仪-抬头挺胸,端坐摄心,会让你听得更深入,更清楚。

  (四)桌面整洁-桌面是摆放经书的道场,保持桌面整洁,就是恭敬佛法的具体表现。

  第六节、供僧

  僧者为众生之良友福田,所以称为“福田僧”,能令众生植福故。昔日目犍连尊者,为求亡母脱离饿鬼之苦,佛陀告之于七月十五日结夏圆满之佛欢喜日,设大斋会供僧,以盂兰盆盛物,等心供之。以此供僧功德,目犍连母得脱恶道,此是七月盂兰盆会之由来。故知以神通著称的目犍连尊者尚须假供僧之德度脱亡母,更何况一般凡夫;故佛弟子亦应修供僧法以积己之福。

  供僧除于盂兰盆会行之以外,可随时于所知的僧寺供养,或平时、或节日、或僧做大斋会集百千僧时,佛弟子均可随喜参与,随力供养。供养物以斋饭菜茹、水果、衣服、日用品、金钱等皆可。

  供僧宜以僧团为单位,于现前僧众不论僧尼、老少,学问高低,皆以平等心供养之。供养时,亲手一一奉之;若女众供男众或男众供女尼,则应以小盘垫之,勿亲触,以表对僧戒恭敬之心。若供僧斋饭居士宜随待在旁,待僧食毕祝愿后方离。所余饭菜,若僧舍于白衣居士则可共分食之。

  供僧重在以恭敬心供养,供养物则随力所能,若多亦无妨。既以供养之物则随僧受用,因佛弟子发心供养,则功德已成就,余则不应妄动心念过问僧众之使用。

  第七节、放生

  放生是佛弟子履行菩萨道的方法之一。佛门对三恶道众生种种济度方法,譬如饿鬼道众生,以焰口、蒙山济之;地狱众生有地藏法门度之;而对畜生道众生,最直接的方法即时给予生命的救度——放生。虽然畜生身苦,但蝼蚁尚且贪生,侳生对生命的执着,对死亡的恐惧,尤其是被宰杀的痛苦,可说是世间之至苦。是故佛弟子应常行放生,以免畜生受于极苦。

  入生应于有因缘时随时力为之,如遇畜生受缚或将被杀,应及囬救之。若举行放生法会,则应避免商人事先大肆搜捕供用,而失放生之精神。放生时,先为其说三皈依及简白的佛法开示,令其种下佛法种子,而后携至适当场所放之。

  佛弟子常行放生可长养慈悲心,不仅能对亲人眷属慈悲,对人、乃至广及一切众生,皆能以悲心待之而消除嗔恨、恶念。并以是善法得善果:长命、少病、身体健壮、精神充沛之报体,所以佛弟子应常行放生。

  今世人以环保之事而抨击放生者,实失大利,并误导于人失大慈悲心;;须知放生是于众生将被杀戮而解救之,既免众生之苦痛,又增吾人慈悲福德,其利大哉大哉!

  第八节、造寺、造佛像

  寺院又称伽蓝是三宝的标帜,因住持佛法的佛像、僧人、经典,就安居在寺院中。寺院又称“道场”,即谓寺院为修道之处。因有此清净伽蓝之修道处,方能让僧团领导所有佛弟子于此熏修佛法,成就佛菩提种苗。

  故道场(寺院)是成就众生慧命之所在,因有道场,众生有了依止处、归向处,无量众生借此瞻仰佛陀尊容,读诵经典,接近善知识,学习佛法。所以佛弟子应造寺、造佛像,成就道场。经上有言:若人能布施伽蓝一砖一瓦,其功德直至砖瓦化为尘土方才消亡。故知造寺功德不可思议,能得居家安适。而造佛像,则能得庄严清净之报体。故为三宝之修持与佛法的弘扬,佛弟子应起恭敬心,随缘随分出财、出力出智慧,共同拥挤道场、成就道场。

  第九节、印经

  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印经亦是法供养之一法。大乘经、律、论是佛陀无量阿僧祇劫修行所得的妙法,由佛陀清净无边智海中流露出的语言教法,经由菩萨、罗汉结集及历代祖师、护法居士代代相传至今。其中不知有多少人在传递经法中丧生?不知付出多少血汗、财力、物力的代价?如玄奘、义净大师,仅是千万人中得以全身而返的三五人之一而已!所以经典是祖师们透过智慧,和生命、血汗所换来而传到我们手上,故佛弟子应尊重经典,并继祖师之志,广泛印经流通。

  印经能让众生有缘学习、听闻佛法、透过研读经典,启发众生佛慧,种下菩提种子。对自身而言,则成就无边善法,令来生有智慧,得以方便听闻正法。故钱经对佛法的弘扬,对众生的利益,乃至对自身的善法都有大助益,所以佛弟子应广泛印送经书。

  第十节、荤腥与吃素

  佛教鼓励素食,但并非一向佛、信佛、学佛就必须吃素。所谓吃素,是指不食荤腥,除不食众生肉外(蛋能孕育众生,故亦不食),尚包括大蒜、革葱、韭葱、兰葱、兴渠等五辛。之所以不食众生肉,是因从生皆是我多生之父母眷属,以慈悲心故,不忍食其肉令其受苦,亦是体念同体之悲心,所以不食。而不食五辛,是因五辛易动人嗔欲想,障修道因缘,故不食。

  须知,吃素在修学佛道上是一较深层次学佛之始,首先须起皈依、信仰之心而受三皈,此表信佛,入佛门,并不规定吃素。乃至进受五戒,修身不犯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等重恶时,亦无规定要素食。但受三皈五戒后,欲发菩提心、进修慈悲法而求受菩萨戒者,则不可食肉,必须吃素。食肉者,则为犯菩萨戒因菩萨戒首重悲心故。

  然佛弟子,虽未受菩萨戒,但以慈悲心不忍食众生肉,可发心素食。初者每月一日或数日,或早晨或全日吃素,渐次改变荤食习惯,终至完全素食。吃素之人则谓行放生者。若佛弟子未能吃素,亦应于买鱼肉时避免买活的、现杀的,应买已杀的,所谓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声、不为己杀)也,亦能减少与众生所结之恶缘。所以,信佛学佛不一定要立即吃素的。

  第十一节、法供养

  吾等佛弟子于菩提道中,应常修供养法以积福慧,以与众生广结善缘。而诸供养中,法供养为最。因供养财物仅养其色身,而供养法教成就法身。色身有苦,尽时而销。法身安乐,虽无尽藏。故我等应常以佛法供养于人。又须知,一人信受佛法,地狱三途门前即少一苦难众生,人天圣道乐法中;则多一妙乐之人。故若能度一人信佛学佛,则成就功德无边。是故佛弟子须常随缘尽分,度人学佛。

  又须知,“法在人弘”。此佛法乃释迦牟尼佛千生累劫之所修集。历代祖师、护法居士之所延传,而我今亦有延传之责,不可令其衰微。又常思吾人今日得入佛道,皆是他人供养佛法与我之恩,故我亦不能无视他人之无知沉溺,应常怀供养,欲令安乐之心。故常怀报恩、传灯、续佛慧命之心,度一人信佛学佛,则增佛慧一分光明。

  然众生信佛学佛亦有其时节因缘,不可强求。佛弟子但应从己身修起,自身行佛道,自修身口意,常检点自己有无恶法。口不言是非,不出恶言,身常行善法,布施欢喜与人,则人见佛子皆善,自然而心生仰慕。此为从身教度人,不度而度。再者,未传教之前,应先行四摄法以亲近之。四报法即布施、受语、利行、同事。所谓未结法缘,先结人缘,彼此相熟相知,其对吾人之言,方能信受。

  而佛弟子劝度人,信佛学佛,供养佛法与人,应从家人做起,广及亲朋眷属、同事。始则不必汲汲令其有皈依,礼拜之行,但重于自行自修,广结善缘,即时现前上妙供养也。

  第十二节、受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戒学实乃学佛之基。佛陀涅槃前就教示佛弟子应“以戒为师”,即因戒能成就一切善法,功德宝藏,令生命得到光辉,庄严,到达真正的安稳处。故经上喻戒如慈母,令不受恶业侵害。如勇将,能降伏烦恼。如守门人,守护功德法财。如器皿,堪受种种功用。如医,治众生病。如命,赖以修行。如王法,为世间善恶之衡准。如王命,能通行自在。如台阶,得入佛法殿堂之富丽与庄严。如大海水,须弥山,最为尊胜。是故佛弟子勿误解戒律为束缚,应珍重于戒。戒因对象不同,分出家戒与在家戒。出家之人受出家戒,旨在出离生死;在家居士因有家室外缘,故受在家戒。在家戒近为人天善道之良途,还为出世无漏之正因,故在家居士须进修戒法。

  在家戒种类有三,在家居士可量心于僧众间求受,次第进学:

  一、五戒:受持五戒得保人身,乃至上升天道。此为最根本戒,是众善根本。

  1、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2、受戒时机:皈依后,欲进学戒法时受,可五戒全受,或一戒二戒乃至三成、四戒受。受五戒不必吃素。受已,则至此期生命终了方舍戒。

  二、八关斋戒:此为佛陀慈悲为令在家居士种出离之因,为在家居士所制,一日一夜之出家戒。

  1、内容:不杀生、不偷盗、不邪(不非梵行)、不妄语、不饮饮酒、不香花蔓庄严其身(亦不歌舞倡伎)、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过午不食)。

  2、受戒时机:欲学出世清净之生活者可受。受戒一日一夜后即自然舍戒得日日重受。佛弟子可于假日或六斋日受之,多受持一日,即多一分利益。

  三、菩萨戒:种成佛之菩提正因,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精神,行菩萨事之大乘戒。

  1、内容:在家居士一般受的在家菩萨戒,有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但菩萨戒,重在戒心,总摄一切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而不受限于戒条。

  2、受戒时机:发菩提心,愿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以六度波罗密济度众生终至成佛者可受。一受菩萨戒,生生世世戒体永在。

  众生受戒后,应护持净戒,不可轻言犯戒。若犯戒后,应如法忏悔并不再犯。

  第十三节、打七

  佛弟子修学佛法之本目的,在于解脱生死轮回,开智慧,证法身。而众生轮回之根本,即是久为无明烦恼所障之第七识——又称末那识,执此色身苦报、血肉屎尿之躯为自身。执贪欲、嗔害、骄慢等妄想瀑流为自心,而安于此斗争、杀害、邪淫、欺诈之恶世。今众生得闻佛法,应知此皆虚妄非真,若欲脱免之而得以出离此身心之牢狱,唯有进修圣法。

  佛法中有一短期精进修法之法会,俗称打七。打七即是打第七识。第七识是意识之根本,彼执身心为自我,是轮回之祸首,故若未能除此心识,则永恒执取身心而轮回六道。故打七,即为破除此第七识,故称打七识。又谓,此精进修道之法,一般皆以七日为期,故云打七。

  打七可以视为用一法门而专修解脱之法会者。打七往往以大众共修之方式举行,又因使用之法门不同,而分不同七期。如用禅宗法者叫禅七,用念佛净土法者叫佛七,修观音法者叫观音七,修楞严法者叫楞严七。或有以七日太短而加功者,或延三七日为一期,或七七、或十七皆可。七期长短要以行者身心之所能堪受者行之。固然七期为一加功用行之时,但若专以七期用功则有一曝十寒之讥。须知修道非是短时日可得,而是发长远心方堪。故虽打七精进用功,而仍须有日常积久之蕴习方有水到渠成,功行成满之精进力量。打七往往因加功用行,精进不懈,方法得力,心念成片,因而有人善根深厚,禅境现前,有人业障缠身而魔怨障碍。种种境界,非常人所知,故须有善知识之指引方宜。若无善知识,但能发正解脱之心而依正确法门修者,亦可努力而前,一切魔怨无能阻碍。但切记,须发心正、法门正为上!

  第十四节、佛教的节日

  佛教有许多节,我国汉族地区佛教的重要节日有两个:一是四月初八日的佛诞节,亦称浴佛节。在这一天,寺院里要举行“浴佛法会”,僧众们以香花灯烛茶果珍肴供养佛象,并用各种名香浸水泡洗释迦牟尼诞生像,作为对释迦牟尼佛诞生的纪念。

  二是七月十五日的孟兰盆节,另称中元节,民间习俗称为鬼节。“孟兰盆”是梵文的意译,意思是“救倒悬”。佛经传说,释迦牟尼的弟子目犍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如处倒悬,便求佛救度。释迦牟尼要他在七月十五备百味饮食供养十方僧众,可使其母解脱。后来,在这一天寺院里都举行多种佛事活动,以超荐历代祖先。除上述两个节日外,在二月八日释迦牟尼出家日,二月十五日释迦牟尼涅槃日,腊月初八释迦牟尼成道日,寺院中也要举行纪念活动。

  另外,与诸佛、菩萨有关的日子,寺院里,也常举行一些纪念活动,比较重要的如农历七月三十为地藏菩萨生日,届时九华山地藏道场将举行盛大地藏会。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日观音菩萨的诞生、成道、出家的纪念日,普陀山观音圣地将举行重大庆祝活动。

  〖佛教节日一览表〗

  (注:以农历计)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五日

  观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韦驮菩萨圣诞六月初三日

  观音菩萨成道六月十九日

  大势至菩萨圣诞七月十三日

  龙树菩萨圣诞七月二十四日

  观音出家日九月十九日

\

  药师佛圣诞九月三十日

  阿弥陀佛圣诞十一月十七日

  释迦牟尼佛成道十二月初八

\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