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霖:行善积德依教奉行,家道不衰
发布时间:2023-05-12 10:38:10作者:念佛网
家道怎么样可以保持不衰?老法师也常常跟我们讲,家学、家风、家道、家业,家道怎么样可以保持不衰呢?我们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个「后」其实不是指没有生儿子,而是说这个家业或者家道没有人传承下去。老法师说,谚语上讲说,富不过三代。富贵能保持三代其实是正常的,你要先了解要怎么去过三代?怎么去保持三代?
像我们台湾的塑胶大王王永庆,他当时,因为王永庆本身,他其实在台湾早期的经济发展贡献很大。
王永庆本身他也喜欢帮助很多苦难的人,我在讲因果里面都有提到王永庆他的一些公案事迹。比如说台湾九二一地震的时候,台湾的南投有一个学校被震垮了,这些小学生就写一封信给王永庆。王永庆先生就是马上就帮助这个学校重建。他也在生前也捐了三十几亿的人民币,在中国大陆盖希望小学。那王永庆他的祖坟就是设在我们台北新店的,翡翠水库那边的碧潭。当时据说王永庆有请了一位,唐山来的一个风水先生帮他家看风水。那当时这个坟墓葬下去的时候,当时有跟王永庆先生讲,他说,这个坟墓的风水地理非常地好,等于是在台北市这个盆地的水源地的一个头。我们知道,一般民间的说法,水是主财富。所以唐山的这个风水师把王永庆他们的祖坟葬下去以后,有写了一个文件给王永庆先生,说这个风水宝地它是怎么样呢?他说,这个是仙人撒网,一网打尽,富可敌国,有跟他写这八个字。坟墓的风水座向是仙人撒网,他的福报是富可敌国,一网打尽。但是最后四个字讲得非常好,他说,世代必须要积功累德、要行善积德。这个风水先生特别交代这句话。
所以一定要行善积德,你才有办法富过三代。所以老法师说,富贵怎么可以保持三世而正常呢?要什么个方法呢?有什么方法可以富过三代呢?什么原因呢?要老人教,我们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老法师说,要有老人教,如果他们家里有人积德,他们的祖先有人积德,我们再看到前面这里面的郭宏也好,东海于定国的父亲于公也好,赵抃,赵清献公也好,他们都是积德,所以他们的子孙都非常地显贵。那他们的祖先累功积德深厚,他们就能够传好几十代。像范仲淹他的福报有八百年,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都一直传下去。这个福报积得厚的话,可以传几十代。
老法师说,在中国最有名的,印光大师常说的孔老夫子,到台湾来,到孔德成,所以孔家到现在是七十多代,子子孙孙都特别受人尊敬。范仲淹先生也传了将近一千年,也有几十代了,了凡先生也传了十几代,都不错。老法师说,这个是祖宗功德积得厚,那德要怎么修呢?德要怎么修、怎么积呢?老法师说,你能够诚心诚意的奉行《弟子规》,奉行古圣先贤善良的教诲,自己诚心诚意的去做,教导你的家亲眷属、你的后人像你一样,诚心诚意去做,你的家道就可以保持代代不衰。
所以关键在这一句话,这老法师讲的,你自己要奉行古圣先贤善良的教诲,你自己本身要诚心诚意去做,要以身作则,然后也要教导你的家亲眷属、你的后人跟你一样,要诚心诚意去做。像我们台北升恒昌公司江松桦先生,他本身就是完全落实《弟子规》,他完全以身作则,他真的把《弟子规》在公司极力的推动。他们公司有八千多个员工,每一个人都要学《弟子规》。到他们公司,考进来以后,考试通过以后,第一本拿到的书就是《弟子规》。他在机场服务台摆的经书就是《弟子规》,还有《了凡四训》,还有《十善业道经》。
我会认识他是从我出境到香港去见老法师的时候,我在台北的桃园的中正机场,在他们的服务台拿到一本老法师讲座里面的《十善业道经》,我拿去给老法师看。所以江先生他本身就是以身作则,推动《弟子规》。所以他也是用《弟子规》教育他的小孩、教育他的儿子。他的儿子现在也继承他的事业,我们现在是所谓的接班,继承得非常地顺利。他们本身也有基金会在推动公益的活动,他的儿子本身也投入公益的活动,做些行善积德的事情。
老法师说,企业家最容易富过三代是什么呢?就是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他说,没有一件功德比这个更大,就是推动圣贤教育,保存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这个功德最大。老法师说,有人要问了,他说,今天是个乱世啊,举世的人都在诈欺、在欺诈,你要做个老实人,我在这个社会上还能生存吗?欸,确实很多人会有这种想法,对不对?老法师说,说得好像很有道理,欺骗别人好像是应该的,但是却不知道说,错了。你能够老老实实地不欺骗别人,你能够老老实实不欺骗别人,你这一生会过得很幸福很圆满,问题是你相不相信?
关键就在这句话说,你很老实的不去欺骗别人,那么你这一生就一定会过得很幸福、很圆满。老法师说,问题是你相不相信这句话呢?老法师说,因果报应是真理,他说,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把这个东西推翻。佛法里面常讲的「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善因还是有善果,恶因还是有恶报。无论在什么时代,无论在什么地区,都能够永远不会变,这样的一个道理叫做真理。善因还是有善果,恶因还是有恶报,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地区,它都不会变化的,这个叫做真理,这叫做因果。
摘自《太上感应篇汇编》(第一六四集) 黄柏霖警官主讲
文字稿来源【太上感应篇共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