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耕云导师:安祥很快就丢失,应如何对治

发布时间:2023-05-23 08:30:28作者:念佛网
耕云导师:安祥很快就丢失,应如何对治

问:曾参加过台南禅学会,也感受到安祥,但隔天就消失了。另外一个类似的问题,十月二十三日参加禅友座谈会,结束时一直到回到家,心中充满安祥,但是后来家人告知一件不愉快的事,因此安祥便一点一点地丢失了,请问“应如何对治?”

答:如何对治?就是八风不动,固守封疆。

有很多人很误会“表层意识与本心的关系”。如果勉强说,我们人的意识(心跟意),也就是表层意识跟本心加起来,那大概有四个阶层:第一个是睡眠意识。你说:“老师!睡眠还会有意识吗?人睡着了,什么都不知道了。

”人若没有睡眠意识,那睡眠学习机卖给谁呀?睡眠也有意识。第二种是二元意识。你只要眼睛一睁开,都是相对的——人我、物我、是非、好坏、得失、对错,这个叫相对意识。第三个是自我意识,突出自我,又叫独头意识。参禅参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像虚云大师倒茶烫到了,杯子摔在地上,手也烫了,他开悟了。那就是说,当你到了自我意识、独头意识,把所有的心意集中,然后再予打破,粉碎虚空,那叫无我意识。

有很多人学佛法一开口就讲“无我”,那个不可能的,先要“有我”,然后才能“无我”。我讲这个,不是谈“有我”、“无我”,各位不要误会。我是说“你以为一段一段地丢,不是这样的”,不是说有了二元意识就丢掉睡眠意识,有了自我意识又丢掉了二元意识,到了无我意识(就是绝对的客观意识——宇宙心),就丢掉了自我意识,不是这样的。后面的涵摄前面的,这个涵摄起来搅和在一块,就彼此降低了比例,这个是什么呢?这个就是你现在的意识、你现在的感受——安祥,就是这样子。这个就叫“中道”,酸碱中和了,正负相消了,心态就是这样子,这是庄子“逍遥游”的心态。而你用这个心态到社会去,就是“所过者化,所存者神”,就是“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你心里像镜子一样,东西来了清清楚楚,东西走了绝不留影为念,那个就是佛教“转八识成四智”的大圆镜智,“理”是相通的。

古人说“才一涉动静,便成颓山势”,是说你一个人坐在那里很好,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倒了。所以你刚刚学习安祥禅,力量不坚固,安祥在你还没有完成法的人格化;你必须要变成了“安祥就是你,你就是安祥”,那这样子,任何事情来了,八风(称、讥、毁、誉、利、衰、苦、乐)东倒西吹,安祥还在,感受极为轻微,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你就不会很难过了。

一切的事业靠时间来完成,因为法在你心里还没有生根、没有转化,等到有一天,“安祥就是你,你就是安祥”,那你不管到哪里去,你都是安祥的,那你就受用了。“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收获需要耕耘,成功依靠努力,付出才能获得。”现在一般的心理很可怕,就是“只想获得,不要付出;只想收获,不要耕耘”,最好是你耕耘我收获,搞六合彩、大家乐,乃至抢银楼、飙股票……,都是这种心态。这个叫做“放弃明天”的心态,只管今天,放弃明天;不要明天,他就没有明天,这就很可悲。我们学法应该“耕耘博取收获,努力换取成功,付出取得需要”,你不花一点时间下一段功夫,“见性成佛”虽然没错,但那只是“因地佛”。不经过净化,不经过锤炼,不是菩萨。也就是说,有了这个原因,树立了基本前提,还没有产生结论,还没有结果;树苗种上去了,要等吃苹果,那需要一点耕耘、灌溉、培植的功夫。

摘自《“不二法门”会后解惑》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