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什么是烦恼?佛教怎么解释烦恼?

发布时间:2024-03-22 08:46:08作者:念佛网
什么是烦恼?佛教怎么解释烦恼?

烦恼(佛教解释)

烦恼,即迷惑,人类因迷惑而造诸恶业,受种种的痛苦。这痛苦的来源,乃由六根本烦恼而起的。这六种烦恼分别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烦恼的基本含义

梵语Klesa的意译。据《大智度论》卷七解释:“烦恼者,能令心烦能作恼故,名为烦恼。”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一解释:“烦是扰义,恼是乱义;扰乱有情(众生),故名烦恼。”经上关于“烦恼”的分类、解说很多,如根本烦恼、随烦恼、分别烦恼、俱生烦恼等。最主要的烦恼,即贪、嗔、痴“三毒”。南朝梁·宝志《大乘赞》认为:“但无一切希求,烦恼自然消落。”后因以泛指忧愁苦闷,心绪不宁。如《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我恁地一个人,许多房奁,却嫁一个白须老儿,好不生烦恼!”又如闻一多《红烛·时间底教训》诗:“昨日的烦恼去了,今日的还没来呢!”

佛门云:烦恼轻,智慧长。断了分别、执着的样子是:烦恼轻、智慧长。最明显的是,听经有悟处、读经能通达义理。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为了断烦恼;烦恼没有了,清净心就会现前,根本智就现前。戒能断烦恼,定能断烦恼,慧能转烦恼为菩提。赞叹比毁谤伤害人还要厉害,毁谤会叫人生烦恼,赞叹同样也叫人生烦恼。大家对他一赞叹,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贡高我慢统统生起来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进,只有往后退。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修一心不乱;功夫就是在伏烦恼、断烦恼、开智慧。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我们在境界里面,才起一念分别执着,那就叫迷,那就叫做无明。无明继续不断往下发展,那就变成见思烦恼,那就得造业受报。心一天比一天烦恼,就是业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净,就是业障消除的现象。净土容易成就,在于“带业往生”,不需要断见思烦恼;八万四千法门只有这个法门是带业往生。 烦恼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贪嗔痴慢。见思烦恼通常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见惑,一类是思惑。见惑包括身见、边见、见取见、戒取见、邪见。思惑包括悭贪、嗔恚、愚痴、傲慢、对于圣教的怀疑。对于圣教的怀疑,就是对于佛法所讲的理论方法怀疑;对圣教怀疑是很大的障碍,它是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里面的一个。

烦恼的来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没有做好,所以烦恼;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导致脑子好乱,自然烦恼就来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点唠叨,东说西说,有些说的比较难听,又不能顶嘴,不知道怎么办而烦恼,还有很多原因。

烦恼会使人感到心烦意乱,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试着解决这些烦恼。

烦恼是因为有些事没办法解决,又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烦意乱心事重重就会生出烦恼。有时自己一人解决不了的事情,又须要别人帮助时也会烦恼,遇到不顺心的事时也会烦恼。所以只有静下心来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真相,才能让心里不会那么多烦恼。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要解决的事,就等等再说,事情可能以解决,烦恼也就没有了。

影响

乐观、开朗、积极、进取、沉稳、平静、宽容等等,相当于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们内心经常感到焦躁不安、积郁不欢、疑神疑鬼、情绪失控、行动混乱,或者自私、虚荣、患得患失、勾心斗角、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说,负面的情绪和不好的心态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佛教对烦恼的概念

内涵

烦恼,在一般人的观念中,通常是指内心的烦闷苦恼或焦虑不安。不过,在佛教中包含的范围要大得多,它不单指烦躁、苦闷、焦虑,还包括贪婪、执着、自私、傲慢、虚荣、妒忌、吝啬、错误的见解、怀疑、猜忌、生气、愤怒、憎恨、残酷、反感、愚昧、无知、麻木、散乱等等。用通俗话来讲,就是负面情绪、不好的心理状态。

分类

根据佛教,我们所谓的世间不外乎两大类:一类是自己的身心,一类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么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识)。眼睛所看的是颜色、光等。耳所听的是声音;鼻所嗅的是气味;舌所尝的是味道;身体所碰触的是触觉,如软的、硬的、滑的、粗的、轻的、重的、冷的、暖的,还有痛、痒等。意所思维的是各种各样的现象。

修学佛教的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去除这些。如果一种方法不能断除烦恼,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导!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长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财、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对象、求升学、求保佑、求平安……不是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导我们要真正认识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烦恼,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为了求这个求那个,那么我们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种烦恼。佛陀是教导我们断除烦恼,包括断除有所求的心。

或许有些人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学佛呢?我为什么要修行呢?你们佛教说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觉得很快乐。我还年青,没必要把自己想象得很老;我还健康,没必要无病装病;死亡对我来说也还很遥远,所以我认为没必要学佛。即使想学,也等我老的时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苦对于有些人来说确实没有很深刻的体验。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现实人生的现象,它们只是结果,并不是原因。佛陀教导我们修行并不是从结果着手,而是从因下手。如果“平时不烧香,临急抱佛脚”是没有用的。就好像一个人平时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饮、生活紊乱,等到身罹绝症时才临渴掘井已经太迟了。一个社会不推广卫生保健,只知道建造医院、诊所;一个国家不提倡民风、道德,只知道设立警察、监狱,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同样的,人生是现实,苦是结果,而导致苦的原因是烦恼,烦恼才是元凶。要解决人生的根本问题,要脱离诸苦,唯有从烦恼下手。断除烦恼才是佛教修行的目标。只要一个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个人有烦恼,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处就是烦恼。如果一个人没有烦恼,他就没必要学佛,也没必要修行。佛教对他完全没有意义。

就好像我身体很健康的话,就无须看医生,无须吃药。但是,正因为人有烦恼,有各种各样负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态,容易紧张,容易焦虑,容易执着,容易斤斤计较,容易患得患失,内心充满了自私、虚荣、苦恼等等,这些烦恼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的痛苦。如果想要获得内心的平静,获得真正的快乐,就要想办法去除这些烦恼。

想要去除烦恼,必须先了解烦恼,以及烦恼产生的原因,这样才好对症下药。虽然烦恼多种多样,但都可以归结为贪、嗔、痴三大类。

什么是贪?贪就是指想得到东西,心黏着对象。

什么是嗔?嗔就是心厌恶对象,不喜欢、讨厌、反感。从愤怒、凶狠、残酷,到忧郁、烦躁,都属于嗔。

什么是痴?痴是心对目标的愚昧、盲目、无知。

离开了眼、耳、鼻、舌、身和意,离开了颜色、声音、气味、味道、触觉,以及所想的东西,就无所谓的身心,无所谓的外境,也无所谓的世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动。眼睛看到好看的、美丽的东西,会产生愉悦的感受,认为对象是好的、是美的,接着会喜欢、爱着。若这种喜欢的心理进一步加强,会产生想要得到、拥有对方的心理。这种心理就是贪。

同样的,当我们听到悦耳的音乐、别人的赞美,闻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触摸到异性细滑的皮肤等等时,贪欲很容易就生起。

当一个人见到不喜欢的东西,听到难听的声音,闻到很臭的气味,吃到难吃的食物,或者天气酷热难耐的时候,就会产生厌恶的感受(苦受),认为对象是不好的、是坏的,内心会排斥、反感。若这种排斥的心理进一步加强,就会生气、恼怒,甚至会想要以粗暴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心理就是嗔。

然而,无论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无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间的真相。因为有痴,贪、嗔才会产生。

总之,贪婪、追求、执着、痴迷,还有邪见、傲慢、虚荣等,都是属于贪。发脾气、烦躁、妒忌、焦虑、憎恨等,都属于嗔;麻木、愚蠢、无知、恍惚等,属于痴。所有的烦恼都可归类为贪、嗔、痴。

贪、嗔、痴三种烦恼,佛教称为三不善根,即一切烦恼的根本。

所谓的烦恼,其实都是基于内心和外境这两方面的关系产生的。光有心而无外境,烦恼不会产生;光有外境而无心,烦恼仍然不会产生。这是一对的关系:内心与外境的关系。贪嗔痴三种烦恼简单来说都是这一对的关系:

当心黏着外境,喜欢对象,想拥有、占有对象时,叫做贪。

当心不喜欢外境、排斥对象时,叫做嗔。

因为不了解外境的本质,认为对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乐的,是可以满足自己的,这叫做痴。

当我们明白了这一层关系:见到好的就想得到,见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烦恼就这样产生了。

烦恼又可依其表现的轻重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面叫做违犯性烦恼。违犯性的烦恼是一个人不良心理已经表现在他的行为上了。比如一个人暴怒到要杀人或者杀生;由于贪心而去偷别人的财物,去抢劫;打架,骂人、骗人、搬弄是非;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打压别人;沉迷于追求异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赌。心里的烦恼已经显露在身体的行为、语言上,称为违犯性烦恼。这种烦恼是最粗的烦恼,已经在燃烧人的身心了。

第二个层面叫困扰性烦恼,即一个人的烦恼只浮现在心里,还没表露出来,还没有付诸行动。这包括贪婪、执着、傲慢、自负、憎恶、烦躁、散乱、沮丧、麻木等。例如你很讨厌一个人,恨死他,但既没有采取行动,也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内心憎恨、厌恶他。又如你感到很焦虑、烦躁不安,但还不至于做出冲动的事情来。虽然在语言和行为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但内心已经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绪所占据,这叫做困扰性烦恼。

第三个层面叫潜伏性烦恼。潜伏性的烦恼是指没有表露于行动、语言和内心的烦恼。也即是说,没有烦恼,但并不等于说已经完全没有烦恼了,它们只是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例如:当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时,生起的心称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时可能不会感到烦躁,没有烦恼,但是只要遇到适合的条件,烦恼立刻就跑出来了。譬如大家很欢喜地坐在这里听佛法开示,暂时将工作放在一边,没有烦恼;但听完之后,一回到办公台,看到一大堆还没有完成的文件,立刻又心烦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静止不动地坐在那里入定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他的心很快乐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间,入定多长久就享受多长久的禅定快乐,完全没有杂念,更不用说烦恼了。但是当他出定后,当他看到了漂亮的东西、听到悦耳的声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内心难免会产生贪爱,这证明他的烦恼还没有完全被断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镇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样,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干枯了;但只要根还在,一到春天,它又开始发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样,只把草拔出来,但根没有被拔掉,有机会它还是会生长出来。烦恼只要没有被连根拔除,它就以潜伏性的状态存在着,叫做潜伏性烦恼。

(转载)



消灾免难: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第一功德

学佛为成佛,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乘佛大愿力决定往生净土

在此忏悔我所犯的一切恶念恶口恶行,忏悔我所犯一切邪淫重罪;愿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学佛网、转载者、各位读者;此文若有错谬,我皆忏悔,若有功德,普皆回向,愿断恶修善、广积阴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