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道骨儒为表 留予后人辨清浊
发布时间:2024-04-02 09:33:21作者:念佛网长江商报消息 从9月19日起,95岁的学者南怀瑾逝世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后经证实,南怀瑾确实处于病危中,并进入“入定”境界。昨日,关于南怀瑾离世的信息再次流传。
钱江晚报官方微博透露:本报记者从温州乐清市人大主任赵乐强处获悉,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已于9月29日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张国庆实名认证微博,随之发布了这一消息。
此后,新华社、扬子晚报相继证实了这一消息。
新华社官方微博“新华视点”发布消息表示:记者9月30日从苏州市吴江区某宣传系统相关人士处获悉,据南怀瑾先生好友透露,著名学者南怀瑾已于29日在他创办于吴江的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记者30日试图联络太湖大学堂,但该机构未对此作出回应。
扬子晚报官方微博于9月30日11时11分显示:扬子晚报记者从苏州吴江有关方面获悉,著名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南怀瑾大师,于昨日下午4时在吴江七都镇庙港其创办的太湖大学堂去世。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乐清市委宣传部、乐清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也发布了此消息。
在听闻南怀瑾先生去世的消息之后,乐清不少市民自发前往南怀瑾先生纪念馆拉起横幅,悼念南怀瑾先生,悼念横幅上面写着“家乡人民怀念南怀瑾先生”。
乐清市文联副主席倪蓉棣也发布多条微博,悼念南先生。倪蓉棣在微博中回忆,“1993年,乐清撤县设市,我主编画册‘乐清市’,曾托人请南先生题名,南先生欣然答应。此事我印象深刻,至今还保存着他的墨宝。
”温州市决策咨询办公室副主任倪考梦也实时更新微博,把他在温州乐清市翁洋街道前进村南怀瑾先生纪念馆里看到的家乡人民悼念的情况一一记录下来。
乐清人大主任:
南怀瑾曾准备写回忆录
乐清人大主任赵乐强证实,南怀瑾先生已于9月29日下午4时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至于遗体是否运回家乡乐清,以及其他善后事宜,还不得知。
赵乐强称,今年5月29日,他曾去拜访过南怀瑾先生,九十五岁的南老仍精神矍铄,健步行走,谈吐清晰。见到家乡来人,笑问“我们都是温州乐清人,我们乐清的“乐”字,至少有4种读音。你们知道吗?”
席间,南怀瑾还清晰地诵读温州江心屿宋代乐清籍状元王十朋那对奇妙名联:云朝(zhāo)朝(ch o)朝(zhāo)朝(zhāo)朝(ch o)朝(zhāo)朝(ch o)朝(zhāo)散;潮长(ch ng)长(zhǎng)长(ch ng)长(ch ng)长(zhǎng)长(ch ng)长(zhǎng)长(ch ng)消。
南老说,现在的普通话和古音有很大差别。广东话是唐代国语,闽南话是宋代国语,温州话至今还保留许多古音读法,是唐宋之间的国语,用温州话作诗填词,押韵要比普通话更接近古音。现代人研究国学,要先学温州话。
而与赵乐强同行的林宏伟透露,彼时南怀瑾因为要写回忆录,还详细地询问家乡一些地名交通和居民住户的变化,说自己准备请人航拍一张今日乐清的地图作参考。
当赵乐强告诉他,乐清现在已有现成的航拍地图,回去就可以寄给他时,老人不顾90多岁的高龄站起来鞠躬致谢。
南怀瑾对故乡十分热爱,他曾回忆说,自己刚到台湾时,带去一部清代编撰的《乐清县志》。他发现当时在台湾的倪文亚、朱镜宙等同乡名士都没有家乡方志,曾面责他们不关心家乡,遂自费出版印刷了上千册赠送给在台湾的乐清同乡。
林宏伟还说,近年来,南师已很少为外界题词,当赵乐强和他诚邀大师为家乡的三禾读书社,以及拟举办的“八百里瓯江图卷”创作活动题词时,南师欣然应允。
自述年少习武经历
童年我自幼个性就好动,并嗜读武侠小说,刚在十二岁时即开始习练种种武艺。
此前在六至十余岁时期则因体弱多病而日与药物为伍,且目患近视、常私自贪阅武侠小说而躲在楼上书房按图瞎练,父母固不知情。
因心慕飞檐走壁,自亦练学跳梁倒挂,有一天,不慎从梁上跌落到地,声震一室,家父听到巨大声响上楼察看,才知道我在偷偷习武,当时他老人家并没有对我责怪,反而聘延武师到家教我武艺,这时起我才正式开始习武。
启蒙当时在家乡浙江乐清一带盛行所谓的“硬拳”,与今日一般练拳情形相差不多。
起初,随师习练时,固然不知道以我衰弱之躯而学此刚猛之拳是否适当?又不能分辨拳艺的优劣,每回习拳之后却有头脑昏昏之感,莫知其所以然?但以从小志慕侠客义行,所以也就勉强自己而照练如仪。
访师其后负笈四方,人事接触渐广,以心喜武术道功,乃不计耗资,不论宗派,凡遇有一技之长的人,或俱神通,或有道,或有武功,即顶礼叩拜为师。
因此到二十岁前,所拜的师父,各门各派,积加起来亦多达八十余人。
所学范围包括南宗、北派,长拳、短打,乃至十八般武器,至少亦习弄过十四件左右,外加蒙古摔跤、西洋扑击等,真可谓:样样统摸,般般皆弄。
比赛有一次,中央国术馆张清江先生,于杭州国术馆主办全省性国术比赛,我亦参与其盛,以姿势优异而获冠军。
抗战前,各县市普设国术馆,都有专人负责,武风维扬,盛极一时。
然我私自反省所习武艺实未精到,各路各派,亦不过略窥其门径而已,乃决心继续寻师访道,亲近高明。
平生钟爱“子午觉”
现代医学常识告诉我们,为保持正常体力,成年人平均睡眠的时间为8小时左右。世事总有出人意料之处。有位颇具传奇色彩的老人,则坚持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即4小时)。令人诧异的是,他非但没出现“睡眠亏空”,反而神康体泰,怡然得享高寿——他就是南怀瑾先生。
仔细推究,原来南怀瑾睡觉的两个时辰并非随随便便,而是有着严格的要求:子时(23-1点)和午时(11-13点)。他一生睡眠甚少,却精神强健,奥妙全在坚持“子午觉”。
何谓“子午觉”?简言之,就是每天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其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南怀瑾曾经“语出惊人”:“根据我的体验观察,一个人真正睡着觉最多只有两个钟头,其余都是浪费时间,躺在枕头上做梦……正午只要闭眼真正睡着三分钟,等于睡两个钟头……正子时,哪怕二十分钟也一定要睡……你会感觉到,心脏下面硬是有一股力量降下来,与丹田(肾上)的力量融合,所谓‘水火既济’,豁然一下,那你睡眠够了,精神百倍。”
南怀瑾看似“卓尔不群”的睡眠理论,却并非空穴来风。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而白天午时,则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黄帝内经》云:“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子午时是人体“阴阳交替”之时,适合卧床休息,以利于“养阴”和“养阳”。
虽然南怀瑾的“个体经验”未必能成为普罗大众的“共同经验”,但他平生钟爱“子午觉”的做法,确能给人重要启示:人体的健康全靠有规律的“养”,只有遵循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自然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方能使身体达成和谐,进入健康佳境。
清者自清
浊者自浊
对于纷繁扰攘的“南怀瑾无所不至无所不能”的赞誉或者“南怀瑾就是一个走江湖的”的质疑,南怀瑾说,这一切都与他不相关,他也没有辩驳的想法, “明白的人自会分辨,不明白的人辩解也不明白,徒费口舌而已。”甚至自嘲说,他的一生也确实就是八个字:一无所长,一无是处。
南怀瑾
著名学者,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
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柳市;国立艺术院第二期毕业;中央军校政治研究班第十期毕业;金陵大学研究院社会福利系肄业;1943年春,虚云老和尚赴重庆弘法,南怀瑾得见虚云老和尚。
1945年,前往四川、西康、西藏参访。期间在峨眉山中锋大坪闭关三年。(为了修学)
离藏后赴昆明,讲学于云南大学,后又讲学于四川大学。
1949年春前往台湾,相继受聘于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和国立政治大学讲学。
1971年创办《人文世界》杂志。
1976年到1979年闭关于闹市三年。
1985年旅居美国,成立弗吉尼亚“东西学院”。
1988年到香港居住。
1993年应妙湛长老之邀到厦门南普陀寺主持“南禅七日——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
2000年由南先生任理事长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儿童中华文化导读”活动向祖国大陆及华人世界全面推广。
2006年在江苏吴江的太湖之滨,创建太湖大学堂。
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于苏州与世长辞,享年95岁。
生前生活状态
早上不吃
中晚餐各一小碗粥
白天慈善基金会工作
晚上给学生或客人讲课
夜里读当日学生收集来的书
有时还写点东西
准提施食
上午打坐
稍稍休息下又是工作
周而复始
数十年如一日
语录
中国古代教育的目标,四个字——敬业乐群,“敬业”就是好好学习学问,好好学习做一个人,学习人文,养成人格,再学习谋生技术,对学习、对行为、对工作要有诚恳敬重之心,不可以马马虎虎混的,不像现在这样;“乐群”就是培养在社会共同生活中的道德、伦理、礼节、秩序、能力,礼节就有秩序地作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环境的健康。
从古至今,外国也一样,这是一个自私的想法,天下事为什么要你的儿女好,别人的怎么办?中国历史上有多少状元?你们知道几个?现在都要考清华北大,一百年后大家知道清华的第一名是谁?孩子成长要靠自己,不要过分要求,让他自由发展。教育不在于他将来成功不成功,先希望他长大做个好人。
光读正面的历史是不够的,还要看小说。所谓历史,常常人名、地名、时间都是真的,内容不太靠得住;而小说,是人名、地点、时间都是假的,但那个故事却往往是真的。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解放军报
责编: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