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遗教经讲记 九
发布时间:2024-06-06 09:42:29作者:念佛网佛遗教经讲记(九)
净界法师主讲
和尚尼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18面,
丙四、不疲倦功德
蕅益大师把本经的正宗分分成二科:(一)共世间法要。(二)不共世间法要。也就是说,整个《佛遗教经》的修学有二个主题,一是成就人天安乐的果报,二是成就出世的解脱功德。这二个修学主题的差别因缘,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上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佛法所包含的功德,甚深广大,犹如大海,这功德大海在修学中有二个主要的内涵:
一、信心:初学佛法是仰仗对三宝的一份清净信心,相信三宝的功德无所不在,三宝有足够的能力救拔我们,使我们离苦得乐。所以初学佛法是依止信心而皈依三宝,或者在家,或者出家,依止信心修学一切善法,断除一切恶法。但这样的信心,基本上有二种的过失:
(一)由于内心没有生起如实的智慧观照,这念心与境界接触时,仍安住在颠倒妄想的状态。也就是说,这念明了的心还是跟着感觉走,随顺自己的直觉做事,这直觉是多生多劫的等流习气,我们依止习气推动身口意的造作。在信心的支持之下,虽能断除一部分的恶法,修学一部分的善法,但因缺乏智慧的观照,这样的盲目行动,不能召感殊胜的果报,所以印光大师说,没有智慧的引导,「虽修妙法,感果卑劣。」有如一个人没有眼睛的引导,只有双脚的盲目行动,这样的行动不能产生很大的前进效果。所以没有智慧观照的第一个过失,善法的果报变成不殊胜,「虽修妙法,感果卑劣。」
(二)心中如果没有智慧的观照,当遭遇逆境时,身为一个凡夫,内心有烦恼障、罪障及老病死的障碍,在这三种障碍的刺激之下,这念清净信心很容易遭受破坏。所以只有信心而无智慧的观照,在逆境时可能退失佛法的善根,而有退转的过失。
基于以上两种的过失,龙树菩萨勉励我们,成就信心后要进一步增长心中的智慧:
二、智慧:智慧的观照在本经中共有二种:
(一)共世间的业果观照:透过对业果的观照,我们能生起三种的法门:
(1)对治邪业。(2)都摄六根。(3)降服烦恼。使身口意三业安住在善法中,所谓的发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发好心在本经中强调慈悲心、正直心及谦卑心。这是以善法的观照,破除心中的恶法。在人天的修学中,这观照力偏重在有相的业果智慧。
(二)不共世间的二空观照:这是透过八个法门,成就出世的我空、法空的无相智慧,这种智慧的观照使我们进一步返妄归真,转凡成圣。这八个法门在本经是:
(1)无求功德。(2)知足功德。(3)远离功德。(4)不疲倦功德。(5)不忘念功德。(6)禅定功德。(7)智慧功德。(8)毕竟功德。透过这八个法门,把前面的有相察智慧,提升到无相的智慧,现在讲到(4)不疲倦功德。
前面的少欲知足,远离愦闹,使修学者保持珍贵的精神体力,有足够的精神体力之后就要精进,不疲倦就是精进。精进的体性是「于断恶修善事中,勇猛强悍,而为体性。」我们在断恶修善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障碍,可能是自己身心的障碍,也可能是外在环境的障碍。我们面对这样的障碍,内心毫无畏缩,勇猛强悍,不畏惧障碍,当这种心情生起时,则安立为「精进」。不疲倦功德分为二科,先说明精进的功德,再说明懈怠的过失。
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消文 一个修学者,心应安住于精进,蕅益大师解释「精」是专一不杂,对所修学的法门,专精而不夹杂,譬如念大悲咒就专心的持大悲咒,念阿弥陀佛就专心的念阿弥陀佛,不要改来改去,专精而不夹杂;「进」是相续不退,精进不只要专一,而且要相续不断,不能有所退失。不论修学任何法门,只要内心安住在「精」及「进」,专一而相续,即使是出世的功德,也都是可以成就的,换句话说,成功的秘诀来自于精进。佛陀对于精进之法譬喻说:「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我们无始劫来所累积的烦恼跟业力,有如石头般坚固,但「小水常流」,水滴虽如此柔软,数量只一滴一滴的如此稀少,但重点在于它常流,能专一而相续不断的在同一点上流动,如屋檐的水滴专一相续的滴在同一点上,就能穿破坚固的石头。这说明只要依止精进之法,你心中任何的理想目标都可以成就,所以精进是成功的主要因素。
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鑚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消文 这段是以精进的相反对比,说明懈怠所产生的过失。假设心不是精进之心,而是「数数懈废」,心常懈怠,对于所修学的法门容易放弃,无法相续不断。犹如鑚木取火,在木头都还未热起来,就半途而废,则永远不可能生起火,因在鑚木时,温度才刚有点热就放弃,温度就停息,下次鑚木时,依然是温度有点热又停息,则永远生不起火。所以一个人若容易懈怠放弃,则很难使目标成功。这就是无始劫的流转中,虽修众多妙法,但都没有成就的主要因素,就是因「数数懈废」。
释义《瑜伽师地论》对精进解释为「坚固决定」。若修学人天善法,不一定要精进,譬如今天做义工,明天休息不做了,这没关系,修学人天善法可以中途休息,不一定要相续不断。但若有志于修学出世功德,精进则非常重要,因修学人天善法并没有碰触内心的烦恼业力,烦恼业力仍保存着,在烦恼业力中修学一些善法,犹如不想把肮脏的水沟清理干净,只是在肮脏的水沟中丢下一些钱币,如此而已。但要修学出世的佛法,就必须把整个水沟清洗干净,所修学的止观一定要能对治烦恼业力。这里就会有问题,你要对治它,它就要反抗你,智者大师说:「道高方知魔障。」所以修出世间善法,愈修学愈精进,魔障就愈多。这考验一个修行人,是否能坚持不放弃,这是成败的关键。
《念佛法要》讲到一个公案:清朝有一钱万镒居士,他开酒店卖酒兼卖肉,因此造了很多的杀业。后来他遇一善知识开示,方知卖酒肉的果报,来生当堕三恶道,于是至诚忏悔后并关闭酒店,以后便从事正当行业,晚上专心念佛。念了几年后,他其中一个儿子生病死亡,很多邻居讥嫌他,以前卖酒时生意兴旺,身体健康,家庭如意,现在念佛,儿子却病亡,但他「坚固决定」,又继续念了几年佛,他的妻子又死亡,邻居的讥嫌更严重,没有一个人支持他念佛,但他内心依然坚固决定。又过几年,他自己也得重病,似得肺结核而吐血,钱居士于是对家人说,从现在开始不要提供任何饮食,他要专心念佛,求生净土。如是念了七天七夜都没睡觉,专心念阿弥陀佛。念了七天后,他突然神识昏乱,家人赶紧找来敎他念佛的善知识帮忙,善知识呵责他说:「你念佛已念这么久,现在是关键时刻,你不应该起颠倒。
」这居士有善根,经呵责后,突然间生起观照力,他就醒悟了,于是猛力出声念佛,就冲过颠倒的昏昧状态,佛号更加清楚分明,后来于念佛声中,见到西方三圣现前,钱居士便对家人说:「吾已游净土,见无数莲华,吾坐其中,乐不可言。」不久即往生。《念佛法要》的作者注解说:「大担将成,羣魔环绕。」有大功德要成就之前,一定要把内心的烦恼罪业先逼出来,因为烦恼罪业与清净功德不能兼容。若修学人天善法,烦恼与善法可以共容,一方面纵容烦恼,一方面修学善法,这是可以并存的,但出世间法则不同,因出世解脱法是整个生命的扭转,是从虚妄颠倒的境界,转成无漏的心态,所以烦恼罪业一定要先逼出来。问题在于是否能熬得过这黑暗的过渡时期?这是个关键点,我们内心若能「坚固决定」,绝不放弃,坚持所皈依的法宝,绝不退却,这个人终究决定成功。所以经文说:「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点点滴滴从因地栽培,不论遇到任何逆境,绝不退转,最后才能成就佛法出世的功德。假如数数懈废,最后一事无成,这是佛陀要我们培养专一相续的坚固精进心,其中的主要理由。丙五、不忘念功德
不忘「念」的念是正念。是指「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而为体性。」对已经修习的佛法,经常明记不忘,对所修学的法义能忆持在心中而不忘失。所以「不忘念」简单的说就是正念常在,能保持内心的正念。这分成二段,第一段先说明不忘念的功德。
汝等比丘,求善知识,求善护助,无如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
消文 一位佛法初学者,内心总夹带着烦恼跟罪业,所以初学者的心情,总希望有大善知识来帮助自己,初学者有这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盼望能有入圣位的善知识来保护自己,加持自己,使自己离开障碍,得到种种安乐的果报。但这样毕竟是心外求法,所以佛陀说,不要向外追求,我们希望别人的保护,这保护不是从外面而来。如果不能求外面的保护,那么要求谁来保护呢?「无如不忘念」,我们应该追求心中的正念来保护自己。我们现前的一念心识,这明了分别的心识所表现出来的功能主要有二:
(一)随顺欲望:这念心识随顺自己的欲望、情绪、感觉,也就是随顺着受想行识的颠倒感觉,发动它的作用。这种随顺欲望的心念不能保护我们,于是魔王能得其便。
(二)随顺真理:这念心识随顺佛法真理来思惟,思惟生命的快乐跟痛苦是有一定的因缘,这因缘主要是业力,善业决定召感安乐果报,罪业决定召感痛苦果报,「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内心若能随顺真理思惟,这样的心念称为正念,这正念在心中生起时,魔王不能得其便,烦恼不能恼害你,罪业不能障碍你,老病死不能障碍你,心中安住于正念,这是最好最直接了当的加持保护。所以佛陀劝勉我们,如果真正希望加持保护,不需要向外追求,应该保持正念。在三界流转中,最能加持我们的是心中的正念,所以求外在的善知识,不如求内心的不忘念。「若有不忘念者,诸烦恼贼,则不能入。」一个人若能经常保持智慧的观照,保持如理的作意,即使心中有很多的烦恼跟罪业,但因心中有正念的观照与保护,烦恼贼就无法伤害我们。
释义 佛陀在经典上对正念讲出一个譬喻:有一贫穷人家,因努力工作而积集了很多的财宝,他如何保护这财宝呢?他买了一栋房子,把财宝藏于屋内,又请一大力士当警卫来看守,如果是好人才让他进去,若是坏人就不让他进入屋内破坏财产,这守护珍宝的大力士就是正念。我们之前好不容易透过少欲知足,远离愦闹,精进修诸善法,这时我们要如何保护功德呢?就是要安住在不忘念中。蕅益大师对不忘念解释说,虽然不忘念包括了止跟观,但主要以观照的智能为主。蕅益大师把正念分成三个层次:
(1)闻慧:这是闻所成慧,刚开始听闻佛法,内心生起正见,知道什么是善法的因缘,什么是恶法的因缘;什么因缘带给我们安乐,什么因缘带给我们痛苦。透过这样的正见,引生增上惭愧,内心开始尊重善法,呵责恶法。闻慧本身不能完全调伏烦恼,应该再进一步修思慧。
(2)思慧:思慧是把所听闻的法义,在寂静心中,一次又一次的去数数思惟。经由数数的思惟,把文字的法义转化成内心的观照智慧。这时的思慧因为对法义作深入的观察,内心产生坚定的理解,所以思慧有调伏烦恼的力量。这里经文「不忘念」的正念是指思慧,就是透过闻思所产生的观照力量,这观照的力量能保护我们不受烦恼、业障及老病死的伤害。
(3)修慧:思慧再增长就变成修慧,修慧能断惑证真,后面的禅定跟智慧即为修慧所收摄。
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若失念者,则失诸功德。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消文 这段经文是结示劝修。佛陀告诉弟子们:「常当摄念在心」,要把如实观照生命真相的正念,经常收摄放在我们内心中,所谓「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心中要经常保持觉照的力量,为什么呢?假如不能摄念在心,内心总是跟着感觉走,那么在佛堂用功所成就的功德,很容易被烦恼、业力所破坏,所成就的功德不能得到保护。反过来说,如果经常把内在的观照力,摄持在心中,即使入于杂染的财色名食睡的境界中,也不为所害。这里佛陀讲出一个消息,「念力坚强,不为烦恼所害」,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其实世间上有邪与正两种力量,这段经文明显说明「邪不胜正。」若邪不胜正,为什么我们内心会生起邪念呢?因为我们的正念不足,有如房子为什么黑暗呢?因为光明不足。譬如拜完一部八十八佛,或打完佛七,心中有了正念。若心中有正念,即使遇到污染境界,「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别人虽触恼你,你并不在意。如果内心没有正念,心中空虚,有一点恶因缘的刺激,自己就会起烦恼。所以一个人是否会起烦恼,重点不在于外面的境界,而是心中是否有法宝。所以修行不是让眼睛不看东西,耳朵不听闻,而是心中要栽培正念。「譬如着铠入阵,则无所畏。」心中有正念力的人,犹如穿着坚固的铠甲,虽然处在刀、枪的危险军阵中,刀剑也不能伤害他。这是说,不忘念对修行者的功德,有保护的作用。
释义 精进与不忘念之间的差别,精进的体性是勇悍,所以偏重在身、口的行动力,如往生咒、大悲咒一天持几百遍,这是精进,对所修的法门能专一相续不断的用功;不忘念则偏重在内心智慧的观照力。
蕅益大师说,不忘念是一切善法的前导,善法本身没有方向,必须有正念做引导,才能决定它的方向。譬如《八大人觉经》的翻译者安世高尊者,他成就圣道后来到中国,在洞庭湖遇到前生的同学,他同学虽持戒修福,但内心起颠倒,瞋心极重,因内心没有观照力,结果持戒修福的善业变成一条大蟒蛇。所以善业本身并不能决定生命的方向,它只能成就安乐的果报,但这安乐果报是在人天受用,或在出世的善根受用,甚或在卑贱的三恶道果报受用,关键点在于心中是否有正念。
中国戒律的特色来自于道宣律祖戒体的观念,佛在世时讲戒并没有所谓法体形象的观念。道宣律祖身为一代祖师,他的不可思议功德是把戒法开出法体形象,尤其是安立戒体,这是中国律学上特别殊胜的地方。当然戒体的有无,到底哪一个人是否得戒,中国佛教有很多人提出见解,也有很多辩论。如果站在实法的角度,实法中的戒体是色法,它是「有表色」,必须表现出来,由身、口的造作来决定戒体的有无,因为它的戒体是色法。所以依「有表色」的角度,实法中在判断戒体的有无,完全看仪规是否如法。但道宣律师提出另一种思考,戒体也有圆满的戒体,这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也就是圆净发心时,心中所起的作意。所以道宣律祖戒体的观念偏重在善功能善种子,种子就是一种功能。这是说,心境接触时,「于诸过境,能忆能持能防。」若能产生防非止恶的功能,这就是戒体。我觉得戒体的有无,别人不用多说,自己是否有戒体,自己应该最清楚。当心跟染污境界接触时,心若堕落于欲望的颠倒,对恶法完全没有排斥性,心中无法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如果说自己有戒体,为什么这戒体不能产生作用呢?有体一定有用。当心跟杂染境界接触时,心中会产生保护自己的功能,会从颠倒中省悟过来,告诉自己不可这样做,这表示自己一定有戒体;因为有生起防非止恶的功能,表示自己一定有善种子,善种子绝不会凭空跑出来。当然我们第一个戒体是来自于如法的仪规操作,然后面对殊胜境界的发心。但诸位要知道,既然它是阿赖耶识的善种子,种子是生灭法,它会增长或减少,它不是涅槃的不生不灭,种子是会生灭的。所以即使刚开始受戒时是如法的受戒而得到戒体,如果受戒后不用佛法来熏修栽培它,它也会退失。所以这段经文的不忘念,告诉我们要经常加强正念,否则受完戒后,它也不是永远有这种功能,需不断从佛法闻思中,加强自己的正念,善功能才会增长广大,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故汝等,常当摄念在心。」加强自己的观照力,对于已经成就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功能,加以适当的保护,不致被烦恼跟罪业所破坏,以上是不忘念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