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刘元春:缺乏幸福感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24-06-11 08:24:31作者:念佛网
刘元春:缺乏幸福感的我们该何去何从

编者按: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养生清心的方法。看破、放下、自信、随缘,观照自心,发菩提心,在生活的当下修行,不断改善人生。论文摘要如下:

上海社科院宗教所副研究员、博士刘元春

一、先从“焦虑症”谈起

究竟什么是养生,怎样才能养生?陕西法门寺贤空法师的一个短信,很有意义:

“根据中国之声昨晚报道:中国已进入全民焦虑时代,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哪里,每天都在忙碌着,体力和心力都已透支。贤空提醒有缘人可以放慢节奏,爱护自己。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幸福的指数高低由烦恼的多少来决定,希望大家重视智慧的提升,智慧多烦恼就少了。”

《央广财经评论》指出,“近些年中国心理疾病呈高发态势,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公民焦虑症,中国正在进入全民焦虑的时代。”

焦虑情绪从轻到重分为4个层次:身体紧张,常觉得无法放松,习惯于眉头紧锁;爱出汗、眩晕、呼吸急促、老想去大小便,这是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强烈造成的后果;之后就会对未来产生无名的担心,如担心工作和健康;最后发展到对周围环境的微妙变化和别人的言行都充满了警觉。

我们的生命状态缺乏幸福感,通观起来可以概括为“烦恼”。智慧对治烦恼,治疗焦虑症,由“清心”达成“解脱”,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养生”。

二、清心的前提在于“看破”

《六祖坛经》“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不被外在的现象所迷惑所束缚,内心保持清醒,能够自我把持而不紊乱,就是禅定。禅定,就是要让我们面对种种现象进行内在反思。透过生命的现象,看到真理,获得智慧。

人生的根本烦恼在于贪、嗔、痴三毒。人们执着虚妄的“我”而表现出来的欲望上的“贪”、情绪上的“嗔”、思维上的“痴”。

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佛教三法印是验证佛法的最基本准则,也是建立正确人生观的理论基石。佛陀初转法轮时宣示的“四圣谛”中,首先讲出“苦谛”,历数人世间种种真实不虚的痛苦烦恼,层层递进,直至解脱痛苦的方法。

关于苦的描述和分析,佛教《阿含经》、《金刚经》、《佛说五王经》等众多经典中都有记述。世间有无量诸苦,《大智度论》上说:“四百四病为身苦,忧愁嫉妒为心苦,合此二者,谓之内苦。外苦亦有二种,一为恶贼虎狼之害,二为风雨寒热之灾,合此二者,谓之外苦。”就是说,生命个体自身产生的生理、心理的痛苦,还会遇到天灾人祸带来的苦难。

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在他的房间中堂,只挂了一个条幅,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死”字,作为念佛的“禅机”。他常教化信徒,一生能够参透这个“死”字,就会有解脱

三、清心的关键在于“放下”

“看破”是看见“我”的虚妄和自我的真相。“放下”过去之事,无论善恶对错,都不去思量;未发生之事,也不需预先去计较;眼前事,顺逆也不需太在意,一切随缘应机。

禅宗祖师们根据对佛法根本精神的体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修行途径。只有经过了实践的验证,才能确认自己是否真正的放下了。

达摩“二入四行”禅法中之“四行”,就是落实“理入”之后如何“放下”。在修行实践中检验真理,实行真理,而不是只停留在证悟的理论说教上。达摩在讲“行入”时,先提倡抱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来对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三苦。

大乘佛教,施行六度万行“利他”,行菩萨大行而不执所行,摄化众生而不取众生相,无所不行,任运自然,实为大方便、真看破。

1、放下,要从爱护一切生命开始。

慈悲,就是要敬畏和尊重、爱护所有的生命尊严与权力。在禅修者心中,山水松竹、花鸟云影,都是灵动的鲜活的生命,喜怒哀乐,情同人类,举首投足,弘法利生,佛菩萨无异。

2、放下,要勇于乐于奉献,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行为。六度四摄等等菩萨行事,最根本的是主张在“为人民服务”之中,完善人生与社会。六度侧重于不断地完善自己,四摄重在普度众生。

人与人之间,如果都能够用亲爱之心和睦相处,用真诚美好的言行(爱语)给予别人物质与精神的帮助、引导(布施),用有效的办法、实际的行动,利益大家(利行),设身处地,同舟共济(同事);将这些人性之光也照射到与我们共生共有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生灵,那么,世界和平与发展就不是梦想。

星云大师曾经将“普贤十大愿”作了这样精辟的诠释,可以成为大家为人处世的典范:

一者礼敬诸佛,就是实践“人格的尊重”。

二者称赞如来,就是实践“语言的赞美”。

三者广修供养,就是实践“心意的布施”。

四者忏悔业障,就是实践“行为的改进”。

五者随喜功德,就是实践“善事的资助”。

六者请转法轮,就是实践“佛法的弘传”。

七者请佛住世,就是实践“圣贤的护持”。

八者常随佛学,就是实践“真理的追随”。

九者恒顺众生,就是实践“民意的重视”。

十者普皆回向,就是实践“圆满的功德”。

四、清心的根本在于“自信”

什么是自在?那就是一种从心底里透发出来的彻底轻松与愉悦。只要我们能够去看破烦恼的根源,愿意放下执著的内心,就自然可以获得身心的自在,并远离忧愁烦恼的侵扰,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加快乐。

首先,要先识自心,并坚信“是心是佛”,从而把握自己。

精神抑郁、亚健康等疾病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生命质量,一句话就是活得累、想的多、我太重、心失衡:

(1)以抱怨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情,怨天尤人,很少获得满足感。

(2)经常怀疑别人的所作所为包藏不良动机,心胸狭窄,难以与人沟通。

(3)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了,拒绝尝试新的事情,以消极、被动的态度对待生活。

(4)企图取悦所有的人,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5)生活目标过高,脱离实际,久经拼搏也无法实现,挫折感由此而生,以致最终意志消沉。

(6)没有做人的原则,凡事都听命于人,无主见。

(7)希望别人能围着自己转,以我为中心,听不进不同意见,爱发号施令,知错不改。

(8)依赖性过强,无病呻吟,小病大养,事事处处都希望得到别人关心和照顾。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四句偈中,“自净其意”是根本,就是自我的心灵净化。《六祖坛经》中说,“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菩提只向心说,何劳向外求玄?”污染即凡夫,清净即圣贤。成佛之路,就是在于转染成净、转凡成圣。心灵的净化,是维护心态平衡,进而维护生态平衡的根本。

要想把握自己,首先就要破除我执。一切以我为中心,我要主宰一切,我要拥有一切,这是人类的精神痼疾。以自我为中心,把宇宙万有都作为自己强取豪夺的东西时,不满、愤怒、失望、忧郁、绝望等,成为生命的障碍。

所以,《金刚经》中告戒我们:“一切有为法,如幻梦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应该从我执中解脱出来,不要对外相迷恋执著,保持一颗觉悟的心,一颗纯真的心,一颗平常的心,使自己也使他人生活在自由轻松、洒脱喜悦的情景中。这就是《金刚经》中下面的一段著名论断:

应如是生清净心,

不应住色生心,

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其次,要发菩提心,不断改善人生。

面对物质世界和现实生活境遇时,要保持一颗超越的心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对一切生活的外在境遇和条件,随顺自然,不要强求,保持一颗满足与平静的心态。生活的幸福是自己创造的,反观自心,明白自己担当多么重要的责任,不推诿,不找借口,敢于担当。

法眼宗三祖延寿大师提出“一心为宗”,充分阐发了众生菩提心的意蕴。他在《宗镜录》中引用《华严经》卷六十三的经文,告诫我们:“当以善法,扶助自心;应以法水,润泽自心;应于境界,净冶自心;应以精进,坚固自心;应以智慧,胜利自心;应以佛自在,开发自心;应以佛平等,广大自心;应以佛十力,照察自心。”要求我们用真理、智慧陶冶自心,观照自心,开发自心,稳固自心。破除我执,胸怀天下万物,才会生发菩提心行。

菩提心就是一颗觉悟的心,一颗智慧的心,一颗解脱的心。

将禅修的实践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不断的完善自己,改变自己。净慧法师在他的《生活禅钥》中论述了生活禅的意义:“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禅的风采。提倡生活禅的目的在于将佛教文化与中国文化相互熔铸以后产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禅宗精神,还其灵动活泼的天机,在人间的现实生活中运用禅的方法,解除现代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困惑、烦恼和心理障碍,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充实,物质生活更高雅,道德生活更圆满,感情生活更纯洁,人际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祥和,从而使我们趋向智慧的人生,圆满的人生。”

“生活禅是禅在人生日用中落实与运用:其宗旨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其要领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其着力点是在把握当下一念:觉悟在当下,奉献在当下,修在当下,证在当下,受用在当下,保任在当下。”

做人八字方针是: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他认为,在做人当中,能够按照这八个字要求自己,就会有一个幸福、圆满、尊贵的人生,反之,人生就有种种的缺陷。所讲的做事的八字方针,实际上还是讲的做人,是人格在做事当中的不断升华与圆满。

在做人做事中,实现“了生脱死”与“解脱涅槃”,即现代意义上的“终极关怀”。“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学禅的目的,一般来讲,就是要了生脱死。了生,就是在人生旅程之中怎样活得更好;脱死,就是在走完人生旅程之后,怎样死得更好。”

“安住当下,一念不生,从容面对,死生一如”。“时时刻刻安住在这样一种现法涅槃之中,才是真正的了生脱死,才是禅宗或生活禅所提供的终极关怀的方案。”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