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2)
发布时间:2024-06-18 09:17:00作者:念佛网印祖释《禅净四料简》——决行疑以导修(2)
好,请看下面。“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有禅者,即参究力极,念寂情亡,彻见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明心见性也。有净土者,即真实发菩提心,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求生西方也。” 好,先看这一段。那么上座比丘看到论主跟他的知见有截然不同的评价,他也就觉得心里很奇怪了,就问:“那什么叫禅?什么叫净呢?以及有禅、有净、无禅、无净,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请你慈悲——垂慈,明确地给我教诲吧。”这是经过前面的决教疑、决理疑,这个上座比丘那种狂傲的气焰是降低了很多啦,现在还有点谦虚的口气——请垂明诲。下面印祖对这四个概念给出了非常明晰的界定,解释禅净和有禅、有净,而且禅净和有禅、有净是从两个角度不同的层面去理解的。 首先看什么是禅。禅和有禅,跟禅宗,它的概念是不一样的。禅就是佛心,包括一切众生本具的真如佛性,又叫纯真心体,又叫实相。它这种真如佛性可以用种种不同的名相来界定,总之它是与生俱来的,只要有情识的生命,都有这种佛性。在禅宗,就把它表述为“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这在禅宗,对这项事情,知道有这个事,这是一大事——有佛性,他不说破。说破了,就把他开悟的门塞住了;不说破,让他去参——参而自得。所以古人禅和子问本来面目是什么——一般的也说不出来,因为它是离言说相的,你说出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让他去参。 当时有个香严禅师,他就是这个根机很利,叫做问一答十、问十答百的——这个辩才很好。结果参一位大禅师,禅师就说:“你也不要跟我‘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我问你一句,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这一问,他也就茫然,他就恭请:“请和尚为我说。”和尚说:“我不跟你说,我跟你说出来以后,你以后会骂我的。”就迫使——香严禅师这个人很有气慨,这就发了个大愿:宁可一辈子做一个痴呆的汉子,也决定要明了这桩事情。所以他就到处参学,做很平常的大寮哇,扫地呀什么,他就参究这个本来面目。有一天是在这个种菜刨地的时候,有块石子,他就把那石子拣起来抛掉,这一抛掉,“哐”,就打到了那个竹子上,一个声音出来了,让他开悟了:“一击亡所知”啊。哎,这时候——开悟之后,他就向他的那个和尚所在地方顶礼:“哎呀,幸亏你没有跟我说破,说破了哪有今天这个事情哪?”所以叫“参而自得”。那这桩事情是我们学佛人——无论是宗门、教下,必须要体认的一桩事情。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去悟证到这个,但我们透过佛经,透过善知识的这种讲述,一定要相信我们具有真如佛性。 如果这一点不能相信——即心即佛的话,我们学佛就是失去了前提,失去了基础。我们学佛是什么?就是知道我本具佛性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悟道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们这桩生命的真相: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惟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自然智、广大智、无师智便得现前。所以一切学佛的人,要体认,要相信:我是具有佛性的。有佛性,那么我们只要按照佛法去修持,就一定能成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是已经成就的佛,我是未成的佛。但是我是决定可以成佛,我们都是未来佛,一定要相信这一点。 所以这个,无论是经典还是菩萨作论,也处处要让我们相信这一点。马鸣菩萨作《大乘起信论》,他对心性的解剖:一心二门。一心二门,首先谈心真如门,心真如门就是谈我们本具的真如佛性问题。这种心真如门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之体,就是我们每天念《楞严咒》啊,第一句就是谈这个问题: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妙”哇,就是不可思议的,“湛”是湛寂常恒的,它是“总持”一切法的,它是如如“不动”的、至“尊”的:这种体性。所以我们每天念《楞严咒》第一句,就让我们体认本具的真如佛性了,这就是法界的体。所谓这个心真如门是不生不灭的,那么不生不灭就能总持一切有为的万法,所以这就讲体、相、用:心真如门的这个体性,是具足世间和出世间一切法、一切功德的,这就是相,由这个相能产生世间、出世间一切妙用的。这就谈众生的这介尔一念本身就是大不可思议的,因为它具足着真如佛性。我们修道是借助这个真如佛性缘生的境界来修道。我们不了解这个,即便我们放纵身口意三业,造作种种的恶业,造作恶业的过程里面,也是以这个心真如佛性的力量造作的。那么心真如门是无念的,现在我们就是这种妙明纯真的心体一念妄动——动了一念,建立了“能”和“所”,“觉明为咎”哇,你有能觉,有所觉,这就“一念无明生三细”,那就是变成了这种无明的业相啊,能见相、境界相啊,“境界为缘长六粗”,慢慢形成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理状态,我们的山河大地。好,那么我们感知的一切万法,它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是建立在我们的念头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念头就没有一切境界。 好,所以这个心真如门告诉我们,我们修道最终修什么?就是修念头。现在我们的念头都是妄想、杂念,而且都是恶的念头,首先要把恶的念头、污染的念头变成善的念头、清净的念头,然后进一步用功就是从有念达到无念。那么到了无念的境界,这就是佛之知见——离念灵知:离开一切念就有灵明不昧的佛的智慧。所以《起信论》讲,如果离开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参禅参到能、所不二的时候,那就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虚空粉碎就是没有这个境界。所以我们有念头在轮回的时候,就像做梦。“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你在梦中——有念的这个境界就是做梦——在梦里就有三界六道的轮回,你梦里没醒,这个轮回的六道是很真实的;但你觉后呢,你觉醒了就等于没有念了——无念,空空无大千——没有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了。所以“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就是离相,离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毕竟平等”,毕竟平等就是空,空才能平等,所以空性就是无相,就是一相,就是平等相。它这里是没有变易的,没有衰败的,没有破坏的,唯是清净的一心,这就是真如,这就是禅宗所说的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在毗卢遮那顶上行,这就是威音王佛的那一边,要体验这个真如佛性。 这里印祖说就是无能无所、即寂即照的离念灵知、纯真心体。无能无所,就是没有能了解和所了解的境界,能所一如,能所的界限消泯,这就契入到不二,有时候叫绝待——离开一切对待。有对待的都是凡夫的知见,绝待——没有对待,就是圣人的境界。但这个绝待里面也不是豁达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它的绝待里面,它的寂静——寂到了极点就有照用,即寂即照,寂照不二,寂照一如,这是离念灵知的这种表达,就是我们当下介尔一念,我们当下介尔一念就是纯真妙明觉心的体。那么实际上这个表达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什么表现为无量寿?无量寿就是寂,无量光就是照,一句名号里具足无量光寿,它就是离念灵知,就是实相,就是真如佛性。所以我们念佛号为什么叫“一声佛号一声心”哪,“声声唤醒本来人”,我们“本来的人”就是这个纯真心体、真如佛性。 印祖在一个小注子讲:离念灵知是什么?就是离开一切念头,了无念虑——没有思虑,就是第七识、第六识不行,第八识转变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就像一面镜子,它无心但是能照清一切境界,无心才能够办一切事情。有心都有局限,有心就是有念头。所以我们说念佛——念佛念佛念佛,念到能念、所念打成一片,无心外之佛可念,无念外之心,心佛一如,这就契入到念佛三昧。契入到念佛三昧,体会到无量光寿的本来面目,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西方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因为实相是无相无不相,是这样的。所以这个说起来它是挺玄妙,但是我们得要了解,要相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即心即佛”。 就像大梅禅师参马祖道一一样的,一参,马祖道一说:“即心即佛。”他当下就契会了,就回归本分了,他就告别马祖道一到大梅山去住山。那马祖道一就要勘验他是不是真的开悟了,就派侍者去问他,说:“你凭什么在这住山哪?”他说:“我是听马大师说即心即佛,我就在这里住山了。”那侍者说:“这个马大师最近又有新的佛法呀。”“那马大师说什么?”“马大师说佛法大义是非心非佛啊。”这个大梅禅师听到,说:“这个老汉干什么?他搞他的‘非心非佛’,我还是’即心即佛’。”这个侍者就把这话传过来,马祖道一就说了句话:“梅子熟了。”见地到了,他不动摇,他对“即心即佛”当下契会了。所以这些——我们在这里说很多语言,都是标向真理的手指,不要执著,还是离言说相地当下契会。
好,这是:什么是禅。 什么叫净土?净土就是指深信切愿,执持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明确界定这个位,不是去谈玄说妙,说什么“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你谈这个,你缺乏信愿。 那什么叫有禅呢?有禅就是一个学人知道有向上一事,知道有佛性这个事情,知道这是生命当中最真实的价值目标,然后他就开始去参究,参究的力量到达一个顶峰的时候,他参究的念头寂静下来,情执消亡,能所一如,这时候就彻底现量亲见父母未生前的本来面目,叫明心见性。那么这桩事情是很不容易的,古人云,你要彻见本来面目,你要善根深厚啊,这个“三朝天子福、九代状元才”的福德、智慧加起来,才能大彻大悟啊。古人为了明了这桩大事因缘,那是芒鞋踏破呀,坐破多少个蒲团哪,赵州禅师到80岁还要去参学呀,所以明心见性这桩事情不是一件小事。古人还有这种气慨,还有这种善根,到了现代就难啦——明心见性真的难。这叫有禅。 有净土是什么?就是真实地发起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提心是成佛的心,是度众生的心,那么由菩提心来生起对净土的信愿,执持弥陀名号,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叫有净土。好,这就把这几个概念内涵表达出来了。(未完待继)
——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净土决疑论》于杭州净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