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财运、求财得财
发布时间:2024-07-19 08:58:12作者:念佛网
财富宝要
以世间法论,吃饭穿衣要钱,有病看病要钱,出外乘车要钱,上学读书要钱,结婚生子要钱,孝养父母要钱,买房子要钱,亲戚朋友相聚吃顿饭也要钱.......从出生起,人就自然形成了对财富的依赖需求,缺乏了财富滋养,生命尚且难以维计,何况其它精神需求。由于财富和其它福报对人生的重要性,所以古大德们说:人天路上修福第一。(真实说,福不能带我们出轮回,这个方法虽然好用,本篇只是适合刚入佛门的佛子,希望大德们多念阿弥陀佛,才是最大的福报!)以出世法论,财富如果没有圆满,不能圆证究竟佛果。因为千经万论皆说:佛是福慧二足尊,福德和智慧圆满无碍,没有缺乏,才能称为佛;若尚有财富未能满足的情况,所证果位必定不够究竟。只修福不修慧,六道轮回是难以解脱的;但是只修慧不修福,也会有罗汉托空钵的感叹,这是修行的一种病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福慧双修。所以无论世出世间法,财富均需要圆满。佛法之门绝非无能之门,不是让大家学到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这不是佛陀出世的本怀。相反的,佛弟子在世间,应该方方面面为世人做典范表率,在财富方面更应该如此。假如别人看到佛弟子特别是在家居士家庭幸福,财富圆满,大家必定会对佛法生起信心并研修之;假如佛教徒穷困潦倒,各方面不如人,就会令人误会是受佛法之害,无形之中,造成谤法之罪。这在末法时期的今天,更是如此。所以《华严经》亦说:“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必定就是这个道理。如理如法的求取财富丰盛圆满,做好的榜样示范给世间人,这也是弘扬佛法应做之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与道相悖,求也难得!所以求财重在其见解的正确和方法的完善。
本书根据经纶明示贫富因缘之本来真相,教示大众布施戒盗增长财富之不二法门,同时剖析种种迷信和不究竟之方法,令志求财富者不致落入歧途并能得真实效益。命运是真实存在的,根据《易经》等理论可以准确测算出未来之穷通寿夭、贫富得失,但却无力改变;唯有依照佛法因果律所示导之方法,身体力行持戒布施、断诸悭贪,必定会有不可思议之效应。一切有志与财富者均当悉心研读奉行,必定福增障净,财富会于各种因缘下,渐趋丰盛。------------------------------------
《财富宝要》之一:悭贪为贫穷的根本原因
------------------------------------
佛法唯识学认为:依报随着正报转。所谓依报,指种种境缘,比如贫穷富贵等等;所谓正报,即指种种起心动念善恶分别。有相应的心理,就会有相应的境缘,放在这里讲,就是由于悭贪的心理状态,导致了感受贫穷的生活环境;相反地讲,要想感现富足,必须调服悭贪的心理状态。贫穷的原因看起来很多,但追根寻底,最首要的还是缘于心性悭贪。由于悭贪,就不会去做财布施播种福田;甚至由于这种自私自利不顾他人的贪念驱使,进而去造作偷盗的罪业。最终导致受果报时,缺乏财富受用,或者财富被冤家仇敌劫夺侵占。现在一切贫穷者皆是由于宿世悭贪所致,未来一切贫苦者亦因现在悭贪所致。如《宝箧印陀罗尼经》云: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悭贪者受所用缺绝报。悭贪的恶果,还不止如此,《药师经》还说:悭贪有情,积集资财,于其自身,尚不受用,何况施予……从此命终,生饿鬼界,或傍生趣。因此悭贪不仅导致贫穷,也会感召三恶道的苦报。悭贪最大的过失,在于与大悲利他的菩提心相违。因为世间一切损害大众的行为,最初的祸根,也在心性悭贪。比如现在一些恶毒之徒,为了贪取他人利益,做出杀人越货等卑劣勾当,又哪里存有大悲利他的心念呢?即便仅仅存有贪占他人利益的念头,就已经失坏菩提心,而失坏菩提心,如同失去一件无价妙宝;一切菩萨乘此菩提心得证究竟菩提,若失坏菩提心,即失坏一切大乘佛法种子。所以悭贪造成的过患是很严重的。为使菩提圣道离诸障难,亦为圆满的得到人天福报,所以,必须首先革除悭贪自利的心理状态。而革除悭贪的对治法门,就是做财布施,能把自己的财物资具一切受用之物拿出来供养布施一切大众之所需。由于财物对人最为重要,所以从最易让人生起执着的财物开始布施。行者若能远离并革除悭贪心理,也会得到种种功德利益,《十善业道经》云:若离贪欲,得成就五种自在:一、三业自在,诸根具足故。二、财物自在,一切怨贼不能夺故。三、福德自在,随心所欲,物皆备故。四、王位自在,珍奇妙宝皆奉献故。五、所获之物,过本所求,百倍殊胜,由于昔时,不悭嫉故。
------------------------------------
《财富宝要》之二偷盗罪业导致贫穷
------------------------------------
由于悭贪自利的心理内因所驱使,便会令人有种种不如法的偷盗行为产生,因地上种了偷盗财物的种子,在果地上就会招来贫穷的境缘;或者本属自己的财物反而被盗窃。所以,如欲脱离贫穷得到富足,一定不能偷盗非己之财物,哪怕是一针一线;即便是需要朋友、亲戚、同事、或师长等人的帮助,亦应该先征求得到财物主人的同意方可拿走使用,并且用后应该付以相应的报酬,以防为今生来世种下贫苦的恶因种子。《华严经》云: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所谓共财,就是为王、贼、水、火、不肖子孙所共有,或者与他人共同使用,没有自己自由支配做主的权利。《优婆塞戒经》云:善男子,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圣贤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生,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啖,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地藏经》中,佛陀论及地藏菩萨无量劫来的难行苦行救护众生之事时,亦说菩萨是“若遇窃盗者说贫穷困苦报”。在偷盗罪中,又以盗僧祇物最为严重,不仅仅将来受果报时,感受的贫苦更加猛励久长,而且将会导致在三恶道中感受种种剧苦。如《百业经》中记载迦叶佛的一位执事,贪污僧众财物,还私自将其赠予亲友,在别人规劝他时,反因嗔心将僧众财物放火烧光,由此恶业堕于饿鬼之中。偷盗僧物的罪业是十分严重的!《地藏经》说:若有众生,偷窃常住,财物谷米,乃至一物,不予取者,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方等经》中,华聚菩萨亦说:五逆四重,我也能救;盗僧物者,我所不救。佛在《大集经》中说:盗僧物者,罪同五逆,随损一毫,则望与十方凡圣,一一结罪。所以,我们去寺院僧尼精舍之处,哪怕是细如发丝的东西,在没有得到有权力处置该物品的法师及金刚上师的许可下,是万万不能拿走的。无论是财物粮食等受用之物,还是经书法宝等物,均需征得允许方可使用,并付以适当的报酬或供养。比如在寺庙吃饭之后,不能抹抹嘴就走,应该供养与所消耗等值或超值的钱财放进功德箱或交给伙房,这样做方才如法。无论是盗取一般众生的财物,还是盗僧祗物,都是在播撒贫苦的种子,亦是在种三恶道的恶因,因而,一切大众均应戒除偷盗。在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偷盗之外,《律上分》中,佛告优婆离尊者,偷盗还分为以下六种:一者以势力强取。比如有势力者凭威势将非己财物占有,如强征暴敛、使用下属之物不付报酬、白吃白喝、贪污受贿等。二者诈骗财物。如虚报数量、降低质量、领取自己不应得之财物、使用假钞、冒别人品牌造假等。三者偷委托寄放的财物。如把将死、遗望、无凭证、懦弱无能者之财占为己有、或不按照死者遗愿使用财物。四者所借财物不予偿还,或不守时偿还,或损坏不赔偿等。五者该支付的财物不予支付。比如应当孝养父母的财物不做孝养、医生在自己医院看病吃药不付钱、信封夹钱逃汇款费、非半票人员买半票、不支付别人劳动所得、偷税漏税、公物私用不付报酬等。六者盗法。如偷听法师上师传法而未得允许、或者听课学习逃避拒交应缴之学费等等……凡上所举及限于篇幅未列举之种种偷盗行为,均会导致包括贫穷在内的诸多恶果,行者不可以不谨慎抉择取舍。而且,见闻别人偷盗随喜赞叹、或帮助别人偷盗、或为其提供工具和技术、或者为其出主意,促成其盗业、或分食别人所盗财物,这些身口意的行为一旦发生,就会与直接偷盗者具有相同的偷盗罪业。现在很多人认为没有当小偷就不算偷盗,事实上偷盗的各种行相非常细微,大家对很多事习以为常,就不认为是偷盗。但罪业已生,果报也不会饶恕你。因果之报,如影随形,绝无纤毫错失之处。
------------------------------------
《财富宝要》之三
未曾布施缺乏善因
------------------------------------
悭贪除了令人产生贪占盗取非己财物的恶劣心行外,还会令人对布施种福的善法不予奉行,并加以诽谤。根据因果律,一切财富的圆满必须要有做财布施的种子和福德因缘,否则纵然将财富放在你面前,或送给你,你也得不到,或者得到又马上失去,并带来其它灾祸。广泛的做财布施是求取财富圆满的必由之路,如果以前缺乏财布施的善因,现在就必须努力去做,如果现在仍不愿做,那么将来还要受贫穷之苦。
《财富宝要》之四
破辩种种非智之说 -
-----------------------------------
1、勤劳不能致富。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传标语。事实上,勤劳只是致富的助缘,勤劳本身并不能致富。如果勤劳可以致富的话,现实生活中那些最辛苦的人应该最富有;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很多人养尊处优什么都不干,却拥有大量财富。因此,‘勤劳致富’并不是究竟正确的说法,若没有布施财物造福大众的心念和行动,即便再辛苦也不会有太多的财富。真正是辛苦如山,不如积福如火星。
2、知识不能致富。社会上宣传教育的重要性时,常说‘知识就是财富’,学习知识技能可以致富。如果知识可以致富的话,现实生活中一些硕士博士沦落街头,一些大学教授经济学家的收入不如小学毕业生,北大毕业生在西安街头卖猪肉度日一度成为新闻;而相反的很多知识文化浅薄的人却拥有大量财富。所以 知识致富的说法亦不究竟。
3、信仰不能致富。有些宗教说,你信仰上帝,上帝就会赐福给你;或者民间也有供养财神的传统,这些信仰也不能给大家带来财富。因为民间很多人供财神,可并不是个个都富有;信上帝的人也很多,但贫穷者也不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比尔。盖茨没有供养信仰财神,但他是世界首富。因此,信仰致富也非实理。即便你信仰供养佛陀,若不能照因果的道理广种福田,亦是不能致富的。因为脱离了因果自然规律的信仰一定是迷信,迷信当然不能致富。
4、还有些人认为增长财富效益要*智谋、拼搏、管理、团队精神……只要大家能够辩证观察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就会明白这些因素只是求财的助缘而已,都不究竟。可是很多人正是通过上述这些助缘得到财富的,于是就误认为这些助缘就是致富的金科玉律,而忘记了根本的原因;就好象很多人认为向日葵成长 的是阳光、水分、肥料、土壤这些助缘,而忘记了土壤中必须要有向日葵的种籽,无论你怎样浇水施肥也是没有结果的。播种财富也是同样的道理,这个种子就是财布施。在古今中外的各种学问中,论述解释命运问题最为详尽真实的就是佛法所示因果业力和六道轮回的学说,除此之外,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学问可以解答并解决关于命运的问题,财富问题属于命运的一个方面,当然亦不能脱离因果规律的范畴。
断除悭贪、戒除偷盗,广行财施是求取财富必经之道,除此之外,绝对再无其它路径可走。如果有人还想寄望于其它方法来求取财富,必然落于迷信和邪见,无论付出怎样的努力,亦只会无果而终的,因为违背了宇宙因果律。
------------------------------------
《财富宝要》之五
戒除盗业忏悔前罪
------------------------------------
贫穷的原因归纳出来,就是悭贪、偷盗、未行布施;相反的,富足的原因正是由于断除悭贪偷盗、并供养贤圣和有情众生所感的善果。因此,不能断除偷盗和占取别人利益的贪念,必定和求财之道相违背,所以,断除盗业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改变财运,增长财富的第一步。《十善业道经》中佛说若离偷盗,得十种可保信法:一者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者多人爱念;三者人不欺负;四者十方赞美;五者无忧损害;六者善名流布;七者处众无畏;八者财命色力安乐,辨才具足无缺;九者常怀施意;十者命终生天。
所以,无论现在贫富贵贱,也无论昔日造作何种偷盗罪业,从现在起,应该立即开始戒除偷盗。并应当发愿,愿我从今以后,直至菩提,永不偷盗一切非己应得财物;或者发愿受持不偷盗戒。因为必须戒除一切身口意的偷盗行为,才有趋向富足的坚实基础;若舍此真实的教理不予奉行,所求是无法满足的。唯有兢兢业业恪守不偷盗的行为、不说赞叹随喜鼓励别人和自己偷盗的语言、心中不起贪占非己财物的念头,这才是身口意三门对偷盗的戒除。
而对于已经造作悭贪偷盗罪业又后悔不及,希望能够净除罪业的人而言,必须依据大德们制订的仪轨精勤忏悔,并以持不盗戒和财布施作为对治,这样做才会迅速净除罪障。在显宗大乘和密宗,均认为忏悔必须具足四种对治力量:依止力----应当在皈依三宝后,发菩提心,然后依 金刚萨埵、三十五佛等来忏悔罪业;破恶力----从内心深处发露忏悔,没有覆藏心;恢复力----坚决发誓今后纵遇命难也不造作任何罪业,并切实做到;对治力---以身口意三门精勤行持善法,或念诵金刚萨埵心咒等,使恶法无隙发生。如果不能依据这四种对治,仅仅表面上忏悔,则很难净罪。
若具足四种对治力,并依金刚萨埵等殊胜的修法,则会迅速净除罪障。阿底峡尊者讲过:在显宗没有提到,密宗中不共同最殊胜方便的忏罪方法就是金刚萨埵修法。《金刚萨埵如意宝珠》中也说:若具足四对治,念金刚萨埵十万遍,犯根本誓言罪也能亦得清静;念四十万遍,今生成就一切所愿之意,来世往生极乐,即便仅仅持诵金刚萨埵心咒“嗡 班杂儿萨朵哄”亦具有殊胜之净罪功德。
另据经纶所讲,修持菩提心法门,同样具有殊胜的净罪功德。《入菩萨行》讲: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依 何者速解脱。彼者善人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又云:佛于多劫深思维,见此觉心最饶依,无量众生依于此,顺利能获最胜乐……犹如最胜冶金料,垢身得此将转成,无价之宝佛陀身,故应坚持菩提心。所以菩提心能将定业和不定业都加以净除,并具足阻塞恶道之门、得人天福果安乐、成就究竟菩提三大利益。据记载:世尊往世中曾经因罪堕于地狱,将与其它地狱众生一起感受被铁轮旋飞身肉的恶报,当铁轮将从头顶落下的刹那,世尊不忍其他众生受苦,大悲利他之菩提心猛烈生起,因发愿言:愿我代众生受此剧苦,发是愿已,铁轮突然坠落,随即舍报超越地狱生于天界!所以,菩提心的净罪功德是无比殊胜的。
---------------
关于求财
---------------
法界如我悭吝众,宿现偷盗之罪业,
悉愿净除不复造,愿以我具之净财,
恭敬常供圣福田,慈悲常施如母众,
如众之愿令满足,以此财施治因缘,
愿我资财速增茂,世世不离财布施。
欲观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观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可是悭贪者连他人财物都要盗为己有,又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财物供养布施给大众呢?既然因地上不愿意种下福德的种子,果地上又怎么可能有财富丰盛的果报呢?如同农民在土地里没有种下一粒庄稼种子,当然也就长不出果实。所以,没有做财布施广泛地供养贤圣和布施众生,才导致今日之贫穷;欲求财富丰盛没有缺乏,必须如理如法地做布施供养。即便以前少有布施,现在努力去做,一样会在现生来世感现财富圆满的善果。
论述至此,贫穷的原因可归纳为三点:悭贪、偷盗、未行布施。任何身份种族的人,无论你权高位重,还是声微言轻;无论你是名誉广远,还是默默无闻;无论你是儒道回耶教门中人,还是士农工商尘俗之者,凡期望未来财富丰盛满足者,必须要在破除悭贪、戒除偷盗、广行财施这三要素上下足功夫,这是诸佛以圆满大智印证之理,是唯一真实可能满足财富的方法。因此,圆满供养布施一切贤圣和众生所需资财无所乏少,这即是菩萨六度万行之首要修学科目,亦是积聚菩提资粮和增长人天福报之必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