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建设自身净化社会:访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

发布时间:2024-08-21 10:00:36作者:念佛网
建设自身净化社会:访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

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

佛教在线3月30日消息 大公报报道: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在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该通过佛教界自身的建设,充分实现教义的人间化、现代化,只有把佛教自身建设好了,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佛教第二故乡的中国,如何加强世界三大语系佛教的联系和交流、如何在越来越小的‘地球村’里实现佛教与其他宗教、东西方文明及世俗文化的碰撞、融合,从而发挥佛教在当代社会中应该发挥的作用,这是中国佛教在21世纪需要解决的问题。”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陈兵在接受大公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表示。

发挥佛教大国作用

他续称:“首届佛教论坛的举办,为世界佛教徒搭建了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合作的平台,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世界佛教徒的联合和世界和平;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中国作为佛教大国的国威。我觉得中国有这样的力量而且是非常有必要担任这个角色!”

“在世界三大语系佛教中,汉、藏两系都以中国为中心,巴利语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流传于中国西南的傣族等少数民族中。中国堪称世界佛教大国!”在陈兵教授八十余平米的家里,我们被随处可见的各类古琴、佛像、顽石、书籍所包围,深奥艰涩的佛学智慧在这位六十一岁的老教授口中,化为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

“中国人以特有的东方智慧,通过判教、诠释、立宗对佛学进行了总结整理、概括发挥,使佛教的教义得以高度华化、成熟化。同时,如来佛、观音菩萨等救度神又适应了本土信仰传统的非常世俗化的一面,解决了人们生死、出世间等终极追求、心灵解脱问题,中国对佛教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矍铄、儒雅的陈兵教授谈及佛教,顿时兴趣盎然,其学识之渊博,让人如沐清风。

重视自身团结建设

陈兵教授话锋一转,语气中不禁透出丝丝忧虑。“但中国佛教的形态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直接从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使中国佛教的弊端积累,革新振兴步履维艰。因此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目的将是探讨佛教界自身团结和建设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佛教的积弊牵涉到最根本的制度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团制度和教义传布方式上;而同时作为“住持佛法”主体的僧尼队伍素质也有待提高。陈兵指出,负有住持佛法重任的僧尼队伍人数虽然不断增多,但因把关不严,其中不具信仰;为谋生、求学、发财而非为修行而出家者为数甚多,整体素质偏低。部分僧尼甚至成了寺庙管理者甚或旅游景点的服务者。

他又指出,历来以高僧、寺院为中心的模式,使中国佛教具有农业社会的宗法性、保守性和分散性,各高僧、寺院之间不仅缺乏联系;甚至发生因争夺徒众而产生种种矛盾,难以聚全力以应付外界变故。如隋唐时代曾有过、相当活泼的俗讲、悲田院等传布方式也在宋元以后被取消,佛教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传布态度,与基督教传教士主动劝诱人入教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变革佛教信仰方式

“我认为以高僧为中心的信仰方式是佛教最落后、最不如基督教的地方。基督教信奉的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格化的上帝;伊斯兰教则干脆把这种人格化的形象都取消了。要想挑看不出的上帝和真主的毛病很难,但要想挑出哪个高僧的毛病则是太容易了。对一个宗教来讲,信仰的对象越具体,信仰的潜力越小。”当谈到当代中国佛教基本还是明清以来国家限制、寺院中心、僧尼主导的陈旧模式,以经忏佛事为内容的民俗佛教时,睿智、平和的陈兵在无奈中透出一点幽默。 “高僧毕竟只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影响力总是有限的,就算你周围有一百万教徒,这一百万人在十三亿人口里也是微乎其微。何况这种具有很特殊人生经历、堪作民众人格楷模的高僧也不是佛学院里就能培养出来的。如果这一点不改变的话,佛教就很难发挥它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佛教的三宝是‘佛’、‘法’、‘僧’,其核心是‘法’。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要把传统的以‘僧’为中心的中国佛教改革成‘法’为中心,这也是符合佛教本旨的。”

陈兵认为,21世纪的中国佛教,应该通过佛教界自身的建设,充分实现教义的人间化、现代化,将古代经院佛学繁琐玄奥的经论浓缩为简洁明朗、给人启迪的思想;实现以寺僧为中心向真正贤圣僧住持、僧俗二众和合、居士主体的教团结构之转型;更加注重社会慈善救济和文化教育事业,以实际行动实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的“六和”愿景。“只有把佛教自身建设好了,才能在社会上发挥应有的作用,佛教界自身都建设不好,怎么能净化社会呢?”

佛教智慧调节自心

当记者提到学界和教界对他的推崇时,身著红色运动服的陈兵教授哈哈大笑起来。回答既谦逊又风趣:“学界、教界推崇我不是因为我的学术水平有多高,主要是因为我比较关心佛教界的现实问题,教内的大和尚们认为我所提的观点确实值得他们思考,所以才对我有点尊敬。其实,佛教涉及的问题跟现实社会、现代科学的好多方面都有联系,不联系现实问题就不能讲清佛教。我主要研究佛教的修行方法,不过跟一般人的研究方法不同,别人都做古代佛教的学问,我则把古代佛教的学问变为了现代的学问,拿佛教入世的智慧调节自心。”

他续称,“大陆佛教与港台佛教相比,落后了起码二十年。大陆佛教活动方式比较死板,去寺庙里不是烧香拜佛就是超度亡灵,影响也较小;而港台佛教则以带娱乐性、慈善性的活动为主体,更容易吸引人参与。故他认为,此次世界佛教论坛,将有助进一步促进两岸四地佛教的交流,也属促进大陆佛教发展一个最重要途径之一。”

陈兵透露,去年十二月到台湾参加交流活动时,也曾建议星云大师更多地邀请内地的学者、佛教界当家大和尚及宗教、统战部门的政府官员赴台交流。“去过港台,与港台佛教界交流过的人回来都觉得很震撼,也才能理解为什么我对佛教那么‘狂热’!”

圆融精神多元互动

陈兵强调,圆融精神,在当今世界显得尤为宝贵。“历史上佛教传播范围广、派别多,三大教系长期以来交流联系较少。现代社会不仅需要佛教各派别之间的融合,更需要佛教与其他宗教、与世俗文化之间的融合,佛教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承担其社会责任,台湾的宗教领袖星云大师以及新加坡的著名高僧净空法师长期以来也一直提倡这种圆融精神。”

圆融观助解决冲突

他认为,在中国佛教中,圆融思想并非只是哲学的玄想、思辨的游戏,而是宗教修持和世俗应用的指针。佛法圆融观可用于处理当今和未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类心灵等各种矛盾冲突。任何国家、民族、个人,都同生共处于一个“大缘起陀罗尼网”中,既各有其独立自主性,又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地区、一国家、一民族乃至一个人的不和谐,会影响其他,使整个世界都不得安宁。故全人类大家庭的成员理应以平等心、慈爱心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富国应帮助和带动穷国;富人、富国和社会应扶贫济困,谋求共同发展,才会获得共同的繁荣、富强、安乐。

在文化方面,佛法圆融观判教及对待外学时,承认各种宗教、各种思想文化都有其合理的成分和所对的机宜,应在友好交流中互补,在互相对话比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多元互动中促进各自的发展完善,而圆融为人类文化之整体。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陈兵教授认为,关键在于治好人心,所谓“心净则国土净”。佛法圆融观教导人类:自然界作为人类主体(正报)之“依报”,与人类息息相关,乃人类自身的一部分,并非只是征服的对象。对自然资源的盲目开发及破坏,必然导致人类主体自身的不和谐,产生水旱地震等自然灾害,滋生各种疾病。经济建设应从整体思维出发,进行集约式综合资源开发,兼顾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可持续发展。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

陈兵教授特别提到,“全人类如若能掌握圆融的智慧,指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心等关系的处理,则一个和平、和谐、发展、生态良好的新世纪之创造,殆非难事。”

“自治其心”乃佛法之心髓,佛教以此决定众生的苦乐升沉,乃至国土世界污染清净的关键。“从心开始”即:心净国土净、心安众生安、心平天下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四《厌舍品》云:“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陈兵说,佛教的核心是净化人心,当代的一切矛盾归根结底都是人自心的矛盾。现代社会步入科学与理性的时代,而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更重视感情上的信仰,这种宗教跟科学的冲突比较大,让现代人完全接受比较难,且容易导致宗教狂热;佛教则是一种冷静、理智的智慧,佛教从根本上注重心、注重智慧,不依靠神灵也不依靠佛,而依靠入世的智慧净化自己而得到解脱,佛教因此被科学家看作最适应现代社会的宗教,所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哪个宗教和科学能够调和的话,那只有佛教。”

他又认为,“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心灵环保,成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主题。”二十世纪后期,科技的高度发达,将人类推向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然而,人的精神并未能与科技和经济同步提高,反而有下降之势。

“不管是佛教徒还是不信仰佛教的人,佛教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遗产,都可以给人类思想上带来哲学的启迪。”

现代社会要求佛法心理学化、生活化,承担心理医生的角色,来提升全人类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境界。陈兵指出,佛教治理、锻炼心的方法极其丰富,主要的有十二门,即以正信、正归依、正见安心;以发心振作心;以持戒约束心;以方便对治调伏心;以智慧观心;以忏悔清洗心;以慈悲软化心;以喜乐滋养心;以“舍”宽松心;以安忍炼心;以精进磨砺心;以禅定凝练心。通过多种修习,对心灵从理想、情操、智慧、意志、感情、自制力、专注力、忍耐力、情绪等多方面进行锻炼,使人的心理素质全面、高度优化,心理结构从多烦恼、不自主、低层次的凡夫型逐渐提升到智慧、慈悲、安详、精进的完美圣智型,乃至由人而佛,可谓“心灵自我进化”或真正的“超自我实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