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二)-3

发布时间:2024-09-05 09:46:14作者:念佛网
怡西法师:《佛说盂兰盆经》(二)-3

六道众生都摆脱不了忧苦的感受,不论有忧苦还是有喜乐,凡是两边相对待的,都是不正常的享受。不正常太久了,自己不知道自己不正常,还以为正常。把相对待的两边摆脱了叫「三昧」,三昧叫「正受」,正常的享受。

如何使众生离忧苦?「法门一唱,当使皆得远离。」佛把救济的法门一说出来,大众依教奉行便得利益,即能使所有的忧苦都远离,这是如来的深恩大德。

这一小段「简示」,简单的说明如来所宣说的救济之法,实际上就是一小段前言。

下面正式说明佛陀教导孝子献供的具体方法,以求修集极大的福德,叫做正示。

说到「福德」,到底什么叫做「福德」?「福德」是一种缘起的法,由时间、发心、供养境、供养具等多方面的因素聚合而显现。

佛陀告诉我们,修极大福德的方法,就是在因缘的各方面力求广大,如果能在殊胜的时间、发殊胜的心、依靠殊胜的僧众福田、供养殊胜的供物,以这样殊胜的缘起必然能获得殊胜的福德。

接下来讲科判的丙二。

丙二、正示二:

正示的开示具体方法。又分两部分。

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

丁二、教众僧受供之仪

丁一、教孝子献供之法五:

教孝子献供之法这一部分可以分成五小节。

戊一、定胜时

戊二、发胜意

戊三、设胜供

戊四、赞胜田

戊五、获胜益

请看戊一。

戊一、定胜时

确实一个特别殊胜的时间。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

僧自恣时,是指夏安居的圆满日。依佛制,每年从四月十六开始到七月十五,前安居圆满。这一天,僧行自恣法,就是僧众集于一堂,互相指出各自所犯的过失,在大众中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自生喜悦。安居过后,僧团每一位大德高僧都要出外游化,度化众生,第二年再于四月十六日结夏安居。

由于这一天,僧众和合,互相勉励,尊崇道业,改过迁善,容易成就出世圣果,佛见了非常欢喜,所以称为佛欢喜日。《弟子规》也讲「兄弟睦,孝在中」,父母最喜欢的是看到儿女互相和睦,互相敬爱,佛最喜欢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弟子团结和睦,互相勉励,互相帮助,所以佛欢喜,这天叫「胜时」,殊胜的时间。佛选这一天是因为是僧团一年中最和睦的日子,在这个日子里供养众僧功德就特别大。

宗密大师在《佛说盂兰盆经疏》里面说,自恣有三天,不仅是七月十五这天,其实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属于自恣日,这里只是举中间十五这天而已。

「十方众僧」,当然就不仅包括我们现前地球上的僧团,也包括遍法界虚空界的僧团。

戊二、发胜意

是指殊胜的发心。

请看经文: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发胜意」,指发了殊胜的心。什么殊胜的心呢?在这殊胜的吉日,应当发起借僧众威力报答父母恩德的大心。也就是要怀着为救度苦难中的七世父母和现世父母的孝心来做供养。

本经提到的是「七世」,「七世」只是随凡夫狭劣的心量讲的,如果能够深信僧众是殊胜福田,发菩提心,广修供养,那么发心就不只是为了救度七世父母,而是为了救度恒沙劫来的父母、六亲,使他们同出苦轮。我们要发这样的心。

这里蕅益大师回答了我们的疑问,是不是按照《盂兰盆经》去做,最多只能救度「七世」父母,那「八世」父母乃至更久远的父母怎么办呢?

蕅益大师解释说:「所为之人,不止一生,厄难之苦,通于存没。发心等济,故名胜意。」

所要救济的人,不是只有一生的,厄难的苦,既涵盖了现生,也涵盖了过世之后。对于这种种的厄难之苦,都发心平等救济,所以要做殊胜的发心,也就是「胜意」。这是大乘意念。所以大乘法,主要是心量要大,心量大,一个是范围包含的大,另一个是平等。

救济别人当然也是救济自己,为别人做功德,自己得的功德更大。《地藏经》告诉我们,如果为亡者做超度,七分功德自己得六分,亡者只得一分,所以自己得的功德更大。

「然七世之言,且就凡夫心量羸劣,略言之耳。」

这里佛为什么只讲七世?因为这部经是在阿含时里讲的,是佛初期讲法的阶段,听经的人多半还是心量小的凡夫。凡夫心量「羸劣」,「羸」就是「弱」,「劣」就是差,心力很狭小,很微弱,不敢发出大心,讲七世对他们已经很足够了。实在讲,佛怎么会希望我们只是超度七世父母而已呢?佛念念都是帮助无量劫来,生生世世一切父母的,一切众生都是无量劫来的父母,都是帮助的对象。

「若深信胜田,广修胜供,发于增上最胜之心,当知尘点劫前生身父母、六亲眷属,皆可同出苦轮,方名一切难皆离忧苦也。」

蕅益大师嘱咐我们一定要扩大心量。如果能「深信胜田」,「胜田」是指最殊胜的福田。什么是最殊胜的福田呢?十方众僧,也就是十方三宝是最殊胜的福田。我们能够深信十方三宝,「广修胜供」,广泛地供养福田僧。

「增上最胜之心」就是最广大、最殊胜、最圆满的发心,像地藏菩萨那样发起度尽一切众生的心,众生未尽誓不成佛,这是菩萨最胜之心。果然能「发于增上最胜之心」去修殊胜的供养,这个功德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尘点劫前的生身父母都能度尽。一个大劫相当于十二点七亿年,包括六亲眷属,都能共同脱离「苦轮」,是指脱离六道轮回。这才能称为「一切难皆离忧苦」。

所以发大心最重要,心量发得大,功德就大;心量小,功德也小。不能光看事,同样是修事上的供养,心量大,得到的功德就非常悬殊。

戊三、设胜供

成办殊胜的供养。

请看经文: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成办殊胜供养,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供养具尽世甘美;

二、供养境广大,普供十方众僧。

供养具包括滋养身体的食物、焚熏的妙香、涂手脚的油、休息的卧具等等。

「具饭百味五果」,「具」是营办;「饭」指食品,「具饭」二个字是总标。备办了饭食、当然也包括器具,包括了底下讲的「香油锭烛、床敷卧具」。

「百味」指种种美味,「百」字是虚指,意思是数目多,味道丰富,菜式丰盛。举出几例,有饭,有饼,有麨,就是炒粉,酥酪醍醐统指乳制品,这些都是可以用来设供的。当然不可以用肉食供养,也不可以用葱蒜等荤食供养。

还可以用「五果」,指根、茎、叶、花、果,统指各种瓜果蔬菜。

「汲灌盆器」,「汲」是汲取,「灌」是倒,「汲灌盆器」,统指洗手用的、洗脚用的、沐浴用的这些盆、桶等等。

这些器具,「皆须清净」,「清净」二字,包含两重意思:

第一这些器具本身要干净,应该拿没有用过的,新的器具来设供。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要用清净心来设供,具足两种清净,才是真正清净。

以事来表心,因有至诚恭敬的心,自然能够在事上做得清净,心和事互为增上。

另外,可以供养「香」和「油」 ,香是可以「焚熏」的,也就是可以点起来的。「油可涂足」,油可以涂在脚上,身体上,防止干裂。那时候,僧团的比丘们都是赤足的,需要一些可以涂脚涂身的油。

「锭」就是灯的意思,古代的灯,一般都是点蜡烛用的灯,通常有脚的叫「锭」,就是有灯架的,没有灯架的叫「灯」。

所以锭和灯,古时候是一个意思,所以燃灯古佛也翻译称为定光古佛。

「尽世甘美」,把世间的好东西都拿来供养十方世界无量的大德僧众。

有人疑惑:我条件差,做不到「尽世甘美」。蕅益大师说:「富则罗天下之珍奇,贫乃竭一人之力量,惟诚惟恳,无惜无悭。」可见「尽世甘美」是指尽到自己的心,尽自己的能力做。但是有条件多供,只供少少一点,或者能供好的却供差的,就是心有悭贪。

又问:我只能供养现前几个僧人,如何供养十方众僧呢?

佛教给我们,供养时运心观想就行了:这些供养物,我普供十方众僧。自己供养的心量拓展开了,就能给父母种大福德。

这一段教我们设供养。这种供养叫「胜供」,殊胜的供养,因为供的是十方福田僧,而且我们要发增上最胜之心来修这个供养。

藕益大师说:「尽世甘美,以着盆中者。重申奉盆设供之意。

用世间所有的甘美饮食放到盆里,这个盆就叫「盂兰盆」。这是再次申明,用这些器皿来设供,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供僧,重要的是心态,所谓「尽世甘美」,要看每个人的家境,如果是家里富足,可以拿出珍奇宝物来供养,如果家里贫穷,就尽力能供多少供多少。

东西的少与多,贵与贱不是关键,关键要有诚恳之心,不要有任何悭惜。这么做是为救度父母出离苦难的,父母为了孩子,任何事都舍得,要他的命都舍得,现在为了救父母,也是连命都可以舍得的,何况财物。

这种供养,不仅可以救父母,给自己也积累了大福报,大福报都是从孝来的。平时大家也都知道感恩,积福,但是盂兰盆会提供了平时想得都得不到的修大福报的机会,应该尽力的去做,圆满这种功德。

戊四、赞胜田

佛赞叹所供的是最胜福田。

请看经文: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在僧自恣日这一天,一切圣众,有些在山间摄心入于禅定;有些证得一果到四果,超凡入圣;有些在树下经行;有些获得六种神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还有从初地到十地的大菩萨,权巧方便示现比丘身,隐在大众中。

总之,十方圣凡僧共同一心,接受供养,具足清净戒律。十方僧的戒定慧三无漏学,功德浩瀚,如同汪洋大海,难测边际。

「当此之日」,就是指在七月十五这一天。在此之前,僧众各自安居,在此之后,僧众游行无有定所,唯有这一天,僧众海会云集,所以尤其殊胜。

这些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在树下经行],山间树下,清幽寂静,显示环境的殊胜。 禅定经行,都是指用功修行的相,可见精进的功行。

四道果是哪四个呢?

「得四道果者,断分别烦恼,证须陀洹,名见道。」

第一种是断了分别的烦恼,也就是断了见惑,见惑共有八十八品,证须陀洹,也称为见道。

「断欲界俱生烦恼六品,证斯陀含。」

俱生烦恼叫思惑,共有八十一品。能断了六品,就证得二果,叫斯陀含。

「更断下三品尽,证阿那含,名修道。」

再断三品,也就是九品断尽了,证得三果阿那含,也称为修道。

「断色无色界七十二品俱生烦恼皆尽,证阿罗汉,名无学道,自利成就也」。

再断七十二品思惑,也就是八十一品思惑全部断尽,出三界,证阿罗汉,叫无学道。

「无学」是没有什么再学的了,自利成就,这是四道果的意思。

这里讲到[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蕅益大师说:「统理大众,教其弟子修行四谛十二因缘观,以声闻缘觉乘而得出离,利他成就也。」

证四道果是自利的成就,自利之后必须要利他,主要表现在教化一切众生。

阿罗汉证得六通,「教化声闻、缘觉」,也就是在僧团里面做老师,带领大众来修学。对于声闻乘、缘觉乘的人,这都是属于小乘,进行教化。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四谛十二因缘观,这是声闻乘和缘觉乘主要修行的科目。

声闻就是阿罗汉果,他是依四谛法而成就的;

缘觉,通常我们也称为辟支佛,他们是依十二因缘观而成就。实际上四谛和十二因缘只是有详略之不同而已,在内容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同属于小乘道。

苦、集、灭、道称为四谛。「谛」是真理的意思,四种真理。

「苦」和「集」是六道众生的因果。「集」是聚集,烦恼聚集,念念相续都是妄想分别执着,就会造业受报,因此「集」是因。「苦」是果,果报在六道轮回。

「灭」、「道」是出世因果。

「灭」是寂灭、涅盘,断尽了烦恼称为「灭」,什么灭了呢?烦恼灭了。对小乘道而言,这个「灭」指见思烦恼灭了,出了三界,所以「灭」是果报。

「道」是修道,因为修道,所以灭了见思烦恼,成就阿罗汉道。因此「道」是出世之因。

这里所说的苦集灭道,是藏教所说的苦、集、灭、道,也叫「小乘四谛」,也叫「藏教四谛」。

当然天台宗分四教,藏、通、别、圆。四教里面各有四谛,时间关系这里不一一细讲,总之四谛法通大小乘,是一切佛法的纲领。

「十二因缘」其实是四谛法的展开。

在名相说,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十二支。

简单讲:无明是根本的因,由于无明,就会产生不符合宇宙真相的行为,也就是动相产生了;动相产生之后就会有所牵连,产生第八识,识是投胎的主体,业识要去投胎;胎必须要有形体,形体渐渐开始生长,长出六根,六根长成之后,它就会接触;一接触外界,就产生苦乐的感受;有了苦乐的感受,自然生起爱憎;有了贪爱就要妄取,造作恶业,这是生死之因,有业因,必定将来就有业果;业果是在六道中受生;有了生,就有老死,生老病死就免不了,随之而来种种忧悲苦恼,如是不断的在六道中轮转,十二因缘就把我们这个因缘果报就说尽了。

实际上十二因缘的内容跟四谛是一样的。

无明、行、爱、取、有,这五支是属于集谛,是烦恼的因;

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这七支属于苦谛,是讲果报,所以十二因缘可以分为苦谛和集谛。

那么灭谛和道谛呢?

「道谛」就是观十二因缘之智。你有智慧能够观察,六道轮回原来是这么一回事,观察明白了,就「知苦断集」,知道苦,要断除苦因,从断除苦因上去断除苦果,所以「道谛」要修智慧观。

「灭谛」是得到的果报,果报就是灭除十二因缘,灭除生死轮回。怎么灭的?从根上灭的,根是什么呢?根是无明,也就是迷惑颠倒是根。从哪里起的,就从哪里灭。

所以倒过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灭。这是十二因缘法。

声闻、缘觉依四谛、十二因缘法而得出离,阿罗汉在教化方面来讲,这是利他成就。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