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四月初六日佛七共修第三课

发布时间:2024-09-06 09:44:37作者:念佛网
悟演法师:二O一二年四月初六日佛七共修第三课

主讲:悟演法师

中国佛教是汉哀帝元寿二年传入中国。当初佛教文化借用儒学、道学名相解释佛教,形成格义佛教。这是佛教历史的第一阶段。格义佛教时期佛教在士大夫阶层流传。并未完全普及民间。佛教曾经经历了四次灭佛事件,毁灭佛像,焚烧经书,封杀僧众,摧毁寺院。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佛教格局打破了,它融合中国本土文化,使佛教进入民间,生根发芽。

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形成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是智顗大师,华严宗创始人法藏大师,禅宗创始人是达摩祖师,律宗创始人是道宣祖师,唯识宗创始人是三藏大师,当时密宗也称唐密,祖师为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大师将藏传佛教传播开来。还有三阶教。东晋庐山慧远老和尚白莲结社,成立净土宗。

净土宗东晋慧远老和尚的经典著作是《沙门不敬王者论》其中一句“出家人,方外之宾,不必遵循俗世之礼。”出家人,置身世外,以修道为主,不必流于世俗。净土宗根本思想是一心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宗有种种念佛方式如十念佛,三宝腔调,还有近期发展的五音念佛等。

禅宗的达摩祖师是南北朝时期来到中国,梁武帝见到此西域高人欢喜问道:“我建寺无数,度僧无数,是否有功德?”祖师对曰:“无有功德。”这使得梁武帝十分不悦。因此,达摩祖师怀才不遇到河南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苦修禅法,形成禅学。起初其并无宗派门第之见。开创此禅宗先河的是隋唐六祖老和尚,其有门第之说“明心见性,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隋唐禅宗分为两说:南顿北渐。南禅是顿悟方式,代表人物是慧能,北禅是渐悟代表人物是神秀。如何去分别看待呢?法无高下,众生平等。六组老和尚身处南蛮之地,启用顿悟,接引无数众生,影响朝野。而北方是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在社会政治利益上与六祖所处环境不同。六祖老和尚的禅法“明心见性,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深受当朝皇帝的欢喜推崇,则名副其实成为禅宗六祖。我们后学之辈不要去分别。在禅宗发展过程不要忘了北渐的神秀,在其区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也值得后学去学习、体悟,也可能就适合你的修学,不要去分别。任何宗派是接引大家走上觉悟大道、解脱大道。

明朝末年佛教进入民间,走向民间,广做经忏。唯识宗、华严宗、天台宗慢慢从历史中流失其显赫地位。明朝末年四大高僧莲池、紫柏、憨山、藕益为了力挽狂澜提出禅净双修,使得禅宗、净土宗流传至今。莲池、藕益是天台宗,天台宗根本经典是《妙法莲华经》,天台三大部是《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藕益大师在三大部里强劲介绍禅学与净土广利有情的益处与方法。

清末太虚大师等振兴佛教,推行佛教。形成居士佛教,代表人物是杨仁山,开创刻经先河。

抗日战争时期,虚云大师组织僧众参与救国救民的活动,如僧伽救护队,挽救中国。

文化大革命时期,佛教受到创伤,没有宗教文化,僧人被迫还俗。十三届三中全会召开,落实宗教政策,千年古刹逐渐恢复。九十年代佛教茁壮成长,僧人很少。当时出家众在自己家乡颇有影响力,不断度化人出家。九十年代各地纷纷出现出家为僧的热潮,佛教文化复兴,中国大地处处兴建寺院。随着发展,又出现流弊,滥建寺院,道风日下,以至在近几年出现了佛教种种悲哀之事。有的法师病死在寮房,无人知晓;出现僧人往生,弟子不助念而抢夺财产;僧人居士勾结;寺院与旅游景点挂钩等等。忽略佛教的教育功能,以至众生迷信多多,个人崇拜风潮,不重实修,注重文字上分别做义思维,团体不清净等。

修行当下我们应感到欢喜,得闻了佛法。悲哀于没有修证,迷失了修行方向,丢失了发心出家和皈依三宝的初发心、菩提心,不能相续坚持,因此当今社会佛教应需要高素质、勇于奉献的佛教徒来振兴佛教。

在现实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应如何做呢?建议如下:

第一,一师一法一道场。禅心不断,当下入行。

第二,要积极把佛法运用到现实生活工作求学之中,真正去体悟佛法,入佛知见。不要停留在文字般若上,将文字般若用心于当下,去修证,最后达到体证,形成与自己人生生活、学习相协调、快乐、智慧的佛化人生。

第三,明确学佛、烧香、拜佛的目的。净心静滤自己的思维,让俗世思维模式在佛经的熏修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第四,佛法的学习,重在体悟,身体力行去觉悟,不是思考而得的,特别不要用世间方式、文字、理念去解析佛法。不同的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方式以及修行环境等对法的认识是不同的。修行不能违背佛陀的《三法印》原则。

第五,学佛修行是修正自己,自己没有觉悟时要谨言慎行,随喜功德,培植福报。切忌!不能用自己修行的体悟去评价他人的对或错。众生对错都是因缘法,并且他的法性是空的,不需你去分别做义,去改变。

第六,所有学佛的人不必改变别人,要关注修正自己。

第七,中道实相。用佛的智慧和感受去不断地完美自己,创造自己。不要停止在对错之间,不要停留在事项上。学佛人的心是一颗禅心,一种智慧的心,让我们长出翅膀能飞翔,而不是带上枷锁。应该是空、解、妙有。

第八,期望宝林弟子学会禅心中的空、解、妙有。不要因为他人赞叹和现有的福报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为疾病、业障现前而消极痛苦。这都是修行境界,必须经历的过程。必须积极在当下行动起来。学会用禅心去了一切,这就是实践法性的空性。

第九,宝林弟子面对一切好和坏的任何人事,必须坦然地接受不要逃避。面对他,你当下要懂得这是你的因缘,会无常变化。好的可能更好,或者变坏。坏的可能要持续一段可能会变好。面对他,最大可能减少对我们的伤害,把好的不好的转变成好,实现了在实践人生道路上的转现,现出欢喜清净,欢喜自在,自在就放下了。学会面对一切,接受一切,放下一切。

如何修行:

1、修行铁的原则是念佛不间断,禅修不离身。

2、宝林弟子要把听到学到的好好归纳总结,选出适合于自己修行生活的经文,此经文应是佛陀的原始经典,让自己欢喜的原始经典能产生力量。从读诵到拜诵到背诵到解读最后证悟,读、拜、背、解、证五步一步一步地学习。

3紧紧依托师父的教导来解决体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问题是体悟中产生的,法性是空是直,即简单。不要把日常思维带到经论中,要去体悟。

4、现代居士必须掌握坐禅的知识和念佛的方法。

5、现在学佛修行之人必须懂得戒律,在任何时候不要缺失了戒律。戒为无上菩提本,防微杜渐。如来入灭之时,众弟子启问世尊:“您将入灭,我们将失去人天导师,怎么办?”世尊教诲:“以戒为师。”戒如同国之法律,家之家规。只有戒不丢失,才能与佛相随。

6、忏悔感恩要在二六时中不能丢失。现在的人很脆弱,无任何承受力。因为我见太深,过于自我,没有正确人生定位,因此迷失自己。我们学佛人在任何时候对好事、坏事、好人、坏人,都要有忏悔感恩之心,这样能给自己减少很多阻碍,增长更多增上缘。没有感恩心的人,他往往会迷失本性,贪嗔痴慢疑,走上地狱之路。

7、学佛人来到寺院,不能评判出家众。依法不依人,结善缘,修心法,以服务理念安住自己的修行道场,增长自己的福德,培植善因。大家往往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维护寺院。寺院是大家的,要集思广益,合众议事,同心同德,不是按自己的感觉去结缘。

8、惜缘随缘。对好坏人事都要珍惜。没有坏的人事,你怎能成长。没有好的人事,你怎会有机会?随缘入行!不要指望心外有救世主,我们就是救世主。不要对任何人事有太多的执着,“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人生就是无常。所以,更多是惜缘,尽心去做好当前事情。不要刻意去改变,不要给自己制造麻烦。

9、学佛之人是智慧、快乐、自在、中性的。中性的艺术不能从相上分别,要从法性上去做。一切法就是让我们修持,具足慈悲喜舍。大千世界,男众女众都是法的代表,中道实相是中性的魅力。一个女子来到世间就有其作为女子的责任义务,要有母仪天下的快乐,作为女众要帮助自己,拯救别人,没有大丈夫的福德就不行。当下坐上蒲团,你就是大丈夫。

而男子来到世间也有自己的责任义务,刚强的众生没有女性的慈柔则很难摄受众生。要具有中性艺术,而不是黏黏糊糊。一个人在世间如何具有中性的艺术,立足人世间快乐,去修行,去了今生之缘,这是我们日后生活关注讨论的问题。我们凡夫面对无明伤害要解决自己问题,要懂得运用禅法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忘失禅心。

禅法的修行是专注细微的修行。修行当下就是专注,修行的业处就是专注一点,通过这点的穿透力而修行。

每个人到世间都有他的历史任务,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评判他人。佛陀入灭时,弟子问“对恶心居士乃至比丘怎么办?”佛陀答曰:“摒弃置之。”不能接受就摒弃,干干净净,停止思维,而不是争锋相对。

佛陀教育我们在认识修行从苦到乐的方法是:中道实相。太左了没有福报,太右了则无勇猛精进。如何中道行持,即对好坏要具足慈悲喜舍。我得到一份礼物,一位法师的唱诵光碟,送来的是光碟,我就以光碟接受,掌握其唱诵方法,感受他的加持力,弥补自己的不足。有人问我他是否具足德行?不管这个具德上师如何被认证,这是他的福报命运,我只想得到他所赐的法,是否具足德行与我们的修行无关,他的佛乐使我增长。凡夫没有取舍之心是不可能的,要有智慧。执着于不清净,再有加持力,咒语再好对我们也没有加持力了。

佛陀已涅槃远去,我们自己的因果要自己去承担去解决,依托佛的教诲,去除染污,增长智慧,让我们的心与佛心相应,功德圆满。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丹阳宝林禅寺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