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意念回复了你的消息,没开玩笑
发布时间:2024-09-20 09:38:40作者:念佛网文 | 秘丛丛
陀螺没有停下。
电影《盗梦空间》的最后,陀螺旋转就代表人仍在梦中。在这部电影里,主角通过干预他人的梦境,影响人在现实中的决策。“未来是有可能的,现在已经有人在研究梦境成像了,目前它还类似于模糊的红外线成像。”
脑陆科技的创始人兼CEO王晓岸认为,梦境的可视化将更早到来。
毕业于哈佛数据科学专业的王晓岸,2018年和另外两名脑科学专家成立了脑陆科技,一家脑科学和类脑决策领域的公司。目前脑陆的第一代助眠产品已经研发成功,人们可以通过这款头戴式设备,对自己的睡眠状况进行监测和干预。
脑陆科技并不是第一个切入睡眠市场的玩家,此前国外的苹果收购了Beddit(助眠公司),国内的小米等企业也推出了可检测睡眠状况的手环产品。王晓岸预测,2019年可能是睡眠类产品市场爆发的一年。
“目前睡眠领域是脑科学落地较快的应用场景,我们想做的是未来的交互模式。”对于未来交互模式的设想,王晓岸认为手机必然消失。人与人沟通不再需要介质,可以直接用意念交流。“新的交互模式是人类信息传递的升级,比如从使用手机过渡到使用脑电波,而从手机发展到智能手表只是信息的转移。”她补充说。
不论是睡眠还是未来的交互方式,都需要脑机接口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创新。目前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计划Neuralink,已经能帮助残疾人用意念控制假肢,而Facebook已经研发出“人脑打字” 通过意念每分钟输入8个单词,也让“意念交流”的想象有了现实感。
脑科学的进步史也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史,近几年谷歌AlphaGo多次战胜了人类棋手,它已经证明了机器深度学习的能力远超人类,人类与机器共存或许是未来的常态。“目前人工智能在基于影像的疾病早筛、人脸识别等领域能够实现99%的准确率。”王晓岸说,但机器在模拟人脑方面还差很多,它无法根据特定情况做出不同决策。
另外,科学的发展可能也伴随着一些商业道德问题,比如隐私的泄露、个人数据的滥用,王晓岸认为,“无隐私时代”不可避免,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一事一议。“我们注定要用自己的一部分隐私和技术做交换,但能否生活在更美好的世界,还没有定论。”
图片来源:Pexels
以下是访谈部分(经过编辑):
睡眠市场是蓝海
36氪:为什么起名“脑陆”?和你们专注的领域有什么联系?
王晓岸:“脑陆”就是人脑的大陆,我们不只是研究睡眠,而是全面关注脑科学。脑陆想做的是未来的交互模式,短期内选择切入睡眠领域是因为这是脑科学落地较快的产品。
36氪:为什么这是落地比较快的领域?
王晓岸:我们发现脑科学的一些硬件(芯片、存储器等)能比较好地读取睡眠数据,这主要是因为睡眠时的脑波主要出现在前额脑区。与读取意念以及脑电波交流相比,睡眠时的脑波处理起来相对简单。
之前有的无人机的噱头是人能用意念控制它随意飞行,这其实基于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注意力越集中就越能控制好无人机。实际上,它无法做到读取和判断脑电波。
36氪:脑陆对脑科学的研究还会拓展到哪些领域?
王晓岸:目前我们主要拓展到了健康、助眠以及性方面,比如通过对异常脑电波的分析识别抑郁症和早衰。另外,我们跟几个三甲医院的男科在合作,利用脑电波量化男科疾病的治愈效果等等。另外我们也与电影娱乐公司合作,让观众戴上设备,读取他们在观影过程中的情绪、注意力的变化,帮助改进电影的节奏、剧情的设置等。
36氪:你们的产品在睡眠改善方面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安全性如何?
王晓岸:我们实时采集用户不同时期的脑电信号进行解析,然后对负责睡眠的脑区进行不同频段的声波和微电干预,诱导大脑从清醒进入浅睡再到深睡的阶段。比如催眠曲,我可能越听越清醒,那么脑机设备就会更换另一种声波或加强声波。
我们其实是把斯坦福睡眠中心的方案做成了消费电子产品,它已经通过磁场强度的测量,符合可穿戴电子产品的标准,不会对大脑造成任何生理伤害。
36氪:和国外的Beddit、Hello ,以及国内的SleepSpace享睡产品相比,你们产品的优势是什么?
王晓岸:它们主要提供睡眠监测的功能。而脑陆的助眠产品提供监测和干预两项功能,我们会基于脑电的声波和微电的助眠,帮助用户进入深睡,而不仅仅提供像枕头这样的物理产品。另外我们更像是家用版的在线睡眠中心,能做到千人千面。
36氪:现在睡眠市场是蓝海市场吗?
王晓岸:是的。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睡眠市场在2015年就达到2114亿,且每年以50-100%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睡眠市场的行业前十强公司占比不超过5%,非常分散。全球越来越重视助眠领域,2019年可能是睡眠类产品市场爆发的一年。
比如近几年苹果公司收购了Beddit,谷歌收购了Nest(智能家居的硬件公司),国内的小米也在布局物联网,比如小米手环,它会根据脉搏、体动等传感器产生睡眠监测报告。另外从2016年开始,CES就设置了 Sleep Technology(睡眠科技)专区。
图片来源:Pexels
意念交流与无隐私时代
36氪: 研发助眠设备离不开脑机接口技术,目前它发展到什么阶段了?
王晓岸:脑机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马斯克做的是侵入式的神经蕾丝,在治疗监测脑疾病方面有较大应用。而非侵入式也近些年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无论是Muse(冥想App)还是Smart Sleep(飞利浦头戴式助眠器)都是基于脑电的脑机助眠产品。侵入式的产品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能做到消费者层面的都是非侵入式的外戴产品。
36氪:马斯克的脑机接口计划Neuralink,已经能做到下载人脑意识;Facebook也能让人用意念每分钟输入8个单词。这些技术能让哪些人群首先获益?它们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王晓岸:获益的人群主要是脑神经疾病患者,比如残疾人可以用意念控制假肢,另外也有助于治疗失忆症、癫痫等疾病。不久这类技术会逐渐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比如助眠、冥想、专注力、教育、情绪等方面。随着硬件的迭代和脑数据的积累,以后还能用意念控制电器开关等。
36氪:未来人类有可能实现脑电波沟通吗?
王晓岸:从人机交互的发展来看,手机必然会被新的交互模式替代。这种替代一定是信息传递的升级,而不是信息的转移(信息从手机端改到手表端)。有一天人类可以用意念交流,那么这才是交互模式的真正改变。
36氪:未来有可能像影片《盗梦空间》那样,在读取大脑意识的基础上,控制意识和梦境吗?
王晓岸:未来是有可能的,近几年随着机器学习、图像识别技术发展,有些实验室已经在研究梦境成像,目前它还类似于模糊的红外线成像,并且只有一些比较典型的梦境才能成像,比如高空坠落。
36氪:从可以监测心跳到脑电波,到现在可能人的意识都能被成功读取、数据化分析,“无隐私时代”无法避免了吗?
王晓岸:无法避免。即使有监管,也会出现诸如Facebook数据泄露、营销滥用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一事一议。如果某项技术或程序需要使用用户数据,那么它应该事先询问用户的意愿。比如设备要读取你的脑电波数据,才能让你用意识控制电器开关,但前提是你愿意接受读取请求。
36氪:人类用隐私和技术做交换,就会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吗?
王晓岸:我们注定要用一部分隐私和技术做交换,但能否生活在更美好的世界,还没有定论。每个人对隐私的敏感程度不同,法律应该给每个人选择的权利 让我自己来决定这种数据泄露能否接受,以及我愿意用多少隐私做交换以使用更高的技术。
图片来源:Pexels
人与AI共生是常态
36氪:谷歌有谷歌大脑计划,然后从AlphaGo和柯杰的围棋比赛当中,我们已经见证了它的深度学习能力,如今深度学习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王晓岸:实际上在1996年IBM的Deep Blue就已经在棋类比赛中第一次战胜人类了,强化学习方面的算法已经比较厉害了。近些年,人们开始运用人工智能解决各种问题,比如基于影像的疾病早筛、为用户匹配合适的代理人办理保险、人脸识别等,基本能达到99%的准确率。各大高校、Google等公司开始进行类脑计算的研究,现在机器“识别”越来越成熟,下一步就是模拟人脑来形成决策。
36氪:关于人工智能模拟人脑这件事儿,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
王晓岸:在计算速度以及算力的提升上,机器人比人类强,但在智能方面还差得很远。人脑的决策机制不只靠强化学习,还依靠神经元系统视情况做出不同决定,但机器只能依赖预定数据做决策。
像美剧《西部世界》里的机器人突然拥有了人类情感,开始像人脑一样思考,目前看更多的还是一种想象。在类脑决策方面,目前只有零星的底层发现和突破。因为人脑是有机物(细胞、神经元),目前包括神经科学最大的瓶颈就是没办法进行活体实验。
36氪:现在人脑进化到什么阶段了?到极限了吗?
王晓岸:平均来讲是在进化的,人类在AI等学科的突破实际上也是潜移默化地训练大脑。 前段时间有人反对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害怕有机物(细胞、神经元)的变异造成神经的变化,从而带来人为的智力上的不公平。
36氪:马斯克说我们要么被机器淘汰,要么就探索新的方式实现和人工智能的共生。这是人类未来的必然命运吗?
王晓岸:不能确定。如果说Elon描述的是100步后的场景,那么现在可能只迈出了0.5步。在学习历史数据以及快速计算方面,机器已经超越人类。但人脑的优势是对特定的、无规律的、首次发生事情的决策和判断,还有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能力。
现在科学家主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探索,一类在推动机器做“类人脑决策”,另一类尝试人体植入芯片,提高人类的运算能力。从这个角度看,Elon Musk看到了未来。他还说过,“没有人类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需要很多人的推进和探索。”我很赞同这句话,所以不用太多的预测,只需要客观对待,努力推进。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