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一本好书:《孝子警官日记》
发布时间:2024-09-26 10:13:06作者:念佛网
《孝子警官日记》作者简介:
王春来,1962年出生于河南信阳,祖籍河北衡水,洛阳监狱一级警督。父亲是抗日英雄,母亲是一位受过传统教育的贤良女性。他是一名普通的基层警察,更是一位孝子。他感动了许多人,是2008年度“感动洛阳十大人物”,并被网友推荐为网络版“2009感动河南十大年度人物”,2009年被中国伦理学会评为“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2010年被中国伦理学会和新浪网推选为“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2011年获提名“中国十大孝子”奖,2011年获“河南省直十大道德模范”称号,2012年获“推动中国家庭文明十大致敬人物”“全国十佳孝贤”称号。
内容简介:
“ 孝 ”散发着人性至善至美的光辉,人生就是行孝的过程。
《孝子警官日记》讲述了王春来警官四十几年谨遵父母教诲,孝养父母身心,并将孝亲之志内化成生命的能量,在工作、事业上不断创造奇迹的人生历程。
日记中记录了王春来警官从小到大与父母知心交流、相持相携的真挚情感;记录了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母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他如何用自己的孝行开启成千上万罪犯冰封的孝心;记录了他如何将工作做到了极致,写出的理论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省“个别教育能手”;记录了他如何在父母病榻旁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著作达五部之多。
中国伦理专家做出如下评价:“王春来日记的感人之处,在于他弥补了传统慈孝文化的不足,把心灵慰藉注入慈孝文化中,树立起现代慈孝文化的里程碑。”
日前,由司法部原部长高昌礼、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中央党校资深教授任登第题字推荐的《孝子警官日记》由北京出版社正式编辑出版,并入选北京市2013年“图书拜年 知识贺岁”活动书目。
2009年5月,河南洛阳监狱一名狱警的《孝子警官日记》首次在国内知名期刊《家庭》杂志选登后,作者王春来的孝行感动了全国。他被评为:“当代中华十大慈孝人物”“当代中华新二十四孝”“全国十佳孝贤”。
一名普普通通的警察,为什么他忠孝两全的事迹传遍了全国乃至海外,感动了无数人?尽孝人人都会,人人都能,但像他这样的尽忠尽孝,实属不易,感天动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广西卫视及山东卫视都以《孝子警官日记》为主题,对王春来作了专访。
《孝子警官日记》讲述了王春来警官四十几年谨遵父母教诲,孝养父母身心,并将孝亲之志内化成生命的能量,在工作、事业上不断创造奇迹的人生历程。
日记中记录了王春来警官从小到大与父母知心交流、相持相携的真挚情感;记录了他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母的点点滴滴;记录了他如何用自己的孝行开启成千上万罪犯冰封的孝心;记录了他如何将工作做到了极致,写出的理论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全省“个别教育能手”;记录了他如何在父母病榻旁笔耕不辍,先后出版著作达五部之多。
为了父母,他放弃了很多人梦寐以求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在日记中,他写道:“古人在《劝孝文》中说:‘世之人,善莫大于孝,不善莫大于不孝。’我眼里溢满了泪水,深深自责,决不能抛下父母不管!‘父母在,不远游。’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北京有没有我王春来都行,可病重的父母不能没有我!不能让父母知道我有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否则父母会伤心难过的。”
十几年来,他坚守在父母的病榻前。四千三百多个不眠之夜,他躺在病重的父母中间,一边为母亲翻身,一边为父亲换尿布。为了治疗父母的病,也为了省钱,王春来发明了几十件瘫痪老人用具,还学会了打针、量血压、听心率、号脉、化验血糖等基本的医疗和护理知识。
他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很多人都惊异于王春来身上的能量来自哪里。王春来说: “当你知道爱你的老人在充满期待地看着你,当你知道哪怕是一点点成就都能给父母带来无限慰藉时,你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这正是《孝经》里说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很多人都会问王春来一个问题:“你这么多年每天照顾父母那么辛苦,不觉得累吗?”王春来的回答是:“甘之若饴。”照顾父母的四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已成为王春来现在最幸福的回忆。
作 者:王春来
ISBN:978-7-200-09614-9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月
开 本:16开
页 码:256页
定 价:30元
他放弃了司法部原常务副部长金鉴点名调他进京工作的机会,12年如一日照顾瘫痪父母。点滴间,一个孝子的动人情怀让人不禁心生敬意。
下面是王春来10多年来的近万篇亲情日记节选,一个孝子的心路历程跃然纸上:
忠孝两全难,放弃进京发展
前天晚上我正在家吃晚饭,忽然接到金鉴副部长的电话,金部长让我去北京他的家。
我,一个基层警察,国家的司法部副部长怎么会让我去他家?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我到了北京。金部长说我写的理论著作《监狱中队管理学》填补了国内空白,让我考虑到北京司法部工作,加强监狱中队建设理论的研究……
去京城工作,谁不梦寐以求?还能从事最前沿的理论研究。
可我没敢答应,我太清楚家里情况了,长期患尿毒症的母亲已瘫痪在床,父亲是动脉血栓。妹妹背不动父母,我走了,父母谁管?
(1996年11月17日 阴转晴)
屋漏更兼下雨,妻子下岗了。经济本来就紧张,如今少了一份收入,这日子就更糟。妻子要去新乡市打工,说那里的工资高,我心里不乐意,但我无法面对妻子期盼的目光。作为儿子,也许我尽到了责任,但我愧对丈夫这个身份!今天还是送妻子离开了。看着载着妻子的车辆渐渐远离,内心一阵锥心的痛。我一个大老爷们居然支撑不起一个家,让妻子背井离乡,我怎么就活得这么窝囊、活得这么失败呢!
(1996年11月19日 雨)
夜里一个小时就要给父母翻身换尿布,这样折腾后回床上就很难再入睡了,长期睡眠不足,精神越来越差,白天头昏脑涨。昨晚实在困得睁不开眼睛,干脆躺在父亲旁边睡,伸手就可以换尿布翻身。又将母亲的床拉过来与父亲的床挨在一起,我躺在父母中间。太好了,这样我夜间闭着眼就可以为父母翻身换尿布,今天白天我精神好多了。
有人问,为什么你对你父母那么孝顺?我想,有了人,做一切事情才有意义。有妈最好,儿子在外有人惦念,当你回到家叫一声妈,生活会一下子充满阳光。
(1996年11月25日 晴 )
这些天被去不去北京的问题弄得心烦意乱。晚上,坐在母亲床边,看着睡梦中母亲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心里一阵酸楚。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和母亲拎着篮子“拾道”,母子俩沿火车轨道拾火车没有烧透的煤核。早上沿铁道走,一直走到下午,汗出尽了。母亲拎着半篮子煤渣,见儿子累了就心疼地背起儿子,母亲弯着腰儿还逗儿子笑:儿子不是男子汉,还要妈妈背。
篮子满了,母子俩扭头要回家时,却被一个戴红袖章的瘦男人拦住了,张口说我们偷煤,将我们关在铁道边扳道工的小房子里。母亲解释说:原煤黑又亮,和火车烧过的灰白色的煤渣完全不一样,怎么是偷?到了夜里,红袖章还是不让我们走,阴阴地对母亲说,“你跪下就可以走,还可以带走煤和篮子。”母亲坚决不跪。后半夜了,我一天没吃东西,饿得受不了了,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母亲望了望我,突然跪下了……出了门,母亲将煤渣连同篮子扔进沟里,从此母亲再也不捡煤渣了,只是拼命干重体力活,她的肾病也越来越重了。如今儿女成人了,母亲却瘫在了床上。
我眼里满溢泪水,深深自责:母亲为了儿子放弃尊严,儿子怎能抛下父母不管?
“父母在,不远游。”其实我心里很清楚,北京有没有我王春来都行,可病重的父母不能没有我!
不能让父母知道我有去北京工作的机会,否则父母会伤心难过的。
10年陪床,我与死神争夺父母
(1996年11月28日 晴)
母亲不愿意拖累我,今天她趁我上班时偷偷练习走路,摔伤了腿。她还望子成龙,可怜天下父母心!
今天我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可以写书,又可以让母亲锻炼走路。
我沿墙装了一圈钢管,用布缠裹好。晚上,我背对钢管坐着,用安全带将我、母亲与钢管连在一起,这样母亲挪动时就被保护起来了,我也可以腾出手写作。母亲挪一步要休息好一会儿,趁着这个空当,我就可以写出好多字。背着母亲,感受着母亲的温暖,有一种天大的安全感,创作的思路源源不断。待我写完一段字后扭头看母亲,母亲正慈祥地瞧着我笑呢。母亲笑着说:“我儿真行啊,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这本书肯定写得快。”我得意地说,当然,谁让您儿子这么优秀呢。
(1998年9月28日 晴)
要过年了。
今天晚饭前,母亲的状态不太好,在床上躺了一天,喘气困难,没有一点精神。为了让母亲高兴点,我告诉母亲:“《河南犹太人》和《明天谁去坐牢》在台湾出版了。妈,您高兴吗?”
母亲闻言马上睁开了眼睛,原来没有一点生气的脸突然灿烂起来,说:“儿子,妈高兴,高兴!妈不闭眼就是为了看到儿子有出息哟!”母亲说罢,要我扶起她,要全家人摆酒庆贺。我说:“妈,您吃点清淡的蔬菜,酒杯端一下就算喝了。”轮椅上的母亲微笑着说:“儿啊,妈就是死,也要喝了这杯酒!”母亲说着突然将酒倒进嘴里,我慌忙阻止,但已经来不及了。患严重心脏病的母亲哪能承受酒的刺激,当时就窒息了……
母亲在医院抢救了3天……昏迷中的母亲脸上始终写满笑意。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些年一直这样努力做事的动力!
当你知道爱你的老人在充满期待地看着你,当你知道哪怕是一点点成绩都能给父母带来无限慰藉时,你身上就充满了力量。
(2006年1月28日 阴)
父亲在二院四楼抢救室抢救,母亲在二楼抢救室抢救。我与妹妹没日没夜耗在医院,妹妹搬不动老人,我发疯一般不停地穿梭在楼上楼下父母的病床前……
一个月了,妹妹熬垮了,病了……
儿子今天主动来医院换我,儿子长大了!
其实,照顾老人最大的问题不是体力劳累,而是心累。心又累又怕,父母的每一声呻吟,都像针扎在我的心上,根本没办法休息。
可是我还是企望父母都活一百岁!是的,夜深人静,没有什么声音比母亲那熟悉而苍老的催儿睡觉的声音更让我感到幸福。
父 亲尽管躺在床上,但每次都严厉地教训我对犯人要小心,不要轻信上当,这些不经意的话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有父母的孩子是幸福的,无论这个孩子多大年纪。
(2007年12月12日 多云转阴)
这一整年,我基本上陪着父母在医院度过。看着父母备受病魔折磨,我心力交瘁。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亲人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
我没有想到母亲一天住院治疗的费用最多竟达到11500元,每天五六千元的住院治疗费似乎是正常的。父亲有医疗报销,可母亲得自费。高额的医疗费用让我措手不及,我却又不敢在父母面前流露出来。我变成了负债的杨白劳。除了卖房子,我一无所有……
任何让我放弃父母的理由我都不会接受。只要能保住父母的生命,即使租住在贫民窟里,我也会觉得幸福。
我贴出了卖房告示……
父母双双离去,孤独的儿子情何以堪
(2007年12月25日 小雨雪)
今天的天勉强算睛了,白皑皑的雪随处可见,感觉更加寒冷。
昨晚母亲在抢救室抢救了一夜,状况还是非常不好。早晨4点20分我在病房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为父亲煮粥,突然接到脑外科杨大夫电话,说父亲不行了……
我没命地冲上四楼抢救室……
我用颤抖的手最后一次为父亲穿好了衣服……推父亲去太平间的路上洁白一片,飞舞的雪花像父亲在轻轻抚摸儿子的脸庞……
我哭,禁不住地哭,天旋地转,泪水要冲走人世间一切生离死别……
(2008年1月29日 雪转晴)
没有时间化解悲伤,母亲还在医院抢救,擦去眼泪,装出笑脸走到母亲病床前。
病重的母亲盯住我的眼睛问:“你爸爸怎么样了?”我说:“爸爸……爸爸好啊,爸爸还说,等您病好了一块儿回家哩!”母亲冰雪聪明,仿佛感觉到了什么,轻轻摇摇头说:“儿子,我不再透析了。”我忙说:“妈,咱家还有钱!卖房子的告示不是已经贴出去了吗?房子卖了,又够透析一阵子的。”妈妈又轻轻摇摇头:“今年的雪好大啊!你爸肯定惦记受灾的南方,我太了解你爸爸了……儿子,省出一次透析的钱,捐过去。咱家不易,人家更难。”
按照母亲的叮嘱,今天,我以父亲的名义,往南方灾区寄出300元。那是母亲一次血液透析的费用。
(2008年2月1日 晴)
“儿子!”深夜,母亲喊坐在病床旁的我。
“妈,不舒服吗?我去喊大夫。”我很紧张,赶紧站起来,我知道母亲一向坚强,不是十分难受,不会喊我。
母亲紧紧握住我的手,说:“儿子,你四十出头了,要学会一个人走路。无论遇到什么,要坚强,要微笑面对生活。”
“孩子,你不用再瞒我,我知道你爸爸已经走了,妈妈也没有多少日子了。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你,你用情太深。但记住,无论怎样,要坚强!”母亲微笑着,泪水却滚落下来。
“妈妈,您放心!”我试图微笑,却哽咽了,伏在母亲床边,肩膀剧烈抖动着。母亲伸出一只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
(2008年2月8日 阴)
听说栾川大山里有个李大夫,医术很神。我连夜进山,跑了七百里山路,辗转来到李大夫家。他见我两眼红肿、脸色苍白,知道我疲惫到了极点,拦住急着往回赶的我,强令我躺在病床上,说:“老弟,您是个爷们,不能倒下,必须休息一会儿。”临行前,李大夫逼我喝了一碗参汤后,才送我出门。
当我拿着药赶回家已是零时,母亲眼睁睁地等着儿子。窗外,山雨欲来;屋内,静得可怕。妈妈声音微弱地说:“儿啊,把你写的几本书,都给妈妈拿来。”当我煎好一碗药端到母亲床前时,母亲已经闭上双眼离开了人世……
我告诉自己不要悲伤,因为母亲是抱着我的书微笑着安详地离去的,但泪水无论如何也止不住……
(2008年4月9日 雨转晴)
妈妈爸爸一百天内先后走了,心头老是闪出父母的影子,伸手欲牵,却失落地垂下。
不适应现在的家——没有妈的家就没有了温度;不适应欲喊爸爸,声音止于喉咙中的感觉。
不想上班,升官发财的念头忽然很无聊。拿起笔的手颤抖得厉害,越急越稳不下来。
身后那双惦记儿子的目光消失了,儿子背后的大山倒下了……
不再有人喋喋不休地让儿子注意生活的灯塔,生病倒下时不再有老人唠叨儿子吃药打针,夜半钟声伴随沧桑的催儿睡觉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晚上出门也不再有人让我加厚衣服……
我时刻谨记母亲的教导:要坚强,要微笑面对生活。然而,每每看到还挂在墙上的一沓沓处方,看着母亲无数次扶着练习走路的钢管,泪水就簌簌流下,把试图挤出来的微笑冲刷得一干二净。
我知道,虽然父母退出了我的生活,但父母永远是我生活的灯塔,不管是黑夜,还是风浪,有父母的照耀,无论怎样行驶,生活的航船都不会触礁……
慈孝心语:父母永远是我生活的灯塔,不管是黑夜,还是风浪,有父母的照耀,无论怎样行驶,生活的航船都不会触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