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一些村名的由来
发布时间:2024-09-29 08:58:17作者:念佛网
开栅
古名栅城,东汉末年,魏王曹操于此地设防驻兵,立木栅为城,所以叫栅城。相没到明代,因其地势高燥,背山面阳,日照长,气候也较温暖。故又改名开阳镇。清代初期两名并称为开栅。
百金堡
据该村老爷庙碑文记载,本村原史百金濮,清朝乾隆年间遭水淹,改名百金堡,堡即堡垒,意即坚固而不易被摧。
北武度
相传,南北武度曾为一村,名仁厚堡,清道光年间遭水灾,村中被冲成水沟,为通行修过渡槽,因该村在渡槽之北,故名北武渡,后俗称北武度。
北武涝
据该村清嘉庆二十二年修复关帝庙碑文所记,“初名武涝泊,唐天授二年改名朱雀泊,泊涸始立屯建村,因以得名也。后遭河水冲击如鸿沟,界线分南北”,该村在鸿沟之北,取名北武涝。
北张
北张、南张清代以前为一村,名仁恩村。清初遭水灾,村中被冲下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槽,此后分成两个村,因张姓居多,南面的叫南张家庄,北面的叫北张家庄。后简称北张。
北胡
古代曾名独家镇,后因村中胡姓居多,村周有堡,又在南胡家堡之北,改名为北胡家堡。
伯鱼
古时,此地因地势低下,形成自然水泊,泊里多鱼,故称泊鱼。后历汾水淤积后,人们渐迁来此居住,改泊为伯,故称伯鱼。
段城
原名上安村,后被汾水冲毁,只留下一小段,故名段村。
大象
相传原名丘井(秋景)村,为一小村,后历迁居者渐多,成为大村,村貌似大象,更名为大象村。
东西槽头
早在明朝以前,东西槽头是一个村,叫怜舍村。明末清初时,因洪水暴发,将该村东西拦腰冲断,并留下一个自然渠道。出于生产、生活之需要,群众在村中间的渠上,选择了个窄浅处,凳了一个水槽,从此,人们就把怜合村自然地叫成“凳槽头”。明朝天启年间,现在的西槽头村出了个刘兴汉进士,此人在山东艮阳作官,由于治理有方,一度曾爱重用。但鉴于当时皇律不清,奸臣当道,明信谗言,又要治罪于他,在调途中,吞金而死。后人为了区分刘进士的祖籍,又将“凳槽头”分别称为“东凳槽头”和西凳槽头“。直到解放初期,又改为现在的“东槽头”和西槽头”。
狄家社,同裴家会义同,后因北宋名将狄青生于此村,得名狄家社。
集灵源
相传在几千年前,叫阴阳二井村,也称蒺藜园。后因准备在西梁上修庙,夜间刮了一场大风,将准备在建材全部刮到现在的庙址,人们认为这是神仙显灵,在此建庙后,改村名为集灵源。
乐村
相传,古时有清泉寺,村周建有土堡,曾名清泉堡。子夏游学路经此地时,见风景秀丽,气爽宜人,便赞道:此乃快乐之地也。故名乐村。
梁家堡
相传,因元鲁花王梁锦阳葬于此地,故名梁家堡。
麻家寨
该村原与里洪村为一村,宋元丰年间遭水灾,村子被冲割为南北两村,得名南里洪村,后因麻姓居多,又改名麻家寨。
麻家堡
据该村“重建乐楼记”碑刻记载,乾隆三十年名中堡村,光绪十一年被洪水冲毁重建,又因麻姓居多,更名为麻家堡。
南明阳
因该村位于磁窑河之南,古时,当地人将河流经的一段称明阳河,故曾名明阳河南村,后俗称南明阳。
南关
唐代原名太和镇,宋元符年间,县城迁于现址,太和镇位于县城南门外,故更名为南关。
南齐
据该村北“龙王庙”内铁钟记载,清代前南章、北齐、杜村为一村,名刘洪村。后由于汾水泛滥,把村子冲为三片,改名为刘南社。以后人们将西南面的称为杜村,北面的称北齐,南面的称南章
南北辛店
相传,以前有一姓辛的人家,在此开设客店两座,即南店、北店。以后附近居住的人多了,故名为南辛店,北辛店。
炮守堡
该村原属祁县,官府在该村设有警报哨卡,以鸣炮通报消息,故名炮守堡。
桥头村
明代称仁义镇。旧为本县东西之交通要道。到清同治年间,因村东河水泛滥成灾,搭桥通行,该村位于桥头,故更名为桥桥头村。
青高
原名许村,因连年遭洪灾,取高于水面、受涝不淹、免灾祸之意,故更名青高。
上段
清咸丰年间名豪家堡,后被汾水淹没,村子只留下一段,故更名为上段。
石永
曾名石家庄,后历方言将石家庄读作“傻庄”,为避傻之贬意,又照原名厂家家庄本意,更名石永。
苏家堡
原名李家庄。后历宋朝并州刺史苏国华在此地建庄立户,至此苏姓逐年增多,更名为苏家堡。
神堂村
古代因该村位于县境之西南,曾名西南隅村。后因村西北有隐唐洞,相传为唐玄完曾到此洞朝圣,又传孔子弟子子夏曾设教于此,后来便成为历代文人朝拜之地。元大德十一年,在村北建子夏庙,设堂供奉,故更名神堂村。
上贤村
相传该村原名上先,唐时有一皇太子,因朝乱被迫出家于此,修梵安寺避难修善,人们称为上等贤人,就改先为贤,称为上贤。
上河头
明代前叫维贤村,明末清初时,因“维贤”易与“危险”混淆,取在河上头免遭洪灾之意,故更名为上河头。
私评
宋元符年间(1099年),为避水患,文水县城移到现址后,叫东门外。当时村西北有座茶壶庙,因位于交通要道,庙内常有过客食宿。清末该秀才樊士宏常来庙里聊天,且无私为民写状,申冤评理,名扬四方,人们奉送他《评高月旦》金匾,因非官办,帮将村名改为私评。
西韩村
相传,明代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郗、韩两姓,取名郗韩村,后俗称演变为西韩村。
索家堡
居民始居者为索、马二姓,曾得名索马堡,后遭水灾被淹,马家离乡未归,故改名为索家堡。
文倚村
原名文峪村,因靠近文峪河而得名。明末清初,修河筑埝,取其傍河之意,改史文倚村。
南、北武涝村
朱雀泊 在文水县南二十里,唐天授二年(691)赐名。 后称武涝泊,今有南、北武涝村。
武村
原名夏家堡,清嘉庆年间村人武彦文中举,两次出任县令,执法如山,深得民心,村人为怀念他,故将夏家堡改名为武村。
新立村
据考,300多年前,部分村的天主教徒移居于此,另立新付,故名新立村。1965年取天主教徒心向毛泽东之意,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更名向东村,1984年仍恢复新立村原名。
新崖底村
该村原坐落在文峪河出口处,名崖底村。1959年因修建文峪河水库,搬迁到云周西村定居,村名未变,后历与苍儿会乡崖底村同名,198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新崖底村。
孝子渠
相传孔子的弟子子夏,曾游学于我县西山,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该父好山,遂沿我县西山寻访,寒冬一日,风雪交加,其子冻死于该村旁边渠里,故得名孝子渠。
孝义镇
据明万历年间碑文记载,该村原为鬼市、忠义、南夏祠三部分。鬼市附近多坟,常有人来上坟以示孝心,后人将该村名首取孝字,又取忠义之义字,故名孝义村。后因村大且为集市贸易中心,故改为孝义镇。
西宜亭
该村原名水泉乡。相传,古时有位骑白马者在此憩息饮马,白马将井水饮去很多,人们认识是二郎神显灵,在井旁盖了一座二郎庙,此后取神仙宜停留之意,改水泉乡为宜停村。明朝万历年间发大水,宜停村被冲成两片,居西的名为西宜停,俗称将停简化为亭。1954年文峪河发大水,又将该村冲毁,移至村西今文峪河西另建新村,仍名西宜亭。
下曲
原名李端镇,因汾水故道在此弯曲,并由北向东绕村流过,因该村位于弯曲之中,且位于河西,故名下曲。
小南峪
据该村南洼寺内铁钟记载,曾名神仙峪。相传,该寺徒弟要到距寺二里的十步前井中取水,路上经常与人参娃子打架,徒弟遵照师傅的指教,将“符”贴在人参娃子的身上,获食后成仙。离别时,徒弟怜惜师傅无人取水,遂告寺内槐树下有水,师傅遵方挖之,水长流不息,此后该村更名为神仙峪。后又因该村山脚下有条向南山谷,为别于大南峪,又更名为小南峪。
徐家镇
据传,宋“白眉毛”徐良,为晋祁徐家镇人,后划归文水,徐家镇因徐亮姓氏而得名。
杨乐堡
杨乐堡位于县城东二十五里,东南临汾河,隔河和祁县相望.
据村杨氏后辈传说,其先祖为北宋名将杨业后裔,大约于金末元初时,流落这里定居,故称杨落堡.当时的“杨东堡”仅指西南杨家落户之所在,东北为“樊家庄”,中间是赵家巷和鲁家街。
无朝末期,连年灾荒,战乱不息,赵、鲁两家流离殆尽,樊姓也所剩无几,全村以西南杨家占多数,从此,这个村便定名为杨乐堡。
解放初期,历经灾荒战乱的杨落堡,终由三、四十户,不满二百人的村庄,发展为二百五十余户共一千二百多人,当时人们觉得其“落”字,代有“衰落”之意,取“安居乐业“之意,故改称”杨乐堡“。
宜儿村
该村因下湿泥泞而多遭水患,曾名泥巴村,当地言音泥巴与宜八谐音,故称宜八村。后历泥巴地里不宜庄稼生长,与人旺财旺相克,故又改名宜儿村。民国初年,曾认为以“儿”字作村名低人一等,曾登报改名宜安村,又因与平遥义安村重音,未成,今仍名宜儿村。
云周村
云州城 在文水县东四十里,据《读史方舆纪要》,北魏末筑城,以云州曾寄治于此,故名。清时称云州村,今称云周村。
忠义村
相传,该村曾出一官,忠于朝廷,孝顺父母,义于朋友,故名忠义村。北魏时曾设忠义都。
章多
据该村《山神庙》碑文记载,在唐、宋前建村,名叫张它村。明末清初,因该村读书人多,加之傅山先生的学友郭连成为该村人,又出了王定一、王士升、王守安、王安彩等举人,还有解元、贡生等多人,因文人多,故更名章多村。
寨子:
相传,宋二世光义时期,天庆王兵犯中原,宋元帅潘仁美兵困汾阳城,由八王搬来杨家将,安营下寨于此,故名寨子村。
名村相关历史:
东社
在文水县西北。1947年3月1日我军在此与阎匪军作战,活捉少校副团长张怀玉及官兵945名,打死一百余人,缴获武器甚多。
贯家堡
在文水县东,1948年夏,阎匪军在文水平川施行“三自传训”,到处大捕乱杀。本村有四位共产党员为了保存革命组织,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三位是一家人。父亲李宝荣为支部书记,在敌人追捕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决心不当俘虏,就跳井殉难。儿子李明则在与敌人搏斗中,用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自己。母亲韩桂英誓死不暴露组织,不出卖同志,也壮烈牺牲。
在文水县北十里的南徐村
,俗称则天庙,宋代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戏楼,钟鼓楼,为文物保护单位。俗说此庙是为纪念武则天而建;但碑刻所记并非此意。乾隆三十四年《重修则天水母庙碑记》称: “读孔圣赞尧之词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是帝尧之功德,殆与天等量齐观也。后人以水之泽、物与天同用,故亦有斯名。文邑城北南徐村有则天水母古庙一所,当时创建之意,或亦猷是欤。”
洪福寺
在文水县南马村。其中殿有明成化元年介休琉璃匠烧造的琉璃立碑、菩萨、狮瓶、龙吻,塑工精良,形制优美。
古名栅城,东汉末年,魏王曹操于此地设防驻兵,立木栅为城,所以叫栅城。相没到明代,因其地势高燥,背山面阳,日照长,气候也较温暖。故又改名开阳镇。清代初期两名并称为开栅。
百金堡
据该村老爷庙碑文记载,本村原史百金濮,清朝乾隆年间遭水淹,改名百金堡,堡即堡垒,意即坚固而不易被摧。
北武度
相传,南北武度曾为一村,名仁厚堡,清道光年间遭水灾,村中被冲成水沟,为通行修过渡槽,因该村在渡槽之北,故名北武渡,后俗称北武度。
北武涝
据该村清嘉庆二十二年修复关帝庙碑文所记,“初名武涝泊,唐天授二年改名朱雀泊,泊涸始立屯建村,因以得名也。后遭河水冲击如鸿沟,界线分南北”,该村在鸿沟之北,取名北武涝。
北张
北张、南张清代以前为一村,名仁恩村。清初遭水灾,村中被冲下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槽,此后分成两个村,因张姓居多,南面的叫南张家庄,北面的叫北张家庄。后简称北张。
北胡
古代曾名独家镇,后因村中胡姓居多,村周有堡,又在南胡家堡之北,改名为北胡家堡。
伯鱼
古时,此地因地势低下,形成自然水泊,泊里多鱼,故称泊鱼。后历汾水淤积后,人们渐迁来此居住,改泊为伯,故称伯鱼。
段城
原名上安村,后被汾水冲毁,只留下一小段,故名段村。
大象
相传原名丘井(秋景)村,为一小村,后历迁居者渐多,成为大村,村貌似大象,更名为大象村。
东西槽头
早在明朝以前,东西槽头是一个村,叫怜舍村。明末清初时,因洪水暴发,将该村东西拦腰冲断,并留下一个自然渠道。出于生产、生活之需要,群众在村中间的渠上,选择了个窄浅处,凳了一个水槽,从此,人们就把怜合村自然地叫成“凳槽头”。明朝天启年间,现在的西槽头村出了个刘兴汉进士,此人在山东艮阳作官,由于治理有方,一度曾爱重用。但鉴于当时皇律不清,奸臣当道,明信谗言,又要治罪于他,在调途中,吞金而死。后人为了区分刘进士的祖籍,又将“凳槽头”分别称为“东凳槽头”和西凳槽头“。直到解放初期,又改为现在的“东槽头”和西槽头”。
狄家社,同裴家会义同,后因北宋名将狄青生于此村,得名狄家社。
集灵源
相传在几千年前,叫阴阳二井村,也称蒺藜园。后因准备在西梁上修庙,夜间刮了一场大风,将准备在建材全部刮到现在的庙址,人们认为这是神仙显灵,在此建庙后,改村名为集灵源。
乐村
相传,古时有清泉寺,村周建有土堡,曾名清泉堡。子夏游学路经此地时,见风景秀丽,气爽宜人,便赞道:此乃快乐之地也。故名乐村。
梁家堡
相传,因元鲁花王梁锦阳葬于此地,故名梁家堡。
麻家寨
该村原与里洪村为一村,宋元丰年间遭水灾,村子被冲割为南北两村,得名南里洪村,后因麻姓居多,又改名麻家寨。
麻家堡
据该村“重建乐楼记”碑刻记载,乾隆三十年名中堡村,光绪十一年被洪水冲毁重建,又因麻姓居多,更名为麻家堡。
南明阳
因该村位于磁窑河之南,古时,当地人将河流经的一段称明阳河,故曾名明阳河南村,后俗称南明阳。
南关
唐代原名太和镇,宋元符年间,县城迁于现址,太和镇位于县城南门外,故更名为南关。
南齐
据该村北“龙王庙”内铁钟记载,清代前南章、北齐、杜村为一村,名刘洪村。后由于汾水泛滥,把村子冲为三片,改名为刘南社。以后人们将西南面的称为杜村,北面的称北齐,南面的称南章
南北辛店
相传,以前有一姓辛的人家,在此开设客店两座,即南店、北店。以后附近居住的人多了,故名为南辛店,北辛店。
炮守堡
该村原属祁县,官府在该村设有警报哨卡,以鸣炮通报消息,故名炮守堡。
桥头村
明代称仁义镇。旧为本县东西之交通要道。到清同治年间,因村东河水泛滥成灾,搭桥通行,该村位于桥头,故更名为桥桥头村。
青高
原名许村,因连年遭洪灾,取高于水面、受涝不淹、免灾祸之意,故更名青高。
上段
清咸丰年间名豪家堡,后被汾水淹没,村子只留下一段,故更名为上段。
石永
曾名石家庄,后历方言将石家庄读作“傻庄”,为避傻之贬意,又照原名厂家家庄本意,更名石永。
苏家堡
原名李家庄。后历宋朝并州刺史苏国华在此地建庄立户,至此苏姓逐年增多,更名为苏家堡。
神堂村
古代因该村位于县境之西南,曾名西南隅村。后因村西北有隐唐洞,相传为唐玄完曾到此洞朝圣,又传孔子弟子子夏曾设教于此,后来便成为历代文人朝拜之地。元大德十一年,在村北建子夏庙,设堂供奉,故更名神堂村。
上贤村
相传该村原名上先,唐时有一皇太子,因朝乱被迫出家于此,修梵安寺避难修善,人们称为上等贤人,就改先为贤,称为上贤。
上河头
明代前叫维贤村,明末清初时,因“维贤”易与“危险”混淆,取在河上头免遭洪灾之意,故更名为上河头。
私评
宋元符年间(1099年),为避水患,文水县城移到现址后,叫东门外。当时村西北有座茶壶庙,因位于交通要道,庙内常有过客食宿。清末该秀才樊士宏常来庙里聊天,且无私为民写状,申冤评理,名扬四方,人们奉送他《评高月旦》金匾,因非官办,帮将村名改为私评。
西韩村
相传,明代从洪洞大槐树下迁来郗、韩两姓,取名郗韩村,后俗称演变为西韩村。
索家堡
居民始居者为索、马二姓,曾得名索马堡,后遭水灾被淹,马家离乡未归,故改名为索家堡。
文倚村
原名文峪村,因靠近文峪河而得名。明末清初,修河筑埝,取其傍河之意,改史文倚村。
南、北武涝村
朱雀泊 在文水县南二十里,唐天授二年(691)赐名。 后称武涝泊,今有南、北武涝村。
武村
原名夏家堡,清嘉庆年间村人武彦文中举,两次出任县令,执法如山,深得民心,村人为怀念他,故将夏家堡改名为武村。
新立村
据考,300多年前,部分村的天主教徒移居于此,另立新付,故名新立村。1965年取天主教徒心向毛泽东之意,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更名向东村,1984年仍恢复新立村原名。
新崖底村
该村原坐落在文峪河出口处,名崖底村。1959年因修建文峪河水库,搬迁到云周西村定居,村名未变,后历与苍儿会乡崖底村同名,1982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新崖底村。
孝子渠
相传孔子的弟子子夏,曾游学于我县西山,其子思父心切,素知该父好山,遂沿我县西山寻访,寒冬一日,风雪交加,其子冻死于该村旁边渠里,故得名孝子渠。
孝义镇
据明万历年间碑文记载,该村原为鬼市、忠义、南夏祠三部分。鬼市附近多坟,常有人来上坟以示孝心,后人将该村名首取孝字,又取忠义之义字,故名孝义村。后因村大且为集市贸易中心,故改为孝义镇。
西宜亭
该村原名水泉乡。相传,古时有位骑白马者在此憩息饮马,白马将井水饮去很多,人们认识是二郎神显灵,在井旁盖了一座二郎庙,此后取神仙宜停留之意,改水泉乡为宜停村。明朝万历年间发大水,宜停村被冲成两片,居西的名为西宜停,俗称将停简化为亭。1954年文峪河发大水,又将该村冲毁,移至村西今文峪河西另建新村,仍名西宜亭。
下曲
原名李端镇,因汾水故道在此弯曲,并由北向东绕村流过,因该村位于弯曲之中,且位于河西,故名下曲。
小南峪
据该村南洼寺内铁钟记载,曾名神仙峪。相传,该寺徒弟要到距寺二里的十步前井中取水,路上经常与人参娃子打架,徒弟遵照师傅的指教,将“符”贴在人参娃子的身上,获食后成仙。离别时,徒弟怜惜师傅无人取水,遂告寺内槐树下有水,师傅遵方挖之,水长流不息,此后该村更名为神仙峪。后又因该村山脚下有条向南山谷,为别于大南峪,又更名为小南峪。
徐家镇
据传,宋“白眉毛”徐良,为晋祁徐家镇人,后划归文水,徐家镇因徐亮姓氏而得名。
杨乐堡
杨乐堡位于县城东二十五里,东南临汾河,隔河和祁县相望.
据村杨氏后辈传说,其先祖为北宋名将杨业后裔,大约于金末元初时,流落这里定居,故称杨落堡.当时的“杨东堡”仅指西南杨家落户之所在,东北为“樊家庄”,中间是赵家巷和鲁家街。
无朝末期,连年灾荒,战乱不息,赵、鲁两家流离殆尽,樊姓也所剩无几,全村以西南杨家占多数,从此,这个村便定名为杨乐堡。
解放初期,历经灾荒战乱的杨落堡,终由三、四十户,不满二百人的村庄,发展为二百五十余户共一千二百多人,当时人们觉得其“落”字,代有“衰落”之意,取“安居乐业“之意,故改称”杨乐堡“。
宜儿村
该村因下湿泥泞而多遭水患,曾名泥巴村,当地言音泥巴与宜八谐音,故称宜八村。后历泥巴地里不宜庄稼生长,与人旺财旺相克,故又改名宜儿村。民国初年,曾认为以“儿”字作村名低人一等,曾登报改名宜安村,又因与平遥义安村重音,未成,今仍名宜儿村。
云周村
云州城 在文水县东四十里,据《读史方舆纪要》,北魏末筑城,以云州曾寄治于此,故名。清时称云州村,今称云周村。
忠义村
相传,该村曾出一官,忠于朝廷,孝顺父母,义于朋友,故名忠义村。北魏时曾设忠义都。
章多
据该村《山神庙》碑文记载,在唐、宋前建村,名叫张它村。明末清初,因该村读书人多,加之傅山先生的学友郭连成为该村人,又出了王定一、王士升、王守安、王安彩等举人,还有解元、贡生等多人,因文人多,故更名章多村。
寨子:
相传,宋二世光义时期,天庆王兵犯中原,宋元帅潘仁美兵困汾阳城,由八王搬来杨家将,安营下寨于此,故名寨子村。
名村相关历史:
东社
在文水县西北。1947年3月1日我军在此与阎匪军作战,活捉少校副团长张怀玉及官兵945名,打死一百余人,缴获武器甚多。
贯家堡
在文水县东,1948年夏,阎匪军在文水平川施行“三自传训”,到处大捕乱杀。本村有四位共产党员为了保存革命组织,英勇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其中有三位是一家人。父亲李宝荣为支部书记,在敌人追捕无法逃脱的情况下决心不当俘虏,就跳井殉难。儿子李明则在与敌人搏斗中,用最后一颗手榴弹炸死自己。母亲韩桂英誓死不暴露组织,不出卖同志,也壮烈牺牲。
在文水县北十里的南徐村
,俗称则天庙,宋代建筑,有大殿、东西配殿、戏楼,钟鼓楼,为文物保护单位。俗说此庙是为纪念武则天而建;但碑刻所记并非此意。乾隆三十四年《重修则天水母庙碑记》称: “读孔圣赞尧之词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是帝尧之功德,殆与天等量齐观也。后人以水之泽、物与天同用,故亦有斯名。文邑城北南徐村有则天水母古庙一所,当时创建之意,或亦猷是欤。”
洪福寺
在文水县南马村。其中殿有明成化元年介休琉璃匠烧造的琉璃立碑、菩萨、狮瓶、龙吻,塑工精良,形制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