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林清玄:如是我闻

发布时间:2024-10-17 09:25:23作者:念佛网
林清玄: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佛将涅槃的时候,弟子阿难随待在侧,想到师父很快就要命终,忍不住悲从中来,流下眼泪。

这时候,另一位弟子须跋陀罗也赶到了,他看到阿难哭泣,就劝阿难说: 师父在世的时候我们可以随问道,师父死后我们就无法请教了,因此,你哭是无益的,还不如师父没有入灭之时,请师父开示几个重要的问题。

阿难止住哭泣,说: 要问什么呢?

须跋陀罗说: 第一,师父死后,应以谁为师?第二,师父死后应以何为住?第三,师父死后,应经何为法?第四,一切经的起头,应用什么文字?

阿难就向前请佛陀开示,佛陀说: 我圆寂后,你们应以波罗提木叉为师。应以四念为住。应以默摈为法。一切经典的开头用 如是我闻 。

这是佛陀最后弟子简短的开示,等于也是佛陀的遗教,非常重要,我在这里特别加以简短的说明:波罗提木叉是梵语,译成中文是戒律,佛陀要弟子以戒律为师。

四念 是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翻成白话文是:观照自己的身体及身体所处的环境都是不清净的。观照自己的妄想都是无常的,不能究竟,观照世界上所有的法,都是无我的。

第三个问题,佛陀的答案是 默摈 ,默是沉默,摈是摈弃。意思是自己应该沉默离群修行,如果有变心的弟子,有不信的人,不要去理他。

第四个问题的答案,对后世的佛教影响极大,而且它也影响到一切的经典,佛陀说: 如是我闻 ,翻译志白话是: 这是我听佛陀亲口说的。

为什么佛陀要用 如是我闻 为经典的开头呢?我想,是为了强调经典的真实性,佛陀在许多经典里说过: 我是真语者,实语者;语者,不诳语,不异语者。 是在说明他从来不说假话,从来不说模棱两可的话,不说骗人的话,这是佛教里极重要的一种精神,用 如果我闻 使得未法时代不能亲耳听见佛陀开示的众生,也能生起对经典的信念。

因此,很自然地把 如果我闻 做为一切经典的开头,我们今天打开任何一卷佛经,开头都是 如是我闻 ,就是这样来的。

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除了 如是我闻 ,佛经里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先说时、地、人、事,然后才开始记载经典。这也是为了说明经典所说的经过是确有其事的,其情其景,历历在目。


举个例子,像《金刚经》的开头是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吃,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肿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貌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我们看这段开头,可以清楚地看到经典的记述是如何慎重其事,如何不厌其细,它说明了佛陀说法的地方,听法的人数,佛与弟子如何到城中托钵,吃过饭后是如何坐着,须菩提如何站起来,对佛陀行了一个礼节,向佛陀提出什么问题等等。

所有的经典是如此,对人、事、时、地有清清楚楚的描述,这是非常有历史感的写法,真实记录了一部经典的诞生,给后世读经典的人有可资依循的基础与方向。

最有意思的是 一时 两字,一时是一个不确定的时间,是 那个时候 的意思,为什么用 一时 呢?我们要知道,佛陀说法有次第之分,有大乘小乘之别,不是每一个时间都说一样的法,这种时间的因缘成立就是 一时 。

在佛陀所说的法里,我们可以知道佛陀并不轻易说法,而是因时、因人、因地而说,因时是要机缘成熟,因人是要智慧根器,因地是要道场庄严。只有这三个因缘都会合,佛陀才开演说法,此可以看出 一时 的重要。

只要我们深入经典,必然知道佛陀从不在不当的时机地点对不当的人说法,由这时里更可以看出佛陀智慧之深广。后来,演变到今天,《菩萨戒本》里有一条就是 不能对大根器者说小乘法,不能对小根器者说大乘法。 说了就算犯戒,见法之不易。

一声新雁觉天寒

我们闲话表过,还是回去到 如是我闻 吧!


记得我第一次读《金刚经》,读到 如是我闻 四字,有一种特别的感受,送我《金刚经》的朋友对我说道: 如是我闻 就是这是我亲耳听佛的意思。

我听了,疑惑地问我的朋友: 就是这么简单吗?

是呀!就这么简单!

好像不应该这样简单的,那么, 如 是什么意思呢? 是 以是什么意思? 我 是什么? 闻 又是什么呢?

朋友被我问得满头大汗,说没有有这样读佛经的,应该去找明师指点才行。我后来找到了明师。可却不是教读经的,而是教禅定与智慧的,于是 如是我闻 就成为心中的小石子,找不到落脚之地。

我找了许许多多关于经典的注释,发现 如是我闻 确可以更深入的来解释。

六祖慧能的解释是 如是指义,是者定词,阿难自称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明不自说也,故言如果我闻。又,我者性也,性即我也,内外动作,皆由于性,一切尽闻,故称我闻也。

傅大士更进一步说明 如是 两字: 如者,众生之性,偶别千左,动静不一,无可比类,无可等伦。是者,只是众生性之别名,离性之外,更无加紧法。又云,法非有无,谓之如。绵是佛法,谓之是。

在《金刚经百家集注》有一位川禅师,他给 如是我闻 的解释更有意义,他说: 如如,明镜当台万象居。是是,水不离波波是水。镜水尘风不到时,应现无瑕照天地。我者,为性自在,强名之也,又云身非有我,亦非无我,不二自在,名为真我,又云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颂曰:我我认着分明成为两个,不动纤毫合本然。知音自有松风和。闻者,听离也。经云:听非有闻,亦非无闻,了无取舍,名为真闻。又云:切忌随他去。颂曰:猿啼岭上,鹤唳林间,断云风卷,水激长湍,最爱晚秋霜午夜,一声新雁觉天寒。

川禅师的文字真是美,境界也很高。可见得 如是我闻 真不是那么简单,我们用简单的话说, 如如 是指我们心性的动静,它像明镜一样反映着我们的一切: 是是 则是指这种情况是确定不二的; 我我 是指佛性的永恒才是真我,开悟的时候就与我们的肉身合一; 闻闻 是指我们若有所闻皆是假象,因为所闻一切都将变灭消失,要内外了无分别者真的听闻呀!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其实,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如果能细解,就能触及到佛教的基本精神,当一个修行者到达如如不动、是一不二、了破我执、平等无别的境地,也算修行有了成果了!


这四个字也是佛教里极重要的字。

在佛教经典里, 如 的意思是诸法的实相,般若经里,如是指空义;法华经里,如是中义。其实两者指的都是实相,佛教里的法门虽个个不同。

它的法性,实际、理体则一味平等,这就是 如 ,正是维摩经说的: 如者不二不异 。所以,如也是真如、如如不动之义。

《大智度论》把 如 字解释为: 诸法有二种,一者各各相,二者实相。 各各相就是如地属坚相,如水属湿相,如火属热相等等,是可变的。穿过这可变的事相,找到了不变的空相,就是实相。

如 是实相的缘故,所以佛教里的一切佛都有十个名号,其中一即是 如来 。成实论说: 如来者,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智度论说: 如实道来,故名为如来。

引伸出来,对于一切契理的法叫 如法 印可称赞时叫 如是 ,随顺已意叫 如意 ,真实不妄的话叫 如语 ,变化出来的种种事物叫 如幻 、 如化 。

可见, 如 是佛教中重要的字,一个人能如实空、如实智、如实知自心、如实修行、如如不动,就能体证到佛教修证的精妙之处。

是 是定词,不像 如 有奥微之义,我在这里谨引《观无量寿经》的一段经文来说明: 诸佛如来是法界,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但是到了 我 字,问题又大了,我是谁呢?佛教里指色、受、想、行、识和合者是为 假我 ,破除这假我,真我即现前。真我在佛以里有很多名称, 自性 、 佛性 、 神识 、 八识心田 都是。

《圆觉经》说: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大乘起信论》说: 一争邪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牙执。 说的无非是我们这个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肉体,不是真正的实我。

因此,佛教修行的道路,是抚看清了假我无常,拼写着破掉对假我的执著、贪爱、傲慢,才能见到真正清净的自心,也才有解脱的可能。这正是先天无我、我空,才能证行自性无垢的妙谛。

闻 字在佛教里也很重要, 闻、思、修 在佛教里称为 三慧 ,闻是三慧之首,也是观音菩萨修行的法门。

《楞严经》里记载了观世音菩萨在楞严会上,向释迦牟尼及大众报告修行的经过,这段经文非常之美,我抄录在下面:

尔进,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年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天,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一悲仰……

由于观世音菩萨由闻性修起,后来 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所以才能 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 ,所以 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这也就是观世音菩萨名号的由来。

耳根净闻的修持方法观音法门中的重要法门。耳朵是五官中最圆满的器官,它能听上下十方一切音声,不像眼睛只能看前不能顾后;它能不动自在地听左右内外,不像鼻子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它不需要什么东西,所以藏污纳垢,不像嘴巴爱吃又常乱说话……在《法华玄义》里说: 闻慧具足,如有人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闻是多么重要呀!

放满一池清凉的水

光是 如是我闻 四个字的奥义精深已经解不胜解,可知佛教经典确实不能等闲视之,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大有智慧在。


前已述及, 如是我闻 是诸经起头,接下来大部分经典都有说法之时、说法之主、说法之处、说法之众,无非在证明其可信而不是妄言,这种坚固具足不可破的开头,佛教里称为 六成就 。

如是 是信成就, 我闻 是闻成就, 一时 是时成就, 佛 是主成就, 在舍卫国只树孤独园 是处成就, 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是众成就。总称 六成就 。

有时候读经,开口一念 如是我闻 想到少年时代初闻此句时的心情,感觉这四个字真是动人、真是美,仿佛包围了人的一切,就像放满了一池清凉的水,自己正要举步走进池水彻底的洗涤一样。

述说了这么我,其实 如是我闻 也并不难,它确实只是说: 这是我亲耳听佛陀所说 ,可是这么简单明白的话我却绕了十年的圈子,才算笃定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