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栖岩寺史话

发布时间:2024-10-18 09:07:52作者:念佛网

  山西省永济市栖岩寺,一千四百多年前的隋唐时期曾经辉煌一时的佛教寺院。说起它显赫的历史,就不能不说到这几个关键词:昙延法师、隋文帝杨坚、《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和佛舍利。  昙延法师
  昙延法师(516—588年)蒲州桑泉(今临猗县)人,“世家豪族,官历齐周,自幼性协书籍,乡邦称叙。”年十六岁游蒲州仁寿寺,因听妙法师讲《大涅槃经》而决定出家。栖岩寺是他的韬光之地,而后一路走向京城。法师一生对《涅槃经》最有探悟。此外,对《华严经》、《大智度论》、《十地经论》、《地持论》、《佛性论》等都有深入研究。著有《涅槃义疏》十五卷;又为《胜鬘经》、《仁王般若经》和《宝性论》注疏。法师不仅是一位义学大师,协助北齐、北周、杨隋诸帝弘法厥功甚伟。时人称“三朝帝师”。他的传奇故事见于《续高僧传》、《昙延法师碑铭》等典籍中,如“经卷放光”“舌战大儒周弘正”“韬光养晦柏梯寺”“御座祈雨”“慈悲为怀”“往生极乐”等等。隋文帝即位后,劝文帝修复北周禁毁佛教时所毁坏的寺院,成为文帝兴佛的重要顾问。由于和文帝的密切关系,在朝野上下享有很高的威望。后受任北周的最高僧官—昭玄统。文帝迁至新都后,开皇四年,在广恩坊为昙延及其弟子建造延兴寺,并把京城东西二门以昙延的名字改称为延兴门和延平门。又将昙延法师驻锡过的“灵居寺”改名“栖岩寺”,命令大乐令齐树提创作了一部《中条山佛曲》作为佛寺的供养音乐。
  栖岩寺供奉的祖师就是昙延,其后的住持真慧、道杰、神素等都是法师的真传弟子。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小字“那罗延”,弘农华阴人(今陕西华阴县)。大定元年二月,静帝将帝位禅让给他,改年号为开皇元年,史称文帝。文帝在位二十四年,其主要功绩是结束了自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间的分裂局面,天下复归一统。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分裂之后,中国又迎来了大一统的局面。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这对中国政权统治、民族文化传承,乃至佛教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杨隋肇建,百废待兴,杨坚从隋朝建立之初,便开始了包括建寺、度僧,立塔、造像、译经等一系列大规模地复兴佛教的措施,使佛教迅速得以恢复发展。一时,大隋国“法堂佛殿既等天宫,震旦神州还同净土”。隋文帝直接效法佛教大力歌颂的转轮法王—印度的阿育王,以阿育王为榜样,以阿育王的气魄来“弘法护教”的。
  而其对佛教的崇敬和大力弘扬都与他从小受到的佛化教育、耳濡目染分不开。
  杨坚幼时寄养于冯翊般若寺(今陕西大荔县)十三年,而抚养文帝的智仙尼师就是河东蒲州人。《永济县志》卷二十四记载:“神尼者名智山(仙),蒲坂刘氏女。少出家,有戒行。时谈人吉凶成败皆验。隋文帝初生时,忽至其所,名帝曰‘那罗延’。且谓帝母曰:儿不可处俗间,请割宅为般若室,将帝躬自抚养。家人从之……及文帝受禅,重兴佛法,每以神尼为言。尼殁,即葬所舍寺中,为起金浮图,又命王劭为之传。”智仙尼师对文帝有养育启蒙之功,隋文帝尊称她为规范师,为她建塔立传,还在全国一百余座舍利塔内画供其像,并亲自为其撰写舍利塔铭,自称“菩萨戒弟子”。时常对臣下讲起自己幼年时代的那段佛门生活,毫不避讳。对自己生活过的般若寺大加修缮。据载,仁寿元年文帝令天下各州,凡舍利塔内均作神尼智仙像,就是因为他少时受其养育的缘故。隋文帝常对群臣感慨:我兴由佛法。
  另一方面,从家庭的信仰传承上,他的父亲杨忠也崇信佛教。栖岩寺就是杨忠镇守河东时“所藏舍利之塔庙也”。家庭的熏陶教育,神尼智仙对他的言传身教,都对他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协助他复兴像教的昙延法师就是蒲州人氏,也是从栖岩寺起家的。所以隋代的二主,都眷注山西,倾仰蒲州“于中朝西岭形胜之所为之立寺”、且“国俸给之”;“常以外国所贡玛瑙盏施于栖岩寺道场供养”拨款兴建、施宝捐银,都在情理之中。以示对栖岩寺的恩慧和荣宠。进一步地促进了栖岩寺乃至河东一代佛寺的兴盛。
  隋文帝三次敕建舍利塔,效法印度阿育王建立八万四千塔以分藏佛骨舍利的做法,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据王邵《舍利感应记》载,文帝即位前,曾有天竺沙门赠给他佛舍利一包,后经常显现神异。隋文帝即位后,就曾三次下诏令在全国各州起塔供养佛舍利。诏遣高僧、官员奉送舍利先后到国内一百一十一州,建舍利塔,并于同一天同一时辰将舍利瘗埋于塔基下石函内,可谓全国性的三次大规模的佛教活动。这个在《栖岩寺舍利塔碑》中都有详细记载。
  仁寿元年(601年)六月十三,在隋文帝六十岁生日之际,敕令全国三十州同时立塔,派童真、昙迁等沙门三十人分送舍利前往安置。
  仁寿二年(602年)佛诞日,又在全国五十一(或称五十三)州建立灵塔。
  仁寿四年(604年)佛诞日,又敕令在三十州增建灵塔,请法显、静琳等分送舍利供
养。


  这样,文帝三次敕建舍利塔,共在各地建塔一百一十余座。为建造舍利塔,文帝下诏
全国,任人布施,地方官吏停常务七日,长安的立塔仪式由文帝亲自主持。舍利塔的建造,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崇佛热潮,文帝倾全国之力崇敬佛教,把隋代佛教的发展推向了高潮,对后来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史学界认为,中国所有帝王中,以分舍利、建塔立寺、写经造像、延僧讲习,无过于隋文帝者。其分舍利建塔之举,更为特殊。
  文帝在位时凡度僧尼23万人,写佛经46藏13万卷,修治故经4百部,造佛像60余万躯,修故像150万零9千余躯,营造寺塔5千余所。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
  《栖岩道场舍利塔碑》全称《大隋河东郡首山栖岩道场舍利塔之碑》。这块立于大业三年(607年)的巨型石碑,其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研究价值极高。碑文多用骈体,用典古雅,辞藻华丽,有显著文学色彩;撰文者熟谙内典,儒释并综,全文铺陈简当,倾注了强烈的宗教情怀。碑石用材也十分罕见“石质斑驳,细点坟起,打本如颗颗丹砂,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因碑石密布形如鱼子的细小斑点,故名“鱼子碑”。碑刻楷法谨严,结体缜密,气韵高古浑朴,用笔劲健,斩钉截铁,节奏鲜明,富于形式美,被书家和学者誉为“隋碑第一”。碑体历经千年的风雨,虽然已经断为数块,但是他的恢宏、大气,文字的典缛、隽美让每一位看到它的人都为之震撼。此碑现存永济市博物馆。
  《栖岩舍利塔碑》记述了蒲坂首山的胜境;隋文帝颁旨建造佛塔的缘由和经过;及栖岩道场奠基、立塔、供奉舍利时的种种灵瑞异象。请看碑文:
粤以仁寿元年岁次辛酉(601年),爰兴睿想,乃发玺诰。分布舍利于八十州,克十月十五日,同时造塔。……以九月二十日,规模置立之所,忽闻钟鼓之声。至十月十一日,将入金函,影若香炉,凌空而上,绕浮图宝瓶,复起紫焰,皆作莲花,还成佛像。到十四日夜,光出塔上,流照山顶,时如贝阙,乍似银台。倾城纵观,连镳接轸……。以下碑文还有描述,有兴趣者请看原碑文。链接点简洁的——
  《法苑珠林校注》卷四十载有“隋文帝立佛舍利塔,二十八州起塔,五十三州感瑞”的诏书。颁布日期为仁寿元年六月十三日(详见1273页。起塔的二十八州中,就有蒲州栖岩寺)。
  安置佛舍利时的奇兆瑞相的记载:
  蒲州栖岩寺立塔,地震山吼,钟鼓大声。又放光五道,至二百里皆见。(《法苑珠林校注》卷四十1277页)
  蒲州栖岩寺规模置塔之所,于此山上乃有钟鼓之声。舍利在讲堂内,其夜前浮图之上,发大光明,爰及堂里,流照满室。将置舍利于铜函,又有光若香炉,乘空而上,至浮图宝瓶,复起紫焰,或散或聚,皆成莲华。又有光明于浮图上,状如佛像。华趺宛具,停住久之,稍乃消隐。又有光明绕浮图宝瓶。蒲州城内仁寿寺僧等,遥望山顶,光如楼阙,山峰涧谷,昭然显现,照州城东南一隅,良久不灭。其栖岩寺者,即是太祖武元皇帝之所建造。(《法苑珠林校注》卷四十1280页)
  蒲州于栖岩寺起塔。九月二十六日,舍利在治下仁寿寺,其夜堂内光明如昼。二十八日定基,明日地大震山大吼,岩上有钟鼓之声。十月七日舍利将之栖岩,地又动。八日舆登山从者千数。大风从下而上,因风力俄顷至于佛堂。其夜浮图上有光,长数尺,乍隐乍显至于十余。瓶内亦有光五道散出。还敛入瓶,又有二光,并大如钵,出于西壁,合为一道流入塔基,食顷乃灭。俄而复出,流入于堂。
  山顶亦有大光,照二百里。远望者皆言烧山。九日夜又有二光绕浮图,其一流照西谷;其一流照南谷。十二日堂内又有光状如香炉,流至浮图露盘,移时乃灭。其夜露盘上又有光,或散或聚,皆似莲华,移更乃灭。十三日夜浮图上又有光,如三佛像。并高尺,停住者久之。十四日夜有光三道,从堂而出。其一直上天,其一流于东北,其一状如楼阙赫照州城。
  自朔至望,寺及城内,常闻异香。桃李杏柰多花,人采之以供养。舍利入函之夜,又有光再从塔出,圆如大镜。诸光多紫赤,而见者色状不必同。或云如大电,或云如燎火。其都无所见者十二三。有妇人抱新死小儿来乞救护,至夜便苏。遇光照以愈疾者非一。诸州皆有感应,而栖岩寺最多。盖由太祖武元皇帝之所建也。(《广弘明集》卷十七)
  此外,《山右石刻丛编•舍利塔碑》文后按语也有记载,与《广弘明集》大致相同。
  《法苑珠林校注》《广弘明集》卷十七并记载,大臣雄等奉表陈贺(上表恭贺)蒲州栖岩寺和华州建塔安奉舍利的灵瑞时,隋文帝敕答曰:
  “门下仰惟正觉,复护群品。济生灵于苦海,救愚迷于火宅。朕所以至心回向,结念皈依。思与率土臣民,爰及幽显,同崇胜业,共为善因。故分布舍利,营建神塔。而大圣慈悯,频示光相。宫殿之内,舍利降灵。莫测来由,自然变现。欢喜顶戴,得未曾有。斯实群生多幸,延此嘉福。岂朕微诚,所能致感。览王公等表,悚敬弥深。朕与王公等及一切民庶,宜更加克励,兴隆三宝。今舍利真形,犹有五十,所司可依前式,分送海内。庶三途六道,俱免盖缠,禀识含灵,同登妙果。主者施行。”  舍利子
  最后说说舍利子和供养舍利子的功德:
  舍利为梵语,音译为“设利罗”,译成中文为灵骨、身骨。原指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状的生成物。亦指诸佛菩萨、罗汉、高僧等,圆寂火化后,凝结的晶莹如珠、如花之物。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莲花形;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颜色有白、黑、绿、红各种颜色;白色为骨舍利,赤色为血肉舍利,黑色为发舍利,亦有杂色者,则系综合所成。
  舍利子不仅是物质,更是一种超物质,佛经上说,舍利是一个人通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佛陀涅槃荼毗后,获舍利八斛四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兴建宝塔,让百姓瞻仰、礼拜。而且,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如中国的禅宗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印光、太虚、章嘉活佛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据说,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东来最早的佛舍利 ,是阿育王于佛灭后二百余年,诣王舍城取阿阇世王所藏八万四千舍利,造八万四千琉璃宝箧盛之,并造八万四千宝函,以八万四千匹彩为之庄严,使诸鬼神于世界各地同时筑起八万四千座宝塔。据《法苑珠林》载,阿育王塔在中国有十九所,古蒲州就有一座“蒲坂阿育王塔”,在十九座里面排行第四。(详见本人拙作《蒲坂阿育王塔之谜》)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广造佛塔瘗藏佛舍利。佛塔在东土如雨后春笋,发扬光大,中国成为世界储存佛舍利最多的国家,是名符其实的佛陀第二故乡。
  供养和瞻礼佛舍利即具无量功德。《大般涅槃经》说:“若见如来舍利,即是见佛”。又说:“供养舍利即是佛宝,见佛即见法身”。 狭义的说,法身舍利指佛教的根本教义,法身舍利(经卷)与舍利,一样具有弘法的价值。两种舍利,表示物质和精神,显现佛陀的福德与智慧,都是世尊留给众生的宝贵遗产,是佛教文化的神经中枢。佛教文化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类智慧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印光大师举过一个例子:隋文帝未作皇帝前,有一位印度僧人送给他几粒舍利,等他登基做皇帝后,发现舍利变成几百颗之多了。又如阿育王寺舍利塔,可以捧在手上往里观,各人见到的景象不一样,舍利的大小形状颜色会转变。舍利的种种灵异,可谓“神变无方”。这种种灵异神变,具有不可思议的弘法价值。瞻礼舍利,人各蒙益。印光大师说舍利的灵异现象,乃是“佛菩萨欲令一切见闻者,深植善根,特为示现。”“俾后世众生,种出世根。以由睹此神异,自可生正信心。从兹改恶修善,闲邪存诚,以期断惑证真,了生脱死。直至复己本具佛性,圆满无上菩提。此如来示现不思议相,曲垂接引之本心也。”(《印光法师文钞》)。所以,佛教的舍利,是不可以凡情世智妄测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